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一节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基础练习(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 第一节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基础练习(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2-01 16:51: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高二上地理 第二章 第一节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基础
一、单选题1.下列选项与下图中①②最符合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风化作用、外力搬运
B.侵蚀作用、内力塑造
C.侵蚀作用、人类活动
D.风力作用、外力搬运
二、复合题
2.读地貌景观图,完成下面三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形成该地貌景观的主要外力是( )
A.流水
B.风力
C.冰川
D.波浪
(2).该地貌景观不包括( )
A.U 形谷
B.V 形谷
C.刃状山脊
D.多面锥体山峰
(3).该地貌景观的特点有( )
①陡峭
②海拔低
③险峻
④分布广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澳大利亚墨尔本海岸边的海水中曾经矗立着 12 根巨大的石柱,近年来,陆续有 5 根石柱倒塌(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墨尔本海岸石柱的形成原因是( )
A.流水堆积
B.海水侵蚀
C.岩石风化
D.波浪搬运
(2).墨尔本海岸边海水中这些残存的石柱( )
A.与海岸越来越近
B.数量越来越多
C.高度越来越低
D.永久存在于岸边
4.下图为“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长白山(白头山)天池是著名的火山口湖,附近最常见的岩石是( )
A.①岩
B.②岩
C.③岩
D.④岩
(2).①②④类岩石转化为③类岩石,发生的地质作用是( )
A.岩浆活动
B.岩浆侵入
C.外力作用
D.变质作用
5.地球内部作用力来自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球内部的热能、化学能、重力能、地球转动能等。由地球内部这些力所产生的作用,称内力作用。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三题。21·cn·jy·com
(1).内力作用( )
A.能量都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
B.总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C.都能瞬间改变地表形态
D.塑造地形的主要方式是岩浆活动
(2).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不包括( )
A.地壳运动
B.变质作用
C.岩浆活动
D.地震
(3).一般来说,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的内力作用是( )
A.地壳水平运动
B.变质作用
C.岩浆活动
D.地壳垂直运动
6.下图示意某地区岩石的破碎过程,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图示岩石的破碎过程属于( )
A.侵蚀作用
B.风化作用
C.变质作用
D.堆积作用
(2).图示塑造地表形态的作用主要发生在( )
A.青藏高原
B.塔里木盆地
C.东北平原
D.江南丘陵
7.被搬运的物质因外力减 ( http: / / www.21cnjy.com )弱或失去搬运能力,以及含溶解质的水溶液受蒸发或发生化学反应后出现的积聚过程,称为堆积作用。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两题。2·1·c·n·j·y
(1).导致被搬运物质发生堆积作用的原因有( )
①风力减小
②冰川融化
③流速降低
④地势陡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下列属于堆积地貌的是( )
A.溶洞
B.石钟乳
C.峡谷
D.峰林
8.岩石是构成地貌、形成土壤的物质基础。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形成过程和特点。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常见的岩浆岩有( )
①砾岩
②大理岩
③花岗岩
④玄武岩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下列关于岩石的正确叙述是( )
A.所有沉积岩都含有化石
B.玄武岩是岩石圈最常见的侵入岩
C.板岩是砂岩变质形成的
D.大陆地表出露的岩石多为沉积岩
9.科考人员在我国西北河西走 ( http: / / www.21cnjy.com )廊发现了一种类似“蜂巢”的地貌,裸露在外的花岗岩千疮百孔,距今已有上亿年,周围有 4 亿—5 亿年之前形成的沉积岩。读该地区地质剖面图,完成下面两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形成“蜂巢”的地质作用是( )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
