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师大附中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学分认定考试
地理试题(文科)
命题人:王蕾 审题人:信恒蔚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共l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70分)
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题2分)
1、某地东侧是西半球,西侧是东半球,南侧是南温带;北侧是热带,该地的位置是( )
A、25oW,23.5oS B、20oW,23.5oN
C、160oE,23.5oN D、160oE,23.5oS
2、小刚和小强两人从南极同时出发,分别沿东经40o和西经40o向北行进,发生的情况是( )
A、他们在北极相遇 B、在赤道上他们之间相距最近
C、他们之间的距离始终一致 D、他们可在南极再相会
3、从右图等高线地形图上可以看出A处山顶海拔高度是( )
A、400米 B、500米
C、600米 D、400米以上,500米以下
4、下图为某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经过甲、乙、丙、丁四地所绘制成的剖面图,最可能是哪一幅( )
“地球一小时”活动,只需要将不必要的灯在3月27日20:30~21:30熄灯一小时。2010年3月27日,一场全球3000多个城市参加的地球一小时关灯接力从新西兰起,经大洋洲进入亚洲,环绕地球一周,最终在北美洲结束。中国作为进入关灯的第5个时区的代表性国家,携北京、上海、香港、澳门、大连、南京、杭州、长沙、哈尔滨、长春等城市继续这场全球关灯接力,展现了共同应对全球变暖的决心。据此回答5~6题。
5、当地球一小时关灯接力从新西兰开始时( )
A、北京人正在家里看晚间电视剧 B、伦敦正值旭日东升
C、纽约时间是3月29目15时30分 D、阿根廷人正在麦田里收割小麦
6、当北京时间为3月27日12点时,全世界还有( )
A、多一半地方是3月27目
B、恰好一半地方是3月26日
C、恰好一半地方是3月27日
D、少一半地方是3月27日
7、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下午l时46分,日本东北部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据右图,本次地震的震中到东京的距离大约是( )
A、220千米 B、370千米
C、550千米 D、660千米
读某大陆北纬48o沿线地区的年降水量变化示意图(如下图),回答8~l0题。
8、图中的大陆为( )
A、欧洲大陆 B、非洲大陆
C、北美大陆 D、澳大利亚大陆
9、图中①地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10、下列城市中,与①地气候特征相似的是( )
A、巴黎 B、罗马
C、莫斯科 D、堪培拉
读世界四条著名河流入海口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属于印度洋水系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2、河流附近地区蕴藏有丰富石油资源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读甲、乙两个国家轮廓简图,回答13~14题。
13、下列选项中,属于两国共有的地理特征是( )
A、自然带都以热带雨林带为主
B、首都的气候特征相同
C、都有丰富的铁矿资源
D、图示河流的汛期相同
14、关于两国人口集中于东南部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旅游资源丰富 B、气候适宜
C、交通便利 D、开发历史悠久
利马是世界著名的“旱城”:街道上没有排水沟渠,房屋也没有雨檐,百货店中也没有雨具出售。但一年之中,约有半年是大雾弥漫季节。浓雾移动时,如霏霏细雨,当地人称这种浓雾为毛毛雨。结合利马及周边区域图,回答l5~17题。
15、利马多大雾天气,主要原因是( )
A、受沿岸暖流影响,空气湿度大
B、地处低纬地区,空气对流强烈,水汽上升冷凝
C、地处低纬地区,又受沿岸寒流影响,下层空气易冷凝
D、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水汽易凝结
16、关于图中甲、乙两处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气候类型不同,甲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乙为热带雨林气候
B、气候类型相同,都是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而形成的热带雨林气候
C、甲处气候是在地形、东南信风与暖流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
D、乙处气候是因其热带低地,且受东南、东北信风带来的水汽影响而形成的
17、与乙处所在气候区比较,丙处所在气候区的昼夜温差较大,主要是因为丙处( )
A、白天大气反射作用弱,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弱
B、白天大气吸收作用强,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弱
C、裸地面积广,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强
D、蒸发量大,云量多,大气保温作用强
右图为某岛国示意图,读图回答第l8~l9题。
18、有关该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南北长约200千米,东西宽约400千米
B、位于我国的东南,澳大利亚的西北
C、冬季商贸船队可借助洋流更快地驶往红海
D、位于板块边界,受地震、海啸影响大
19、该国东侧冬季降水较多的原因是( )
A、西南风影响,降水较多
B、地中海气候区,冬季降水多
C、气流受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
D、赤道低压控制,形成对流雨
读右图“世界某区域简图”,回答20~21题。
20、某学生担当课外小导游,对图中国家介绍错误的是( )
A、水资源丰富,灌溉农业发达
B、历史悠久,是世界城市发源地之一
C、盛产椰枣、棉花等
