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中国戊戌变法》第二节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九章《中国戊戌变法》第二节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10-12 06:31: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第二节 百日维新
要点轻巧突破
经典例题探究
速效提能演练
第二节 
教材研读学案
教材研读学案
一、变法救亡呼声再度高涨
1.背景:1897年冬,德国借口传教士在山东巨野被杀,悍然出兵强占胶州湾,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2.历程
(1)面对危局,康有为向光绪帝上
________,呼吁及时变法,革旧图新。
(2)李鸿章、翁同龢、_____等五大臣,奉旨在总理衙门西花厅会见康有为,康有为指出变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认为仿效日本变法是有效的途径。
万言书
荣禄
(3)光绪帝特让康有为“条陈所见”,康有为再次上书,即
《_______________》,提出了具体变法措施;相继向光绪帝进呈了《俄彼得变政记》和《日本变政考》两书,坚定了光绪帝实行维新变法的决心。
应诏统筹全局折
(4)1898年4月,康有为在北京组织
_________,已与近代资产阶级政党有相似之处;发表演说,救亡保国。又成立了保滇会、保浙会、________等团体。维新变法的浪潮激荡全国。
二、百日维新
保国会
保川会
1.实施: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了《__________》,正式宣布实行维新变法,史称戊戌变法,新政共推行了103天,所以又称其为
“__________”。
2.主要内容
定国是诏
百日维新
(1)政治:精减机构、裁汰冗员;准许
_______上书言事;废除旗人特权,自谋生计;整顿吏治。
(2)经济:设立专门管理机构,保护和促进农工商等各业的发展;改革财政,编制_____方案等。
官民
预算
(3)军事:用新法精练陆军;扩建海
军;裁汰旧式军队。
(4)文教: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设经济特科;设立
_________和各级中小学堂,派遣留学生;设立译书局等。
大学堂
3.评价
(1)不彻底:没有涉及实行_______的事项,没有触动清朝的统治基础,新政方案大多没有实行。
宪政
(2)积极作用:基本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要求,一些新政措施得以推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
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和先进文化的传播。
民族资本主义
要点轻巧突破
戊戌变法的社会条件
从客观原因、经济基础、阶级基础、思想基础、政治基础、知识分子群体等几方面分析,具体如下:
1.客观原因: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导致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人民民族意识觉醒。
2.经济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3.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4.思想基础: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动员和维新派同顽固势力论战,《应诏统筹全局折》是维新派的施政纲领。
5.政治基础:无实权的光绪皇帝。
6.主力:一批兼有学生和士大夫双重身份的人才,形成一个知识分子群体。
7.组织基础:强学会、保国会等资产阶级维新派政治团体。
8.推动因素: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尤其是德国强占胶州湾。
百日维新的特点
从维新变法的内容、性质、目的、作用等多个角度来把握,具体表现如下:
1.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上至经济基础,下至上层建筑(政治、军事、思想文化),体现了除旧布新的新气象,
但未涉及政治制度的根本变革(即变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
2.从推行范围来看,仅限于社会上层,没有深入到广大民众中,因而没有形成变革的巨大力量。
3.从推行者来看,由没有实权的皇帝来推行,显示出维新力量的薄弱。
4.从性质上看,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5.从目的上看,变法图强,救亡图存。
6.从作用上看,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
7.从推行来看,变法措施过于急躁,分不清轻重缓急。
经典例题探究
例1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五月,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从“中体西用”的角度论述了科举制度改革的必要性。这表明他(  )
A.在戊戌变法初期思想趋于保守
B.认同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
C.在教育改革方面与洋务派观点一致
D.所说的“体”和“用”与洋务派不同
【解析】 维新派代表的是民族资产
阶级的利益,康有为主张改革中国的
科举制度,
这本身已上升到制度变革的层面。因此,“中体西用”的基本含义,是用西方进步的思想文化变革中国的政治制度。这里所说的“体”、“用”与地主阶级洋务派有着明显的不同。
【答案】 D
19世纪中叶以后,面对西方工业文明的挑战,中、日两国都进行了改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日本明治维新时……依据英国模式建设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等;参照法国模式变革法制,
例2
改革军事(后来采用德国模式),海军
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
国。1889年颁布的《大日本帝国宪
法》以《德意志帝国宪法》为蓝本,
确立了同欧美各国民主政体大相径
庭的天皇制度,走上了近代化之路。
材料2:19世纪末,年轻皇帝光绪意识到有必要对帝国进行一次彻底的改革。1898年夏他颁发了一系列的改革法令,该段日子被称为“百日维新”。他们将地方政府集中在北京的领导之下,建立新学校传播欧洲的学风,鼓励西方式的生产方法,按西方方式建立一支军队。
请回答:
(1)据材料1及所学知识,指出日本向西方学习的局限性。
(2)据材料2,概括“百日维新”学习西方的主要措施。与材料1相比,其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比较分析问
题的能力。第(1)题,根据材料1指出
其局限性,应注意不要答成学习的内
容。第(2)题第一小问可根据材料2概
括,而不同点结合中日两国改革的不
同措施即可得出。
【答案】 (1)局限性:保留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
(2)措施:设立新学校;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建立西式军队。不同:未涉及政治制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