D.岩浆活动
(2).此处地貌的形成过程是( )
A.沉积——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B.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岩浆喷出
C.岩浆喷出——沉积——外力侵蚀——地壳抬升
D.岩浆侵入——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10.下图所示地貌景观位于粤北地区,其形成需要特定的地质条件。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两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形成上图所示地貌景观的岩石类型和所需的外力作用分别是( )
A.变质岩 流水侵蚀
B.沉积岩 流水侵蚀
C.岩浆岩 风力侵蚀
D.沉积岩 风力侵蚀
(2).导致上图所示景观岩层出露地表最直接的内力作用形式是( )
A.垂直抬升
B.水平拉张
C.水平挤压。
D.岩浆喷发
11.下图为某两地典型的景观图,图甲为石灰岩形成的阿诗玛形象,图乙为花岗岩形成,名为石猴观海。回答下列问题。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按成因分,图甲岩石类型为 ,图乙岩石类型为 。
(2).图甲地貌类型名称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主要分布于气候 的地区,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图乙岩石地貌形成过程: ( http: / / www.21cnjy.com )首先在地表以下, ,形成花岗岩,然后地壳 ,岩石出露于地表,受外力 作用,形成图示形象。
12. 在极干旱地区,干涸的湖底常因干缩 ( http: / / www.21cnjy.com )裂开,风沿着这些裂隙吹蚀,裂隙愈来愈大,原来平坦的地面发育成许多不规则的背鳍形垄脊和宽浅沟槽,形成典型的雅丹地貌。图甲和图乙分别为平顶山状雅丹和鲸背状雅丹。据此完成下面三题。www.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关于上图的雅丹地貌,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地貌顶部平坦主要原因是风力堆积
B.图甲地貌顶部平坦主要原因是流水堆积
C.图乙地貌中缓坡的成因主要是迎风坡侵蚀
D.图甲地貌区域的风力大于图乙区域
(2).推测雅丹地貌的形成过程( )
A.流水堆积—地壳抬升—风力侵蚀
B.地壳下沉—风力堆积—风力侵蚀
C.风力堆积—地壳抬升—流水侵蚀
D.流水堆积—地壳下沉—风力侵蚀
(3).下面哪种地貌与雅丹地貌主要成因一致( )
A.戈壁
B.北美五大湖
C.华北平原
D.雅鲁藏布大峡谷
13.澳大利亚艾尔斯岩石是世界 ( http: / / www.21cnjy.com )最大的整体岩石,其主要成分是砾岩、砂岩等。图甲为澳大利亚艾尔斯岩石景观图,图乙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21·世纪*教育网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艾尔斯岩石的主要岩石类型为图乙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2).艾尔斯岩石顶部圆滑光亮,四周陡崖上形成了一些自上而下、宽窄不一的沟槽、浅坑,其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www-2-1-cnjy-com
A.①
B.②
C.③
D.④
1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华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北临坦 ( http: / / www.21cnjy.com )荡的渭河平原,南依秦岭,海拔 2154.9 m,壁立千仞,以险峻称雄于世。下图为秦岭、渭河平原剖面示意图。21教育网
( http: / / www.21cnjy.com / )
材料二 据考证,渭河平原形成后,不仅有黄土堆积其间,渭河及其两侧支流也挟带大量泥沙填充淤积其中。
(1).说明形成华山的主要内力作用。
(2).分析华山挺拔险峻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以渭河平原为例说明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答案
第一部分
1 A
【解析】
冻胀作用等导致岩石破碎,碎屑物残留在原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个过程为风化作用,因此①属于风化作用;在风化作用的基础上,流水、风力、冰川等外力对地表进行侵蚀作用,侵蚀的产物在外力的作用下,被搬运离开原来的位置,随着流速降低、风力减小或冰川融化等,被搬运的物质逐渐沉积下来,形成沉积物。图中②从残积物到沉积物的中间过程,属于外力搬运作用。故选 A。
第二部分
2 (1) C
【解析】
读图可知,图示地貌为山地冰川侵蚀形成的地貌,因此形成该地貌景观的主要外力是冰川。
(2) B
【解析】
V 形谷上部宽,底部狭窄,是流水侵蚀形成的地貌。
(3) C
【解析】
