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1
1.自主学习,理解茅盾对《百合花》的评论观点。
2.赏析《百合花》的细节描写,把握细节描写的作用。
3.学会抓住细节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
4.尝试把抓住细节鉴赏小说的方法运用到小说阅读中。
2
3
4
学习目标:
浓绿万枝红一点
动人春色不须多
——跟随名家 品读细节
《百合花》自问世以来,打动了无数读者,不同时期的读者对《百合花》有不同的评价,有人说它是“静夜的箫声”,有人说它是“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有人说它“在对比中构建诗意”有人说它“视角独特”,有人说它“人物关系设计独具匠心”……请你自选一个角度写下你读后的感受。
(提示:选择的角度可以是人物塑造、情节安排、主题探究、写作手法、语言特色等 。)
课 前 热 身
(成果展示)
给定结论
感情
语言
手法
对象
内容
平实,华丽,精炼等
文章运用多种手法,多种角度,某种手法某种角度。
文章(人物,某物,某观点)
文章选取了什么素材、(小,大,真)情节等。
读者
文学作品评析角度
什么感情、态度
什么感受启发
内容
定论
对象
内容
内容
内容
内容
内容
内容
内容
内容
《百合花》可以说是在结构上最细致、严密,同时也是最富有节奏感的。……这是我最近读过的几十篇小说中最使我满意也最使我感动的一篇。
——茅盾
跟随名家 品读作品
课前热身
简单的故事 精致的情节(删减版)
茅盾
①这是六千多字的短篇。故事很简单,但是这样简单的故事和人物却反映了解放军的崇高品质和人民爱护解放军的真诚。这是许多作家曾经付出了心血的主题,《百合花》的作者用这样一个短篇来参加这长长的行列,有它独特的风格。恕我借用前人评文惯用的词汇,它这风格就是:清新、俊逸。这篇作品说明,表现上述那样庄严的主题,除了常见的慷慨激昂的笔调,还可以有其他的风格。
②让我们看看作者是怎样展开故事和塑造人物的。
③作者把这两者结合得很好,而且尽量让读者通过故事发展的细节描写获得人物的印象;这些细节描写,安排得这样的自然和巧妙,初看时不一定感觉到它的分量,可是后来它就嵌在我们脑子里,成为人物形象的有机部分,不但描出了人物的风貌,也描出了人物的精神世界。例如……
④又例如……
⑤作者善于用前后呼应的手法布置作品的细节描写,其效果是通篇一气贯串,首尾灵活。这种前后呼应的笔法,举其显着者而言,在全篇中就有这么几处:通讯员枪筒插的树枝和野菊花,通讯员给“我”开饭的两个馒头,通讯员衣服上撕破的大洞,新媳妇的枣红底白花的新被子。特别是……
⑥我以为这是我较近读过的几十个短篇中较使我满意,也较使我感动的一篇。它是结构谨严,没有闲笔的短篇小说,但同时它又富于抒情诗的风味。
速读茅盾《简单的故事 精致的情节》,思考并回答文后问题:
问题一:茅盾认为这篇小说的独特风格是什么?
问题二:茅盾评论的重点是什么?
问题三:茅盾认为这篇小说最成功的地方是什么?
问题四:茅盾认为《百合花》中哪些前后呼应的细节描写应用得比较巧妙?
问题五:关于《百合花》中前后呼应的细节描写的妙处,茅盾的观点是什么?(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学习任务一:理解茅盾对《百合花》的评论观点
细节描写: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小环节。它可以是一个事物、一个动作、一句话、一种表情,一个简短的情节。
学习任务二:赏析《百合花》的细节描写
你 说
我 说
大 家 说
各学习小组合作交流,分析典型细节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方面的作用。(在学案上填写)
细节描写 作用
步枪筒里插的树枝和野花
通讯员给“我”开饭的两个馒头
小通讯员衣服上的“破洞”
新媳妇的枣红底百合花新被
学习任务二:赏析细节描写
探究细节描写的作用
1、肩上的步枪筒里,稀疏地插了几根树枝,这要说是伪装,倒不如算作装饰点缀。(第7段)
2、看见他背的枪筒里不知在什么时候又多了一枝野菊花,跟那些树枝一起,在他耳边抖抖地颤动着。(第42段)
通讯员枪筒插的树枝和野菊
表现了通讯员天真、活泼,富有朝气
表现了他天真、活泼,也表现出通讯员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以及临近战斗仍从容不迫的性格特征,和前文形成照应。
学习任务二:赏析细节描写
探究细节描写的作用
1、走不几步,他又想起了什么,在自己的挎包里掏了一阵,摸出两个馒头,朝我扬了扬,顺手放在路边的石头上,对我说:“给你开饭啦。”说完就脚不点地地走了。(第42段)
2、我想看见他坐起来,看见他羞涩地笑,但我无意中碰到了身边的一个什么东西,伸手一摸,是他给我开的饭,二个干硬的馒头。(第57段)
通讯员给“我”开饭的两个馒头
表现了通讯员体贴、关心他人,也表现了他羞涩腼腆,同时也表现了他活泼可爱的性格。
更使“我”触物生情,表现了“我”的悲痛心情以及对通讯员的深切怀念,呼应上文。
学习任务二:赏析细节描写
探究细节描写的作用
1、我只好开口叫他,他这才崩了脸,垂着眼皮,上去接过被子,慌慌张张地转身就走。不想他一步还没有走出去,就听见‘嘶’的一声,衣服挂住了门钩,在肩膀处,挂下一片布来,口子撕得不小。那媳妇一面笑着,一面赶忙找针拿线,要给他缝上。通讯员却高低不肯,挟了被子就走。(第34段)
