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海水为什么是又苦又咸的呢?
1.了解溶液、溶质和溶剂概念;
2.能根据溶液的基本特征正确分辨溶液和乳浊液;
3.了解溶液在工农业生产、科学实验及日常生活中的应用;4.了解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在20 mL水中加入一匙蔗糖,用玻璃棒搅拌,还能看到蔗糖吗?
若换成食盐,会观察到什么现象呢?
食盐
20 mL水
食盐水
蔗糖溶解实验及动画模拟
物质的溶解过程
蔗糖溶解与氯化钠溶解的比较
形成什么 微观解释 存在的微粒
蔗糖溶解
氯化钠
溶解
蔗糖溶液
蔗糖分子扩散到水分子间
蔗糖分子、水分子
氯离子和钠离子分散在水分子间
氯化钠溶液
氯离子、钠
离子、水分子
结论:食盐溶于水后,形成了自由移动的离子,因此可以导电;蔗糖溶于水后仍然以分子形式存在,因此不能导电。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 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特征:
(1)均一性:
(2)稳定性:
(3)是混合物
2、组成:
溶质:
溶剂:
被溶解的物质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1、定义:
各组成部分性质相同
外界条件不变,组成不会改变
(密度、浓度、性质等)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V溶液≠V溶质+V溶剂
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
一、溶液
溶液中溶质和溶剂是如何确定的
体系 溶质 溶剂
气+液 气体 液体
固+液 固体 液体
液+液 无水 量少 量多
有水 非水物 水
溶 液 溶 质 溶 剂
医用酒精
硝酸钾溶液
硫酸铜溶液
汽 水
稀硫酸
碘 酒
石灰水
氢氧化钙 Ca(OH)2
H2O
硫酸铜 CuSO4
硝酸钾 KNO3
酒精 C2H5OH
CO2 等
碘 I2
硫酸 H2SO4
酒精C2H5OH
H2O
H2O
H2O
H2O
H2O
指出下列常见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结论:
1.水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
3.不同溶质在同种溶剂中,溶解能力也不同。
2.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能力不同;
溶剂 溶质 结论
水 乙醇
水和乙醇能够互溶
二、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种变化,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这一过程吸收热量;另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这一过程放出热量。不同的溶质,这两种过程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不同,这就使溶液的温度发生变化。
NaCl NH4NO3 NaOH
溶解前后温度的变化 不变 降低 升高
水和油 ( 加了洗涤剂)- 乳化
水和油 (没有加洗涤剂)
三、乳化现象
实验现象记录:
试管内加入的物质 现象 把液体到掉后试管是否干净
振荡前 振荡后 静置后
水和植物油 分层 浑浊 分层 不干净
水和植物油和洗涤剂 分层 浑浊
不分层 干净
思考:植物油在水中形成的混合物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加了洗涤剂的乳浊液可以稳定存在?
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用洗涤剂去油污
洗涤剂中含有乳化剂,能使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成大的油珠。这些小液滴能随水流走。达到洗净衣物的目的。
【微点拨】
应 用:
洗头发(洗发露);洗澡(沐浴露);
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洗洁精);制农药
一种或几种
物质
另一种物质
分散到
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形成
溶 液
溶剂
被溶解的物质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溶质
固体 液体 气体
水 是 最 常 用 的 溶剂
1、溶解的过程
一种或几种
物质
另一种物质
以小液滴形式分散到
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
形成
乳浊液
2、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溶质在溶解的过程中,有的放出热量,有的吸收热量。
【典例1】(2021 广西中考)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A.食盐 B.面粉 C.泥沙 D.花生油
A
知识点一、溶液
知识点二、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典例2】小琪往如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搅拌后,发现塑料片的水结了冰。她加入的物质是( )
A.食盐 B.硝酸铵
C.蔗糖 D.氢氧化钠固体
B
1.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豆油 B.食盐 C.白糖 D.酒精
2.生活中除去脏物的办法很多,下列现象属于乳化现象的是( )
A.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
B.用醋洗去水壶上的水垢
C.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D.用水洗去盘子上的水果渣
A
C
3.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B.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C.溶液中只能含有一种溶质
D.常温下蔗糖的水溶液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会析出固体
A
4.将某物质5g加入20mL水中,测得溶液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该物质可能是( )
A.NaCl B.NaOH
C.NH4NO3 D.H2SO4
C
时间抓起来就是金子,抓不住就是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