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 学年第一学期三明市四地四校联考期中协作卷
高一地理(参考答案与评分细则)
一.单项选择题(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B D D C B A D B C D A D B B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A B D A D A D D B B D C A B
31. 9分
(1)横 纵 (2 分)
(2) 莫霍 明显增加 (2 分)
(3) 古登堡 消失 突然下降 液 (4 分)
(4) A (1 分)
32. 11 分(1)④ B(2 分)
(2)空气的垂直(升降)运动 (1 分)
(3)图略(2 分)
(4)西北 (1 分)
(5)地区间的冷热不均 (1 分)
(6)海 B (B 地或市区)空气作上升运动,气温降低;且凝结核多,
水汽容易凝结 (4 分)
33.9 分(1)乙;甲。 (2 分)
(2)乙大于甲。乙地天气晴朗,云层少,白天对太阳辐射削弱的少,到达
地面太阳辐射多,温度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对地保温效果差,温度低。(甲
地为阴雨天,云层多,白天对太阳辐射削弱的多,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少,温度不
会太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强,对地保温效果好,温度不会太低。) (3 分)
(3)东南风;A 地风力大于 B 地;A 地等压线更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更
大。(4 分)
34、(11 分)
(1)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3分)
(2)平流;(1分)随高度下降而气温降低;(1分)平流层中的臭氧层吸收太阳
紫外线(1分)
(3)对流;(1分)气温随高度降低而升高;(1分)
(4)①防护衣;②降落伞;③氧气瓶;④减压防震耳塞(3分)(答对一点给 1分)2021-2022 学年第一学期三明市四地四校联考期中考试联考协作卷
高一地理
(满分 100 分,完卷时间 75 分钟)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
据国外媒体报道,鲸鱼座γ星(恒星)有 5 颗行星环绕,其中“鲸鱼座γ星 e 行星”可能具备孕育生命的条
件,完成 1~2 题。
1.“鲸鱼座γ星”与其 5 颗行星构成的天体系统,其级别相当于(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可观测宇宙
2.“鲸鱼座γ星 e 行星”具备孕育生命的条件,可能是因为( )
A.该行星的公转周期与地球相差不大
B.该行星表面的温度适宜,具备存在液态水的条件
C.该行星距鲸鱼座γ星(恒星)近,自转速度慢
D.该行星体积质量较大,有厚厚的大气
北京时间 12 月 3 日 23 时 10 分,嫦娥五号着陆器携带的一面“织物版”五星红旗在月面成功展开,这是我国
在月球表面首次实现国旗的“独立展示”,也标志着月面国旗展示系统圆满成功。据此完成 3-4 小题。
3.试验发现,如果把地球上使用的国旗放在月球上,它的颜色在很短时间内就会褪色、串色,甚至分解,与
下列因素无关的是( )
A.冷热交变 B.极低真空 C.太空强辐射 D.暴风骤雨
4.下列诗句描绘的景象与国旗展开时的季节相符合的是( )
A.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B.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D.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
有些城市的十字路口,我们能见到以太阳能为能源的交通信号灯(右图图)。据此完成 5~6 题。
5.有人注意到,同一交通信号灯在前后两天同一时段的亮度略有差异,
主要影响因素最有可能是( )
A.海拔高低 B.风力大小
C.天气阴晴 D.交通流量
6.从太阳辐射角度考虑,下列城市中最适合设置这种交通
信号灯的是( )
A.四川成都 B.西藏拉萨
C.吉林长春 D.浙江杭州
高一地理试卷(共 8 页,第 1页)
挪威山谷小镇留坎一年中有近半年无阳光照射,当地政府为此斥资在山坡上架设 3 面巨镜(下图),将光线反
射到小镇广场中心,使小镇居民聚在广场上可以享受冬日阳光。据此完成 7~8 题。
7. 造成该地冬季太阳辐射不足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大气成分
D. 天气状况
8. 下列各项能量不是源于太阳辐射的是( )
A. 风的形成 B. 海水蒸发
C. 生物生长 D. 岩浆喷发
巴厘岛阿贡火山自 2018 年 6 月 27 日晚开始持续喷发,喷发的火山烟尘高达 2500 米以上,形成壮观的火山烟
柱。下图示意火山景观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据此完成 9~10 题。
9.此次火山喷发的岩浆最有可能来自于(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0.大气中长期滞留火山灰会影响当地乃至全球气温,火山灰使当年全球平均气温下降 0.5℃,导致气温下降
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表气压升高 B. 地表气压降低
C. 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减少 D. 地表大气获得的太阳辐射增多
右图示意太阳黑子相对数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 11-12 小题。
11.1996-2003 年,南、北半球的太阳黑子相对数( )
A.北半球一直占优势 B.南半球一直占优势
C.南、北半球均减少 D.南、北半球交替上升
12.太阳活动对下列事象影响最大的是( )
A.人造卫星发射 B.有线电视播放
C. 地面辐射强弱 D.地震灾区受损情况调查
下图为地球上大气 CO2 浓度变化曲线示意图(设工业革
命初期浓度倍数为 1)。读图完成 13-14 小题。
高一地理试卷(共 8 页,第 2页)
13.地质时期,地球 CO2 浓度变化的主要
原因最可能是( )
A.海陆变迁 B.频繁的火山爆发
C.生物的呼吸作用 D.植物的出现和发展
14.下列叙述中,反映古生代自然环境重要特
征的是( )
A.蕨类植物全部衰退
B.大量无脊椎动物出现在地球表层
C.人类发展的重要时期
D.以恐龙为代表的爬行动物盛行
读右图,完成 15-16 小题。
15.关于甲、乙两地质年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古生代,乙是中生代
B.甲是中生代,乙是古生代
C.甲是古生代,乙是元古宙
D.甲是新生代,乙是古生代
16.甲地质年代,生物的主要特点是( )
A.裸子植物极度兴盛 B.鸟类高度繁盛
