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物理粤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含答案
粤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一、选择题。
1、关于参考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研究和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定参考系
B.由于运动是绝对的,描述运动时,无需选定参考系
C.选取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时,观察的结果一定是不同的
D.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地球为参考系
2、(双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运动物体的位移大小均为30 m,这两个位移不一定相同
B.做直线运动的两物体的位移x甲=3 m,x乙=-5 m,则x甲>x乙
C.温度计读数有正有负,其正负号表示温度方向
D.温度计读数的正负号表示温度的高低,不表示方向
3、在伦敦奥运会中,牙买加短跑运动员在男子100 m决赛和男子200 m决赛中分别以9.63 s和19.32 s的成绩获得两枚金牌。关于他在这两次决赛中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9.63 s”和“19.32 s”指时刻
B.200 m决赛中的位移是100 m决赛的2倍
C.200 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0.35 m/s
D.100 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0.38 m/s
4、(多选)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段纸带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A、B、C、D、E、F、G、H、I、J、K是纸带上打出的一组连续的点,0、1、2、3是每间隔三个点连续标出的4个计数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为0.06 s
B.A、D两点间的平均速度小于H、K两点间的平均速度
C.H点的瞬时速度可以用F、K两点间的平均速度粗略表示
D.G、I两点间的平均速度可能比F、K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更接近H点的瞬时速度
5、乒乓球被称为“国球”,在历次国际性的比赛中,中国队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假设在某次比赛中,一运动员接住了对手打来的速度大小为30 m/s的乒乓球,并将球以45 m/s的速度反向扣杀,从接住到扣杀历时0.15 s,则乒乓球在被扣杀时平均加速度大小为( )
A.50 m/s2 B.100 m/s2 C.250 m/s2 D.500 m/s2
6、如图所示是体育摄影中“追拍法”的成功之作,摄影师眼中清晰的滑雪运动员是静止的,而模糊的背景是运动的,摄影师用自己的方法表达了运动的美。请问摄影师选择的参考系是( )
A.大地 B.太阳 C.摄影师 D.步行的人
7、(多选)某物体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轨迹是抛物线
B.物体运动的时间为8 s
C.物体运动所能达到的最大位移为80 m
D.物体做往返运动
8、如图所示是某校高一年级进行的一次远足活动的路线图,某同学用地图计算出出发地A和目的地B的直线距离为9 km,而他实际从A运动到C用时55 min,在C处休息了20 min,从C运动到B用时45 min,路标指示A到B的实际里程数是12 k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同学从A到C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25 m/s
B.整个过程中,该同学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67 m/s
C.整个过程中,该同学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25 m/s
D.该同学经过C时的瞬时速度的方向一定由C指向B
9、用气垫导轨和数字计时器能更精确地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1=30 m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2=11 ms,已知遮光板的宽度为3 mm,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大小为( )
A.0.1 m/s B.0.2 m/s C.0.3 m/s D.0.4 m/s
10、A、B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做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v t图像如图所示,则( )
A.A、B两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相反
B.0~6 s内A比B运动得快
C.t=4 s时,A、B两物体的速度相同
D.A物体的加速度比B物体的加速度大
11、为了定量研究物体的位置变化,我们可以用坐标轴(x轴)来表达。现在以广场中心为坐标原点,沿东西方向建立坐标轴,规定向西为正方向。优优小朋友在游玩时,坐标轴上标明了她在不同时刻的坐标值,如图所示,上午九时在A位置,九时十分在B位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九时,优优在广场中心东边2 m处
B.九时,优优在广场中心西边4 m处
C.九时十分,优优在广场中心东边4 m处
D.九时十分,优优在广场中心西边2 m处
12、(双选)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的v t图像分别如图中直线a、b所示,在t1时刻( )
A.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同 B.甲一定在乙的后面
C.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 D.乙的速度比甲的速度大
13、(双选)如图所示,在气垫导轨上安装有两个光电门A、B,A、B间距离L=30 cm。为了研究滑块的运动情况,在滑块上安装了一宽度为d=1 cm的遮光条。现让滑块依次通过光电门A、B,与光电门连接的电脑记录了遮光条通过两光电门A、B的时间分别为0.010 s、0.005 s,滑块从光电门A到B的时间为0.200 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块经过A的速度为1 cm/s
B.滑块经过B的速度为2 cm/s
C.滑块在A、B间的平均速度为1.5 m/s
D.滑块在A、B间的加速度为5 m/s2
14、(双选)关于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单位时间内的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B.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C.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
D.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
二、非选择题。
15、概念判断。
(1)质量小的物体一定可以被看作质点。( )
(2)研究运动员的动作时,运动员可以被看作质点。( )
(3)一分钟可分成60个时刻。( )
(4)参考系就是不动的物体。( )
(5)同一物体的运动,对不同的参考系可能有不同的观察结果。( )
16、2020年,山东省内将全面推行区间测速,如图所示,所谓“区间测速”就是测量车辆经过某区间的平均车速。已知某高速限速120 km/h,“区间测速”路段长度为20 km,监测发现某轿车经过这一路段用时12 min。
(1)限速120 km/h指的是平均速度还是瞬时速度?
(2)“区间测速”是否可以完全代替原来的固定测速和流动测速?