D、虽然资源丰富,但却有很多难民,人们生活条件较差
21、同学们发现图示区域石油开采业发达,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①油田规模大 ②水源充足③地质条件好,多向斜 ④陆上交通便利⑤多晴天 ⑥油质好
A、①③⑤ B、①⑤⑥
C、②④⑥ D、③⑤⑥
甲、乙、丙、丁四图代表我国四大高原区域范围图。据此回答22~24题。
22、关于四大高原相对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在乙的东部 B、乙在丙的西南
C、丙在丁的东南 D、丁在甲的东南
23、甲、乙、丙、丁四地点中( )
A、甲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B 、乙地转偏向力最小
C、丙地与地心距离最远 D、丁地自转线速度最大
24、四大高原均为生态脆弱区,但造成生态脆弱的原因不尽相同,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甲高原海拔高,热量不足,土层较薄,植被稀疏
B、乙高原水旱灾害频繁,水土流失,土壤侵蚀严重
C、丙高原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地表岩石裸露,植物难以生长
D、丁高原气候干旱,戈壁、荒漠广布,水源不足
图II为沿图I(相邻经线或纬线的间隔均为5o)某剖面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25~27题。
25、图II依据的剖面线是图I中的( )
A、L1 B、L2 C、L3 D、L4
26、图II所示剖面两侧大致上是我国的( )
A、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 B、人口稠密区和人口稀疏区
C、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 D、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27、乙地区冬季气温比同纬度我国其他地区偏高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拔较低 B、甲地形区阻挡冬季风
C、日照时间较长 D、丙地形区阻挡冬季风
下图为我国沿30o N几种地理参数随经度的变化趋势示意图,读图回答28~29题。
28、图中①、②、③三条曲线代表的地理事物分别是( )
A、地势、年太阳辐射量、7月均温
B、地势、7月均温、年太阳辐射量
C、7月均温、年太阳辐射量、地势
D、年太阳辐射量、地势、7月均温
29、制约a、c两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分别是( )
A、降水稀少;光照不足
B、地形崎岖;土壤贫瘠
C、地质灾害多发;丘陵起伏
D、热量不足;气象灾害多发
下图为我国“六大核心经济圈带示意图”,区域竞争越发激烈。回答30~32题。
30、“六大核心经济圈带”均位于( )
A、湿润地区 B、第三级阶梯
C、季风气候区 D、矿产丰富区
31、IV经济圈发展的独特优势是( )
A、政策扶持 B、著名侨乡
C、海运便利 D、科技发达
32、下图示意我国某地段的地形剖面,该地段最有可能属于( )
A、II经济圈 B、Ⅳ经济圈 C、V经济圈 D、Ⅵ经济圈
下图是我国城市甲(25oN)和城市乙(26o35’N)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图中丙河是发源于我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一条国际河流。读图回答33~35题。
33、城市甲在城市乙的( )
A、东南方 B、西南方 C、东北方 D、西北方
34、对甲、乙所在地区地理特征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年太阳辐射强度大,气温高 B、乙地地表崎岖,漏水现象严重
C、年降水量甲多乙少,气温年较差乙大甲小D、甲乙两地人民都以谷子为主食
35、图中所示丙河( )
A、自北向南流经5个国家,最后注入印度洋
B、以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补给为主,径流量大,水力资源丰富
C、下游是世界主要的黄麻、茶叶和稻米产区
D、水流湍急,山高谷深,交通极为不便
第II卷(非选择题,共30分)
二、综合题(共30分)
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图甲为青藏高原降水量分布图,图乙为青藏高原地形剖面示意图。
材料二 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4500米以上,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一般在-4℃以下,高原上多山地冰川,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为主,局部地区有高寒草原。东南边缘海拔较低的河谷中四季温暖,降水较多。
(1)高原东南部适宜发展河谷农业。其有利条件是 。高原北部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 ,若过度发展可能带来的问题是 。(6分)
(2)高原北部可开发利用的主要能源是 。东南部水能资源丰富,其原因是 。(4分)
(3)我国在高原东部建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三江”是指 、 和澜沧江,建立该保护区的目的是 。(4分)
37、2010年7月12日下午,中欧社会论坛第三届双年聚会正式开幕。中方表示,中欧应该携手,重建新的丝绸之路,中国一度重陆地而轻海洋,强于陆路行走,弱于海上航行,中国在努力迈向海洋的同时,继续发挥走陆路的优势,再度走向欧洲。读图回答有关问题。(16分)
(1)简述图l中的①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4分)
(2)根据图2“欧洲1月等温线分布图”,分析图1所示地区1月份等温线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4分)
(3)说出图1所示区域国家的主要气候类型、特点及形成原因。(4分)
(4)我国若从图1所示③国采购一批机械设备,通过最便捷的海运航线运往中国天津港,则依次经过的交通要道(海峡和运河)有哪些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