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教学课件+教案+视频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教学课件+教案+视频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2-01 09:42:10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中国古代王朝歌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大臣石崇与国舅王恺斗富
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
西晋结束三国分裂的局面,统一了全国。但西晋的统一很短暂,这是为什么?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教学目标
1.能说出西晋的建立、八王之乱、少数民族内迁的史实;通过合作探究分析出西晋速亡的原因;通过研习史料增强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西晋为什么是一个短命王朝”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史实的能力。
3.认识到“成由俭,败由奢”的道理和民族团结对巩固统一的重要性。
目录:
一、西晋的建立
二、八王之乱
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目录
西晋的建立

三国后期,魏国实力增强,吴、蜀两国日益衰落。263年,魏灭蜀。
魏灭蜀
曹魏中期,太尉司马懿参与辅佐新即位的小皇帝。不久,司马懿逐渐控制了魏国的军政大权。司马懿死后,他的两个儿子相继专权,魏国皇帝形同傀儡。
司马氏专权
1.背景:
乐不思蜀
蜀汉亡国后,刘禅自愿投降,被安置在魏国的都城洛阳,过着吃喝玩乐的日子,完全忘记自己的国家已经灭亡了。一天,魏国的大将军司马昭问他:“在这里过的开心吗?想不想蜀国呀?”阿斗居然开心地说:“此间乐,不思蜀。”司马昭听了以后,心里窃笑:“真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呀!难怪会让自己的国家给亡掉!”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公元266年
司马炎
洛阳
司马炎:是曹魏权臣司马昭的长子,曾出任中抚军。265年八月,司马昭因中风猝死,司马炎继承父亲的相国职位和晋王爵位。
2. 建立
3.统一 :
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
西晋
“三国尽归司马氏”
“三国归晋”,使西晋重新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自东汉末年以来的分裂局面,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如何评价“三国归晋”这一现象
西晋
“三国尽归司马氏”
4.统治:
(1)西晋王朝制定了一系列优待大地主、大贵族的政策,以保护他们的利益。
(2)当时的很多大贵族、大地主在治国方略上缺乏雄才大略,而是处处维护自己家族的权势,在生活上以豪华奢侈为荣,追求享乐。
大臣石崇与国舅王恺斗富
材料研读
西晋人鲁褒《钱神论》讥讽道:钱被奉为神物,“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排金门而入紫闼。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凡今之人,惟钱而已!”还说钱“为世神宝。亲之如兄,字曰‘孔方’”。文章问世后,广为传诵,“孔方兄”一词,也成为“钱”的同义语。
材料
问题
答案
材料说明当时什么样的社会风气?
在大地主、大贵族当权的背景下,社会道德沦丧,唯利是图,奢靡之风,享乐之风盛行。统治集团腐化堕落,社会黑暗。
目录
八王之乱

视频:八王之乱
1.背景:
(1)西晋初年,晋武帝认为,曹魏削弱所封诸王的势力,导致孤立而亡,于是大封同姓诸侯王。后来,又陆续派遣诸王据守州郡重镇。这些出镇的宗室诸王,既手握重兵,又掌管民事,势力日益强大。
八王分布图
(2)西晋统治腐朽,向内迁各民族人民收取重税,征兵派役,甚至掠卖少数民族人民为奴婢。这些暴政激起了内迁各族人民的强烈反抗。一些少数民族的首领乘机起兵反晋。
(3)晋武帝的儿子晋惠帝昏庸无能。
时天下荒馑,百姓饿死,帝闻之曰:“何不食肉糜(肉粥)?”
