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
细节决定成败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
青年人 A(生龙活虎/朝气蓬勃),善于接受新事物,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珍惜美好青春年华,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用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丰富自己。同时,要积极加强自身思想品德修养,胸怀远大理想,táoyě高尚情操,在德智体美相互促进、有机rónghé中实现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B (相辅相成/相反相成),努力成为可堪大用 C 能负重任的dòngliáng之材。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文段未填入的词语。(3分)
▲ ▲ ▲
2.根据上下文,从括号中为A、B处选择一个合适的成语。(2分)
A. ▲ B. ▲
3.请在横线C处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1分)
C处的标点是 ▲
4.目前,“钓鱼岛事件”成为了备受中国人瞩目的热点,可是少数青年人却打着“爱国”的旗号,做出了不明智的举动,诸如打、砸、抢、烧等。作为一名学生,见到这些青年人,你准备怎么说?请写下来。(3分)
▲
5.用古诗文原句填空。(8分,每题1分)
①晓战随金鼓, ▲ 。 (李白《塞下曲》)
② ▲ ,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③ ▲ ,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④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 《李煜《相见欢》》
⑤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陶渊明《桃花源记》)
⑥陈胜率众起义,振臂高呼:“ ▲ !”充分显示出一个造反者对封建等级制度的强烈批判和大无畏精神。(司马迁《陈涉世家》)
⑦《与朱思元书》中,不仅从侧面衬托出险峰幽谷的夺人心魄的魅力,更是传达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及对官场政务的厌倦的句子是 ▲ , ▲ ; ▲ , ▲ 。
⑧《故乡》中,表达“我”对美好未来充满向往和信心的句子是: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 , ▲ 。
6.学习了“气象物候”专题,相信你一定会有不少收获,请运用相关知识完成下面任务。(6分)
(1)气象物候万千各异,请你写一句与气象物候有关的诗句“ ▲ ”(1分)
(2)读完《看云识天气》,我们懂得了许多关于气象变化的谚语,如早晨出门时看到天上有霞,会说 ▲ 。(1分)
(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①这首诗中列举了什么物候现象?影响这物候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分)
▲
②气象物候会影响人的心情,结合诗句说说你从中读到诗人情感怎样的变化?(2分)
▲
阅读是心灵的旅行
二、阅读与理解(62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7—8题。(6分)
泛吴淞江 王禹偁
苇蓬疏薄漏斜阳,半日孤吟未过江。唯有鹭鸶知我意,时时翘足对船窗。
【注】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汉族,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此诗写于被贬之时。
7.诗中 ▲ 一词写出了天色已晚, ▲ 一词则强调了诗人泛江已久。(2分)
8. 此诗遣词用字虽平易浅显,但不失生动。请自选赏析角度并结合三、四句,说说该诗在表达情意方面的精妙之处。(4分)
▲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9--14题。(17分)
(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 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乙)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官门今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①!涉之为王沉沉者②”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③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注】①伙颐:伙,表示众多的意思;颐,通“矣”,叹词。②沉沉者:富丽深邃的样子。③颛(zhuān):独一,专擅。
9. 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2分)
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①比至陈: ▲ ②或说陈王曰: ▲
11.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
A.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 复立楚国之社稷
B.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 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C.自辩数,乃置 扶苏以数谏故
D.杀之以应陈涉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译文: ▲
②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译文: ▲
13.(甲)(乙)两段文字,都是选自司马迁的《史记·陈涉世家》。 (2分)
(甲)段文字重点叙述的是: ▲
(乙)段文字重点叙述的是: ▲
14.依据上述文字,你认为陈涉建立政权前后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各是什么?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4分)
答:①原因: ▲
②启示: ▲
(三)阅读《海洋中也有“沙漠”》一文,完成15—18题。(共20分)
海洋中也有“沙漠”
①提起寸草不生、荒无人烟等词汇,人们会马上想起干旱缺水的沙漠。不过科学家最近发现,在海洋中同样存在一些地方,在那里,动植物都不见踪影,可谓是海洋中的“沙漠”地带。
