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高二上地理 第二章 第二节 构造地貌的形成 能力
一、单选题
1.下面图 a 为某班一次地理野外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习的观测点分布图,①—④为观测点编号。图 b 为该班某小组在其中一个观测点所做的记录卡片。图 b 中地质剖面示意图所示沉积岩层由老到新的顺序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Ⅰ、Ⅱ、Ⅲ
B.Ⅱ、Ⅰ、Ⅲ
C.Ⅲ、Ⅰ、Ⅱ
D.Ⅲ、Ⅱ、Ⅰ
二、复合题
2. 某地理兴趣小组在一次野 ( http: / / www.21cnjy.com )外考察中,选择了一条与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垂直的路线,观测出露的地层,记录了观测点的相关信息并绘制了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下表为观测点相关信息表。据此完成下列两小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地层新老关系 地层代号 观测点坐标
新↓老 C (31°38′13″N,117°50′12″E)(31°37′54″N,117°50′59″E)
D (31°38′10″N,117°50′19″E)(31°37′57″N,117°50′52″E)
S (31°38′05″N,117°50′32″E)(31°38′01″N,117°50′43″E)
(1).该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为( )
A.南北方向
B.东西方向
C.西北—东南方向
D.东北—西南方向
(2).该小组绘制的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应为( )
A. ( http: / / www.21cnjy.com / )
B. ( http: / / www.21cnjy.com / )
C. ( http: / / www.21cnjy.com / )
D. ( http: / / www.21cnjy.com / )
3. 读下图,完成下面两小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四幅地质构造图中,属于褶皱的有(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四幅地质构造图中,有断层、向斜山景观的分别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 读下面某区域的地质剖面图,完成下面两小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图中甲处岩层( )
A.可能找到化石
B.形成时间晚于乙处和丙处岩层
C.具有明显的层理结构
D.是良好的建筑材料
(2).图中的地质构造( )
A.乙处岩层中间老,两侧新,是背斜构造
B.丙处岩层受外力作用,向斜成山
C.丁处岩层受挤压力形成断层
D.丁处岩层受拉张力形成断层
5. 岩层的埋藏深度(岩层距离地面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垂直距离)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下面图 a 示意某地地形剖面,图 b 示意该地地下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若仅考虑太阳辐射影响,图示甲处地貌未来最先可能演变成( )
A.背斜山
B.背斜谷
C.向斜山
D.向斜谷
(2).该岩层在乙处出现缺失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受张力岩层破碎被侵蚀
B.受挤压岩层破碎被侵蚀
C.因流水堆积岩层被覆盖
D.因断裂陷落岩层被覆盖
(3).丙处岩层与周围明显不同,其最可能是( )
A.花岗岩
B.石灰岩
C.砂岩
D.黏士
6.南岭是地质时期形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背斜构造,从整体看,我国的南岭属于东西走向的山脉;从局部看,南岭由五条呈东北—西南走向的山岭组成。读右栏上面图,完成两道小题。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南岭形成五条互不相连的山岭,其主要原因是( )
A.经过多次造山运动,地壳隆起成山
B.位于板块碰撞边界,形成褶皱山
C.地壳断裂,岩块相对上升形成地垒
D.地壳断裂,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火山
(2).南岭山区多丹霞地貌分布,形成该处丹霞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冰川侵蚀
B.风力的风化侵蚀
C.流水侵蚀
D.海水的侵蚀搬运
7.过去,山区公路多为之字形盘山公路。现在,兴建高速公路则是逢山开道,遇沟建桥,尽量取最短距离(如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www.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早期山区公路选线多为之字形,主要是考虑( )
A.气候因素
B.居民点分布
C.地形因素
D.工业分布
(2).现在山区兴建高速公路不呈之字形,其主要原因有( )
①经济实力的增强
②科技水平的提高
③汽车性能的改善
④为节省投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8. 下图为某区域构造地貌剖面示意图,C、P、T、J、K 表示不同年代的地层类型。读图,完成下列两小题。2·1·c·n·j·y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下列关于该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盆地的形成以内力作用为主
