6-1 《老子》四章练习2021-2022学年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统编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6-1 《老子》四章练习2021-2022学年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统编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01 19:30: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 《老子》四章
基础过关练
一、通假字:写出下列通假字所通之字并解释。
1.曰余食赘行     
2.其脆易泮    
3.起于累土     
二、一词多义: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知
2.当
3.伐
4.为
三、古今异义: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
1.跨者不行
古义:                                      
今义:不可以,不被允许;不中用。
2.埏埴以为器
古义:                                      
今义:认为。
3.自见者不明
古义:                                      
今义:不明亮;不清楚;不懂。
4.民之从事
古义:                                      
今义:做,投身到(事业中去);(按某种办法)处理。
5.常于几成而败之
古义:                                      
今义:表示“多少分之几”。
四、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自是者不彰
                                                
2.其未兆易谋
                                                
3.常于几成而败之
                                                
4.慎终如始
                                                
五、特殊句式:指出下列句子在句式上的特殊之处并翻译。
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句式:                                      
译文:                                      
2.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句式:                                      
译文:                                      
3.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句式:                                      
译文:                                      
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句式:                                      
译文:                                      
5.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句式:                                      
译文:                                      
六、成语积累: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的正误。
1.有自知之明的人并非不会犯错误,重要的是他们会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避免再犯。 (  )
2.我们常常自以为是地认为人类是大自然的主宰。(  )
3.去年,我市的工业产值和财政收入都有所增加,但是,在成绩面前,我们要保持头脑清醒,不可伐功矜能,止步不前。 (  )
4.工作已经进入收尾阶段,这时候更要认真对待,慎终如始,否则就会功亏一篑。 (  )
七、文化常识:判断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正误。
1.道家经典《老子》又称《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所著,《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 (  )
2.“有无相生,难易相成”出自春秋时期道家经典著作《老子》,《老子》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在经、史、子、集中属于“经”。 (  )
3.《师说》里提到李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这里的“六艺”指的是《诗》《书》《礼》《乐》《易》《道德经》六部经典著作。 (  )
4.玄学即“玄远之学”,产生于魏晋时期,它以“祖述老庄”立论,把《老子》《孟子》《庄子》称为“三玄”。 (  )
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老子》中说“     ,     ”。
2.《老子》中,与“人贵有自知之明”表达的意思相同的句子是“     ,     ”。
3.《老子》总是提醒世人注意观察日常事物那通常被忽视的一面,如通过观察车子、器皿、屋室等日常事物,老子发现了“无”的意义,并得出“      ,      ”的结论。
4.《老子》中,以树木为喻,表达大的事物总是从小的事物发展起来的道理的句子是“      ,       ”。
5.《老子》中,以高台为喻,说明万事万物都是从微小发展壮大起来的句子是“      ,      ”。
6.《老子》中,指出自我夸耀的害处的句子是“      ,      ”。
7.《老子》中指出,人们做事总是在接近成功的时候失败,即“      ”,如果能做到“      ”,就不会失败。
8.《老子》第三十三章中,指出真正强大的人不仅要能战胜别人,还要能战胜自己的两句是“       ,       ”。
9.《老子》中,认为应在问题没有发生时就提前应对,防患于未然的句子是“      ,      ”。
10.《老子》中,告诉我们不失去为人之根本的人能长久,死而不朽的人能长寿的句子是“      ,      ”。
11.《老子》中,劝诫人不要固执己见、自以为是的两句是“      ,      ”。
九、微写作。
从下面材料中任选一则,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认识。
(1)致知在格物。(《礼记·大学》)
(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第三十三章)
                                                
                                                
                                                
十、请根据以下内容,概括“隐士”的两个特点,不超过40个字。
“隐士”是相对于“显士”而言的,是指隐居而不仕的人。它有两层意思:一是“隐”,即隐居;二是“士”,即士人。也就是说,“隐士”是指那些有才能、有德行、能做官,但又因某种因素而不出来做官的士人。早期的一些道家人物是隐士,他们跟老子一样,崇尚自然无为的人生态度,选择避世自修的生活方式。他们并不是有意地躲避起来不让别人找到,也不是有意地不发表言论,更不是有意地隐藏自己的智慧与才能,而是因为世道不顺,为了保全自身,他们只好选择隐居的生活方式。
                                                