——《晋书 惠帝纪》
2.概况:
晋惠帝在位时,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八王之乱”。
3.地点:
八王之乱主要在洛阳一带展开。
(1)八王之乱历时16年,西晋从此衰落。
(2)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逃离,其中逃往南方的即数以十万计,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4.影响:
目录
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视频:敕乐歌
敕勒川狩猎图
我国北方广袤无垠的草原,养育了北方游牧民族。他们在水草丰茂的草原上放养马、牛、羊等牲畜,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甘肃嘉峪关魏晋墓砖画
这组砖画描绘了北方民族的游牧生活
①关外生活资料较难获得,而中原土地肥沃,生活资料易得;
②游牧民族领袖仰慕中原文化;
③八王之乱使西晋无暇顾及边疆,游牧民族趁机内迁;
④中原人口减少,给游牧民族大规模内迁提供了机会。
1.时间:
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
2.游牧民族内迁原因
崇尚武力,文化落后
农耕民族
(汉人)
游牧民族
(胡人)
文化先进,不善征战
中原
鲜卑
匈奴

羌(qiāng)
氐(dī)
羯(jié)
氐族、羌族
匈奴、羯族
鲜卑族
河套地区
3.主要内迁民族
北方民族迁往中原
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内迁路线:
(1)原来生活在西北的氐族和羌族,由西向东迁入陕西关中。
(2)分布在蒙古草原上的匈奴族和羯族,由北向南迁到山西一带。
(3)鲜卑族的一部分迁到辽宁,一部分迁到陕西及河套地区。
4.结果:
西晋时,山西、陕西内迁的各族人口,已经占当地人口的一半。
5.影响:
促进了北方的民族交融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北方少数民族墓葬砖画《耙地图》
6.十六国:
(1)含义:西晋灭亡后,从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总称为“十六国”。
(2)概况:十六国时期,各国彼此攻战,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民颠沛流离。氐族苻氏建立的前秦逐渐强盛,并统一了黄河流域。
7.前秦的统治 :
(1)背景
①各国彼此攻战,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民颠沛流离。
②4世纪后期,氐族苻氏建立的前秦逐渐强盛,并统一了黄河流域。
十六国时期,各国彼此攻伐,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民颠沛流离。4世纪后期,氐族苻氏建立的前秦逐渐强盛,并统一了黄河流域。
前秦统一黄河流域
前 秦
(2)苻坚改革
①条件:氐族贵族深受汉族文明影响,皇帝苻坚汉文化修养很高。
②内容
政治:整顿吏治,厉行法治,加强集权,任用王猛为相;
经济:招抚流民,减赋禁奢;
文化:大力兴办学校,提倡儒学。
③结果:
前秦境内胡汉之间的对立和矛盾有所缓和。
西晋短暂统一
建立:266年司马炎
统一:280年,西晋灭吴
衰落:八王之乱
时间:东汉、魏、晋时期
内迁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
前秦统治
课堂小结
北方各族内迁
中国自古就是多民族共有的大舞台,历朝历代少数民族开拓土地、守卫边疆,与中原民族共同生活。各民族逐渐交融,这是中华民族强大生命力的体现。不同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也令中华文明延续千年,经久不息!
结语
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的相关习题。




中国古代王朝歌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说出西晋的建立、八王之乱、少数民族内迁的史实;通过合作探究分析出西晋速亡的原因;通过研习史料增强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西晋为什么是一个短命王朝”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史实的能力。
3.认识到“成由俭,败由奢”的道理和民族团结对巩固统一的重要性。
【重难点】
教学重点:西晋的统一、北方各族的内迁
教学难点:西晋的短暂统一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臣石崇与国舅王恺斗富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西晋结束三国分裂的局面,统一了全国。但西晋的统一很短暂,这是为什么?
二、新课讲解
模块一、西晋的建立
1.背景:
魏灭蜀
三国后期,魏国实力增强,吴、蜀两国日益衰落。263年,魏灭蜀。
司马氏专权
曹魏中期,太尉司马懿参与辅佐新即位的小皇帝。不久,司马懿逐渐控制了魏国的军政大权。司马懿死后,他的两个儿子相继专权,魏国皇帝形同傀儡。
乐不思蜀
蜀汉亡国后,刘禅自愿投降,被安置在魏国的都城洛阳,过着吃喝玩乐的日子,完全忘记自己的国家已经灭亡了。一天,魏国的大将军司马昭问他:“在这里过的开心吗?想不想蜀国呀?”阿斗居然开心地说:“此间乐,不思蜀。”司马昭听了以后,心里窃笑:“真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呀!难怪会让自己的国家给亡掉!”