B.图中盆地流水侵蚀作用强
C.图中山地丘陵为良好的储水构造
D.图中山地丘陵风力作用强
(2).若有地下岩浆侵入至 T 岩层,T 岩层与岩浆接触部分可能变为( )
A.大理岩
B.花岗岩
C.板岩
D.石英岩
9. 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是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但在煤炭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安全事故隐患。读下面山西省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完成下列三小题。www-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下列地点能够露天开采煤炭且比较安全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在 a、b 两处采煤,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是( )
A.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
B.井喷事故和瓦斯爆炸
C.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
D.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
(3).沿断层线丁处常发育成沟谷的主要原因是( )
A.断层平直而陡峭
B.岩石破碎易被风化、侵蚀
C.岩块相对位移
D.岩石受力过大
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南迦巴瓦峰位于我国西藏自治区。某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学家曾这样描述南迦巴瓦峰:“南迦巴瓦峰历来以陡峭险峻著称……雅鲁藏布江下游绕南峰急拐弯南流,构成举世闻名的大拐弯峡谷。”如图为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地层地貌剖面示意图。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说出多雄拉的构造地貌类型并解释其成因。
(2).分析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峡谷高峰耸峙、峡谷幽深的原因。
(3).多雄拉隧道是西藏墨脱公路上的重要工程,从地质构造的角度,说明隧道选择在多雄拉建设的原因。21*cnjy*com
11.结合如图我国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图,完成下列两小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下列有关图中地貌的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地貌的形成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B.图中地貌的形成主要与板块张裂有关
C.甲、乙两山脉的形成原因相同
D.丙河流的形成与断层处岩体破碎有关
(2).下列关于图中①②③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处为良好的储水构造
B.②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
C.③处可能含有生物化石
D.形成时间的先后顺序为②①③
12.读如图全球地壳运动速度矢量(矢量是一种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图,完成下列两小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由图中信息可以判断( )
A.板块边界的运动速度大于板块内部
B.同一板块内部运动速度相同
C.箭头线越长表示地壳越稳定
D.太平洋板块最不稳定
(2).下列关于左栏如图中四地地壳运动特征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甲
B.乙
C.丙
D.丁
13.下面为某铁路所经某地形区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铁路选择在图中地形区通过,主要原因是( )
A.该部位为山脊,地势较高
B.该部位为山谷,工程量较小
C.该部位为鞍部,地势较低
D.该部位岩层松软,易于开挖
(2).在山区,一般优先发展公路而不是铁路,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铁路运输量小
B.公路运输装卸方便
C.公路运输成本低
D.修建公路成本低,难度小
14.读下面我国北方某山区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在沿 A一E ( http: / / www.21cnjy.com )线进行地质调查时,发现岩层的形成年代是 A、E 两处最晚,其次是 B、D 两处,C 处最早,由此判断该处的褶皱类型为 ,理由是 。
(2).试解释该处褶皱与凉水河河谷两者间的成因关系。
(3).丙村所在的地形部位是 ,凉水河的流向是 。
(4).图中虚线是当地规划在三个村庄之间修建公路的设计路线,请比较乙村——甲村、乙村——丙村两条路线的不同特点及这样修建的原因。21教育网
