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能力提升 练习(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1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能力提升 练习(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2-01 17:34: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章 第一节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能力
一、复合题
1. 读下面四幅地貌景观图,完成下面两个小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上面四幅图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景观是(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丙
(2).下列关于地貌景观乙和丁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前者为流水堆积作用形成,后者为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B.前者为风力堆积作用形成,后者为风力侵蚀作用形成
C.两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形成,前者以化学侵蚀为主,后者以物理侵蚀为主
D.两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形成,前者以物理侵蚀为主,后者以化学侵蚀为主
2. 中国地质博物馆的馆藏 ( http: / / www.21cnjy.com )精品中华龙鸟化石,产自我国辽宁省西部含有火山灰的湖泊沉积形成的页岩中,该岩层还含有丰富的各类动植物化石。读下面中华龙鸟化石图片,完成下面两小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形成中华龙鸟化石的地质作用是( )
A.重熔再生
B.冷却凝固
C.固结成岩作用
D.变质作用
(2).根据化石推断,中华龙鸟的生存环境最可能是( )
A.火山频发的高原山地
B.温暖湿润的湖泊附近
C.风沙肆虐的沉积盆地
D.冰川广布的高寒荒漠
3. 下面为秦岭、渭河平原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小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下列表示渭河平原形成过程的地质作用是( )
A.地壳抬升—断裂陷落—流水侵蚀
B.地壳抬升—褶皱凹陷—流水侵蚀
C.地壳抬升—断裂陷落—流水堆积
D.地壳抬升—褶皱凹陷—流水堆积
(2).下列地区与渭河平原地质构造相同的是( )
A.汾河谷地
B.成都平原
C.长江三角洲
D.东北平原
4. 峡谷是在新构造运动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流水侵蚀作用下形成的谷地,是一种两壁狭长且陡峭、深度大于宽度的地貌景观。下图示意太行山峡谷横剖面。据此完成下面三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形成最晚的是( )
A.石灰岩
B.页岩
C.石英砂岩
D.堆积砂砾石层
(2).太行山峡谷形成的年代从早到晚依次为( )
A.V 形峡谷、U 形宽谷、盘状宽谷
B.U 形宽谷、V 形峡谷、盘状宽谷
C.盘状宽谷、U 形宽谷、V 形峡谷
D.盘状宽谷、V 形峡谷、U 形宽谷
(3).下列对峡谷地区的地质推断,成立的是( )
A.石柱地貌形成晚于孤峰
B.目前峡谷以流水下蚀为主
C.峡谷处在断裂带上
D.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
5. 景文石产于安徽东南名邑宣城的山谷 ( http: / / www.21cnjy.com )河滩之中,为亿万年前形成的砂岩或粉砂岩,因石头表面有景有文,故称景文石。下面图 1 为岩石圈物质循环模型图,该模型图说明岩石通过不同的过程可以从一种形态转化成另一种形态,图 2 为安徽宣城的景文石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三小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图 1 中甲、乙、丙代表三大类岩石,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类岩石中能找到化石
B.乙类岩石较美观,有些可作为装饰材料
C.乙类岩石有大量气孔
D.丙类岩石表面有明显的流纹
(2).图 1 中数码反映的地质作用过程,正确的是( )
A.⑦——冷却凝固
B.⑤——外力作用
C.④——重熔再生
D.①——变质作用
(3).下列岩石中与景文石属于同一岩石类型的是( )
A.花岗岩
B.大理岩
C.玄武岩
D.石灰岩
6. 我国某山脉主峰由古老的片麻岩构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第四纪冰期时该地雪线高度为海拔 3500—3600 米。下面图 1 为该主峰附近地形图,图 2 为图 1 中某地的谷地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两小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图 2 谷地景观可见于图 1 中的(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图 2 谷地的成因是( )
