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高二上地理 第二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基础
一、复合题
1. 如图示意河谷的演变过程。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河谷演变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
A.a→b→c
B.a→c→b
C.b→a→c
D.c→a→b
(2).与 a 阶段相比,b 阶段河谷( )
A.较宽
B.河道弯曲
C.较浅
D.谷壁陡峭
(3).河谷发育到 c 阶段后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流水搬运
B.断裂下沉
C.变质作用
D.流水堆积
2. 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祁连山北麓形成了古冲积扇和新洪积扇,新洪积扇的上部农业生产很少利用。下图为祁连山北麓冲(洪)积扇的局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与形成冲(洪)积扇关系最密切的地质作用是( )
A.搬运作用
B.风化作用
C.侵蚀作用
D.堆积作用
(2).与古冲积扇相比,新洪积扇后退的主要原因是( )
A.祁连山后退
B.河流搬运作用减弱
C.祁连山上升
D.河流堆积作用增强
(3).新洪积扇上部农业生产利用很少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拔很高
B.土壤缺乏
C.盐碱化严重
D.水资源短缺
3. 河流水下泥沙堆积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洪水季节,河漫滩被淹没,继续接受堆积。多个被河流废弃的河漫滩连在一起,就形成了宽广的河漫滩平原。下图示意某河漫滩剖面。据此完成下面三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河漫滩多分布在( )
①河流上游
②河流下游
③河流凸岸
④河流凹岸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图中河漫滩逐渐被废弃,其主要原因可能是河流( )
A.改道逐渐西移
B.水流速度减慢
C.搬运作用增强
D.溯源侵蚀加剧
(3).下列河段河漫滩平原发育较好的是( )
A.横断山区的怒江段
B.松嫩平原的松花江段
C.江南丘陵的湘江段
D.黄土高原晋陕间的黄河段
4.河流在入海口处形成三角洲后,随着沉积物质的增加,堆积体向海洋一侧不断扩展,发展成面积广大的三角洲平原。据此完成下面两题。21cnjy.com
(1).三角洲平原形成的有利条件是( )
A.河流挟带泥沙较少
B.入海口处水下坡度平缓
C.海水侵蚀作用较强
D.入海口处水流速度较快
(2).若河流中上游修建大型水库,三角洲平原面积最可能( )
A.扩大
B.减小
C.保持不变
D.先减后增
5.河流塑造的各种地貌对聚落分布具有较为明显的影响。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通常河流冲积平原上聚落密集,其主要原因有( )
①水源充足 ②地势平坦
③土壤肥沃 ④热量丰富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与华北平原的乡村聚落相比,江南的乡村聚落( )
A.规模大,多散居
B.规模大,多聚居
C.规模小,多聚居
D.规模小,多散居
(3).山区河谷中聚落一般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其主要原因是( )
A.防御洪水
B.取水用水方便
C.环境优美
D.对外联系方便
6. 下图为典型河流地貌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甲、乙河流地貌的名称分别是( )
A.冲积扇、河漫滩
B.冲积扇、三角洲
C.河漫滩、三角洲
D.三角洲、河漫滩
(2).与冲积扇相比,三角洲( )
①地势平坦,多汊流
②沉积物大小差别大
③分布地区气候温和
④多沙洲、沙岛发育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扇三角洲是由邻近高地推进到稳定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中的冲积扇。扇三角洲地区物质组成差别大,大部分以砾石为主,还有砂、粉砂和黏土等物质。如图示意某扇三角洲景观。www.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 说出该扇三角洲形成的自然条件。
(2). 描述扇三角洲地区沉积物粒径的空间分布特点。
(3). 从地势地貌的角度,比较扇三角洲和一般河口三角洲的区别。
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板块运动引起地表隆起或凹 ( http: / / www.21cnjy.com )陷,形成高原或盆地,在隆起的高原上,通过流水不断侵蚀和搬运,导致河谷发育,随着流水下切、侧蚀,河谷不断加深展宽。下图为某河谷河流弯曲处地形剖面图,T1、T2、T3、T4 是不同位置的鹅卵石沉积区。2·1·c·n·j·y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指出该河谷 T1 位置鹅卵石沉积区的面积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推测该河谷 T4 位置以上没有鹅卵石沉积区分布的原因。