图示景观为山地冰川侵蚀形成的地貌,具有陡峭、险峻的特点,C 正确;冰川侵蚀地貌主要分布在高山和高纬度地区,②④错误。2-1-c-n-j-y
3 (1) B
【解析】
墨尔本海岸石柱目前矗立于海水中,但其以前应处于岩石海岸的位置,即这些石柱是海水侵蚀岩石海岸后残留的产物。【来源:21cnj*y.co*m】
(2) C
【解析】
墨尔本海岸边海水中这些残存的石柱,仍然受 ( http: / / www.21cnjy.com )海水侵蚀,因而数量越来越少,高度越来越低,最终会消失,故 C 正确,B、D 错误;由于海岸也继续接受海水侵蚀,因而石柱与海岸相距越来越远,A 错误。【出处:21教育名师】
4 (1) A
【解析】
根据图示,①岩是岩浆喷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表冷却凝固形成的,为喷出岩,又叫火山岩,长白山(白头山)天池是火山活动形成的,故 A 正确;②岩由沉积物堆积固结而成,是沉积岩,B 错;③为在地下高温、高压等条件下形成的变质岩,C 错;④是岩浆侵入岩石圈形成的,属于侵入岩,D 错。
(2) D
【解析】
承接上题分析,①为喷出岩,②为沉积岩,③为变质岩,④为侵入岩。因此,①②④类岩石转化为③类岩石,必须经过变质作用。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5 (1) B
【解析】
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 ( http: / / www.21cnjy.com )部的热能,并非都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根据材料,除地球内部热能外,内力作用的能量还来自化学能、重力能、地球转动能等,A 错;内力作用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B 正确;有些内力作用能够瞬间改变地表形态,如火山喷发能很快形成火山锥、火山岛等,有些内力作用需要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才能使地表形态发生显著的变化,C 错;塑造地形的主要方式是地壳运动,D 错。
(2) D
【解析】
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地壳运动、变质作用和岩浆活动。地震是地壳运动的反映,属于内力作用,但不是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
(3) B
【解析】
变质作用一般发生在地壳深处,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B 正确。
6 (1) B
【解析】
图示岩石的破碎是在温度、水等因素的作用下发生的,属于物理风化作用,B 正确。
(2) A
【解析】
读图可知,该地区岩石不断破碎,与水的冻 ( http: / / www.21cnjy.com )融密切相关,其过程为岩石的孔隙或裂隙中的水在冻结成冰时,体积增大,对岩石裂隙壁产生很大的压力,使岩石裂隙加深加宽。当冰融化时,水沿裂隙深入岩石内部,同时水量也可能增加,并再次冻结成冰。这样冻结、融化频繁进行,使岩石崩解破碎。这种作用叫冻融风化。冻融风化多发生在寒冷地带,如高纬度和高山地区等,故选 A。
7 (1) A
【解析】
风化或侵蚀的产物,在流水、波浪 ( http: / / www.21cnjy.com )、风、冰川等外力的作用下,被搬运离开原来的位置。随着流速降低、风力减小或冰川融化等,被搬运的物质逐渐沉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A 正确;地势陡峭会使流水速度加快,河流搬运能力增强,难以产生堆积作用,④错误。
(2) B
【解析】
溶洞是石灰岩地区流水化学溶蚀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结果,属于侵蚀地貌,A 错;溶洞中含有碳酸氢钙的水从洞顶滴下来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钙、二氧化碳和水,使碳酸钙逐渐沉积形成石钟乳,B 正确;峡谷、峰林主要是流水侵蚀形成的地貌,C、D 错误。
8 (1) B
【解析】
砾岩属于沉积岩,大理岩属于变质岩,花岗岩和玄武岩是常见的岩浆岩。B 正确。
(2) D
【解析】
含有化石是沉积岩的重要特征 ( http: / / www.21cnjy.com ),但并非所有沉积岩都含有化石,A 错;玄武岩为喷出岩,花岗岩是岩石圈最常见的侵入岩,B 错;板岩是页岩变质形成的,C 错;大陆地表出露的岩石多为沉积岩,D 正确。21*cnjy*com
9 (1) B
【解析】
本题组以地质剖面图为载体,考查形成地貌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质作用和地貌形成过程。从文字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河西走廊,气候干旱,风力侵蚀严重。从题图中获取关键信息:花岗岩切断沉积岩,沉积岩形成在先,花岗岩形成在后。裸露在外的花岗岩千疮百孔,说明是受侵蚀作用而成的。河西走廊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少雨,流水侵蚀作用弱,观察侵蚀状况,应主要受风力侵蚀,B 正确。
(2) A
【解析】
读图可知,沉积岩被花岗岩切断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明沉积岩形成较早,然后岩浆侵入形成花岗岩;花岗岩是岩浆没有喷出地表就冷却凝固形成的,而现在花岗岩露出地表,说明岩层形成后地壳抬升,使地势变高,表层岩层被侵蚀,花岗岩才露出地表,然后被外力侵蚀形成现在千疮百孔的地貌状况,A 正确。