                                                
                                                
片段阅读练
一、(2021北京海淀区高二上学期开学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完成问题。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第一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第二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第十九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第七十八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第八十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恶:丑
B.生而弗有 有:占有
C.故令有所属 属:归属
D.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复:又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B.
C.
D.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第一章突出了“道”的特质,要求人们不可拘泥于万事万物的表象,而应该用心去体悟“道”的实质。
B.第二章先总结了自然现象及日常生活经验中矛盾对立面相互依存乃至转化的例子,然后由此推论出“圣人”应该遵循的治国之道。
C.第十九章具体陈述治国主张,先从正面讲应该去除哪些东西,再从反面讲应该怎样做。
D.第八十章较为全面地描述了老子“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和政治措施。
二、(2019浙江杭州高二期中)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1)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 ”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 ”曰:“教之。”
(《论语·子路》)
(2)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老子·第三章》)
4.()孔子和老子的治民主张有什么不同
                                                
                                                
                                                
5.()你赞成谁的主张 请简述理由。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1)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老子·第十二章》)
(2)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老子·第四十六章》)
6.()请用一个词概括两则材料所体现的老子的思想。
                                                
                                                
                                                
7.()结合材料内容,具体分析老子这一思想的积极意义。
                                                
                                                
                                                
                                                
四、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见大水必观焉者,是何 ”孔子曰:“夫水,遍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其洸洸乎不淈尽,似道。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百仞之谷不惧,似勇……其万折也必东,似志。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
(《荀子·宥坐》)
材料二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老子·第八章》)
8.()孔子和老子都不满足于纯粹地观赏自然,而是试图沟通水之美与人类道德精神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探求水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并由此推衍出立身处世的准则。试根据上述两则材料的内容,概括儒家和道家对人处于逆境时的态度有何不同。
                                                
                                                
                                                
                                                
                                                
三年模拟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20分)
(一)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老子》第六十四章)
(二)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卬太傅,因家于齐焉。
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 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选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
B.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
C.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
D.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关”,文中指函谷关,是古时长安与洛阳间的咽喉之地,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
B.“书”,文中指老子所著的《老子》,又称《道德经》,传世本共八十一章,是道家思想的重要来源。
C.玄孙,指曾孙的儿子或孙子的孙子。老子的玄孙应是李宫的儿子,李宫的儿子应是李假的祖父。
D.太傅,古代官职名,周代设置,为辅弼天子之任,三公之一;西汉时,太子的老师被称为太傅。
3.()下列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老子认为治事者要善于抓苗头。因为他认为事物是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短到长变化而来的,因此必须重视事物的苗头。
B.老子认为圣人要有高远的追求。他强调圣人要追求常人不想要的东西,要学习常人所不学习的道理,而不要妄动、妄为。
C.关于老子,历史上有不同的传说。一是略早于孔子的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李耳,二是与孔子同时代的老莱子,三是晚于孔子的太史儋。
D.道学与儒学曾相互贬斥。世上信奉老子学说的人贬斥儒学,信奉儒学的贬斥老子的学说。但信奉儒学的司马迁却能为老子写列传,实属难得。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2)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
                                                
                                                
5.()孔子问礼于老子,老子告诫孔子要注意两个方面,请你简要概括。(3分)
                                                
                                                
                                                
                                                
                                                
