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质量监测
高一模块检测语文试题
满分:150 时间:150分钟
试题共分两卷,第I卷36分,第Ⅱ卷114分。第I卷选择题涂到答题卡或答题纸上。第Ⅱ卷笔答题写到答题纸上。
第I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朱拓(tuò) 炮烙(páo) 呜咽(yè) 令人目眩(xuàn)
B、咀嚼(jué) 瞋视(chēn) 俨然(yǎn) 畏蒽不前(xǐ)
C、捕食(bǔ) 间或(jiàn) 门槛(jiàn) 惊诧不已(chà)
D、忖度(cǔn) 崔嵬(guǐ) 谬种(miù) 刨根究底(pá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寒喧 诽谤 捉迷藏 甜言蜜语
B、斋戒 碰壁 明信片 契而不舍
C、桅杆 烟霭 戳进去 白浪滔天
D、撕打 作揖 水笼头 自鸣得意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1)动物的游戏行为,被认为是动物行为研究中最复杂、最难以 、引起争议最多的行为。
(2)我想,鲤鱼“科学家们”将会聪明地杜撰某种虚构的东西——它被成为“力”,来 自己的无知。
(3)宇宙汪洋茫无际涯,范围之大,难以想象,而地球仅是其中之一,完全 于宇宙汪洋之中,它的存在可能仅仅对我们有意义。
A、琢磨 掩盖 湮没 B、捉摸 掩饰 湮没
C、琢磨 掩饰 淹没 D、捉摸 掩盖 淹没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暮色渐起,不觉间,已将近傍晚六点,台上正演得高潮迭起、热闹非凡,观众们热情高涨,掌声和叫好声不绝如缕。
B、读了《陈云家风》记载的这些事情,令人感动的不仅是陈云同志抓工作的细心,更是他对群众生活无所不为的关心。
C、行业要规范,关键在于管理者要贴近基层,设身处地为基层从业人员着想,并在政策措施的制定过程中更加注重实效。
D、这个喜讯就像一块馅饼从天而至,砸在柴里村的头上,而作为领导的林毅,工作中最急切的当务之急是捡起这块馅饼。
5、下列各句中,没有病句的一句是 ( )
A、当前,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党员干部必须深入领会、聚精会神地贯彻落实两会精神。
B、4月1日,韶山市大约400多名干部群众及学生在韶山烈士陵园举行了简朴而隆重的祭扫活动。
C、大庆炼化公司汽柴油储运厂群策群力、积极应对,近期有效降低了持续高库存的紧张。
D、“今日俄罗斯”电视频道报道,4月2日俄罗斯民航客机坠机原因可能是飞机出现技术故障或飞行员操作失误所致。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青铜器的装饰艺术
古代青铜器的装饰艺术,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青铜器错金银、镶嵌或美化青铜器的涂画艺术,错金错银工艺,古代人称金错、银错。
金银错工艺是我国青铜时代一项精细工艺。现代的考古资料证明,它出现得比其他工艺更晚,在青铜工艺发展了l000多年以后,也就是春秋中晚期才被人们所接受和重视,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战国、两汉时期,金银错青铜器已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目前考古工作者所发现的会银错青铜器已数以千计。我国古代在青铜器上做金银错图案纹饰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镶嵌法,一种是涂画法。
我国古代金银错青铜器,有相当一部分采用镶嵌的装饰方法,又叫镂金装饰法。其制作过程分四个环节:第一步是做事先刻好凹槽的母范,先刻好凹槽的目的是以便器铸成后,在其内嵌金银。第二步是錾槽,也就是凹槽在整个的铜器铸成之后,还需要加工錾凿出更加精致细微的纹饰。这种做法也叫做刻镂、镂金,即青钢工匠们在器物表面用墨笔绘成纹样图案来錾刻浅槽。第三步是镶嵌,即把金丝或金片镶嵌在刻镂好的凹槽中。第四步是磨错,镶嵌后的青铜器表面还不够光洁平整,为了使金丝或金片与铜器表面自然平滑,就必须用错石磨错,起到严丝合缝和美观的作用。
汉时人们对“错”字的解释为“错,金涂也”,由此大家不难看出来,当时涂画法已经代替了镶嵌法成为金银错的主要装饰手法。其实不止在汉代,战国和秦朝的金银错铜器中也有很多是用这种“金银涂”方法制成的。有不少被考古和文物专家称颂的精美金银错青铜器,金银错纹饰脱落的地方,没有任何凹痕,由此可以明显地看出这种金银错纹饰不是嵌上去的,而是涂上去的。如l987年河北省平山县中山王墓出土的金银错虎吞鹿器座,是件举世公认的金银错代表作品。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是器物上虎尾部分的金错纹饰脱落了一小块,而脱落处没有丝毫凹痕,因此是用“涤画法”完成的。