10 (1) B
【解析】
本题组以丹霞地貌景观图为载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考查地貌的成因,正确判读岩层特点、确定岩石类型是解题关键。观察图示岩石,层理构造特点明显,推知岩石为沉积岩;该岩石在粤北地区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容易受流水侵蚀。B 正确。
(2) A
【解析】
沉积岩层形成于地势低洼处,埋藏于地下,但目前出露于地表,是地壳垂直抬升运动的结果。A 正确。
11 (1)
沉积岩
,
侵入岩(岩浆岩)
【解析】
本题,按成因分,图甲岩石是石灰岩,其类型为沉积岩,图乙岩石是花岗岩,其类型为侵入岩或岩浆岩。
(2)
喀斯特地貌
,
湿润
,
流水溶蚀
【解析】
本题,图甲是石灰岩,形成的地貌类型为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于气候湿润地区,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流水溶解侵蚀。21*cnjy*com
(3)
岩浆侵入岩石圈,冷却变硬
,
上升
,
风化、侵蚀
【解析】
本题,图乙岩石地貌的形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先在地表以下岩浆侵入岩石圈,冷却变硬,形成花岗岩,然后地壳上升,岩石出露于地表,长期受外力风化、侵蚀作用,形成图示形象。
12 (1) 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雅丹地貌是一种风蚀地貌, ( http: / / www.21cnjy.com )它是在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上形成的。因此,图甲中平顶山状雅丹地貌,其顶部平坦应该是早期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B 正确,A 错误;鲸背状雅丹地貌多出现在常年风速较大的地方,受大风的长期吹拂,迎风坡的岩石侵蚀比较严重,逐渐形成了陡坡,另一侧属于背风坡,风力较小,侵蚀作用较弱,形成缓坡,C 错误;图乙中的鲸背状雅丹,迎风坡、背风坡差异明显,顶部失去平坦形状,说明风力侵蚀更严重,比图甲地貌区域风力大,D 错误。【版权所有:21教育】
(2) A
【解析】
读材料信息可知,雅丹地貌是在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上形成的,先有流水沉积,经过地壳抬升,后受到风力长期侵蚀形成。
(3) A
【解析】
雅丹地貌是风蚀地貌。选项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戈壁是风力侵蚀的产物,北美五大湖是由冰川侵蚀地表形成的,华北平原是流水沉积形成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是流水侵蚀形成的。
13 (1) D
【解析】
本题组以景观图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载体,考查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和地质作用。主要通过区域认知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根据文字材料信息,澳大利亚艾尔斯岩石主要由砾岩、砂岩构成,说明该岩石为沉积岩;根据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可知,甲为喷出岩,乙为侵入岩,丙为变质岩,丁为沉积岩。故选 D。
(2) A
【解析】
在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中,①代表外力作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②代表变质作用,③代表重熔再生(高温熔化)作用,④代表冷却凝固作用。艾尔斯岩石顶部圆滑光亮,四周陡崖上形成了一些自上而下、宽窄不一的沟槽、浅坑,这是由于长期的风化、侵蚀作用而形成的,风化、侵蚀作用属于外力作用,与图乙中的①相对应,A 正确。
14 (1)
华山是由于岩层受到挤压,局部地面抬升时岩层断裂上升形成的,因此,形成华山的主要内力作用是地壳运动中的垂直运动。
【解析】
内力作用包括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根据材料可知,位于秦岭北侧的华山是岩层断裂上升形成的,属于地壳运动中的垂直运动。
(2)
华山位于秦岭北部,岩体相对上升,其北坡形成大断崖,与相邻的渭河平原高差很大。
【解析】
山体挺拔险峻,一方面与其形成过程 ( http: / / www.21cnjy.com )相关,断裂上升的山体一般挺拔险峻,如华山、庐山;另一方面与邻近地区的高差大有关,如华山与渭河平原、庐山与鄱阳湖平原相对高度很大,形成鲜明对比。
(3)
地表形态的塑造是内力和外力共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用的结果;内力作用使渭河平原断裂陷落形成谷地(低地);外力(风力、流水等)作用将沉积物搬运过来填充其中,形成地势较平坦的平原。
【解析】
地质作用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必须从这两个角度说明。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