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上地理 第四章 第三节 海—气相互作用 能力练习(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二上地理 第四章 第三节 海—气相互作用 能力练习(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2-01 16:51: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高二上地理 第四章 第三节 海—气相互作用 能力
一、单选题
1.下列叙述符合事实的是( )
A.大气通过降水将水分输送给海洋,驱动洋流
B.海洋通过辐射等形式将热量输送给大气,影响大气环流
C.大气通过对流将臭氧输送给海洋,加重赤潮
D.海洋通过蒸发将水汽输送给大气,形成信风
2.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能够对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进行调节,有人称之为海洋“生物泵”作用。该作用可能(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缓解全球变暖
B.缩小臭氧层空洞
C.减轻酸雨污染
D.加快洋流流速
二、复合题
3. 下图为太平洋赤道附近表层水温异常变化示意图(图中等温线数字表示距平值)。读图,完成下面三题。21·世纪*教育网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图示现象是( )
A.全球气候变暖
B.海水遭受严重污染
C.拉尼娜现象
D.厄尔尼诺现象
(2).图示现象发生时,可能导致( )
A.M、N 两地降水都增加
B.M 地降水增加,N 地降水减少
C.M、N 两地降水都减少
D.M 地降水减少,N 地降水增加
(3).该现象的发生,对南太平洋东岸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
A.海水变得温暖,渔业资源增多
B.极端天气增多,自然灾害加重
C.洋流向东运动,性质由寒变暖
D.动植物生存环境趋好,生物多样性增加
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沃克环流”是指在赤道 ( http: / / www.21cnjy.com )附近太平洋,上空形成的热力环流,图甲是在正常年份形成的“沃克环流”示意图。厄尔尼诺现象是指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洋面温度异常升高(如图乙所示),使得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 比较正常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两侧洋面温度的高低,并说明原因。
(2). 说出厄尔尼诺现象时,赤道附近靠近太平洋洋面的大气水平运动方向,并分析其形成过程。
(3). 指出厄尔尼诺现象时,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两岸大陆分别应该预防的气象灾害。
(4).简析厄尔尼诺现象对秘鲁渔场带来的不利影响。
5. 某地区水分的盈亏常用年降水量与年蒸发量的差值来计算,用水平衡等值线的方式表示。读全球水平衡图,完成下面两题。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图中显示的水平衡规律不正确的是( )
A.陆地水平衡为正值
B.高纬度海洋水平衡为正值
C.中纬度海洋水平衡值随纬度增高而不断减少
D.低纬度海洋水平衡为负值
(2).20°—30° 纬度区海洋水平衡带来的影响是( )
A.海水温度升高
B.海水温度降低
C.海水盐度升高
D.海水盐度降低
6.表层海水温度与大气之间 ( http: / / www.21cnjy.com )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下图示意 1950 年至 1990 年赤道南部东太平洋(0°-10°S,180°-90°W)表层海水温度与大气之间的相关性。表层海温距平是指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与多年平均值的差值。SOI 值距平是指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赤道低压之间的气压差与多年平均值的差值。完成下面两题。21教育网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与大气相互作用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
①SOI 低时,副热带高压弱,海面温度高
②SOI 高时,信风强,海面温度低
③海面温度升高,副热带高压增强,SOI 升高
④海面温度降低,信风减弱,SOI 升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当 SOI 距平值为负且数值较大时( )
A.南美秘鲁沿岸秘鲁寒流增强
B.赤道附近东太平洋降水偏少
C.南美秘鲁沿岸海域渔业增产
D.南美秘鲁附近洪涝相对增加
答案
第一部分
1 B
【解析】
洋流的成因主要为风力,此外还有海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运动、密度状况等,与降水无关,故 A 错误。海洋通过辐射、蒸发等形式将热量输送给大气,进而影响大气环流,故 B 正确。赤潮与臭氧无关,故 C 错误。海洋通过蒸发将水汽输送给大气,并不能形成风,故 D 错误。21·cn·jy·com
2 A
【解析】