我国古代金银错的装饰题材和内容,主要有下面几种:铭文、几何纹图案、动物纹、狩猎纹,以及各种动物造型青铜器上的眼、眉、鼻、嘴、爪、毛、羽等纹饰。春秋后期开始的青铜兵器上也广泛地使用了金银错工艺,主要是金错铭文,字体以鸟篆文最多见。
就世界范围而言,青铜器的代表作大多为武器,如戈、矛、刀、箭、剑、戟、镞等,而中国在世界青铜文化中独树一帜。中国出土了大宗形态、纹饰各异的青铜礼器,它们在当时社会精神文明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国青铜器的发展与当时社会的文化艺术、科学技术、政治、经济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密切相关。它是古代贵族身份和地位的重要标志,是贵族的专利,它作为维护奴隶社会宗法礼制的工具被当时的统治者神圣化了,这是中国古代青铜文化装饰区别于其他国家青铜文化的显著特点。
6、关于“金银错"解释和说明,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金银错,古代人称金错、银错,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青铜器错金银、镶嵌或美化青铜器的涂画艺术。
B、金银错是我国青铜时代一项精细工艺,它出现于春秋中晚期,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C、考古发现,金银错图案纹饰在我国古代青铜器上的制作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镶嵌法,一种是涂画法。
D、金银错工艺在春秋后期开始的青铜兵器上也广泛地使用了,主要是金错铭文,字体以鸟篆文最为多见。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战国、两汉时期,金银错青铜器已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人们已制作出数以千计的金银错青铜器。
B、汉时人们把“错”字解释为“金涂也”,我们可以推断出,当时涂画法已经代替了镶嵌法成为金银错的主要装饰手法。
C、我国古代青铜器金银错镶嵌法的制作过程分四个环节:第一步是做母范,第二步是錾槽,第三步是镶嵌,第四步是磨错。
D、中国在世界青铜文化中独树一帜,但从世界范围看,青铜器的代表作大多还是武器,如戈、矛、刀、箭、剑、戟、镞等。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
A、我国古代金银错的装饰题材和内容,主要有:铭文、几何纹图案、动物纹、狩猎纹,以及各种青铜器上的眼、眉、鼻、嘴、爪、毛、羽等纹饰。
B、有不少被考古和文物专家称颂的精美金银错青铜器,金银错纹饰脱落的地方,没有任何凹痕,可以看出这种纹饰不是涂上去的,而是嵌上去的。
C、1987年河北省平山县中山王墓出土的金银错虎吞鹿器座是用“涂画法”完成的,虎尾部分的金错纹饰脱落了一小块,而脱落处没有丝毫凹痕。
D、大宗形态、纹饰各异的青铜兵器的出土证明我国青铜器的发展与当时社会的文化艺术、科学技术、政治、经济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密切相关。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横……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敝,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俊,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崛起阡陌之中,率疲敝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选自贾谊《过秦论》)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爱:吝惜
B、约从离横 从:合纵
C、收天下之兵 兵:士兵
D、揭竿为旗 揭:举起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蟹六跪而六螯
B、蒙故业,因遗策 不如因善遇之
C、临不测之渊 句读之不知
D、余威震于殊俗 移其粟于河内
11、下列六句话编为四组,全部表现秦国强盛的一组是 ( )
①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②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③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④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⑤铸以为金人十二 ⑥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着重叙述秦王朝的兴亡过程,揭露秦始皇的暴虐无道。