②在热带南太平洋地区,大约有一半的地方,其面积比整个欧洲的面积还要大,由于缺乏营养盐而导致海洋中的浮游植物无法生存,使这里成为不毛之地,从而被称为海洋中的“沙漠”。海洋沙漠被称为海洋低氧区、海洋缺氧区,或者海洋死亡区。
③2006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在北京召开的大会上发布了,《2006年全球环境展望年鉴》,该报告称,海洋沙漠数量已经达到了200个,在过去两年中增长了34%。自从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海洋沙漠的数量和面积一直在扩大。
④科学家认为:造成海洋“沙漠”面积扩大的原因可能是全球气候变暖。因为研究早已表明,全球变暖会导致海洋水温升高,而海水升温后溶解氧的能力会有所下降。研究证明,这种现象与海水温度日益升高有密切关系。在0摄氏度的时候,1千克海水可以携带大约l0毫升的溶解氧,但如果温度升高到25摄氏度,l千克海水携带的溶解氧就减少到4毫升。根据不久前美国研究人员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这种海洋沙漠扩张化同时导致海水表面温度平均每年递增1%,相当于0.02摄氏度到0.04摄氏度。海水升温还使不同水层屏障现象更加恶化,阻止深度海域的营养物质上升到达海洋表面向生物提供食物。
⑤在赤道太平洋一些海域的海洋表层,水温常年平均为27摄氏度左右,但由于没有上升流将深海中含有高营养盐的海洋底层冷水带到表层海水,再加上海洋的层化作用,导致表层海水中营养盐极端缺乏,因此这里作为海洋食物链基础的浮游生物的数量也极少。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洋洋流的变化,在许多热带海洋区域,海洋层化现象进一步加剧,导致海洋沙漠化的区域进一步加大,这种现象引起各国科学家的极大关注。
⑥由于海洋中缺少氧气的“死亡区”——鱼类和海洋植物的墓地快速增长,正逐渐威胁着地球的健康。受全球变暖影响,海洋沙漠面积正在逐渐扩大,已危及许多海洋生物的生存。如果全球气温继续升高,就可能给海洋生物以及依赖海洋生存的地区的人们带来“严重后果”。随着海洋沙漠不断扩大,海洋生物的生存空间减小,许多物种被迫离开深海栖息地前往含氧充足的海域,这意味着它们将不得不为争夺新的生存空间而展开残酷竞争。
(选自《参考消息》,有改动)
15.第④段画线句子“在0摄氏度的时候,1千克海水可以携带大约l0毫升的溶解氧,但如果温度升高到25摄氏度,l千克海水携带的溶解氧就减少到4毫升”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 (4分)
说明方法: ▲
作用: ▲
16.下面两句话中加点词语能否去掉 为什么 请任选一句,结合语境简要回答。(4分)
①提起寸草不生、荒无人烟等词汇,人们会马上想起干旱缺水的沙漠。
②再加上海洋的层化作用,导致表层海水中营养盐极端缺乏,因此这里作为海洋食物链基础的浮游生物的数量也极少。
我选( )句: ▲
17.为什么说全球气候变暖可能是造成海洋“沙漠”面积扩大的原因 请仔细阅读选文④⑤段,分点概括。(6分)
答: ▲
18.结合选文最后一段内容,简述加点字“严重后果”是指怎样的后果 针对全球气候变暖,结合你的生活经验,说说你能做些什么。(6分)
答: ▲
(四)阅读下文,完成19—18题。(19分)
落花枝头 谢大光
(1)初到江南,就碰上了梅雨季节。一夜枕上听雨,辗转不能成眠,清晨推窗望去,雨却停了,天地间弥漫着一层湿流流、静悄悄的青黛色雾霭。院子中,一些绿树被染得浓荫如墨。朦胧的墨绿中,清晰地闪着点点火红的花朵,宛如一阔厚重、平和的弦乐声中,跳出一管清脆、欢跃的笛音,给这雨后的清晨,增添了不少生气。
(2)咦,已是春花红褪的初夏,为什么花开得这般热烈?
(3)循着被雨水润白的碎石小路走去,我猛地记起了杨万里的初夏即事诗:“却是石榴知立夏,年年此日一花开。”近前一看,果然是石榴花。
(4)早就听说石榴树是边开花边结果,花与子并生枝头,十分壮观。如今看来,果真如此。这满树密密层层的花果,真像是一个姊妹比肩的大家庭。有的亭亭玉立,含苞待放;有的翩然怒放,喷红流彩;有的花瓣已落,子实新萌;也有的果实已初具规模,挺在枝头随风摇曳。
(5)啊,这些正在开放的花朵、正在成熟的果实,多像一群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孩子。可是,一阵微风吹过,我感到点点水珠洒落下来。这是花儿果儿们的泪水吗?水珠洒落地上,地上是一片落花的世界。是了,花果洒泪是在向落花依依惜别,是在感激落花的深情。落花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那么坦然,那么安宁,火红的花瓣在雨水中浸得发胀,将黑黑的泥土染成一片绯色。我第一次注意到落花景象是这般壮丽,它的内在的美好情操震颤着我的心。昨天,也许它还在枝头上为花蕊挡风遮雨,那艳丽的容貌、芬芳的呼吸,引来蜂蝶,传送花粉,孕育新生。今天,新的生命开始生长了,为了让果实得到更多的阳光和养料,它毫不留恋枝头的繁华,在斜风细雨中翩然飘落。躺在地上,它还在翘望枝头,看到果实替代了它原来的位置,依然显示着生命的美好,它放心了,落而无憾。它放心了,却没有忘记自己的归宿,将自己和朴实的大地融为一体,又在准备滋养明年的花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的心和落花可谓相通。人常说:开花结果。殊不知,花落了,果实才能成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落花正是新生的标志,实在值得大书特书。每个人都应该是一朵花,该开时尽心竭力地开,该落时坦坦荡荡地落;无论是翘立枝头,还是俯身泥土,都不忘培育新生的使命。
(6)细微的簌簌声打断了我的遐想,又是几片飞红飘落下来。“落花辞树虽无话,别倩(另请)黄鹤告诉春”,多情的落花在委托黄鹤向春天说些什么呢?请明年再枝头看吧,那满树的繁花硕果就是答案。 (选自《课外美文》,有改动)
19.结合语境,请从修辞或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第(1)段中划线的语句。(4分)
答: ▲
20.阅读第(4)段,体会作者描写石榴树花与子并生枝头壮观景象的作用。(4分)
答: ▲
21.阅读第(5)段,简要说说落花“内在的美好情操”具体是指什么。(6分)
答: ▲
22.“落花辞树虽无话,别倩(另请)黄鹏告诉春”,结合上下文内容,简述落花会委托黄鹏向春天说些什么。(5分)
答: ▲
写作是让自己的心灵晒太阳
三、写作(65分,其中包含写字5分)
23.推开记忆的门,无数往事会乘着回忆的小船有序地涌入脑海,让人回味无穷。请以《留得往事成回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要有自己的亲身经历或体验,不得抄袭;⑵除诗歌外体裁不限;⑶不少于600字;⑷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⑸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2012—2013学年度如皋初中第一次阶段测试
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