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拟声词”学生在文本中,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知道它是现实声音的文字呈现,但是对于它的作用,并不了解。本微课以《听听,秋的声音》一课的教学,指引学生发现并了解拟声词的作用,从而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借助音效、图片,让学生参照一、二小节的形式改写和仿写诗歌,化难为简。
教学目标:1、认识拟声词,了解拟声词的作用。
2、发现秋天有代表性的声音,运用拟声词,仿写诗歌。
教学重难点:1、认识拟声词,了解拟声词的作用。
2、发现秋天有代表性的声音,运用拟声词,仿写诗歌。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秋雨“嘀嗒”:同学们,大家好,我是秋天的使者秋雨,我的名字叫“嘀嗒”,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我掉落地面时发出的声音就是这样的。今天我将带你们走进秋天,一起去听听秋的声音。
【设计意图:“嘀嗒”——秋的使者秋雨,角色创设,激发学生观看兴趣】
趣识拟声词
1、朗读《听听,秋的声音》,寻找拟声词。
秋雨“嘀嗒”:这首诗我最喜欢了,我们一起读好吗?带读《听听,秋的声音》。
同学们,你们发现和我名字一样,形容声音的词了吗?
大树抖抖手臂发出了“唰唰”声,蟋蟀振动翅膀,发出了“ ”声。像这样形容声音的词语,在生活中还有很多,你听。
2、生活中常用的拟声词。
猫咪的叫声“喵”,牛的叫声“哞”,哗啦啦是模拟水流的声音,轰隆隆是模拟打雷的声音。
3、拓展《夏日音乐厅》一诗,猜猜拟声词所代表的动物。
在《夏日音乐厅》这首诗中,你知道这些拟声词是模拟哪些动物的声音吗?没错,唧唧唧!啾啾啾!是小鸟的鸣叫;咕咕咕!蝈蝈蝈!是蝈蝈的叫声,吱吱吱!咯咯咯!是母鸡的声音。
4、定义拟声词。
像这些模拟自然界声响的词语就叫做拟声词。跟我读一遍,拟声词。那你们知道,拟声词有什么作用吗?
三、拟声词的作用
1、对比感悟拟声词的作用
(秋雨“嘀嗒”):请你对比读一读这两句话,你有什么感受?
有一个小朋友迫不及待想分享呢:
(学生1:)当我读到“唰唰”这个词语时,我仿佛看到风吹动大树,树叶在互相摩擦着,有些树叶还飘落下来了。
(秋雨“嘀嗒”:)是呀,同学们,“唰唰”这个拟声词,把风吹树叶的状态呈现出来,让我们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
(学生2:)我觉得树叶肯定舍不得离开大树,所以“唰唰”感觉像落叶在对大树妈妈说“再见了,树妈妈,我会想念你的。”
(秋雨“嘀嗒”:)这位小朋友真会想象呀,把“唰唰”声想象成树叶向树妈妈告别所说的话呢。
2、总结拟声词的作用
(秋雨“嘀嗒”:)你们瞧,拟声词不仅能让我们感受到事物的状态,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还能激发我们的想象呢。
请你们再读读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蟋蟀又在诉说什么?
你是不是跟我一样,觉得蟋蟀准备跳离阳台,仿佛在说:“小朋友们,秋天来了,我要回洞穴里睡觉了,不能再给你们唱歌了。”
三、妙用拟声词
秋雨“嘀嗒”:拟声词,太神奇了。你们会用吗?
这首诗中,描写了秋天的四种声音,除了大树的唰唰声,蟋蟀的 声,还有大雁的叮咛和秋风的歌吟。
1、改写
让我们仿照诗歌前两节的结构,用上拟声词,来写一写大雁和秋风吧。
听听,秋的声音,大雁追上白云,呜嘎嘎,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听听,秋的声音,秋风掠过田野,呼呼呼,送来一阵丰收的歌吟。
2、仿写
“淡巷浓街香满地,案头九月菊花肥”,秋天来了,就连蜜蜂也知道菊花开得正盛呢,听听,秋的声音,蜜蜂忙着采蜜,嗡嗡,是与菊花共舞的声音,蜜蜂震动翅膀“嗡嗡”是收获花蜜的幸福之音。
青蛙也来啦,青蛙鼓动着嘴“呱呱”是向荷叶告别的话音;青蛙跳上了岸,“呱呱”是向稻田贺喜的声音。
真妙呀,这不正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吗?
小朋友们,我的名字嘀嗒也是拟声词,把我写进诗里吧。有一位小朋友把它诗送给了我,“听听,秋的声音,雨点儿掉落地面,嘀嗒,是向大地亲吻的声音。”写得真好呀。
声音通过耳朵可以直达于心,用心倾听,你会发现,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饱满的谷粒里。
秋的声音,还藏在每一条流动的小溪中,每一片铺满落叶的大地上,每一辆轰鸣的收割机里,每一位农民伯伯的笑容里。
同学们,赶快动笔,用上拟声词,把秋的声音记录在诗里吧。再见。
教学总结:秋雨“嘀嗒”的角色创设,不仅让授课更为有趣生动,并蕴含了知识点在其中。“嘀嗒”也是拟声词,从头到尾,以拟声词为线索,贯穿整节微课,引导学生在认识、了解拟声词的过程中,不仅懂得了它的作用,还学会了运用,语言建构有了梯度,学生仿写有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