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离骚(节选)
基础过关练
(2021黑龙江哈师大附中高三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之有地域性,是一个基本的事实。【甲】《文心雕龙》称:北方的《诗经》“辞约而旨丰”“事信而不诞”,而南方的《楚辞》则“瑰诡而慧巧”“耀艳而采华”,明确提及地域与文学的关系。
论及地域,首先不能回避的当然是自然。【乙】决定人类生活和命运的基本因素,从来就是气候、食物、土壤和地形。北方寒冷干燥,北方人于是魁伟刚健,勇敢剽悍;南方温润潮湿,南方人于是温柔细腻,机灵敏捷。黄河以北以狩猎游牧见长,黄河以南则以旱作粗放种植为主,到了长江两岸,水稻的精耕细作 。复杂而广阔的地域,使中国的地域性既鲜明又丰富驳杂, 大有别于世界的其他文明古国。
【丙】关注和理解地域,更要看到自然的背后是沿袭悠久的人文环境(诸如特定的历史沿革、民族关系、人口迁徙、教育状况、风俗民情、语言乡音等)。地域对文学的影响,必然通过地域文化而起作用。如果说,地域文化影响并决定该地域族群生存发展的精神和品格,那么,它也 成为文学重要而深厚的源泉。
【丁】地域、自然、文化和文学的关系,是一个互动、碰撞、融合的复杂过程;但在今天,无论怎么强调地域性对于文学的意义都不为过。一方面,若是论及文学及其价值,人们有理由首先关注文学中浸染着的地域性灵魂;另一方面,若是发掘文学中带有的普遍性意义,人们也一定需要借助地域特征去作表达和阐释。全球化和互联网几乎抹平并且遮蔽了所有地域的时代,这既是文学保持其源源不断的生命力的不二法门,更是文学抗拒同质化的唯一途径。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
A.蔚为大观 从而 水到渠成 归根结底
B.蔚然成风 因而 水到渠成 追本溯源
C.蔚然成风 从而 顺理成章 归根结底
D.蔚为大观 因而 顺理成章 追本溯源
2.文中画横线的甲、乙、丙、丁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在全球化和互联网几乎抹平并且遮蔽了所有地域的时代,这既是文学保持其源源不断的生命力的不二法门,更是文学抗拒同质化的唯一途径。
B.在全球化和互联网几乎抹平并且遮蔽了所有地域特征的时代,这既是文学抗拒同质化的唯一途径,更是文学保持其源源不断的生命力的不二法门。
C.全球化和互联网几乎抹平并且遮蔽了所有地域特征的时代,既是文学保持其源源不断的生命力的不二法门,更是文学抗拒同质化的唯一途径。
D.全球化和互联网几乎抹平并且遮蔽了所有地域的时代,这既是文学抗拒同质化的唯一途径,更是文学保持其源源不断的生命力的不二法门。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广义的诗尽管在历史上源远流长,在生活中被广泛使用,然而毕竟不是我们所要探讨的诗。① ,即作为文学品种之一,与小说、散文、戏剧文学、影视文学等并列的诗。那么,什么是狭义的诗呢 这个问题真可以称得上是个诗学上的斯芬克斯之谜了。自从诗诞生以来,② 。别林斯基曾经风趣地谈到,尽管所有的人都谈论诗,可是,只要两个人碰到一起,互相解释他们各自对“诗”这个词的理解,那时我们就知道,原来一个人把水叫作诗,另外一个人却把火叫作诗。的确如此,一千个诗人有一千个诗的观念,一千个读者有一千种诗的定义。尝试给诗下定义的人很多,但是到现在为止,③ 。
5.春季是火灾高发季节,为避免灾害发生,你所在的社区将开展一次火灾隐患自查活动,请你为这次活动写一则宣传标语。要求: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语言表达准确、得体,不超过30个字。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既表现了诗人对祖先的崇拜,又表现了他贵族出身的优越感和责任感的句子是“ , ”。
(2)《离骚》中诗人自述生于寅年寅月寅日的日子的句子是“ , ”。
(3)《离骚》中诗人自述父亲给自己取了美好的名字,其中包含着父亲对他的美好期望,诗人也把这作为自己美好人格的准则的句子是“ ,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4)《离骚》中诗人用佩戴香草来比喻自己对“修能”的追求的句子是“ , ”。
(5)《离骚》中写因时光迅速流逝,诗人担心自己无法为楚国尽心的句子是“ , ”。
(6)《离骚》中写诗人对楚王善意劝告,同时表明自己虽身处逆境仍心存祖国,有拯救国家的赤子之心的句子是“ , ”。
(7)《离骚》中表明诗人当仁不让地以君主的政治引路人自居,认为自己不是君主的奴仆,而是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人,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的句子是“ , ”。