五年高考练
文言文阅读之翻译句子
(2020课标全国Ⅰ,10—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19分)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嘉祐二年,试礼部。主司欧阳修惊喜,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洵卒,赠光禄丞。既除丧,还朝,以判官告院。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徙知密州。司农行手实法,不时施行者以违制论。轼谓提举官曰:“违制之坐,若自朝廷,谁敢不从 今出于司农,是擅造律也。”提举官惊曰:“公姑徐之。”未几,朝廷知法害民,罢之。元祐元年,轼以七品服入侍延和,即赐银绯,迁中书舍人。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轼恐不见容,请外,拜龙图阁学士、知杭州。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饣亶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轼曰:“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乃裒羡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徽宗立,更三大赦,遂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轼自元祐以来,未尝以岁课乞迁,故官止于此。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轼师父洵为文,既而得之于天。尝自谓:“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B.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C.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D.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主司既可指主管某项事务的官员,又可特指科举的主试官,文中指后者。
B.殿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殿廷举行,由丞相主持。
C.司农是官名,又称为大司农,主要掌管农桑、仓储、租税等相关事务。
D.当轴,指做官处在重要的位置;当轴者则指身居显赫职位的当权官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苏轼自幼聪颖,深受时贤赏识。母亲亲自为他授课,他往往能说出要点。欧阳修十分看重他,曾对梅圣俞表示,应当避开此人让他出人头地。
B.苏轼因势利导,利用新法便民。当时王安石创行新法,他上书论其不便;新政下达,他常常设法使这些法令有利于百姓,百姓生活得以安宁。
C.苏轼直面饥疫,解救受灾百姓。他在任职杭州时遭遇旱灾病疫,减免上供米三分之一纾缓灾情;同时又集贮钱粮、建造治病场所以防备疫病。
D.苏轼天赋异禀,为文得心应手。他从父习文,又极具才华,作文如行云流水,行止有度,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最终成为一代文宗。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饣亶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
                                                