B、秦孝公时期,对外实行连衡策略,和山东各国不断进行战争,夺取了西河之外的土地。
C、陈涉首先发难,崤山以东的英雄豪杰继而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D、本文语言有辞赋特色,讲究铺排渲染,行文多用骈偶,读起来铿锵有力。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翻译下列句子(10分)
①谨庠(xiáng)序之教,申之以孝悌(tì)之义,颁自者不负戴予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wàng)者,未之有也。”(4分)
②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2分)
③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2分)
④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2 分)
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雨过山村
王 建
雨里鸡呜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1)诗中前两句写出了雨后山村怎样的景物特点 (4分)
(2)诗人是怎样表现农忙气氛的 请简要分析。(4分)
15、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①飞湍瀑流争喧豗, 。
② ,不尽长江滚滚来。
③ ,此时无声胜有声。
④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 。
⑤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 ,吞二周而亡诸侯, 。
⑥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
五、语言运用(12分)
16、把下列句子组成意思完整、前后衔接、语序最恰当的一段话。(只写句子序号)(4分)
①引用事实论据时不必作过多的叙述和铺陈,交代清楚即可。
②一般来说,论据的表达要力求概括,言简意赅。
③论据的表达,还要突出重点,围绕需要证明的观点展开。
④我们要注意论据的表达。
⑤当然,有时候也可以对材料作适当的描写,但目的是为了突出材料的典型性,而不是追求故事的生动和形象。
17、将下面句子重组为一个单句,不能改变原意。(4分)
苏东坡的盖世才华固然是使他让无数后人崇拜和偏爱的主要因素,但他的儒 雅与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是他令后人崇拜和偏爱的又一原因。
18、下面这段话中所说的“四个基础”具体指什么 (每一项都不得超过l0个字)(4 分)
四个基础:知识是创新的基础,知识越丰富,基础越宽厚,就越有利于创新。为了创新的需要,博士生必须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掌握与本学科研究领域有关的相邻学科或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先进的技术方法。具有坚实的外语基础和其他科学文论知识。
答:“四个基础”具体指的是:
①△②△③△④△
六、现代文阅读(18分)
流觞之水 朱以撒
①又一次在曲水边坐了下来,准备觞咏。几次来兰亭,都与流觞有关,做一个亲水的游戏。时间过去那么久了,曲水流觞却一直不被遗忘。旧日游戏今人为之,便有一种旧瓶装新酒的味道。
②遵照主人的美意,每个人都换了件晋时的长衫,一直延伸到脚下,有点徐徐舒展。试走几步,仿东晋文人的优雅从容,便觉得回去以后要依此仿制几件,穿起来古色古香。东晋人服食五石散多了,衣衫都裁剪得宽大,布料也柔和,便不会割着细腻的皮肤,同时也使挥毫的动作更加婉转。
③同样的暮春之初,同样的茂林修竹,不同的文人情怀,如同笔调零乱的草书,已经不是魏晋时的章法。
④缤纷的花瓣从上游星星点点地飘了下来——春天就是这样,鲜花是她的容颜,灿烂地绽放,使江南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艳丽。这些来此地做着觞咏游戏的人,已经日渐老大,每次来反倒生出一些怀旧的感伤。花瓣过后,盛着黄酒的觞缓缓地飘了下来。按规定,觞停在谁面前,谁就得即兴赋诗,赋诗不成者则要罚酒了。
⑤我是作好被罚酒准备的,如果觞停在我的面前,那就看造化了,也许即兴就成了一首诗,博得众人喝彩;也许一时憋住,脸红耳赤,传了出去,说此人胸无点墨。可惜,觞到我跟前转了个弯,不愿停下,以至于不能让我的才华有所表现。注视着觞的动静,却见身边的人变戏法般地掏出笔记本,上边都有几首早早做好的诗,准备应对。
⑥天啊,怎么可以这样