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 年暑期,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贺兰山研学考察。研学小组发现贺兰山东麓分布着众多洪积扇,但西麓洪积扇分布很少。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如图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来源:21·世纪·教育·网】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 说明贺兰山东麓洪积扇较多的原因。
(2). 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说明其原因。
(3). 说出贺兰山东麓南部耕地多分布在洪积扇边缘的自然原因。
10. 河流阶地是指在地质作用下,原来的河 ( http: / / www.21cnjy.com )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超出一般洪水位,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下图示意我国某河段河谷的横剖面,T1~T4 为不同时期形成的阶地。据此完成下面两题。21·世纪*教育网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图示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是( )
A.流水沉积作用→地壳持续上升→流水侵蚀作用
B.流水沉积作用→地壳间歇性上升→流水侵蚀作用
C.流水侵蚀作用→地壳间歇性下降→流水沉积作用
D.流水侵蚀作用→地壳持续下降→流水沉积作用
(2).该河段在阶地形成过程中( )
A.河谷不断拓宽变浅
B.河流搬运作用减弱
C.东南岸以沉积为主
D.水流速度逐渐加快
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处于分水岭两侧的河流,由于侵蚀速度差异,其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侵蚀力强的河流能够切穿分水岭抢夺侵蚀力较弱的河流上游河段,这种水系演变的现象,称为河流袭夺。如图示意河流袭夺。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 原来流入另一条河流的支流,在地淤沟以南突然转向,流入恶沟河。结合图示从水蚀作用角度,描述水系的演变过程。www-2-1-cnjy-com
(2). 旋峰峪(位于地淤沟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游)附近的河谷宽浅,径流量小,却充填着大量的河流冲积沙石和沙土。从外力作用角度,对该现象进行合理解释。2-1-c-n-j-y
(3). 推测袭夺发生后恶沟河的径流量及地貌发生的变化。
12.读某沿海地区自然景观分布示意图以及 P、Q 两地的等高线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图中 P 地的地貌名称为( )
A.河谷
B.河漫滩
C.三角洲
D.冲积扇
(2).Q 地聚落选址的最佳位置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第一部分
1 (1) C
【解析】
河谷发育初期,河谷横剖面呈“V”形;后期河流落差减小,河道开始弯曲,河谷逐渐变宽。
(2) D
【解析】
与 a 阶段相比,b 阶段为河谷发育初期,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河道平直。
(3) D
【解析】
c 阶段河流落差小,河道弯曲,水流缓慢,主要地质作用是流水堆积。
2 (1) D
【解析】
本题,当河流流出山口,由于地势趋于平缓,水流速度减慢,河道变得开阔,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在山前堆积下来,形成冲(洪)积扇。21*cnjy*com
(2) B
【解析】
本题,与古冲积扇相比,新洪积扇更靠近祁连山,主要原因是河流搬运作用减弱,挟带的碎屑物质提前堆积。
(3) B
【解析】
本题,新洪积扇上部(扇顶)堆积物以砾石为主,缺乏土壤,难以进行农业生产,所以利用很少。
3 (1) C
【解析】
本题,河漫滩由水下泥沙堆积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发育形成,河流上游水流速度快,以侵蚀作用为主,堆积作用较弱,难以发育河漫滩;河流下游水流缓慢,以堆积作用为主,容易形成河漫滩;河流凸岸堆积、凹岸侵蚀,凸岸容易形成河漫滩。21教育网
(2) A
【解析】
本题,河流东岸发育河漫滩,说明西岸为侵蚀岸、东岸为堆积岸,河道逐渐向西移动,可能导致东岸河漫滩被废弃。【来源:21cnj*y.co*m】
(3) B
【解析】
本题,丘陵、山区河流流速 ( http: / / www.21cnjy.com )较快,堆积作用弱,不利于河漫滩平原发育;松嫩平原地势平坦,河流水流缓慢,有利于河漫滩平原发育;黄土高原晋陕之间的黄河段穿行于峡谷中,不利于河漫滩平原发育。【版权所有:21教育】