                                                
(2)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练
一、
1.同“形”,表现
2.同“判”,分离
3.同“蔂”,土筐
二、
1.①了解 ②主持,掌管 ③知道,懂得 ④同“智”,见识
2.①在(某处、某时) ②对等,比得上 ③主持、掌握 ④适应,与之相称 ⑤将 ⑥面对,向 ⑦应该 ⑧当作 ⑨同“倘”,如果
3.①夸耀 ②进攻,征伐 ③砍,砍伐
4.①制作,制造 ②做 ③认为 ④表示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是”
⑤与“所”连用,表被动 ⑥担任,充当 ⑦介词,跟,同
⑧介词,替,给
三、
1.行走不稳。
2.用来制作。
3.不能显明。
4.行事。
5.两个词,几,接近;成,成功。
四、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正确
2.名词作动词,显露迹象
3.使动用法,使……失败
4.形容词作动词,慎重对待
五、
1.句式: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知人者智,知自者明”。
译文:了解别人的人聪明,了解自己的人明智。
2.句式: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胜人者有力,胜自者强”。
译文:能战胜别人的人有力,能战胜自己的人强大。
3.句式: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于未有为之,于未乱治之”。
译文:在事情未发生时就做,在混乱没有产生时就进行整治。
4.句式: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合抱之木,于毫末生”。
译文:合抱的大树,由毫毛的末端生长而来。
5.句式: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九层之台,于累土起;千里之行,于足下始”。
译文:九层的高台,从每一筐土筑起;千里的远行,从脚下开始。
六、
1.√ 自知之明:指透彻了解自己(多指缺点)的能力(常跟“有、无”连用)。
2.√ 自以为是:认为自己的看法和做法都正确,不接受别人的意见。
3.  伐功矜能:吹嘘自己的功劳和才能。形容自负。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是在成绩面前不可骄傲自满,要继续前进。用“伐功矜能”不合语境。
4.√ 慎终如始:谨慎收尾,如同开始时一样。指始终要谨慎从事。
七、
1.√
2.  《老子》属于“子”。
3.  这里的“六艺”指的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
4.  “三玄”指的是《老子》《庄子》《周易》。
八、
1.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2.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3.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
4.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
5.九层之台 起于累土
6.自伐者无功 自矜者不长
7.常于几成而败之 慎终如始
8.胜人者有力 自胜者强
9.为之于未有 治之于未乱
10.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11.自见者不明 自是者不彰
九、
【写作指导】
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所给两则材料的意思,然后结合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并联系生活实际谈我们的认识。“致知在格物”,意思是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据此,我们可以围绕“获取知识的途径”这一话题来展开论述,如获取知识需要勇于探索、刻苦钻研,需要躬身实践,等等。“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强调人要有自知之明,要正确地认识自己。据此,我们可以围绕“认清自我,找准自己的方向”“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等话题展开论述。论述时要观点明确,有理有据,逻辑严密,可以采用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等论证方法。
十、
答案 ①是有才能、有德行、能做官却未做官的士人;②因世道不顺,为保全自身而选择隐居的生活方式。
解析 解答本题,首先要给文段划分层次,并概括每层的大意。所给文段可划分为两层,前三句话为第一层,主要是对“隐士”这个概念的阐释,即隐士是有才能、有德行、能做官却未做官的士人;后两句话为第二层,分析“隐士”隐居的原因,可概括为“因世道不顺,为保全自身而选择隐居的生活方式”。据此作答即可。
片段阅读练
一、
1.D 复:恢复。
2.C A项,①介词,把;②连词,表原因。B项,①代词,指“道”;②代词,指代“民”,即百姓。C项,连词,表转折。D项,①代词,指代“水”;②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3.C “先从正面讲应该去除哪些东西,再从反面讲应该怎样做”说法错误,第十九章先从反面讲应该去除哪些东西,再从正面讲应该怎样做。