⑦公元353年暮春,那个觞咏的文人游戏中,雅集的四十二人,有二十六人诗才敏捷,把诗做出来了。在那个流连诗酒的时代,居然还有十六人未能成诗,从而罚酒三巨觥。当时,八九岁光景的王献之也跟了来,一路行走已是劳顿,觞到跟前一时乱了方寸,诗兴全无,只好喝酒,想必罚得天旋地转,还是几个兄长轮流背了回去。文人游戏就是这样,玩玩而已,真情是雅集的基础,不可太认真了。自然而然是人的禀性中最实在的部分,没有矫饰,也没有污染,就如年劝的王献之,完全不会事先请求王羲之:“父亲大人,替我作诗二首,以备明日觞咏之需。”作为父亲的王羲之,也不牵挂这个小儿子是否能诗,是否当众出丑。雅玩就是随其情性,得其自然,倘若一切都在安排、预设之中,那真就谈不上名士风度了。
⑧想想如此自在的文人交游岁月,已经像走马灯一般过去了。觞还像当年那样自然地随水而下,人已不似那般的真率。有些燥热,我站了起来,走出摇头晃脑地吟诵的人群。
⑨脱下晋人长衫,反而舒畅起来。旧日兰亭并不在这个地方,这里的一切都是后人仿制的,渗透了人工的痕迹,就连王羲之喜爱的白鹅,王徽之喜爱的修竹,都长得如此精致,没有一点野性,植物和动物都有自己的本性,它们是在野的生命,却在人的修剪和圈养中,被改造得温顺起来。只有澄澈之水还是旧日模样,在迎来送往中潺湲无息,越来越多的人工匠意被卷入水底成为旧事,连同当时的诗篇,都已不知所终。只有那年兰亭雅集的诗文,依旧传诵。
⑩人自古亲于水,筑巢于水湄,枕涛声于梦中;击楫于中流,凌万顷之茫然,却越来越不能如水这般的自然。这也是生而为人的一个缺憾吧。 (有删改)
19、文章第③段中说“同样的暮春之初,同样的茂林修竹,不同的文人情怀”,阅读全文后,请说说今人与晋人相比,“不同的文人情怀”具体有哪些内容 (4分)
20、作者从最初换上晋人衣衫到后来脱下晋入衣衫,其间经历了哪些情感变化,请作简要梳理。(4分)
21、“天啊,怎么可以这样 ”完全可以放在第⑤段末,作者却把它独立成段,有什么作用 (4分)
22、作者“几次来兰亭,都与流觞有关”,而且“时间过去那么久了,曲水流觞却一直不被遗忘”。但是文章的题目为什么用“流觞之水”而不用“流觞” (6分)
七、作文(60分)
在生活中,我们可能亲历或听说过很多“错过”。错过一场精彩的比赛或演出,错过一场与家人或同学难得的团聚;一是犹豫,错过了展示(或锤炼)自己的绝好机会;一场误会,错过了一段真挚的友谊;一次退缩,错过了不会再来的机遇……有些错过可以轻轻放下;有些错过却刻骨铭心,永难忘却。
请以“错过”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记叙性的文章。
A.琢磨 掩盖 湮没 B.捉摸 掩饰 湮没
C.琢磨 掩饰 淹没 D.捉摸 掩盖 淹没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暮色渐起,不觉间,已将近傍晚六点,台上正演得高潮迭起、热闹非凡,观众们热
情高涨,掌声和叫好声不绝如缕。
B.读了《陈云家风》记载的这些事情,令人感动的不仅是陈云同志抓工作的细心,更
是他对群众生活无所不为的关心。
C.行业要规范,关键在于管理者要贴近基层,设身处地为基层从业人员着想,并在
政策措施的制定过程中更加注重实效。
D.这个喜讯就像一块馅饼从天而至,砸在柴里村的头上,而作为领导的林毅,工作
中最急切的当务之急是捡起这块馅饼。
5.下列各句中,没有病句的一句是 ( )
A.当前,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党员干部必须深入领会、聚精会神地
贯彻落实两会精神。
(3)宇宙汪洋茫无际涯,范围之大,难以想象,而地球仅是其中之一,完全
于宇宙汪洋之中,它的存在可能仅仅对我们有意义。
满分:150 时间:150分钟
试题共分两卷.第l卷36分,第Ⅱ卷114分。第1卷选择题涂到答题卡或答题纸上,
第Ⅱ卷笔答题写到答题纸上。
第1卷(共36分)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朱拓(tu6) 炮烙(pdo) 呜咽(y色) 令人目眩(xuan)
B.咀嚼(ju6) 溪视(chen) 俨然(y6n) 畏蒽不前(蔽)
C。捕食(b酌 闻或(jidn) 门槛(jidn) 惊诧不已(chd)
D.忖度(cfin) 崔嵬(gui) 谬种(戚a) 刨根究底(pa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寒喧 诽谤 捉迷藏 甜言蜜语
B.斋戒 碰壁 明信片 契而不舍
C.桅杆 烟霭 戳进去 自浪滔天
D.撕打 作揖 水笼头 自鸣得意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1)动物的游戏行为,被认为是动物行为研究中最复杂、最难以 、引起争议
最多的行为。
(2)我想,鲤鱼“科学家{『】”将会聪明地杜撰某种虚构的东西——它被成为“力”,来
自己的无知。
高一模块检测语文试题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质量监测
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