2、他已经走远了,但还见他肩上撕挂下来的布片在风里一飘一飘。我真后悔没给他缝上再走。现在,至少他要裸露一晚上的肩膀了。(第43段)
通讯员衣服上撕破的大洞
照应前文写出了通讯员的朴实、腼腆,也写出了他的执拗,同时也写出了新媳妇的友善、热情、关切。
这一细节写出了通讯员天真质朴的心灵和回部队时乐观的情绪,照应前文,对“我”后悔心情的描写,暗示通讯员将要出事,为下文写通讯员的牺牲埋下伏笔。
学习任务二:赏析细节描写
探究细节描写的作用
3、他安详地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露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
(第53段)
4、她低着头,正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我过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冷了。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第56段)
通讯员衣服上撕破的大洞
印证了牺牲的就是通讯员,照应上文、铺垫下文,一方面写出通讯员的大公无私,另一方面写出新媳妇和“我”为此而万分痛惜的心情。
表现出新媳妇的庄重、严肃,对当初使通讯员“受气”的懊悔与歉疚,更包含着对通讯员的痛悼和敬爱,照应上文。
探究细节描写的作用
1、这原来是一条里外全新的新花被子,被面是假洋缎的,枣红底,上面撒满白色百合花。(第33段)
3、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第59段)
新媳妇的枣红底百合花新被
照应上文(点出新媳妇不肯借被子的原因,同时也点出题目百合花),表现新媳妇对被子的珍惜之情,更表现了新媳妇的大方、无私奉献的精神。
表现出新媳妇觉悟高、考虑周详,也表现她的无私奉献精神,把自己的被子放在最外面,方便战士使用,照应上文,为后文埋下伏笔。
2、我看见她把自己那条白百合花的新被,铺在外面屋檐下的一块门板上。(第44段)
照应上文,表现通讯员无私奉献、为国牺牲的崇高品质,战士那高尚的情操如百合花一样美丽,表现新媳妇对通讯员的深切哀悼和崇敬之情,军民之情就如那百合花一样纯洁、美好。
人
物
情
节
细节描写
环 境
主旨
入妙文章本平澹
等闲言语变瑰琦
小试牛刀
1、学习茅盾对《百合花》的分析方法,赏析《哦,香雪》片段。
一轮满月升起来了,照亮了寂静的山谷、灰白的小路,照亮了秋日的败草、粗糙的树干,还有一丛丛荆棘、怪石,还有漫山遍野那树的队伍,还有香雪手中那只闪闪发光的小盒子。
她这才想到把它举起来仔细端详。她想,为什么坐了一路火车,竟没有拿出来好好看看?现在,在皎洁的月光下,她才看清了它是淡绿色的,盒盖上有两朵洁白的马蹄莲。她小心地把它打开,又学着同桌的样子轻轻一拍盒盖,“嗒”的一声,它便合得严严实实。她又打开盒盖,觉得应该立刻装点东西进去。她从兜里摸出一只盛擦脸油的小盒放进去,又合上了盖子。只有这时,她才觉得这铅笔盒真属于她了,真的。她又想到了明天,明天上学时,她多么盼望她们会再三盘问她啊!
茅盾认为,《百合花》“尽量让读者通过故事发展的细节描写获得人物的印象”,文中对香雪得到铅笔盒后“举”“拍”“放”“合”等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就是这样的细节描写。请你说说它对故事情节的发展起什么作用,又是怎样表现出人物的状况和品性的。
把故事情节推向高潮,表现出香雪对知识的渴望、对文明的追求;用“举”“拍”“打开”“摸”“放”“合”等一系列动词,细致传神地写出香雪得到朝思暮想的铅笔盒后抑制不住的内心的喜悦与兴奋。
2、茅盾认为,《百合花》的“作者善于用前后呼应的手法布置作品的细节描写”。《哦,香雪》中有的细节描写也是前后呼应的,有的是贯穿全文的,这样安排细节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哦,香雪》全文举一个例子谈谈你的看法。
有关铅笔盒的描写就是这样前呼后应的细节描写,“想铅笔盒”“换铅笔盒”“带回铅笔盒”,铅笔盒这一细节在文中出现多次,且相互呼应,贯穿全文,结构严密、细致,香雪对铅笔盒的追求,就是对文明的追求,能够主动追求文明和进步,体现了香雪身上智慧因素的觉醒。
总结细节描写的作用
①细节描写与人物塑造:
典型的细节可以生动刻画人物形象,揭示人物性格或烘托人物心情。
②细节描写与主题营造:
典型的细节可以深化主题,或暗示影射主题。
③细节描写与情节结构:
典型的细节可以推动情节的发展,或在情节发展上前后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
④细节描写与读者感受:
典型的细节令读者印象深刻。
⑤细节描写与环境氛围:
典型的细节可以渲染时代气氛、地方特色。
借鉴茅盾《简单的故事 精致的情节》中评论《百合花》的方法,就《哦,香雪》中的细节描写,写不少于400字的文学评论。
拓展延伸
推荐阅读:
《如愿》
《春暖时节》
《里程》
《草原上的小路》
《着暖色的雪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