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呼吸作用能够对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进行调节,而二氧化碳等气体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气体,所以海洋“生物泵”作用可以缓解全球变暖,故 A 正确。臭氧层空洞是人类大量排放氟氯烃化学物质导致的,与材料所给信息无关,故 B 错误。酸雨主要是人为向大气排放酸性气体导致的,与材料所给信息无关,故 C 错误。洋流的流速主要与盛行风等因素有关,故 D 错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第二部分
3 (1) D
【解析】
图示部分地区气温升高现象,不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反映出全球变暖,故 A 错误;海水遭受污染与温度变化关系不大,故 B 错误;由图中信息可知,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升高,故为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与之相反,故 D 正确,C 错误。www.21-cn-jy.com
(2) D
【解析】
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赤道附近的太平洋东部沿海地区,气候由原来的干燥少雨变为多雨;赤道附近的太平洋西部沿海地区,气候由高温多雨变为干燥少雨。2·1·c·n·j·y
(3) B
【解析】
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南太平洋东 ( http: / / www.21cnjy.com )岸上升流减弱,渔业资源严重受损,故 A 错误;南太平洋东岸洋流为自南向北的寒流,厄尔尼诺发生时,该洋流势力减弱,故 C 错误;气候变化过大,许多动植物短时期内无法适应,死亡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故 D 错误;南太平洋东岸降雨天气增多,洪涝灾害加重,故 B 正确。www-2-1-cnjy-com
4 (1)
东侧低西侧高;东侧受寒流的影响,西侧受暖流的影响。
【解析】
本题以材料为背景,以图为载体,考查厄 ( http: / / www.21cnjy.com )尔尼诺现象的成因和影响等问题,进而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由图可知,在太平洋赤道以南地区的洋流以副热带为中心逆时针旋转。太平洋东侧受秘鲁寒流的影响,水温低;太平洋西侧受东澳大利亚暖流的影响,水温高。
(2)
自西向东。西侧海水温度低,气流下沉,洋面形成高压;东侧海水温度高,气流上升,洋面形成低压,水平大气由西侧高压流向东侧低压。2-1-c-n-j-y
【解析】
由材料可知,厄尔尼诺现象产生时,赤道附近 ( http: / / www.21cnjy.com )太平洋中东部洋面温度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低压;而同纬度的太平洋西侧温度低,气流下沉形成高压,洋面附近的气流由西侧的高压区流向东侧的低压区;高空由太平洋东侧上空流向西侧上空。21*cnjy*com
(3)
东岸应预防洪涝,西岸应预防干旱。
【解析】
厄尔尼诺现象产生时,赤道附近太平洋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东部洋面温度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低压,降水增多易形成洪灾;而同纬度的太平洋西岸温度低,气流下沉形成高压,易形成旱灾。
(4)
海水水温异常升高,改变了鱼类生活环境;海面自西向东的气流减弱了秘鲁寒流,鱼类饵料减少。
【解析】
厄尔尼诺现象使得赤道太平 ( http: / / www.21cnjy.com )洋东部地区的冷水上泛减少或停止,海水温度升高,形成大范围的海水温度异常升高。而突然增强的这股暖流沿着厄瓜多尔海岸南侵,使海水温度剧升,冷水鱼群大量死亡。【来源:21cnj*y.co*m】
5 (1) C
【解析】
读图可知,中纬度 30°—60° 海洋水平衡值随纬度增高而不断升高,故 C 说法不正确。
(2) C
【解析】
20°—30° 纬度区海洋水平衡值为负数,即年蒸发量大于年降水量,故海水盐度升高。
6 (1) A
【解析】
“SOI 值距平是指南太平洋副热带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压与赤道低压之间的气压差与多年平均值的差值”,由此可知 SOI 低时,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赤道低压之间的气压差小,副热带高压弱,东南信风减弱;SOI 高时,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赤道低压之间的气压差大,东南信风增强。读图可知,SOI 低时,表层海温距平值高,结合材料中表层海温距平的定义可推知 SOI 低时海面温度高,反之海面温度低。①②正确,③④错误。故选 A。【出处:21教育名师】
(2) D
【解析】
当 SOI 距平值为负且数值 ( http: / / www.21cnjy.com )较大时,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赤道低压之间的气压差达最小,信风势力最弱,南太平洋水温上升,出现厄尔尼诺现象。因此南美秘鲁沿岸秘鲁寒流减弱,赤道附近东太平洋降水增多,南美秘鲁沿岸海域渔业减产,南美秘鲁附近洪涝相对增加。故 D 正确,A、B、C 错误。【版权所有:21教育】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