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中考复习初中历史知识网络复习图示

文档属性

名称 2012届中考复习初中历史知识网络复习图示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10-12 10:09: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世界史
学好历史需要掌握哪些历史事实:
概况:时间、地点、人物和经过(识记)
背景: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条件(分析)
评价:意义、地位和影响(理解)
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更加对立、突出
英国宪章运动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巴黎公社1871年
英国工人争取普选权的宪章运动
中国史(1)
识记的基本知识:首先了解历史三要素:时间、地点、人物 其次要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特点 第三要了解历史朝代更迭的顺序
公元前2070年 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1046年 前770年 前221年 前202年 220年 581年建立 618年
夏朝 商朝 西周 东周 秦 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 唐
科举制 三省六部制
禹 汤 周武王 春秋 战国 嬴政 刘邦 三国鼎立 589年统一 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世袭制 盘庚迁殷 分封制 (前770年-前476年)(前475年-前221年) 张骞通西域与丝绸之路 北魏孝文帝改革 开大运河 玄奘西游天竺 鉴真东渡日本
商鞅变法 文成公主入藏
中国第一个王朝 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 动荡、大变革的时代 统一中央集权封建国家 大一统 政权分立民族融合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青铜时代
907年 960年 1271年 1368年 1636年
五代十国 宋 元 明 清
1276灭南宋 废行省设三司 努尔哈赤建后金;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
北宋 南宋 行省制度 废丞相权分六部 设立军机处,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960年-----1127年----1276年 回族的形成 戚继光抗倭 设置驻藏大臣
辽、西夏、金、蒙古并立 设宣政院管西藏 郑和下西洋 郑成功收复台湾
八股取士 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几个政权并立 统一疆域广阔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经济重心南移
尧舜禹 夏 西周 秦---清
  
    
中国史(2)
中国近现代史
名词解释: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外国帝国主义控制下,在政治上经济上失去独立,封建经济逐步瓦解而资本主义因素已经发展为一定的社会状态,但并不是独立的社会经济形态。外国帝国主义入侵封建社会后形成。
侵略
工业革命后,
英国为了打开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 为镇压义和团运动
中国市场,倾销 英国、法国主凶 侵略扩张道路 八国联军:英法美德俄意日奥
产品,掠夺原料 英国发动 美国、俄国帮凶
1840年—1842年 1856年—1862年 1865年 1894年-1895年 1900年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阿古柏入侵新疆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839年 (关天培) 英法联军 火烧圆明园 黄海战役 (邓世昌) 攻陷北京
虎门销烟 结果: 签订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俄国 侵占我国大片领土 1878年,除伊犁外,新疆回归
林则徐
《南京条约》 左宗棠收复新疆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1842年 1895年 1901年
中国近代史开端,开始沦为 大大加深 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反抗 19世纪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 1898年
洋务运动 “师夷长技”(魏源《海国图志》) 戊戌变法
1851年------1864年 代表人物:中央:奕訢 地方:李鸿章、左宗棠、曾国藩 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
太平天国运动(人民) 口号:“自强”(军工企业) “求富”(民用工业) 公车上书 《万国公报》强学会 得到光绪支持
洪秀全 以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为中心,兴办了许多近代企业,
评价:由此开始了中国近代化历程。虽然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义和团运动(人民)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但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扶清灭洋
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
孙中山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894年 1905年 1911年10月10日 1924年
兴中会 中国同盟会 武昌起义 国民党一大
(檀香山) 三民主义 (辛亥革命)1912年2月宣统帝退位 广州
《民报》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1926年 1927年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1913年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第一次国共合作)建国民革命军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国民政府成立)
(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宣布尊孔复古 黄埔军校 北伐战争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一战后,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 北伐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国民革命失败
1915年 1919年 1921年 主要战争:湖南、湖北
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 中国共产党成立
代表人物:李大钊、陈独秀、胡适、鲁迅 5月4日北京 6月3日转移到上海 上海(中共一大)
“民主”和“科学”《新青年》 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开天辟地、焕然一新
1918年 李大钊《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宣传马克思主义)
用化简法和串联法记忆《辛丑条约》的内容
  八国联军进北京以后,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法、美、俄、德、日、意、奥等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主要内容有四项:①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可化简为“钱”;②要求清政府严禁人民反帝,可化简为“禁”;③允许外国驻兵于中国铁路沿线,可化简为“兵”;④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可化简为“馆”。这四项内容可化简串联记作:“前进宾馆出新丑”。
1931年 1937年7月7日 1937年12月 1945年8月15日
日本 九一八事变 侵略华北 卢沟桥事变 南京大屠杀 日本投降
很快占领东北 (七七事变)
1927年8月1日 1928年4月
南昌起义
周恩来、贺龙、朱德 井冈山会师 蒋介石第五次“围剿”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 工农红军 中共中央反“围剿”失败 红军改编八路军
9月 1933年10月 新四军
湘赣秋收起义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长征 山西平型关大捷 百团大战 中共七大
毛泽东 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 1935年1月 遵义会议(挽救、转折) 1937年9月 1940年8月 1945年4月
1935年10月 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与陕北红军 在陕西吴起镇会师 八路军115师 八路军 彭德怀 为争取抗战的胜利
1936年10月 红一和红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结束) 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条件
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始 战略转移 (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战役)
中共派杨靖宇组织游击队 中共要求停止内战
局部抗战开始 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第二次国共合作)
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全民族抗战 抗战胜利
国民党 蒋介石不抵抗 1936年12月12日 1938年(徐州会战李宗仁)
西安事变 台儿庄战役
张学良、杨虎城 抗战以来重大胜利
国民党假谈判     进攻中原解放区                 国民政府覆灭
1945年10月10日    1946年6月                                           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重庆谈判 全面内战爆发                                    1950-1953  1953年-1957
共产党真和平      转战陕北    挺进大别山   三大战役   渡江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第一个五年计划 
                          1947年夏   1948.9-1949.1  1949.4   1949.10.1       1951年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转入战略进攻                                    1953-1956
                                                            1952年
1956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失误    1966-1976        1978年
八大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文化大革命      十一届三中全会
“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    改革开放 对内改革
                   红卫兵、大串联、上山下乡
                                      对外开放:开放“特区