A.构造断裂下陷
B.流水侵蚀作用
C.岩层挤压弯曲
D.冰川侵蚀作用
7. 马山石林位于山东省青岛市,由 ( http: / / www.21cnjy.com )无数呈四棱或五棱的单个柱体紧密排列组成。构成石林的岩石为玄武岩,岩体具有气孔构造,是世界柱状节理石群奇观之一。下面图 1 为马山石林景观。图 2 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两小题。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图 1 中影响马山石林形成的主要环节是( )
A.①—冷却凝固
B.②—外力作用
C.③—岩浆活动
D.④—变质作用
(2).构成马山石林的岩石所属的类型为图 2 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8. 下面图 1 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图 2 为美国西部的波浪谷景观照片。波浪谷是一种红色砂岩地貌,因砂岩上的纹路像波浪而得名。据此完成下面两小题。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下列关于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变质岩,乙为岩浆岩
B.丙为岩浆,丁为沉积岩
C.①表示熔融作用,③表示冷凝作用
D.②表示外力作用,④表示变质作用
(2).组成波浪谷的岩石按其类型应为( )
A.甲
B.乙
C.丙
D.丁
9. 桌状山是顶平似桌面、四周 ( http: / / www.21cnjy.com )被陡崖围限的方形山体。大瓦山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地处横断山脉东侧,海拔 3236 米,为世界第二高桌状山。大瓦山是地形倒置形成的向斜山,山体分两层,下部是构成山体基底的石灰岩,上部是层层堆叠的玄武岩。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大瓦山桌状地貌的形成过程可能是( )
A.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地壳抬升→岩浆喷发(形成玄武岩)→外力侵蚀(形成桌状地貌)
B.岩浆喷发(形成玄武岩)→地壳抬升→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外力侵蚀(形成桌状地貌)
C.地壳抬升→岩浆喷发(形成玄武岩)→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外力侵蚀(形成桌状地貌)
D.岩浆喷发(形成玄武岩)→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形成桌状地貌)
(2).大瓦山形成过程中,假若玄武岩层和石灰岩层的上下位置颠倒一下,则地表呈现的地貌最可能是( )21·世纪*教育网
A.平顶的桌状山
B.起伏和缓的丘陵
C.沉积层深厚的盆地
D.林立的峰林、峰丛
10. 下图所示地貌景观位于粤北地区,其形成需要特定的地质条件。据此完成下面两小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形成上图所示地貌景观的岩石类型、地质构造和所需的外力作用分别是( )
A.变质岩、水平裂隙、流水侵蚀
B.沉积岩、水平裂隙、风力侵蚀
C.岩浆岩、垂直裂隙、风力侵蚀
D.沉积岩、垂直裂隙、流水侵蚀
(2).导致上图所示景观岩层出露地表的最直接的内力作用形式是( )
A.垂直抬升
B.水平拉张
C.水平挤压
D.岩浆喷发
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一位到澳大利亚旅游过的游客在日记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写道:这里的十二使徒岩(下图所示),仿如哨兵一样站立在陡峭的石灰岩悬崖之前,守卫着澳大利亚大陆。其实,它们是海边一组十二块各自独立的岩石,其数量及形态恰巧酷似十二使徒而命名。这些宛如“十二使徒”的石柱群,是大自然造就出的“海岸雕塑”。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随着岁月的洗礼,原来的“十二使徒”现在只余下八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据下面短文,填写后半段内容,完成对“十二使徒岩”形成过程的描述。
“十二使徒岩”形成于海浪的侵蚀作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过去的 1000 万到 2000 万年中,来自南部大洋的风暴和大风卷起巨浪,不断地侵蚀相对松软的石灰岩悬崖,并在其上形成了许多洞穴,这些洞穴不断被侵蚀变大,以致发展成海蚀拱桥(门)。www.21-cn-jy.com
(2).图 b 与图 a 比较,指出明显变化并说明其变化的自然原因。
(3).推测随着时间的推移,“十二使徒岩”海岸地带(景区)未来将发生的变化。
