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2019年4月 27日,墨西哥国际航空航天展在墨西哥州圣卢西亚空军基地闭幕并举行飞行特技表演等活动,吸引大批当地民众和来自世界各地的爱好者观看。如图所示是新华社记者拍摄的特技飞行表演的图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飞行员看到观礼台向后掠过,是以地面为参考系
B.若飞机保持队形飞行时,以编队中某一飞机为参考系,其他飞机是运动的
C.若飞机保持队形飞行时,以地面上的人为参考系,其他飞机是静止的
D.地面上的人看到飞机飞过,是以地面为参考系
2.下列所举的事例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抛出的石块在空中运动 B.小船在水面上滑行
C.生产技术革新运动 D.月亮绕地球的运动
3.下列运动中的加点物体,可以看做质点的是( )
A.观察蚂蚁爬行动作时的蚂蚁
B.测某学生1000m赛跑的成绩时的学生
C.计算列车通过某个路标时间时的列车
D.观测月全食时的月球
4.关于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中隐含的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竹排江中游”可能是以岸上的树为参考系
B.“竹排江中游”是以竹排上的人为参考系
C.“青山两岸走”是以岸上的树为参考系
D.“青山两岸走”是以岸上的建筑为参考系
5.下列对运动学有关概念理解正确的是( )
A.背越式跳高比赛中研究运动员过杆的技术要领时,可以把运动员当成“质点”来处理
B.研究月球绕地球的运动情况时,应该选取太阳或其它恒星为参考系
C.2021年8月1日,中国短跑名将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100米半决赛中以9.83秒刷新亚洲纪录,“9.83秒”指的是时间间隔
D.中国链球选手王铮在东京奥运会以77.03米的成绩摘得银牌,其中77.03米是指链球从离开手到落地点的位移大小
6.一磁悬浮列车在某次测试中往返运行了80千米,用时10分钟,这两个加点数据分别指( )
A.路程,时间间隔
B.路程,时刻
C.位移的大小,时间间隔
D.位移的大小,时刻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s是一段时间,将其分成1000万份,每一份就是时刻
B.“北京时间12点整”指的是时刻
C.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的大小与路程相等
D.单向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就是路程
8.某人骑自行车沿一斜坡从坡底到坡顶,再从坡顶到坡底往返一次,已知上坡时的平均速度大小为,下坡时的平均速度大小为,则此人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分别是( )
A.,
B.,
C.,
D.,
9.关于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
B.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
C.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它是标量
D.汽车上的速度计是用来测量汽车平均速度大小的仪器
10.一质点沿直线方向做变速直线运动,它离开点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它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则该质点在时的瞬时速度、到间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分别为( )
A.、0、 B.、、
C.、、 D.、、
11.关于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汽车在出发后第10s末的平均速度是5m/s
B.汽车在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为5m/s,表示汽车在该时间内每秒的位移都是5m
C.汽车经过两路标之间的平均速度是5m/s
D.汽车司机前面速度计上指示的数值是平均速度
12.下列关于描述运动的概念理解正确的是( )
A.研究地球自转时,地球可看成质点
B.测量火车通过某一站牌的时间时,火车可看成质点
C.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
D.加速度逐渐减小,速度逐渐增大的运动是不可能的
13.下列四组物理量中,全部都为矢量的一组是( )
A.位移、时间、速度
B.速度、质量、加速度
C.路程、时间、平均速度
D.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加速度
14.下列对运动的相关概念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速度变化率越大其加速度一定越大
B.可以看作质点的物体它的体积一定很小
C.某同学绕400米标准跑道跑一周他的位移是400米
D.在研究地球公转规律时,最好选择地心为参考赛
二、多选题
15.如图所示,某物体沿两个半径为R的圆弧由A经B到C,所用时间为t,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平均速度为,方向向东 B.物体的位移等于
C.物体的路程等于4R,方向向东 D.物体的平均速率等于
16.下列描述的运动中,可能存在的是( )
A.速度越来越小,加速度越来越大
B.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
C.速度变化很慢,加速度却很大
D.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却很小
三、实验题
17.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为减小实验误差,打点计时器应优先选用______(选填“电磁打点计时器”或“电火花计时器”,该计时器的工作电压为______V,当电源频率为50Hz时,打印出纸带后,舍去前面比较密的点,从A点开始,每4个连续点取1个计数点,标以A、B、C…那么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s。
18.练习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如图所示的是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F、G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则纸带在A、G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m/s ,B点的瞬时速度 =___________m/s,D点的瞬时速度=___________m/s
四、解答题
19.一质点沿直线做单向运动,若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v2,求:
(1)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
(2)其他条件不变,若物体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v1,则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又是多少?