7.微写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我国文学史上有着众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学作品,它们书写着历史和时代,弘扬着伟大的中国精神。
我校文学社准备登载“中国精神”系列文学作品推介文章,请你从《离骚》《项羽之死》《蜀相》《阿房宫赋》《呐喊》《平凡的世界》中任选一篇或一部,写一段评价文字,结合作品内容展现其“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中的一方面或兼而有之的特点。
要求:观点鲜明,内容具体,表述准确、生动,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100字左右。
三年模拟练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9分)
屈 祠
[唐]汪 遵
不肯迂回入醉乡,乍吞忠梗没沧浪。
至今祠畔猿啼月,了了犹疑恨楚王。
楚 城[注]
[宋]陆 游
江上荒城猿鸟悲,隔江便是屈原祠。
一千五百年间事,只有滩声似旧时。
[注] 楚城,也称楚王城,遗址在今湖北秭归境内。陆游因“力说张浚用兵”被罢,闲居山阴四年,又入蜀奔走八年,至淳熙五年(1178)始奉召东归,经归州(秭归),作此诗。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汪诗一、二句写屈原宁死也不肯回到故乡,突出了屈原忠贞不屈的爱国主义精神。
B.汪诗三、四句写猿猴哀啼,用猿猴的悲啼渲染悲凉的气氛,抒发了对楚怀王的痛恨。
C.陆诗一、二句将“江上荒城”与“屈原祠”联系起来,用“荒”和“悲”奠定全诗的基调。
D.两首诗都是托物言志诗,都把屈原祠作为吟咏的对象,表达诗人内心的抑郁不平。
2.()陆诗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请简要分析。(6分)
二、(2021八省联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3—4题。(9分)
幽州新岁作
张 说
去岁荆南梅似雪,今年蓟北雪如梅。
共知人事何常定 且喜年华去复来。
边镇戍歌连夜动,京城燎火彻明开。
遥遥西向长安日,愿上南山寿一杯。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分别写两地物候,以雪喻梅,又以梅喻雪,循环往复,颇有意趣。
B.诗人慨叹人事无常,不能自主,但面对新春去而复来,还是感到欣慰。
C.颈联写新年伊始,普天同庆,不论京都还是边塞,全都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D.诗人暗自祝祷,待到重返长安的那一天,必将把酒尽欢,为自己上寿。
4.()请简要概括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6分)
三、(2021山西汾阳高二期末)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5—6题。(9分)
悲 秋
陆 游
病后支离不自持,湖边萧瑟早寒时。
已惊白发冯唐老,又起清秋宋玉[注]悲。
枕上数声新到雁,灯前一局欲残棋。
丈夫几许襟怀事,天地无情似不知。
[注] 宋玉,战国时著名辞赋家,出身寒微,仕途上颇不得志,有“悲哉秋之为气也”之句,故后人常以宋玉为悲秋悯志的代表人物。
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首联叙述病后体弱不堪、无法自持,“寒”字既指秋寒,亦指内心之感受。
B.颔联连用冯唐、宋玉两个典故,借古人遭际之杯酒,浇同病相怜之块垒。
C.颈联两句写景一动一静,视听结合,虚实相间,营造了孤寂清冷的氛围。
D.尾联以情作结,含蓄委婉而又满怀悲怨地抒写了忠心不被理解的痛楚。
6.()请简要概括诗人所表达的“悲”情。(6分)
答案全解全析
第一单元
离骚(节选)
基础过关练
1.C ①蔚为大观:丰富多彩,成为盛大的景象(多指文物等)。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风气。从语境中的搭配对象“水稻的精耕细作”来看,应选“蔚然成风”。②从而:连词,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因此就。因而:连词,表示结果。横线前的“复杂而广阔的地域”为原因,横线后的“大有别于世界的其他文明古国”为一种结果,两个词语均可以使用。③水到渠成:水流到的地方自然成渠,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成功。顺理成章:写文章或做事,顺着条理就能做好;也指某种情况合乎情理,自然产生某种结果。语境中并没有“条件成熟”的内容,应选“顺理成章”。④归根结底:归结到根本上。追本溯源:追究事物产生的根源。语境说的是“地域、自然、文化和文学的关系归结到根本上是一个互动、碰撞、融合的复杂过程”,应选“归根结底”。故选C。