2. 建立
司马炎:是曹魏权臣司马昭的长子,曾出任中抚军。265年八月,司马昭因中风猝死,司马炎继承父亲的相国职位和晋王爵位。
3.统一 :
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
“三国尽归司马氏”
如何评价“三国归晋”这一现象
“三国归晋”,使西晋重新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自东汉末年以来的分裂局面,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4.统治:
(1)西晋王朝制定了一系列优待大地主、大贵族的政策,以保护他们的利益。
(2)当时的很多大贵族、大地主在治国方略上缺乏雄才大略,而是处处维护自己家族的权势,在生活上以豪华奢侈为荣,追求享乐。
材料
西晋人鲁褒《钱神论》讥讽道:钱被奉为神物,“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排金门而入紫闼。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凡今之人,惟钱而已!”还说钱“为世神宝。亲之如兄,字曰‘孔方’”。文章问世后,广为传诵,“孔方兄”一词,也成为“钱”的同义语。
材料说明当时什么样的社会风气?
在大地主、大贵族当权的背景下,社会道德沦丧,唯利是图,奢靡之风,享乐之风盛行。统治集团腐化堕落,社会黑暗。
模块二、八王之乱
视频:八王之乱
1.背景:
(1)西晋初年,晋武帝认为,曹魏削弱所封诸王的势力,导致孤立而亡,于是大封同姓诸侯王。后来,又陆续派遣诸王据守州郡重镇。这些出镇的宗室诸王,既手握重兵,又掌管民事,势力日益强大。
(2)西晋统治腐朽,向内迁各民族人民收取重税,征兵派役,甚至掠卖少数民族人民为奴婢。这些暴政激起了内迁各族人民的强烈反抗。一些少数民族的首领乘机起兵反晋。
(3)晋武帝的儿子晋惠帝昏庸无能。
时天下荒馑,百姓饿死,帝闻之曰:“何不食肉糜(肉粥)?”
——《晋书 惠帝纪》
2.概况:
晋惠帝在位时,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八王之乱”。
3.地点:
八王之乱主要在洛阳一带展开。
4.影响:
(1)八王之乱历时16年,西晋从此衰落。
(2)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逃离,其中逃往南方的即数以十万计,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模块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视频:敕乐歌
我国北方广袤无垠的草原,养育了北方游牧民族。他们在水草丰茂的草原上放养马、牛、羊等牲畜,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图片:甘肃嘉峪关魏晋墓砖画
这组砖画描绘了北方民族的游牧生活
1.时间:
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
2.游牧民族内迁原因
①关外生活资料较难获得,而中原土地肥沃,生活资料易得;
②游牧民族领袖仰慕中原文化;
③八王之乱使西晋无暇顾及边疆,游牧民族趁机内迁;
④中原人口减少,给游牧民族大规模内迁提供了机会。
3.主要内迁民族
内迁路线:
(1)原来生活在西北的氐族和羌族,由西向东迁入陕西关中。
(2)分布在蒙古草原上的匈奴族和羯族,由北向南迁到山西一带。
(3)鲜卑族的一部分迁到辽宁,一部分迁到陕西及河套地区。
4.结果:
西晋时,山西、陕西内迁的各族人口,已经占当地人口的一半。
5.影响:
促进了北方的民族交融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6.十六国:
(1)含义:西晋灭亡后,从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总称为“十六国”。
(2)概况:十六国时期,各国彼此攻战,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民颠沛流离。氐族苻氏建立的前秦逐渐强盛,并统一了黄河流域。
7.前秦的统治 :
(1)背景
①各国彼此攻战,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民颠沛流离。
②4世纪后期,氐族苻氏建立的前秦逐渐强盛,并统一了黄河流域。
(2)苻坚改革
①条件:氐族贵族深受汉族文明影响,皇帝苻坚汉文化修养很高。
②内容
政治:整顿吏治,厉行法治,加强集权,任用王猛为相;
经济:招抚流民,减赋禁奢;
文化:大力兴办学校,提倡儒学。
③结果:
前秦境内胡汉之间的对立和矛盾有所缓和。
三、课堂小结
四、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的相关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