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银屏之歌
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
授课年级:七年级
学生分析:现代中学生对经典的银屏之声了解过少,电视上所了解的都是改编版的内容,失去了往日经典的意义。
教材分析:以四大名著的插曲为主,让学生们了解经典艺术。
教学目标:⑴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们了解四大名著的背景内容以及艺术精华。
⑵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掌握歌曲中的艺术成分与特点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四大名著,了解其中人物特点,加以评价和比较,加深自己的文化及艺术修养。
重点难点:能够独立对曲目进行赏析。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彩纸、胶水、彩笔、剪刀。
教学过程:(同学们听着《西游记》片头曲进入多媒体教室)
师:同学们听到了什么?有没有听过呢?
生:(七嘴八舌)西游记、孙悟空……
师:对,这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片头曲。说到四大名著,同学们知道四大名著是什么吗?
生:有《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
师:非常好。知道它们的名字,那对他们的内容了解多少呢?
生:我知道《西游记》是有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历经种种磨难。其他的不太清楚。
师:那好,在今天的银屏之歌中,我会向大家一一介绍这些作品,不过,我们最主要的是让大家了解四大名著在银屏中的音乐。好了,我们就先从红楼梦开始吧。同学们应该知道红楼梦讲的是大观园里的故事吧,那么现在就一起到大观园里走一走吧!
(多媒体播放《红楼梦》简介如下:)
师:游览了大观园大家应该对内容有所了解了吧,那么我们现在就进入主题,去欣赏一下这其中的经典音乐吧。
(多媒体播放《枉凝眉》视频)
师:欣赏完后,大家有什么感受及看法吗?
生1:歌词很美。
生2:唱得很好听。
生3:感受到歌词里主人公的一种内心伤感矛盾的心情。
师:同学们分析的相当好,你们从三个方面赏析了这首歌,这就是一种音乐鉴赏能力,音乐是一种审美的艺术,所以同学们更要从审美的角度来欣赏它。好了,走访完大观园,我们再去看看西方有什么好玩的吧?
(多媒体播放《西游记》简介如下:)
师:同学们都看过西游记吧,那么你对里面的哪一段印象最深呢?
生:三打白骨精、盘丝洞、大闹天宫……
师:很好,下面看一段音乐视频,看看你们知不知道这是哪一段?
(多媒体播放《天竺少女》视频)
师:同学们真是看得津津有味啊!那你们知不知道这是哪一段呢?
生:玉兔精那一段。
师:对,没错,其实天竺就是我们现在的印度,大家可以观察一下他们的服装、首饰、建筑等等,是不是很特别呢?那么下面有一个问题交给大家课下去讨论,那就是,谈一谈欣赏完《天竺少女》之后的感受,大家一定要认真去思考。
师:那剩下的时间我们做些什么呢?同学们看我准备了什么?有彩纸,剪刀,胶水,彩笔,这些工具我们要做什么用呢?现在我们分成六组,每组领一套工具,用他们来制作西游记里你所喜欢的人物头像,我们看哪一组做的又多又好看。
(同学们兴致勃勃的做手工,十分钟之后,同学们各自展示自己的作品,有猪八戒、孙悟空、沙和尚、唐僧、还有白龙马,有的组甚至还制作了妖怪。)
师:好,同学们真是太棒了!每一个都做得精美绝伦,那么这些面具大家要留好,因为我们还有一个任务:找一段你喜欢的《西游记》片段编成话剧,下节课我们用这些面具来表演,看谁演的最好?
师:这节课我们介绍了两部名著的音乐,以后我们还会去了解另外两部。快下课了,就让我们在银屏之歌中结束这一课吧!
(多媒体播放音乐《敢问路在何方》)
课后反思:⑴本节课情境创设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兴趣,但由于时间关系内容较少,在以后的课程中应注意这些问题。
⑵教学过程中,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同学们充满兴趣及好奇心,回答问题积极而又完整,完成作业情况较好。
⑶在教学过程有创新,从音乐欣赏中转到学生自己动手实践。
⑷备课中重点不太突出,内容起伏较大,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改正与完善。
《红楼梦》,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章回体长篇小说,成书于1784年(清乾隆四十九年),梦觉主人序本正式题为《红楼梦》。其原名有《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前80回曹雪芹著,后40回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本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作者具有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他对现实社会、宫廷、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族的腐朽,对封建的科举、婚姻、奴婢、等级制度及社会统治思想等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且提出了朦胧的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代表古典小说艺术的最高成就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以荣国府的日常生活为中心,以宝玉、黛玉、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及大观园中点滴琐事为主线,以金陵贵族名门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亡的历史为暗线,展现了穷途末路的封建社会终将走向灭亡的必然趋势。并以其曲折隐晦的表现手法、凄凉深切的情感格调、强烈高远的思想底蕴,在我国古代民俗、封建制度、社会图景、建筑金石等各领域皆有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达到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被誉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本书变相的反映了现代人的交际能力。
《西游记》,又名《西游释厄传》,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由明代小说家吴承恩编撰而成。此书描写的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传奇历险故事。《西游记》全书分为三大部分,前七回是全书的引子部分,一边安排孙悟空出场,交代清楚其出身、师承、能耐、性情;一边通过孙悟空在天、地、冥、水四境界穿越,描绘四境界风貌,建立一个三维四境界立体思维活动空间。八至十二回写唐僧出世、唐太宗入冥故事,交待去西天取经缘由。十三至一百回写孙悟空、白龙马、猪八戒、沙和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沿途降妖伏魔,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到达西天,取得真经,修成正果的故事。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释佛法渊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