15. 如图示意某地质剖面,其中①指断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①②③④中最先形成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砂砾石层的下界为相对平坦而广阔的面。该面形成时期,所在区域可能( )
A.地壳持续抬升,遭受侵蚀
B.地壳持续下降,接受沉积
C.地壳运动稳定,遭受侵蚀
D.地壳运动稳定,接受沉积
16.如图示意某地等高线地形和地质剖面(单位:米)。据此完成 下列各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图示发生的构造运动的先后顺序为( )
A.褶皱—沉积—断层
B.沉积—断层—褶皱
C.沉积—褶皱—断层
D.断层—褶皱—沉积
(2).图中地形的成因可能有( )
①岩层挤压,槽部紧实,难以侵蚀
②岩层挤压拱起形成
③形成断块错动抬升成山
④岩浆喷发冷却成山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第一部分
1 B
【解析】
首先,明确观测点地质剖面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向斜两翼中的东翼的地层关系;其次,为完整看清整个向斜,可补充向斜西翼的地层,如下图所示:从补充图很容易分析到,Ⅰ处岩层比Ⅱ处岩层更接近向斜中心,因此Ⅱ处岩层老于Ⅰ处;由于Ⅲ处岩层是Ⅰ、Ⅱ岩层受到外力侵蚀以后堆积形成的,因此Ⅲ处岩层晚于Ⅰ、Ⅱ两处岩层。故选 B。21·世纪*教育网
( http: / / www.21cnjy.com / )
第二部分
2 (1) D
【解析】
根据表格中观测点坐标,可以建立行进路线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致为西北-东南走向。由材料可知,考察小组行进方向与构造线方向垂直,即可得出构造线方向为东北-西南方向,D 正确。
(2) C
【解析】
根据表格信息,可以判断 C-D-S-S-D-C 岩层年龄由新到老,然后由老到新,即中间老、两翼新,地质构造为背斜,选 C。【来源:21cnj*y.co*m】
3 (1) D
【解析】
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变形(弯曲)为褶皱,图中①为褶皱、③为向斜山和背斜谷。
(2) B
【解析】
岩层的变位(错动)为断层,图中②为地堑、④为地垒。③中有向斜山景观。
4 (1) D
【解析】
甲处岩层是花岗岩,是岩浆侵入后冷却凝固形成的,是良好的建筑材料。故选 D。
(2) C
【解析】
从岩层的形态可以看出,乙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向斜构造,丙是背斜构造,A、B 两项错误。从丁处断层线附近岩层的位置关系可以看出,该断层线左侧岩层相对向上移动,故造成断层的作用力是挤压力。故选 C。
5 (1) C
【解析】
从图 b 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知,甲处中部岩层埋藏较深,两侧埋藏浅,说明甲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A、B 两项错误;若仅考忠太阳辐射的影响,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地。
(2) A
【解析】
从图 b 可以看出,乙处同一沉积岩层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埋藏深度为 0,说明乙处岩层出露地表,最可能的原因是乙处为背斜构造(从岩层埋藏深度中可判断出来),顶部岩层受到张力,被侵蚀,A 项正确。岩层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则乙处不会缺失岩层,与题意不符,B 项错误。从图 a 来看,乙处海拔较高,流水沉积作用不明显,C 项错误。图中无断层相关信息,D 项错误。【出处:21教育名师】
(3) A
【解析】
石灰岩、砂岩、黏土都是沉 ( http: / / www.21cnjy.com )积作用形成的,花岗岩是岩浆作用形成的。丙处地势相对较高,且与周图岩层明显不同,说明丙处岩石抗侵蚀能力较强,而花岗岩是岩浆在地下冷却凝固形成的,硬度高,抗侵蚀能力强。【版权所有:21教育】
6 (1) A
【解析】
南岭为背斜构造,是经过多次造山运动形成的五条不相连的山岭。不位于板块碰撞的边界,不是断块山,也不属于火山。21*cnjy*com
(2) C
【解析】
丹霞地貌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7 (1) C
【解析】
山区公路呈之字形沿着山坡盘旋而上,主要是考虑地形因素。故选 C。
(2) A
【解析】
在山区修建平直的高速公路需要挖隧道、建桥,工程难度大、投资多,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之提供了条件。故选 A。
8 (1) A
【解析】
图中盆地发育于向斜槽部,形成以内力作用为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向斜槽部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则图中盆地流水侵蚀作用弱,洪、冲积物深厚,说明流水堆积作用强;图中山地丘陵处于向斜两翼,储水条件不好;图中山地丘陵流水作用强。【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 C
【解析】
图中 T 岩层是页岩,若有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岩浆侵入至 T 岩层,T 岩层与岩浆接触部分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变质作用,可能变为板岩。大理岩是由石灰岩变质形成的,花岗岩属于侵入型的岩浆岩,石英岩是由砂岩变质形成的。2-1-c-n-j-y
9 (1) B
【解析】