C.海洋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 D.出现大型哺乳动物
读大气受热过程图,完成第 17~19 题。
17.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 )
A.①—②—③
B.①—④—②
C.②—③—④
D.③—④—②
18.《齐民要术》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天雨新晴,北风
寒彻,是夜必霜。”造成“是夜必霜”的原因是( )
A.雨后的夜晚气温必定很低
B.受寒冷空气影响,加之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
C.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减弱
D.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加强
19.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因为( )
A.①加强 B.②减弱
C.③加强 D.④加强
高一地理试卷(共 8 页,第 3页)
读某季节我国东部沿海某区域近地面和高空等压面示意
图,回答 20-21 小题
20.图中各地的气压值( )
A.甲>乙>丁>丙
B.乙>甲>丙>丁
C.丙>丁>甲>乙
D.丁>丙>乙>甲
21.关于图中气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丙之间气流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气压差
B.乙丁之间气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C.水平气压梯度力只影响甲乙之间的风速
D.四地间环流根本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臭氧在大气中的含量虽少,但对地球生命至关重要。据此完成 22 小题。
22.臭氧层对地球生命起到保护作用,这是因为臭氧层能够( )
A.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 B.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C.遏制光化学反应发生 D.促进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读下图大气受热过程图,完成 23-25 小题。
23.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4.下图某地连续四日昼夜的阴晴情况示意图,其中昼夜温差
最小的是( )
A. B. C. D.
25.分析大气受热过程,形成上图昼夜温差小的主要原因是( )
A.①弱、③强 B.②弱、③强 C.③弱、④强 D.①弱、④强
下图为北半球某地面海平面气压分布图,据此完成 26-27 小题。
高一地理试卷(共 8 页,第 4页)
26.图中.上升气流最显著的是( )
A.A 地 B.B 地
C.C 地 D.D 地.
27.D 地的风向为(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28.下图分别表示通常情况下不同地点不同时间的热力环流状况。四幅图中,主要出现在白天的热力环流是
(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右图中 M、N 为等压线,气压值分别为 PM.PN,且
PM
29.图中各箭头,表示大气运动直接原因的是( )
A.① B.⑧ C.⑤ D.⑥
30.若此图表示北半球近地面同一水平面,则 O 点风
向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高一地理试卷(共 8 页,第 5页)
二.综合题(共 4 小题共 40 分)
31.(9 分)下图是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 A、B 表示地震波,其中 A 表示_______波,B 表示_______波
(2)图中字母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其中 C 表示_______界面,该界面下 A 波 B 波的速度变化是_______。
(3)图中 D 表示_______界面,该界面下地震波 A 完全_______,地震波 B 速度_______,并继续往深处传播。
这说明 E 处物质状态为_______态。
(4)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____(填
选项)
A.① B.② C.③ D.④
32. (11 分)读“某区域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高一地理试卷(共 8 页,第 6页)
(1)图中①至⑤点,气压最高的是________。A 地和 B 地气温高的是 (2 分)
(2)图中同一等高面上②、④、⑤产生气压差异的直接原因是 。(1 分)
(3)在图中画出近地面的等压面以及热力环流圈。(2 分)
(4)若该地位于北半球,A 地位于 B 地的正西方,则 A、B 两地之间的风向为 。(1 分)
(5)图中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1 分)
(6)图示区域表示白天海陆间热力环流,则当地吹 风;若图示区域表示市区与郊区间热力环流,则
一般而言,A、B 两地中更多云、雾的是 地,其成因主要是 。(2 分)
33.(9 分)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两个气压中心中,高压中心为____,低压中心为____。(2 分)
(2)试比较甲、乙两地昼夜温差的大小,并任选一地说明原因。(3 分)
(3)判断 A 地的风向,比较 A、B 两地风力大小,并说明理由。(4 分)
高一地理试卷(共 8 页,第 7页)
34.(11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2 年 10 月,奥地利极限运动员菲利克斯·鲍姆加特纳搭乘气球升至约 39 千米的高空。他在这个高度纵身
跳下,打破了跳伞运动员多项世界纪录。
(1)标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大气的垂直分层:A____B____C____ 。(3 分)
(2)鲍姆加特纳起跳的地方位于大气的____层。在该层降落的过程中,大气温度的变化特点是____,并说明
理由: 。(3 分)
(3)鲍姆加特纳降落到约 10 千米的高度时,位于大气的____层,此时他耳边的风声震耳欲聋。在该层降落的
过程中,大气温度的变化特点是____。(2 分)
(4)鲍姆加特纳完成这项活动需要哪些装备?(3 分)
高一地理试卷(共 8 页,第 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