  [参考译文]
可以言说的道,那么就不是恒常不变的道;可以命名的概念,那么就不是恒常不变的概念。无,称述天地之原始;有,称述万物之根本。应该从天地恒常的原初状态中去观察“道”的微妙,应该从万物恒常的根本中去观察“道”的边际。这两者,同出一源而名称不同,都称得上是玄妙的。从有形的深远境界到达无形的深远境界,这就是天地万物变化的源头。(第一章)
天下人都知道美的事物是美的,丑就产生了;都知道好的事物是好的,不好就产生了。有和无相互依存,难和易相反相成,长和短相互体现,高和矮相互依靠,音和声相互和谐,前和后相互跟随,这是永恒的现象。因此圣人用无为的方式处理事情,施行无言的教化,万物兴起而不加干预,长成了也不据为己有,有作为而不自恃有德,功成而不自居有功。正因为不居功,所以就不会丧失功绩。(第二章)
杜绝和抛弃聪明与才智,百姓就会得到百倍的好处;杜绝和抛弃仁爱与正义,百姓就会恢复孝顺慈爱的本性;杜绝和抛弃巧诈与私利,盜贼就没有了。以上三条,通过制定空洞的法令条文是无济于事的。所以要使百姓的思想认识有所归属:显现并坚守朴素,使私欲减少,使欲望寡有,杜绝世俗之学,就不会有忧患。(第十九章)
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了,而攻克坚强的东西没有能胜过它的,因为没有东西能代替它。弱能够胜强,柔能够胜刚,天下人没有不知道这个道理的,但却没有人照此去做。所以圣人说:“承受得起国家耻辱的人,才能做一国之君;承受得起国家灾难的人,才能做天下之王。”正面的语言却像反话。(第七十八章)
使国家小,人民少。即使有各种器具也不使用,使百姓重视死亡而不向远方迁移。虽然有船有车,但没有乘坐它的必要;虽然有盔甲兵器,但没有列阵示威的必要。使百姓再用结绳来记事。使百姓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生活得快乐。邻国互相望得见,鸡鸣犬吠的声音互相听得见,百姓直到老死,也不相互往来。(第八十章)
二、
4.答案 孔子主张先让百姓富裕起来再教育他们,而老子则主张让百姓无知无欲。
解析 根据题干中的“孔子和老子的治民主张”,先从选文中找到相关信息,如“富之”“教之”“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等,然后用自己的话概括出二者的不同即可。
5.答案 (示例1)我赞成孔子的主张。孔子把教育问题放在民生问题之后,突出教化的重要作用,即让百姓各安其分,社会和谐有序。
(示例2)我赞成老子的主张。“无知无欲”并不是要剥夺人们的生存权利,而是要“虚其心”“弱其志”,就是使百姓没有伪诈之心,没有争强之志;“实其腹”“强其骨”,就是使百姓生活温饱,身体健壮,可以自保自养,没有过多的欲望。这样有利于减少社会矛盾,保障社会的长治久安。
解析 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答题时,首先要表明观点,然后结合选文内容进行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译文]
(1)孔子到卫国去,冉有为他驾车。孔子说:“百姓真多啊!”冉有说:“百姓已经这么多了,还要做什么呢 ”孔子说:“让他们富裕起来。”冉有又问:“百姓已经富裕了,还要做什么呢 ”孔子说:“教育他们。”
(2)因此圣人治理百姓,要使他们的心智空虚,使他们的肚子填饱,使他们的志向弱化,使他们的筋骨强健。常使百姓没有(奸诈的)心智,没有(贪婪的)欲望,使那些聪明的人不敢妄为。以无为之道去治理百姓,就没有治理不好的。
三、
6.答案 寡欲。
解析 两则材料分别从普通人和统治者的角度阐发了老子对“欲望”的看法,即普通人如果过度追求自己的欲望,就会伤害身体,伤害精神;而统治者如果过度追求自己的欲望,就会引发战争,使百姓受苦,所以老子主张“寡欲”。
7.答案 ①老子认为,普通人沉溺于声色犬马等物欲会神昏意乱,使身心受损。只有“知足”带来的满足才是真正的满足。②统治者的贪得无厌则会引发战争,使百姓受苦;统治者去欲寡求则会形成一个有“道”的社会,使百姓生活安定。这在战争频发的春秋时期有着非常深远的积极意义。
解析 老子在两则材料中,分别从普通人和统治者的角度阐释了过度追求欲望对个人和国家的危害,老子这种清心寡欲、反对战争的思想,在战争频发的春秋时期具有重大的意义,对个人生活也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参考译文]
(1)五色缤纷使人眼花缭乱,五音繁乱使人听觉不灵敏,五味混杂使人口味败坏,纵马疾驰去打猎使人内心狂乱,难以得到的东西使人行为败坏。因此,圣人只注重温饱,不注重声色耳目之欲。所以要抛弃物欲,只求温饱。
(2)如果天下清明太平,就能把战马退还给农夫去运肥耕种;如果天下黑暗混乱,战马将会在荒郊野外生下马驹。最大的祸患莫过于不知满足,最大的罪过莫过于贪得无厌。所以,满足于已经得到的,不贪得无厌,才能长久地感到满足。
四、
8.答案 ①儒家认为,人处于逆境之时,要表现出君子的高尚道义。君子应该根据环境的变化而有不同的表现,但不论身处逆境时的外在表现如何,内心都应该坚持高尚的道义。②道家认为,身处逆境时,不要去争,要利用自己的柔去滋润万物,要善于适应、包容一切。
解析 答题时,首先要正确理解文本内容,然后对观点句进行整合分析,概括出答案。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子贡向孔子询问,说:“君子见到大水一定要仔细观察,这是为什么呢 ”孔子说:“水普育各种生物,而没有自己的目的,就好像君子高尚的道德。水流向下,曲折变化必定遵循一定的规律,就好像君子的高义。水流汹涌不竭尽,就好像君子做事有根本的原则。如果决破堤岸,使水流通,水就会奔腾而流,好像回响应声而起一样,水流往百仞深的山谷而不害怕,就好像君子的勇敢坚毅……水流尽管千折万转,必然向东流,就好像君子坚定不移的意志。所以君子见到大水一定要仔细观察。”