2.A 甲句中的冒号使用错误。冒号管到句末,而“明确提及地域与文学的关系”不属于“《文心雕龙》称”的内容,所以此处的冒号应改为逗号。
3.B 画波浪线的句子存在以下语病:一是“抹平并且遮蔽”与“地域”搭配不当,根据上文可知,应搭配“地域特征”;二是“全球化和互联网几乎抹平并且遮蔽了……的时代”作状语缺少相应介词,应该在句首加上介词“在”;三是“既是文学保持……更是文学抗拒……”语序不当,“既是……更是……”为递进关系的复句,分析“文学保持其源源不断的生命力的不二法门”“文学抗拒同质化的唯一途径”的关系,应先是“文学抗拒同质化的唯一途径”,再是“文学保持其源源不断的生命力的不二法门”。故选B。
4.答案 ①我们要探讨的是狭义的诗 ②人们对它的解释就从没有统一过 ③被公认的定义还没有出现
解析 ①根据上文“广义的诗……不是我们所要探讨的诗”以及下文,“那么,什么是狭义的诗呢 ”可以推知此处应该填“我们要探讨的是狭义的诗”之类的内容。②从下文“一千个诗人有一千个诗的观念,一千个读者有一千种诗的定义”可以推知,此处应填“人们对它的解释就从没有统一过”之类的内容。③根据上文“尝试给诗下定义的人很多,但是到现在为止”可知此处内容是对全文情况的总结,可填“被公认的定义还没有出现”之类的内容。
5.答案 (示例1)防火灾一点隐患莫留存,讲安全万分小心不为过。
(示例2)查隐患建平安社区,抓防火创和谐社会。
解析 需要注意的是,拟写的答案要起到对“火灾隐患自查活动”的宣传作用,即要与“火灾隐患”“防火”等相关。并要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注意字数要求。
6.答案 (1)帝高阳之苗裔兮 朕皇考曰伯庸
(2)摄提贞于孟陬兮 惟庚寅吾以降
(3)皇览揆余初度兮 肇锡余以嘉名
(4)扈江离与辟芷兮 纫秋兰以为佩
(5)汩余若将不及兮 恐年岁之不吾与
(6)不抚壮而弃秽兮 何不改此度
(7)乘骐骥以驰骋兮 来吾道夫先路
7.【写作指导】
题目要求展现作品“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中的一方面或兼而有之的特点。“有筋骨”,就是有思想立场,坚守信仰;“有道德”,就是教人向上向善;“有温度”,就是有情感价值取向上的感染力。如选择《离骚》,要赞扬屈原的坚守信仰;选择《平凡的世界》,要肯定其中的向上向善;等等。
三年模拟练
1.A “写屈原宁死也不肯回到故乡”错,原句是“不肯迂回入醉乡”,即“不肯改变正直的节操去迎合他人,过醉生梦死的生活”。
2.答案 ①以“滩声”的“似旧”反衬人间万事万物的非旧,表达了对人间万事万物变迁的感慨。②表达了一个爱国志士凭吊古迹、追忆往昔、对楚城荒废状况有所感伤的情怀。③对南宋统治者偏安苟活的辛辣讽刺。
解析 分析情感要抓住关键字眼,如“似旧时”有对事物变迁的感慨;联系诗人生平、写作背景可知,陆游此诗有一种讽刺意味,即怀古诗常用的手法——借古讽今。
3.D “为自己上寿”错误。“愿上南山寿一杯”是说希望能早日回到朝廷,献酒于君王,祝他寿比南山。
4.答案 ①通过描写景物、气候的变化,抒发对南北流徙、时光荏苒的感慨,喜中寓悲;②诗人身在边关,心系朝廷,渴望能早日回到长安。
解析 全诗围绕“新岁”的景物来写。首联写诗人去岁、今年的处境不同,暗示了诗人一年来的仕途遭遇。颔联,诗人感叹人事无常、变化不定,但幸喜自然的时序周而复始。最后两联,写诗人由边镇将士庆贺新年的情景,联想到京城灯火通明的新年景象,希望能回到长安,为皇上敬酒祝寿,表达了希望重新得到皇上信任的思想情感。组织答案时可借用上一题的选项内容,如“两地物候”“意趣”“慨叹人事无常”“面对新春去而复来,还是感到欣慰”“普天同庆”“欢乐”“暗自祝祷”“重返长安”。
5.C 根据颈联写景的内容可知,枕上听闻大雁鸣叫,灯下摆着一局残棋,这些都属于实景,而非“虚实相间”。
6.答案 ①清秋时节,大病之后,身体疲弱不堪,不能自持的生理之悲。②缅怀先贤,由人而己,空有报国之志,不为朝廷重用,其志不得施展的心理之悲。(意思对即可)
解析 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表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内容。一般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本诗首联即交代“萧瑟早寒”的时节,诗人大病之后体力难支,通过叙述表达悲情;颔联用冯唐、宋玉之典,由人而己,借二人遭遇写诗人仕途不得志的悲;颈联借景抒情,“新到雁”“欲残棋”实写当下之景,营造孤寂冷清的氛围,表达诗人内心的悲情;尾联叹“天地无情”,不懂得诗人的远大志向,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的失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