20.足球运动员在罚点球时,用脚踢球使球获得30m/s的速度,设脚与球作用时间为0.1s,球又在空中飞行1s(假设球做匀速直线运动)后被守门员挡住,守门员双手与球接触时间为0.2s,且球被挡出后以大小为10m/s的速度沿原路弹回,求:
(1)球被踢出过程中的加速度;
(2)球被守门员挡出过程中的加速度
试卷第2页,共2页
试卷第1页,共1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A.飞行员看到观礼台向后掠过,是以飞机为参照物,以地面为参照物,观礼台是静止的,故A错误;
B.若飞机保持队形飞行时,以编队中某一飞机为参考系,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其他飞机是静止的,故B错误;
C.若飞机保持队形飞行时,以地面上的人为参考系,相对位置发生改变,其他飞机是静止的,故C错误;
D.地面上的人看到飞机飞过,相对地面位置发生改变,则是以地面为参考系,故D正确。
故选D。
2.C
【详解】
A.抛出的石块在空中运动,石块的位置在发生变化,所以石块在空中运动属于机械运动,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小船在水面上滑行,小船的位置在发生变化,所以小船在水面上滑行属于机械运动,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生产技术革新运动,是生产科研活动,不是机械运动,C错误,符合题意;
D.月亮绕地球的运动,月亮的位置在发生变化,所以月亮绕地球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B
【详解】
A.观察蚂蚁爬行动作时的蚂蚁不能看做质点,否则就没动作可言了,选项A错误;
B.测某学生1000m赛跑的成绩时的学生时,学生的大小可忽略不计,可看做质点,选项B正确;
C.计算列车通过某个路标时间时的列车时,列车的大小不能忽略,不能看做质点,选项C错误;
D.观测月全食时的月球时,月亮大小不能忽略不计,不能看做质点,选项D错误。
故选B。
4.A
【详解】
A.“竹排江中游”可能是以岸上的树为参考系,选项A正确;
B.若以竹排上的人为参考系,竹排是静止的,选项B错误;
CD.“青山两岸走”是以运动的竹排为参考系的,选项CD错误。
故选A。
5.C
【详解】
A.跳高比赛中研究运动员跳跃的姿势,不能忽略运动员的体积,此时不能看作质点,故A错误;
B.研究月球绕地球的运动情况时,为方便起见,应该选取地球为参考系,故B错误;
C.2021年8月1日,中国短跑名将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100米半决赛中以9.83秒刷新亚洲纪录,“9.83秒”指的是时间间隔,故C正确;
D.链球比赛的成绩是链球运动的水平分位移大小,故D错误。
故选C。
6.A
【详解】
往返运行了80千米,指的是路程,用时10分钟,指的是时间间隔。
故选A。
7.B
【详解】
A.1s是一段时间,将其分成1000万份,每一份仍然是一段时间,故A错误;
B.“北京时间12点整”指的是时刻,故B正确;
CD.只有单向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的大小才与路程相等,但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所以不能说位移就是路程,故CD错误。
故选B。
8.A
【详解】
从坡底到坡顶,然后又从原路返回时,通过位移为零,因此平均速度为零
设从坡底到坡顶的路程为s,则有
下坡时间
因此往返平均速率为
故选A。
9.A
【详解】
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A正确;
B.平均速度就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B错误;
C.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它是矢量,C错误;
D.汽车上的速度计是用来测量汽车瞬时速度大小的仪器,D错误。
故选A。
10.D
【详解】
质点在时的瞬时速度
由公式
可知质点开始时的位置
2s内的位移
则平均速度
由公式
知质点速度为0的时间
则第1s内的位移大小为
因为2s内的位移为,则第2s内的位移为,则2s内的路程为
平均速率
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1.C
【详解】
A.汽车在出发后第10s末的速度是瞬时速度,选项A错误;
B.平均速度只能粗略的描述物体的运动,汽车在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为5m/s,但是汽车在该时间内每秒的位移不一定都是5m,选项B错误;
C.汽车经过两路标之间的速度是平均速度,选项C正确;
D.汽车司机前面速度计上指示的数值是瞬时速度,选项D错误。
故选C。
12.C
【详解】
A.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地球的大小不能忽略,不能看作质点,故A错误;
B.测量火车通过某一站牌的时间时,火车的长度不能忽略,不能看作质点,故B错误;
C.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故C正确;
D.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时,则加速度逐渐减小,而速度逐渐增大,故这种运动是可能的,故D错误。
故选C。
13.D
【详解】
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位移、速度、平均速度、加速度和速度的变化量都是矢量;而时间、质量、路程是标量。
故选D。
14.A
【详解】
A.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快,速度的变化率越大,加速度也越大,A正确;
B.只要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问题没有影响或者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就可以当作质点,所以看做质点的物体体积不一定很小,例如研究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公转周期 ,地球就可以看成质点,但是地球体积很大,B错误;
C.某同学绕400米跑道跑完一周时,回到了起点,所以位移为零,C错误;
D.研究地球的公转时要选择太阳为参考系,D错误。
故选A。
15.AD
【详解】
B.物体的位移大小等于初末位置的距离,即,B错误;
A.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方向向东,A正确;
C.物体的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即,没有方向,C错误;
D.物体的平均速率为
D正确。
故选AD。
16.AD
【详解】
A.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增大,就会速度越来越小,故A正确;
B.由
知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也为正,故B错误;
C.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很慢,加速度很小,故C错误;
D.由
可知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不一定很大,还与时间有关系,故D正确。
故选AD。
17.电火花计时器 220 0.08
【详解】
电磁打点计时器是通过撞针敲击,利用复写纸在纸带上留下点迹,而电火花计时器是通过电极放电,减小了接触摩擦,故为减小实验误差,打点计时器应优先选用电火花计时器;
该计时器的工作电压为220V;
每4个连续点取1个计数点,则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18.0.264 0.165 0.263
【详解】
纸带在A、G间的平均速度为
B点的瞬时速度
D点的瞬时速度
19.(1);(2)
【详解】
(1)设运动时间为t,前一半时间的位移
后一半时间的位移
则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
(2)设运动的位移为x,物体前一半位移的时间
后一半位移的时间
则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
20.(1),方向为球被踢出的方向;(2),方向为球被踢出的反方向
【详解】
(1)设球被踢出的方向为正方向,罚点球时的速度由v0=0变到v1=30m/s,用时t1=0.1s,由
得罚点球时球的加速度为
方向为球被踢出的方向
(2)接球时速度由v1=30m/s变到v2=-10m/s,用时t2=0.2s
则接球过程球的加速度为
方向为球被踢出的反方向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