材料二
道德最完善的人像水一样。水利于万物生长而不争其功,处于众人最讨厌的地方,所以接近“道”。居住低洼之地,思虑深邃宁静,交结善良之人,说话遵守信用,为政精于治理,处事发挥特长,行动把握时机。
三年模拟练
1.C “其学”是“以自隐无名为务”的主语,两者之间不能断开,据此可排除A、B两项;“周之衰”是“见”的宾语,“见周之衰”中间不能断开,据此可排除D项。故选C。
2.C 李宫的儿子应是李假的曾祖父。
3.A 原因分析不当。根据原文“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可知,老子之所以认为治事者要善于抓住苗头,是因为凡事在初始阶段都便于控制、利于解决。
4.答案 (1)百姓行事,总是在接近成功的时候失败。(如果能)像对待开始那样慎重对待结尾,就不会有失败的事。
(2)有人说太史儋就是老子,也有人说不是,世上没有人知道哪种说法正确。
解析 (1)之(第一个):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慎:形容词作动词,慎重对待。(2)或:有的人。莫知:没有人知道。
5.答案 第一,君子如果遇到好时机就要出去做官,时运不济就顺其自然。第二,抛弃你的骄傲之气和过多的欲望,抛弃你做作的神态和过大的志向。
解析 解答本题,应先仔细阅读孔子问礼于老子的相关段落,提取关键信息,然后概括作答。根据原文“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可得出答案第一点;根据原文“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可得出答案第二点。
[参考译文]
(一)(译文见“疑难破”)
(二)
孔子到了周都,想向老子请教礼。老子说:“你所说的礼,倡导它的人及其骨头都已经腐烂了,只有他的言论还在。况且君子遇到时机就坐上车子去做官,生不逢时就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转。我听说,善于经商的人把货物隐藏起来,好像什么东西也没有;君子具有高尚的品德,但他的容貌好像很愚钝。抛弃您的骄傲之气和过多的欲望,做作的情态神色和过大的志向,这些对于您自身都是没有好处的。我能告诉您的,就这些罢了。”孔子离开后,对弟子们说:“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跑。会跑的可以织网捕获它,会游的可制成丝线去钓它,会飞的可以用箭去射它。至于龙我就不知道了,它能乘风驾云上天。我今天见到的老子,他大概就像龙一样吧!”
老子研究道德学问,他的学说以隐匿声迹、不求闻达为宗旨。他在周都住了很久,见周朝衰微了,于是就离开周都。到了函谷关,关令尹喜对他说:“您就要隐居了,请尽力为我著书吧。”于是老子就撰写了一部书,分上下两篇,阐述了道德的思想,共五千多字,然后才离去,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
有的人说:老莱子也是楚国人,著书十五篇,阐述的是道家的用意,和孔子是同一时代的人。据说老子活了一百六十多岁,也有的人说活了二百多岁,这是因为他能修道养心而长寿啊。
孔子死后一百二十九年,史书记载周太史儋会见秦献公时,曾预言说:“当初秦国与周朝合并在一起,合并了五百年而又分开了,分开七十年之后,就会有称霸称王的人出现。”有人说太史儋就是老子,也有人说不是,世上没有人知道哪种说法正确。(总之,)老子是一位隐君子。
老子的儿子叫李宗,李宗做过魏国的将军,封地在段干。李宗的儿子叫李注,李注的儿子叫李宫,李宫的玄孙叫李假,李假在汉孝文帝时做过官。而李假的儿子李解担任过胶西王刘卬的太傅,因此李氏就定居在齐地。
世上信奉老子学说的人就贬斥儒学,信奉儒家学说的人也贬斥老子的学说。“主张不同的人,彼此说不到一块去”,难道就是说的这种情况吗 老子认为,无为而治,百姓自然趋于“化”;清静不挠,百姓自然会归于“正”。
五年高考练
1.A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等等。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句中的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尤其要关注“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词。本题句子大意是:元祐三年,(苏轼)暂代礼部贡举。正逢大雪纷飞十分寒冷,士子们端坐庭中,噤冷得说不出话。苏轼放宽对他们的禁约,使他们能尽量发挥自己的才能。巡视考场的内侍们常侮辱应试士人,而且抓住士子文章中意义模糊的个别词语,诬陷为罪状,苏轼上奏朝廷并把这些内侍官都赶走了。其中,“士坐庭中”主谓宾结构完整,其后应断开,且“噤未能言”的主语也是“士”,承前省略,不能把“噤”断到上句,排除B、C两项;“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中,主语是“巡铺内侍”,该句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项。故选A。
2.B 本题考查考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此类文化常识题主要考查古代的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年号、谥号、庙号、文体、著作、官场礼节、朝廷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及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下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进行分析。B项,“由丞相主持”错。科举史上的殿试是由武则天首创的,宋朝正式成制,明、清沿用,又称御试、廷试,指皇帝亲自出题考试。因此,殿试应当由皇帝主持。故选B。
