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上:第9课 新文化运动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上:第9课 新文化运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10-12 08:36: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这是一个思想自由,人才辈出的时代,这是中国近代史上
第三次思想解放潮流。知识分子的目光转向思想启蒙,唤
起了国民的觉醒。民众受到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新
的主义、新的信仰在中国大地传播开来。
课标:
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知道鲁迅的主要成就。
镜头一:辛亥革命后百姓门户前的对联
专制思想仍旧根深蒂固
20世纪初国民之灵魂
镜头二:鲁迅的《药》描述的人血馒头
  华老栓是市镇市民,夫妻辛勤操持着一个小茶馆,是普通的劳动人民。他的儿子华小栓患有严重的痨病,他不去求医,却相信别人说的人血馒头可以治病。于是他千方百计去找人血,他拼命积攒铜钱,只想着尽快把人血馒头取到手,好医治他儿子的痨病。至于流血的是谁?为什么被杀以及人血馒头到底能不能治病?他不用也根本没有去想过这些问题。
20世纪初国民之灵魂
贞节牌坊——从青春到坟墓的漫长苦守,一个女人终身幽禁的证明
镜头三:
  民国初年,北京《中华新报》曾登了一则新闻,有一女子唐氏19岁,许配张家 ,还未嫁过门,未婚夫就死了,为了做烈女,唐氏选择自杀殉夫,历尽了喝符灰水、吞金、上吊、投河及三次绝食,最后服用砒霜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遗 憾
难 过
同 情
不 解
20世纪初国民之灵魂
镜头四:唐氏自杀殉夫成就烈女称号
材料一:
袁世凯为实现独裁专制,在社会上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
新旧思潮发生激烈冲突
材料二:
“吾国之维新也,·······,共和也,帝制也,······,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用心。 ·······国人思想倘未有根本之觉悟,直无非难执政之理由。”欲使共和名副其实,必须改变人的思想”。——陈独秀
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从根本上改造国民的思想(吸取辛亥革命失败教训)
新文化
运 动
西方传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深受知识阶层欢迎。
背景:
民主
科学
(德先生) (赛先生)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
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法则。
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制度。
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文化运动的兴起
兴起标志
代表人物
主要阵地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新青年》

北大
旗帜
民主、科学
归纳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提倡 反对
提倡 反对
提倡 反对
提倡 反对
民主
专制
科学
迷信
新道德
旧道德
新文学
旧文学
新文化运动的性质:
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
思想革命
文学革命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cuī) 。 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 天地合 , 乃敢与君绝!
【思考】怎样宣传新文化?
《上邪》翻译:天啊!我要和你相爱,一辈子也不断绝。除非是山没有了丘陵,长江、黄河都干枯了,冬天雷声隆隆,夏天下起了大雪,天与地合到一起,我才敢同您断绝!
鲁迅,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号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在《新青年》上发表新文学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正式开始了辉煌的创作生涯,至1926年,又相继出版短篇小说集《呐喊》和《彷徨》、《阿Q正传》等。
鲁 迅
品读经典,缅怀伟人
反封建内容与白话文形式相结合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 《狂人日记》
祝福(节选)
——鲁迅
丽春之日,丈夫夭折. 祥林嫂在生命和“名誉”之间,它依然选择了“名誉”,即永远的有祥林名誉权的“不嫁二夫”的寡妇 。然而她婆婆却再也容不下这个克星,用极其野蛮的手段把她嫁给了贺老六。丈夫死了,本不是祥林嫂的错,可她却要被人认为不吉祥。她本来是遵照封建礼教的规矩“好女不嫁二男”,可是偏偏有个婆婆不让她守节,又偏偏有人嘲笑她,歧视她,说她“不干不净”。
在年终人们祝福的欢乐气氛中,祥林嫂怀着无限复杂矛盾的心情在冻饿死去了·····
第6组
是冻饿夺去了她的生命?
谁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
  胡适,安徽绩溪人。在新文化运动的浪潮中,1917年胡适在《新文学》上发表文章 ,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强调文章必须“言之有物”、“不做无病之呻吟”,为新文学形式提出了初步的规范。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cuī) 。 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 天地合 , 乃敢与君绝!
【思考】要不要废除文言文?
《上邪》翻译:天啊!我要和你相爱,一辈子也不断绝。除非是山没有了丘陵,长江、黄河都干枯了,冬天雷声隆隆,夏天下起了大雪,天与地合到一起,我才敢同您断绝!
同在北大任教属于守旧派的黄侃反对胡适提倡白话文。又一次,黄侃给学生讲课兴起之际,又谈起胡适和白话文,他说:“白话文与文言文孰优孰劣,毋费过多笔墨。比如胡适的妻子死了,家人发电报通知胡适本人,若用文言文,‘妻丧速归’即可;若用白话文,就要写‘你的太太死了,赶快回来呀’11个字,其电报费要比用文言文贵两倍。”全场捧腹大笑。
电文是这样写的:才学疏浅,恐难胜任,不堪从命。
胡适说,这份写得确实简练,仅用了12个字。
但我的白话电报却只用了5个字:干不了,谢谢。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推到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
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
旧观念
重形式
难理解
新思想
重内容
好理解
朋友
——胡适
两个黄蝴蝶, 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 一个忽飞远,
剩下那一个, 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中国第一首白话诗)
感受新文学的魅力
感受新文学的魅力
教我如何不想她
——刘半农
天上飘着些儿微云 ,地上吹着些儿微风。
啊,微风吹动了我头发,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爱着海洋,海洋恋爱着月光。
啊,这般蜜也似的银夜,教我如何不想她?
思考:新文化阵营为什么反对儒家的传统道德?你认为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打倒孔家店”
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正统思想,是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①对于反对袁世凯的封建专制独裁,有进步意义;②全面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是偏激的、片面的。)
新文化运动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
三、后期:1918年后,宣传马克思主义
李大钊(1889—1927),河北乐亭人,早年留学日本,参加反对袁世凯独裁卖国的斗争。
著作:1
1.1918年底在北京创办《每周评论》
2.《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3.《庶民的胜利》
李大钊
李大钊成为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
他们打碎了身上的枷锁,
歌唱着冲出了封建的堡垒……
1918年金陵女子大学化学实验室
1921年金陵女子大学毕业生
现象一:
儒家传统思想
民主共和
民主共和
儒家传统思想
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现象二:
1918年,金陵女子大学在化学实验室里面做实验
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与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七、影响:
进步性:
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
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做了思想准备。
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思想大解放运动
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洋务派
维新派
革命派
激进民主主义者
洋务运动
器物
戊戌变法
君主立宪制
辛亥革命
民主共和制
制度
新文化运动
思想文化
资产阶级
地主阶级
自强求富
变法图强
三民主义
民主科学
根据以上表格,请总结出中国近代化的特点:
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层层递进、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陈独秀
鲁 迅
胡 适
李大钊
蔡元培--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终身以“新青年”自居
“横眉冷
对千夫指”
“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
获有35个博士学位的“中国自由主义之父”
一、背景:
1、辛亥革命后,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深入人心。
2、袁世凯复辟帝制,掀起了“尊孔”、“复古”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