4 (1) B
【解析】
当挟带大量泥沙的河流进入海洋时,如果河流入海口处水下坡度平缓,河水流速较慢,河流所挟带的泥沙便会沉积在河口前方,形成近似三角形的堆积体。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 B
【解析】
水库能够拦水拦沙,若河流中上游修建大型水库,河流入海口处来水来沙量都会减少,三角洲平原面积最可能减小。21*cnjy*com
5 (1) C
【解析】
河流可为聚落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利于耕作,可为聚落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2) D
【解析】
华北平原地势平坦开阔,耕地集中连片河流较少,乡村聚落规模较大;江南水乡河网密布,耕地破碎,乡村聚落分布分散,规模较小。
(3) A
【解析】
在山区河谷中,为防御洪水,聚落一般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即高于洪水位的地方。
6 (1) B
【解析】
本题,甲河流地貌位于河流出山口处,呈扇形,为冲积扇;乙河流地貌位于河流入海口或入湖口处,呈三角形,为三角洲。
(2) C
【解析】
本题,读图可知,三角洲地势平坦,多汊流,多沙洲、沙岛发育;三角洲内沉积物颗粒大小差别较小;三角洲分布地区气候不一定温和,如勒拿河三角洲。21·cn·jy·com
7 (1)
山地地势陡峭,河流落差大,能够挟带大景碎屑物质;山口临近稳定的水体(湖泊),利于堆积体向水中发育。
【解析】
读图可知,扇三角洲形成的自然条件一是陡峭的地势,二是临近稳定的水体。
(2)
扇三角洲地区沉积物粒径空间差异较大;自山体至水体,沉积物粒径整体变小。
【解析】
河流流出山口后,水流速度逐渐减慢,靠近出山口的位置,砾石等粒径较大的物质先沉积;临近水体的位置,黏土等粒径较小的物质后沉积。
(3)
扇三角洲地势起伏较大,一般河口三角洲地势起伏较小;扇三角洲呈扇形,一般河口三角洲呈三角形。
【解析】
由材料可知,扇三角洲的形态特征与冲积扇类似,所以扇三角洲地势起伏较大,地貌呈扇形。
8 (1)
趋势:增大。
原因:T1 位置坡缓,为河流堆积岸,河流堆积作用显著。
【解析】
由图可能看出,T1 位置坡缓,为堆积岸,另一侧坡陡,为侵蚀岸。故随着堆积作用影响,T1 位置鹅卵石沉积区面积不断增大。
(2)
该河谷 T4 位置以上形成时,河流沉积物中没有鹅卵石;T4 位置以上的鹅卵石沉积区被外力侵蚀而不复存在。
【解析】
T4 位置以上没有鹅卵石沉积区分布的原因,可能是早期河流沉积物没有鹅卵石,也可能是原本存在但被外力侵蚀而消失。
9 (1)
贺兰山东侧河流、沟谷较多;降水较多,河流挟带的碎屑物质较多。
【解析】
贺兰山东坡是夏季风迎风坡,降水较多,不仅发育了较多的河流、沟谷,而且河流水量较大,挟带的碎屑物质较多。
(2)
甲地河流较长,较大的砾石多沉积于沿途河床;甲地河流流经地区地势起伏小,流速较慢,侵蚀、搬运能力弱。
【解析】
读图可知,与形成其他洪积扇的河流相比,形成甲地洪积扇的河流不仅流程较长,而且流经地区地势起伏小,所以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
(3)
扇缘沉积物粒径较小,土层较厚,土壤较肥沃;扇缘地下水位较高,多地下水渗出,农业生产用水便利。
【解析】
贺兰山东麓南部耕地多分布在洪积扇边缘的自然原因,主要从土壤、水源等角度作答。如扇缘沉积物粒径较小,土层较厚,土壤较肥沃。
10 (1) B
【解析】
组成河流各级阶地的黏土、砾石都是沉 ( http: / / www.21cnjy.com )积物,说明先有流水的沉积作用;阶地的形成时期不同,这是地壳不断抬升、河流不断侵蚀下切的结果,但每一级阶地的形成都需要地壳保持一段时期的相对稳定,即地壳是间歇性上升。
(2) D
【解析】
读图可知,从 T4→T3→T2 ( http: / / www.21cnjy.com )→T1 不仅阶地的沉积物从黏土到砾石,而且砾石的颗粒不断变大,说明河流的流速逐渐加快,搬运能力增强;读图可知,河谷在不断变深;河流东南岸基岩陡立,沉积物很少,说明以侵蚀为主。
11 (1)
恶沟河源头较陡,河流侵蚀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用较强,不断进行溯源侵蚀,切断了原来的分水岭;进而袭夺了原来流入另一条河流的支流,使其在地淤沟以南突然转向,流入恶沟河。【出处:21教育名师】
【解析】
读图可知,恶沟河源头落差大,流速快,溯源侵蚀能力强,使得河流不断向源头方向延伸,进而切穿了原来的分水岭,袭夺了另一条河流的支流。
(2)
袭夺发生后,旋峰峪附近的河流径流量减小;河流搬运能力减弱,大量沙石和沙土在此沉积下来。
【解析】
另一条河流的支流被恶沟河袭夺,使该支流上游的河水流向恶沟河,导致旋峰峪附近的河流径流量减小,搬运能力减弱,堆积作用增强。
(3)
恶沟河集水范围增大,径流量增大;侵蚀能力加强,河谷不断变宽变深。
【解析】
袭夺发生后,恶沟河集水范围增大,径流量增大,侵蚀能力加强,河谷不断加深拓宽。
12 (1) D
【解析】
读图可知,P 地位于河流山口处。河流搬运的物质在山前沉积,会形成扇状堆积地貌,称为冲积扇。
(2) B
【解析】
读图可知,甲距河较远,丁位于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岛上,都取水不便;丙地势低平,且距河较近,容易发生洪涝灾害;乙地势较高,且距河较近,既取水便利,又能减轻洪水威胁。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