3.C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先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从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概括是否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答题时要回归语境,先理解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内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C项,“减免上供米三分之一纾缓灾情”错,原文是“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由此可见,减免上供米的三分之一,是苏轼向朝廷的请求,不是苏轼减免的,故选C。
4.答案 (1)又减价出售常平米,制成许多稠粥、药剂,派人带着医生分街道治病,救活的人很多。
(2)他的文章博大深沉光辉灿烂,称雄百代,自有文章以来,也属少有。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的翻译,把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将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出来,平时训练时注意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关键词有:(1)粜,出售;挟,带领;坊,街巷。(2)浑涵,博大深沉;雄视,称雄;鲜,少。
解题指导
翻译句子四原则
(1)字字落实:忠于原文,不增不减。(落实关键词语)
(2)句句通顺:合乎文意,明白通顺。(落实特殊句式)
(3)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重要的词语要落实,遣词造句的特点、表达方式等要尽可能和原文保持一致。
(4)意译,指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
翻译句子的具体方法是留、删、补、换、调、变。“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单位等,翻译时都要保留。“删”,就是删除。删掉不必译出的词。“补”,就是增补。变单音节词为双音节词,补出省略句中省略的成分。“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就是调整。把古代汉语句式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文言字词。
  [参考译文]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听到古今的成败得失,(苏轼)总能说出其中的要害。嘉祐二年,参加礼部考试。主考官欧阳修惊喜,(苏轼)殿试考中乙科。后来写了名帖去拜见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圣俞说:“我应当避让这个人,让他出人头地。”苏洵去世,(朝廷)追赠(苏洵)光禄丞之职。(苏轼)已经服丧期满,回到朝廷,(朝廷)任命他为判官告院。王安石创立和实行新法,苏轼上书议论新法不便利。(当)新的法令日益推行,苏轼在这中间,常常设法使这些法令有利于百姓,百姓得以安宁。(苏轼)被调任密州知州。司农寺实行手实法,不按时实行的官吏以违反诏令论罪。苏轼对提举官说:“违反诏令的罪过,如果出自朝廷,谁敢不服从 现在出于司农寺,这是擅自制定法令。”提举官惊慌地说:“您暂且慢慢推行手实法。”不久,朝廷知道手实法有害于百姓,取消了它。元祐元年,苏轼穿着七品官服进入延和殿侍奉皇帝,皇帝赏赐他用银装饰的红色六品官服,升任他为中书舍人。元祐三年,(苏轼)暂代礼部贡举。正逢大雪纷飞十分寒冷,士子们端坐庭中,噤冷得说不出话。苏轼放宽对他们的禁约,使他们能尽量发挥自己的才能。巡视考场的内侍们常侮辱应试士人,而且抓住士子文章中意义模糊的个别词语,诬陷为罪状,苏轼上奏朝廷并把这些内侍官都赶走了。元祐四年,因多次发表议论政事的话,被当权的人愤恨。苏轼担心不为他们所容,请求调到外地,担任龙图阁学士、杭州知州。(苏轼)到杭州后,遇上大旱,饥荒和瘟疫一起发生。苏轼向朝廷请求,减免本路上供米的三分之一,又得到皇上赏赐给予剃度僧人的牒文,用于换取米来救济饥饿的人。第二年春天,又减价出售常平米,制成许多稠粥、药剂,派人带着医生分街道治病,救活的人很多。苏轼说:“杭州是水陆交通的要地,得瘟疫而病死的人比别处常常要多些。”于是集中多余的公款两千缗钱,又拿出自己囊中的五十两黄金,建造治病场所,稍稍蓄积钱粮来防备瘟疫。徽宗继位,又经过三次大赦,(苏轼)于是提举玉局观,恢复为朝奉郎。苏轼自从元祐以来,从未因每年考绩要求升迁,所以官职仅止于此。建中靖国元年,(苏轼)在常州去世。苏轼学习他父亲苏洵写文章,后来得之于天资。自己曾经说:“写文章如行云流水,本无一定格式,但是常要在该说的地方就说,该停的地方就停。”虽然是嬉笑怒骂的话,也都可以写成文章,并且可以诵读。他的文章博大深沉光辉灿烂,称雄百代,自有文章以来,也属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