12. 如图为一个岩层剖面,因其中岩 ( http: / / www.21cnjy.com )层呈香肠形态,故名为石香肠构造。由于不同力学性质岩层的岩系受垂直或近垂直岩层的挤压,软弱岩层被压向两侧塑性流动,夹在其中的坚硬岩层不易塑性变形而被拉断,构成剖面上呈平行排列的长条状块段。据此完成两小题。www-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形成石香肠构造的最主要的地质作用是( )
A.岩浆活动
B.地壳运动
C.变质作用
D.风化作用
(2).形成石香肠构造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
①不同岩层有韧性差异
②受到强大的压力
③出现明显的断层构造
④火山活动强烈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3. 台湾岛南部的“月世界”,又名恶地形 ( http: / / www.21cnjy.com ),指的是一种地表崎岖的地貌景观。因地质疏松,透水性又差,因此土壤遇雨水就变得十分软滑,顺坡向下流动,植物生长相当困难,地表犹如月球般荒凉贫瘠。其中的“泥火山”喷发出黏稠的泥浆,泥浆温度比当地气温低,静静外淌,不时爆裂出几个气泡。点燃这些气泡能生成火焰,出现“水火同源”的奇观。读下图,完成以下两小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月世界”地貌景观的形成原因是( )
A.变质作用——地壳抬升
B.风力堆积——流水侵蚀
C.板块张裂——岩浆活动
D.地壳抬升——流水侵蚀
(2).“泥火山”发育的地质构造及其“喷发”的主要能量来源分别是( )
A.背斜——断层、地球内能
B.向斜——断层、地球内能
C.背斜——断层、太阳辐射
D.向斜——断层、太阳辐射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形成玄武岩的岩浆流动性好,喷出冷凝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形成平坦的地形单元。如图所示,某海拔 500 米左右的玄武岩台地上,有较多海拔 700 米左右的玄武岩平顶山,及少量海拔 900 米左右的玄武岩尖顶山。调查发现,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分别形成于不同喷发时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指出玄武岩台地形成以来因流水侵蚀而发生的变化。
(2).根据侵蚀程度,指出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的先后次序,并说明判断理由。21*cnjy*com
(3).说明玄武岩台地上有平顶山、尖顶山分布的原因。
答案
第一部分
1 (1) D
【解析】
火山、断层为内力作用形成,石林、峡谷为外力作用形成。
(2) C
【解析】
石林属于喀斯特地貌,是流水溶蚀作用的结果,峡谷是流水冲刷侵蚀的结果。
2 (1) C
【解析】
只有沉积岩中才可能含有化石,沉积岩是沉积物在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的,因而形成中华龙鸟化石的地质作用是固结成岩作用。【来源:21cnj*y.co*m】
(2) B
【解析】
由于该岩层中还含有丰富的各类动植物化石,说明中华龙鸟生活的环境最可能是温暖湿润的湖泊附近。
3 (1) C
【解析】
渭河平原位于秦岭北坡,形成过程的地质作用首先是地壳抬升,北坡岩层有明显错动,断裂陷落形成地堑,然后受渭河的流水堆积作用,形成平原。【出处:21教育名师】
(2) A
【解析】
与渭河平原地质构造相同的是汾河谷地。成都平原是在构造盆地条件下,由河流堆积形成的。长江三角洲、东北平原都不是断层构造。【版权所有:21教育】
4 (1) D
【解析】
根据图中岩层分布可知,石英砂岩位于最底层,是形成最早的岩层;堆积砂砾石层是流水侵蚀、搬运、堆积而成的,形成最晚。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 C
【解析】
由材料可知,“峡谷是在新构造运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流水侵蚀作用下形成的谷地”,即内力抬升后遭受流水下切侵蚀,是自上而下逐渐侵蚀形成的。读图可知,位于最上方的盘状宽谷是最先形成的,位于最下方的 V 形峡谷是最后形成的,因而太行山峡谷形成的年代从早到晚依次为盘状宽谷、U 形宽谷、V 形峡谷,C 项正确。2·1·c·n·j·y
(3) B
【解析】
读图可知,石柱所在岩层形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时间晚于孤峰所在岩层,但石柱与孤峰哪个先形成的无法判断;读材料“峡谷是在新构造运动和流水侵蚀作用下形成的谷地”可知,地壳运动以垂直运动为主,峡谷以流水下蚀为主;由板块构造学说可知,太行山峡谷并不在断裂带上。21*cnjy*com
5 (1) B
【解析】
据图分析可知,甲类岩石为岩浆岩,其 ( http: / / www.21cnjy.com )部分岩石表面存在明显的流纹和气孔;乙类岩石为变质岩,变质岩中的大理岩是美观的装饰材料;丙类岩石为沉积岩,可能存在化石。
(2) D
【解析】
①是由沉积岩变成变质岩的过程,属于变质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用。⑦是岩浆岩转化为岩浆的过程,为重熔再生。⑤是岩浆岩变成变质岩的过程,属于变质作用。④是岩浆变成岩浆岩的过程,属于冷却凝固。
(3) D
【解析】
根据材料“景文石……砂岩或粉砂岩”可知,景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石属于沉积岩。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玄武岩属于喷出型岩浆岩,大理岩属于变质岩,石灰岩属于沉积岩。