题干中要求“露天开采”, ( http: / / www.21cnjy.com )图示煤层出露地表的是乙和丁,排除甲、丙。丁处位于断层附近,多地质灾害。乙处煤层出露地表,且该处为背斜,拱起弯曲能起支撑作用,不易塌方,B 项正确。
(2) A
【解析】
a 处是背斜构造,煤气层气体积聚,开采过程中有瓦斯爆炸的危险;b 处是向斜构造,是储水构造,开采过程中容易发生透水事故,A 项正确。
(3) B
【解析】
在断层构造地带,由于岩石破碎,易被风化、侵蚀,常常发育成沟谷、河流,有时出现泉或湖泊。故选 B。
10 (1)
地貌类型:背斜谷。成因: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作用,易被外力伋蚀形成谷地。
【解析】
根据多雄拉岩层的弯曲状况可知其为背斜构造;该地谷地的形成是外力侵蚀作用的结果。
(2)
该地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岩层受挤压隆起,地壳不断上升,形成高大的山体;流水不断向下侵蚀,形成幽深的河谷。
【解析】
雅鲁藏布江大拐弯位于板块的交界处,板块的碰撞挤压形成高大的山脉,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了幽深的峡谷。
(3)
该处为背斜构造,拱形结构,稳定性强;地下水顺岩层向两侧流,(隧道处)不易汇集地下水,便于施工。
【解析】
多雄拉为背斜构造,结构稳定且不易储水;适合隧道的修建。
11 (1) D
【解析】
结合图中岩层的构造,河流等信息可知,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地貌的形成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力作用可能与板块的挤压作用有关。由岩层构造可知,甲山脉地下岩层两翼老、中间新,所处的地质构造为向斜;乙山脉地下岩层中间老、两翼新,所处的地质构造为背斜,因而两山脉的形成原因不同;丙河流形成于断层处,主要与断层处岩体破碎、容易被侵蚀有关。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 D
【解析】
背斜是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向斜是良好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储水构造,图中①处属于背斜构造,②处属于向斜构造,A、B 两项错误。③处为岩浆岩,不可能含有生物化石,C 项错误。图中②处岩层位于①处所属岩层的下面,说明②处岩层的形成时间早于①处,③处岩石侵入①岩层,说明③处岩层的形成时间晚于①处,D 项正确。
12 (1) D
【解析】
由图示可以看出,太平洋板块内部运动速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较大,图中各板块内部的运动速度并不相同;箭头线越长表示地壳运动越快,地壳越不稳定;太平洋板块运动最快,最不稳定。
(2) C
【解析】
甲在太平洋板块内部,太平洋 ( http: / / www.21cnjy.com )板块是由其中部海岭向两侧移动;乙是印度洋中部海岭,是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间的张裂带,不是俯冲带;丙是大西洋中部海岭,是非洲板块与美洲板块间的张裂带;丁是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间的俯冲带。
13 (1) C
【解析】
图中显示的地形部位为鞍部,地势较低,施工工程量较小,造价较低。
(2) D
【解析】
山区地形崎岖,地质构造复杂,修建铁路成本高,运营难度大,故在山区一般优先发展公路。
14 (1)
背斜
,
该处地层显示为中间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
【解析】
从岩层新老关系上判断向斜或背斜。
(2)
该处的褶皱类型为背斜,由于背斜顶部受到张力作用,容易被侵蚀而形成谷地。
【解析】
凉水河位于背斜顶部,主要是因为背斜顶部受到张力作用,岩石破碎,易被侵蚀而成为谷地。
(3)
山谷
,
自东向西
【解析】
从等高线走向上可知丙村位于山谷中;根据指向标和等高线弯曲情况可知凉水河自东向西流。
(4)
不同特点:乙村到甲村的道 ( http: / / www.21cnjy.com )路相对比较平直,乙村到丙村的道路比较弯曲。原因:乙村到甲村的地势平坦;乙村到丙村的地势起伏大,公路大部分路段呈之字形弯曲,沿等高线修建,可减小公路的坡度。
【解析】
公路选线与地形有关。一般地形平坦的地方,线路相对平直,修建难度较低。
15 (1) D
【解析】
读图可知,断层①将灰岩④断开,故灰岩 ( http: / / www.21cnjy.com )④先形成,断层①后形成;断层①形成后,地表面被侵蚀,形成侵蚀面,之后地壳下沉,接受沉积,形成砂砾石层②;最后岩浆喷发,形成玄武岩③。所以①②③④中最先形成的是④,D 正确,ABC 错误。故选 D。
(2) C
【解析】
读图可知,砂砾石层的下界存在侵蚀面,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知该面形成的时期遭受侵蚀,BD 错误。侵蚀面相对平坦而广阔,说明地壳运动相对稳定,A 错误,C 正确,故选 C。
16 (1) C
【解析】
由图示等高线可知,该地是山地,J、T、P ( http: / / www.21cnjy.com ) 是不同时代的岩层,说明该地先由沉积作用形成各时代岩层,再经褶皱形成山地,后又经历了断层过程。故选 C。
(2) B
【解析】
图示是山地,是岩层受水平挤压拱起形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图中 J、T 岩层间有断层发育,也可能是形成断块错动抬升成山;图中没有岩层的新老关系特征,不能判断是向斜构造还是背斜构造;没有岩浆活动现象。故选 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