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十所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合测试历史试卷(扫描版,含解析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十所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合测试历史试卷(扫描版,含解析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2-01 10:49:44

文档简介

图1
图2
图3
A.诸侯国的数量增加
B.各民族进一步交融
C.兼并战争趋向减弱
D.中央集权体制确立
4.荀子以其对现实的强烈的责任感,更以其兼容并包的治学精神和务实求用的学术原则,对治国问题进行
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治国方略。荀子的治国方略是
A.隆礼重法
B.为政以德
C.无为而治
D.“兼爱”“非攻”
5.从公元前230年灭韩开始到公元前221年灭齐为止,前后10年,秦国完成了统一六国的事业,结束了长
达几百年的割据局面。秦国能够完成统一主要在于其
A.变法改革最为彻底
B.国家实力强大
C.顺应人民统一愿望
D.地理位置优越
6.公元前21年,秦始皇命令丞相李斯等对文字进行整理。“罢其不与秦文合者”,制定出小篆,作为标准
文字,通用于公文法令。其意在
A.巩固国家统
B.确立秦文核心地位
C.加强思想控制
D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7.在财政经济领域,汉武帝改变了汉初以来偏于放任自流的经济政策,大力加强专制政权对社会经济的干
预和控制。这表现在
A.推行租庸调制
B.清查全国垦田数量
C.实行盐铁官营
D.任用酷吏打击豪强

记述
出处
及光武中兴,爱好经术,未及下车,而先访儒雅。
《后汉书·儒林列传》
陛下尊敬先圣,……宫室未饰,干戈未休,而先建太学。”
《后汉书·朱浮传》
每旦视朝,日仄乃罢,数引公卿郎将讲论经典,夜分乃寐。”
《后汉书·光武帝纪》
表1为史书有关汉光武帝的记述。据此可知,汉光武帝
A.重视人才培养
B.生活艰苦朴素
C.大力倡导儒学
D.勤于国家政务
历史试题第2页(共8页)
9南朝时,扬州三吴地区“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荆州“田土肥美”,地跨“南楚之
富”;广州粮食交易“多万箱之咏”。这可用来说明,南朝
A.农业得到长足进步
B.统治者重视发展农业
C.土地利用率的提高
D经济中心南移的出现
10.从304年刘渊建国的130多年时间内,北方各少数民族的上层分子和汉族官僚地主,在混战割据中建立
一批政权,合称“十六国”。其中实现北方一统的是
A.前赵
B.前燕
C.北魏
D前秦
11.唐太宗打破地域偏见,大量拔擢关东和江南士人至中央高层,与关陇集团兼用,又能不问门第,擢用寒人
微族。这说明,唐太宗时
A.社会安定繁荣
B.君臣关系和谐
C.皇权日益加强
D.政治风气开明
12.统一西域后,唐政府在西域驻扎重兵,任命各级官吏,推行内地的均田制、租庸调制及府兵制,并在天山
南路大兴屯田。唐政府的举措
A.消除了西域与内地矛盾
B.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
C.密切了中西方文化交流
D.推动了西域封建化完成
表2
朝代
制度
选拔标准或方式
汉代
察举制
德行学问,荐举
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门第声望,品评
隋唐
科举制
考试成绩
表2为中国古代部分朝代的选官制度。这说明
A.政府对读书人控制减弱
B.官吏道德水平不断下降
C.世家子弟入仕日益受阻
D官员选拔整体趋向公平
4.隋朝建立后,将北周仿照周礼设立的官爵制度废除,设立了以三省六部制为主体的中央官僚体系。这
制度的设置
A.有利于强化君权
B.扩大了统治基础
C.对地方控制加强
D.避免了决策失误
15.两晋时,“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社会上“崇饰华竞,祖述虚玄,摈阙里之典经,习正始之余论”。
这说明,当时
A.佛教流行
B儒学得到发展
C.玄学盛行
D.士人生活奢靡
16.大约在7世纪中期,中国已有了雕版印的佛像。8世纪80年代,有了作为商人纳税凭据用的“印纸
这可用来说明
A.唐代科技的进步
B.雕版印刷相当普及
佛教影响的巨大
D.交易中已使用纸币
历史试题第3页(共8页级