中外对比
                                                          日本仿中国隋唐制度               
公元前8世纪        公元前3世纪                                        8世纪     10世纪           14世纪
公元前771-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202年―――――――――――――220年―――――――――――――――589年――――――  960年 ――――――1276――1368―――――――1636年    
 春秋               秦   汉  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隋唐时期      宋朝与几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到元统一 明朝建立     清朝建立
                           张骞通西域促进丝绸之路                                               1405-1433
                                                          阿拉伯帝国 伊斯兰教
雅典城邦 
罗马城建立 罗马共和国   公元前3-公元前2世纪布匿战争 古罗马在中国 罗马帝国分裂 西罗马 476年 被日耳曼人灭 ――法兰克王国          
当时称为大秦   395年        西欧奴隶社会终结   查理马特改革     11-14世纪
      公元前509建立   罗马成为地中海霸主                   东罗马 1453年 被土耳其灭
洋务运动(1860-1890)
1636----------------------------------1840------------------ ----1860--------------------------1894-------------------1900----------------------1912-------------------------1915
    清朝(封建君主顶峰)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英法联军               垄断资本
         ――                              帝国主义形成
            19世纪70年代  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1861 俄国农奴制改革                     德意奥   英法俄
1640-1688  18世纪60年代----1840年 1868 日本明治维新                     导火线:
        1775-1783       1861-1865 美国南北战争                   性质:
                         (美国内战)                    结果
         1789--1794
*确立资产阶级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19世纪70年代
19世纪60年代
政治基础
18世纪60年代--1840
一战
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性
第二次
工业革命
俄国农奴制改革者
美国内战
日本明治维新
改革
革命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1789-1794
法国大革命
1640-1688
工业革命
1775-1783
美国独立战争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队伍
文艺复兴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物资基础
思想文化基础
殖民扩张
资本主义在欧洲兴起
新航路开辟
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一战后欧洲、西亚、非洲地区统治秩序
和平与发展
美苏争霸
经济危机
《凡尔赛和约》
局部战争与冲突
多极化格局
一超多强
结束标志:苏联解体
开始标志:杜鲁门主义
冷战
北约(美)与
华约(苏)组织
两极格局
战后
格局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英法纵容(绥靖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14-1918
《九国公约》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一战
一战后亚太地区统治秩序
1836-1848
俄国十月革命
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形成:战国——韩非子从理论上提出。
建立:秦朝——建立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封建国家。
巩固:西汉——汉武帝时颁布推恩令,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完善:隋唐——隋时科举制正式形成,唐朝科举制完备起来。
加强:北宋——用“杯酒释兵权”的办法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权力。
发展:元朝——行省制度:中央设中书省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地方设行中书省。
顶峰:明清——明:废丞相,权分六部由皇帝直接控制;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直接对皇帝负责;
设锦衣卫、东厂、西厂等特务组织;采取八股取士;削藩。
清:设军机处由皇帝亲信大臣组成,军国大事由皇帝裁决;大兴文字狱。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禅让制
中央集权制
分封制
王位世袭制
赔款
禁止
驻兵
划界
割地:
赔款:
通商:
割地:
赔款:
通商:
协定关税:
抗美援朝
农业 农业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 实行赎买方式 公私合营
西藏解放
土地改革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城市:国有企业改革
大化改新
闭关锁国,导致中国落后
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马可波罗行纪
郑和下西洋
 西欧城市兴起
1640-1688
新航路开辟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文艺复兴
形成市民阶级,为资本
主义兴起准备了条件
封建等级制度形成(土地)
俄国受益最大
*确立资产阶级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英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