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精卫填海》 表格式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3.《精卫填海》 表格式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02 08:30: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 课题 《精卫填海》
知识点来源 □学科:语文 □年级:四年级 □教材版本:统编版 □所属章节:上册第四单元
设计思路 1.激发兴趣。针对四年级儿童观的年龄特点,以图激趣,让学生进入文言文的学习。 2.注重阅读方法指导。学生阅读文言文难度比较大,引导学生读准字音,借助注释理解全文。 3.深入感悟。在理解的基础上,应到学生把握精卫的精神,拓展至其他故事,使学生受到启发。
教学设计
内 容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借助注释,理解故事内容; 3.品读文言文,感悟精卫不畏艰难,持之以恒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借助注释,理解故事内容; 2.品读文言文,懂得精卫不畏艰难,持之以恒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走近《山海经》 1.出示精卫鸟的插图,引入课题。 《山海经》记载: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饺。 2.简介《山海经》。 《山海经》是我国第一部描述山川、物产、风情的大型地理著作,又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神话传说的大汇编。 初读感知,梳理故事情节 听范读,注意字音、停顿 重点指导“少”“曰” “溺”“堙”字 按照节奏,试着读一读文言文 借助注释,疏通文义;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理解“炎帝”、“少女”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理解“溺”、“故”、“返”“堙” 3.梳理故事,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品读语言,感悟精卫精神 1.紧扣关键词句,探讨精卫的精神 “女娃游于东海”,小小女孩独自前往大海游泳,胆量惊人。 “故为精卫”:溺水后还化为精卫鸟,死而不灭,意志坚定。 “常衔木石,以堙东海”: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持之以恒、勇往直前。 2.请用一句话,赞美精卫的精神 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 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明)顾炎武,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1.小结课文内容 2.对比人物,寻找共同点 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夸父追日 结语: 与大自然相比,他们显得多么的渺小。与大自然抗争,他们又是多么的不自量力。然而,正因为这份探索自然、改造自然的勇气,生命才绽放得更加美丽!也许我们不可能都能成为伟大的人,但我们可以拥有大大的勇气和力量,勇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