史·答案

题透析本题以磁山文
李岗文
材料,考
考查
取和解读
息、调动和运用知
对唯物史
空观念、历史解释、家
学科素养的考查
路点拨材料
农作物”“农
时的人们已采用生产工具进行原始的农业生
确。A项材料并未涉
史实不符,排除;B、D两项材料不能说明,排除

题透析本题以商代甲骨文为背景材料,考查商代文化,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
观念、历史解释、家
素养的考查
点拔材料中的“不重复单字4500个左右”“体系”“严密的规律”表明
文字字数多且已形成体系
较成熟,D项正确
材料不能说明,均排除

命题透析本題以春秋战国形势图为背景材料,考查民族融合
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
体现了对唯

释、家国情怀学科素养的考
路点拨图1为春秋列国形势图,图2为战国形势图,春秋战国时期,经过长
侯国被
并,各民族进一步交融,B项正确。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许多诸侯国被兼并,A、C两项与史实不符,排
央集权体制确立于秦朝,D项排除
台国方略为背景材料,考查
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
体现了对唯物史观
观念、历史解释、家
旨杏
思路点拨联系所学知识可知

子强调为政以德、道家宣扬无为而治、墨子主张“兼爱
攻”,A项正确

材料,考查秦的统
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
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
史解释、家
不学科素养的考
点拨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及几代君王的励精图治,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日益强大,使
秦国最终消灭六国,完成统一,B项正确
页与题意不符,排除
命题透析本題以秦始皇统一文字为背景材料,考查秦始皇巩
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
息、调动和运用知
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
家国情怀学科素养的考查
文字各异不利于政令排
交流,出于巩固统一的需要,秦始皇采取统
文字的举措,A项
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题以汉武帝的经济政策为背景材
查西汉的强盛,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
思路点拨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加强政权对社会经济的
预和控制,C项正确。A项出现
除;B项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为汉武帝在政治领域的举措,排除
题透析
以史书有关汊光武帝的记述
材料,考查光武帝文化政策,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
息、调动和运用知识
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
史解释
情怀学科素养的考查
点拨材料中的“爱好经术”“先访儒雅”“先建太学”“数引公卿郎将讲
表明,光武帝对儒学高度
视,并加以
材料不能说明,排除
江南地区的
发,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
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学科素养的考查
路点拨材料显示,南朝
各地农业普逦都有所发展,农业有了长足的进步,A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
者对农业的态度,B项
地利用率、经
移材料并没有体现
项错误
答案D
命题透析本题
料,考查前秦统一北
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
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
史解释、家囯情怀学科素养的考查
思路点拨联系所学知识可知,4世纪
族建立的前秦统一北方,D项正确
两项与题意不符
除;北魏不属
国,排除C项
题透
题以唐太宗选拔任用人才为背景材料,考查贞观
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
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
史解释、家国情怀学科素养的考查
思路点拨材料显示,唐太宗打
选拔和任用人
有开明的政治风
气,D项正确
项材料不能说明,排除
透析本题以唐代对西城的治理为背景材料,考查唐朝的民族政策
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
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学科素养
思路点拨材料显示,唐王朝对西域
进生产方式加以推行,为边疆地
贡献,B项正确
项夸大了唐政府举措的影响,排除;C项与唐政府举措关系不大,排除

部分朝代的选官
背景材料,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创新,旨在考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
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学科素养的

思路点拨材料
代选官方式由推荐逐渐发展到
试,体现了官员选拔日趋
确。A项材料不能说明,排除
项材料不能说明且与史实不符,排除
答案
题透析本

背景材料,考查
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
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体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学科素养的考查
部制下,三省长官都是宰相,职权分工明确,又相互制约,使君权
不符,排除
题透析本题以两晋的社会现象为背景材料,考查两晋玄
动和运用知
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铎
情怀学科素养的考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