2021—2022学年物理粤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含答案
粤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一、选择题。
1、关于参考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研究和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定参考系
B.由于运动是绝对的,描述运动时,无需选定参考系
C.选取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时,观察的结果一定是不同的
D.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地球为参考系
【答案】A
2、(双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运动物体的位移大小均为30 m,这两个位移不一定相同
B.做直线运动的两物体的位移x甲=3 m,x乙=-5 m,则x甲>x乙
C.温度计读数有正有负,其正负号表示温度方向
D.温度计读数的正负号表示温度的高低,不表示方向
【答案】A、D
3、在伦敦奥运会中,牙买加短跑运动员在男子100 m决赛和男子200 m决赛中分别以9.63 s和19.32 s的成绩获得两枚金牌。关于他在这两次决赛中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9.63 s”和“19.32 s”指时刻
B.200 m决赛中的位移是100 m决赛的2倍
C.200 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0.35 m/s
D.100 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0.38 m/s
【答案】D
4、(多选)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段纸带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A、B、C、D、E、F、G、H、I、J、K是纸带上打出的一组连续的点,0、1、2、3是每间隔三个点连续标出的4个计数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为0.06 s
B.A、D两点间的平均速度小于H、K两点间的平均速度
C.H点的瞬时速度可以用F、K两点间的平均速度粗略表示
D.G、I两点间的平均速度可能比F、K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更接近H点的瞬时速度
【答案】B、C、D
5、乒乓球被称为“国球”,在历次国际性的比赛中,中国队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假设在某次比赛中,一运动员接住了对手打来的速度大小为30 m/s的乒乓球,并将球以45 m/s的速度反向扣杀,从接住到扣杀历时0.15 s,则乒乓球在被扣杀时平均加速度大小为( )
A.50 m/s2 B.100 m/s2 C.250 m/s2 D.500 m/s2
【答案】D
6、如图所示是体育摄影中“追拍法”的成功之作,摄影师眼中清晰的滑雪运动员是静止的,而模糊的背景是运动的,摄影师用自己的方法表达了运动的美。请问摄影师选择的参考系是( )
A.大地 B.太阳 C.摄影师 D.步行的人
【答案】C
7、(多选)某物体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轨迹是抛物线
B.物体运动的时间为8 s
C.物体运动所能达到的最大位移为80 m
D.物体做往返运动
【答案】B、C、D
8、如图所示是某校高一年级进行的一次远足活动的路线图,某同学用地图计算出出发地A和目的地B的直线距离为9 km,而他实际从A运动到C用时55 min,在C处休息了20 min,从C运动到B用时45 min,路标指示A到B的实际里程数是12 k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同学从A到C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25 m/s
B.整个过程中,该同学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67 m/s
C.整个过程中,该同学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25 m/s
D.该同学经过C时的瞬时速度的方向一定由C指向B
【答案】C
9、用气垫导轨和数字计时器能更精确地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1=30 m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2=11 ms,已知遮光板的宽度为3 mm,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大小为( )
A.0.1 m/s B.0.2 m/s C.0.3 m/s D.0.4 m/s
【答案】A
10、A、B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做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v t图像如图所示,则( )
A.A、B两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相反
B.0~6 s内A比B运动得快
C.t=4 s时,A、B两物体的速度相同
D.A物体的加速度比B物体的加速度大
【答案】C
11、为了定量研究物体的位置变化,我们可以用坐标轴(x轴)来表达。现在以广场中心为坐标原点,沿东西方向建立坐标轴,规定向西为正方向。优优小朋友在游玩时,坐标轴上标明了她在不同时刻的坐标值,如图所示,上午九时在A位置,九时十分在B位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九时,优优在广场中心东边2 m处
B.九时,优优在广场中心西边4 m处
C.九时十分,优优在广场中心东边4 m处
D.九时十分,优优在广场中心西边2 m处
【答案】B
12、(双选)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的v t图像分别如图中直线a、b所示,在t1时刻( )
A.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同 B.甲一定在乙的后面
C.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 D.乙的速度比甲的速度大
【答案】A、D
13、(双选)如图所示,在气垫导轨上安装有两个光电门A、B,A、B间距离L=30 cm。为了研究滑块的运动情况,在滑块上安装了一宽度为d=1 cm的遮光条。现让滑块依次通过光电门A、B,与光电门连接的电脑记录了遮光条通过两光电门A、B的时间分别为0.010 s、0.005 s,滑块从光电门A到B的时间为0.200 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块经过A的速度为1 cm/s
B.滑块经过B的速度为2 cm/s
C.滑块在A、B间的平均速度为1.5 m/s
D.滑块在A、B间的加速度为5 m/s2
【答案】C、D
14、(双选)关于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单位时间内的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B.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C.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
D.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
【答案】A、B
二、非选择题。
15、概念判断。
(1)质量小的物体一定可以被看作质点。( )
(2)研究运动员的动作时,运动员可以被看作质点。( )
(3)一分钟可分成60个时刻。( )
(4)参考系就是不动的物体。( )
(5)同一物体的运动,对不同的参考系可能有不同的观察结果。( )
【答案】(1)× (2)× (3)× (4)× (5)√
16、2020年,山东省内将全面推行区间测速,如图所示,所谓“区间测速”就是测量车辆经过某区间的平均车速。已知某高速限速120 km/h,“区间测速”路段长度为20 km,监测发现某轿车经过这一路段用时12 min。
(1)限速120 km/h指的是平均速度还是瞬时速度?
(2)“区间测速”是否可以完全代替原来的固定测速和流动测速?
【答案】(1)瞬时速度 (2)“区间测速”不能完全代替原来的固定测速和流动测速。
【解析】限速120 km/h指的是瞬时速度,要求在任何一个时刻都不能超过该速度。由题意可知轿车在该路段的平均车速为v==100 km/h。该轿车在测速区间的平均速度没有超过120 km/h,但是其运动过程中某时刻的瞬时速度有可能超过120 km/h,因此轿车仍有超速的可能,所以 “区间测速”只能测平均速度,不能测瞬时速度,故不能代替原来的固定测速和流动测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