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比尾巴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6.比尾巴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02 08:47: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 课题 《比尾巴》
知识点来源 □学科:语文 □年级:一年级 □教材版本:部编版 □所属章节:课文(二)
设计思路 《比尾巴》是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一年级上册课文(二)单元中的一篇儿歌。全文用问答形式写成,分为四个小节,通过六问六答介绍了猴子等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语言句式整齐,节奏明快,浅显易懂,有利于激发学生朗读、背诵和识字的兴趣。 一年级上学期的学生虽已逐步适应课堂学习,但要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和学习还有困难,因此,本节微课给学生学习新课创设“给动物王国的比尾巴大赛做裁判”的背景,针对识字教学的三个小目标设计了三个各具特色的“关卡”,在现有技术手段的框架下,既保证知识性,又提升互动性、趣味性。
教学设计
内容
教学目的 1.能够认识“比、尾、巴、把、猴、松、鼠、最、公、鸡、鸭、伞”等12个生字,认识提手旁、八字头等2个偏旁。 2.能够观察字形,对比归纳,初步感知合体字,能够用自己的方法识记汉字。 3.能够产生对识字的兴趣,增强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 难点:初步感知合体字,能够用自己的方法识记汉字。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激趣导入 (一)动画导入,介绍情景 1.出示动画,介绍场景 今天,动物王国特别热闹,动物们要举行一场特别的比赛,他们要比一比谁的尾巴长。熊猫长老说,一定要找一位没有尾巴的小朋友来做裁判,结果才公正。屏幕前的小朋友,就请你和老师一起,去见证这一场别开生面的比赛吧! 2.出示题目,理清思路 熊猫长老说比赛重要,路途遥远,需要裁判员提前做点准备。这不,他拜托小羊带来了一幅地图和一只宝盒。让我们先来看一下吧! (1)学习题目中的生字,学生观察“比尾巴”并记忆字形。 (2)教师指导读课题,强调“巴”字读轻声,学生借助拼音读准题目。 (3)明确本节课的三个关卡:“初读咒语”-“唤名现身”-“拼字搭桥” 二、听读结合,趣味识字 1.“初读咒语”: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这是熊猫长老留给未来裁判的一段咒语,也是动物王国流传很广的一首儿歌,一共有4个小节,老师先为屏幕前的小朋友读一遍,请你一边听,一边对照着这份咒语,把自己还读不熟练的字词用圆圈画出来吧! (2)学生借助汉语拼音尝试朗读课文。 (3)总结:作为一个刚刚看到这篇咒语的新手裁判,你已经做得很好了!不过,熊猫长老还说,这里有些字是你一定要认识的,只有认识了这些字,才能唤出地图上那些“丢掉的”选手的画像,快和我们一起来吧! 2.“唤名现身”: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认读,教师再带读。 ①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巴、把、公、松” A.出示“巴”字,提问:哪个生字里有“巴”? 出示“把”字,说一说,怎么样能记住“把”字? B.小结:我们可以在已经认识的字上加偏旁,来认识新的字。提手旁表示是手部的动作。 C.出示生字“公”“松”,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忆这组字。认识新偏旁“八字头”。 ②用“公”“松”组词带出生字“鼠”“鸡”。识记“鼠”“鸡”“鸭”。 A.出示甲骨文“鼠”,学生直观体验字形变化识记“鼠”字。 B.出示“鸡”字,观察“鸡”字中已学过的“鸟”字,带出“鸭”字。 ③出示雨伞的形象和“伞”,根据象形字的特点识记“伞”字。 ④用“几个字合在一起组成新字”的方法识记“最”。 (2)出示以下词语,学生试读:尾巴、猴子、松鼠、公鸡、鸭子、一把伞、最好看 (3)游戏操练:出示不带拼音的动物名称和动物轮廓,准确读出动物名称,才能显示动物轮廓,补全邀请信。 3.“拼字搭桥”:复习合体字 去往动物王国必须要经过的吊桥断了,熊长老为我们准备了一个能用魔法修好吊桥的宝盒。宝盒里本来装着可以补上去的字,但因为路上太匆忙,那些字拆开了,你能不能帮来送信的小羊把这些字拼出来,填到空里去呢? 三、活动总结 特别的比尾巴大会还等待小裁判们的到来,有趣的动物世界还等待着你们的探索,希望你们能带着学会的字词,怀着期待走入动物王国,继续体会《比尾巴》这篇文章的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