6 (1) B
【解析】
图 2 为谷地景观,与图 1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的乙地相吻合。乙地等高线由地势低处向地势高处凸出,且有河流流经,为河谷地貌。甲地位于山顶,不属于谷地。丙地与丁地都大致位于山脊部位。
(2) D
【解析】
结合图 1 可知,图 2 谷地海拔介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 3440—3520 米,且底部较为平坦,形似 U 形。结合材料信息,第四纪冰期时该地雪线高度为海拔 3500—3600 米,说明第四纪冰期时遭受冰川侵蚀作用。图文信息没有显示该地发生过地壳构造断裂下陷运动和地壳的水平运动。乙地位于河流上游,谷地如果是受河流侵蚀作用形成的,应该呈现 V 形,图中谷地并没有呈现 V 形。
7 (1) C
【解析】
马山石林由玄武岩构成,玄武岩为火山喷发冷却凝固形成,属于岩浆活动。
(2) A
【解析】
读图可知,丙为丁重熔再生后的产物,则丙为岩浆,玄武岩为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形成,图 2 中只有甲是由岩浆生成的。
8 (1) D
【解析】
沉积物形成沉积岩,故乙为沉积岩。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箭头均指向丁,则丁为岩浆,岩浆形成岩浆岩,则丙为岩浆岩,甲为变质岩。形成沉积物的②属于外力作用,①是冷却凝固作用;③是重熔再生作用;④是变质作用,属于内力作用。
(2) 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波浪谷是一种红色砂岩地貌,砂岩属于沉积岩。结合上题,沉积岩对应图 1 中的乙。
9 (1) A
【解析】
石灰岩位于下部,玄武岩位于上部,说明先有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的过程,后有岩浆喷发形成玄武岩的过程,A 项正确。2-1-c-n-j-y
(2) D
【解析】
若位置颠倒,则上部为石灰岩层。该地位于横断山脉东侧,地势较高的石灰岩层在流水溶蚀、侵蚀作用下,会形成峰林、峰丛等喀斯特地貌。
10 (1) D
【解析】
据图可知,该地貌类型为丹霞地貌,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示岩层有层理构造,因此是沉积岩。据图可知,其地质构造是垂直裂隙。粤北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因此多流水侵蚀。
(2) A
【解析】
结合上题可知,图示地貌景观的岩石类型为沉积岩,垂直裂隙构造,且图中岩层没有发生弯曲,故其形成的最直接的内力作用形式是垂直抬升。【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1 (1)
在海浪的不断侵蚀作用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海蚀拱桥(门)顶部最终坍塌,海蚀拱桥外侧的部分形成形状各异的岩石柱,并从海岸岩体分离了出去,最终形成了“十二使徒岩”。
【解析】
已形成的海蚀拱桥(门),在海浪的侵蚀作用下会坍塌,使海岸岩体从陆地分离出去,最终形成“十二使徒岩”。
(2)
变化:(石柱数量发生变化)一根石柱已成碎石。自然原因:由于海水波浪长期侵蚀着石柱的根基,导致这根石柱倒塌并破碎。21教育网
【解析】
对比两图可知,图 b 中有一根石柱已变成了碎石,这主要是因为石柱底部长期受海浪侵蚀,导致这根石柱倒塌并破碎。
(3)
由于“十二使徒岩”继续受海风、海水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侵蚀,导致“使徒岩”会继续倒塌(数量减少),被海水搬运;同时,海水在不断击打、侵蚀石灰岩海岸并使其后退的过程中,又有新的“使徒岩”形成。
【解析】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海浪的侵蚀作用下,原有的“使徒岩”会不断倒塌,石灰岩海岸也会不断后退,形成新的“使徒岩”。
12 (1) B
【解析】
根据材料判断,石香肠构造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壳运动产生了挤压力,导致岩层变形、变位形成的,B 项正确。岩浆活动会形成新的岩石,而这里只是岩层发生了弯曲变形,A 项错误。变质作用会导致新的岩石形成,而不是只改变岩层的形态,C 项错误。风化作用会使大的岩石变为碎石,而石香肠构造是岩层受挤压变形形成的,D 项错误。
(2) 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石香肠构造是岩石受挤压,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弯曲变形形成的,因为不同岩层的韧性不同,软弱岩层可塑性强,受力后向两侧塑性流动,夹在中间的坚硬岩层不易塑性变形而被拉断,最终形成类似香肠的构造,①②正确。断层构造是岩层受力断裂,并沿断裂面出现明显位移的构造;火山活动强烈时地表会出现明显的火山锥,③④错误。
13 (1) D
【解析】
结合材料“因地质疏松,透水性又差,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此土壤遇雨水就变得十分软滑,顺坡向下流动”可知,该地貌景观的地势较高,应与地壳抬升有关;该地降水多,地势较陡,流水侵蚀作用强。
(2) A
【解析】
“泥火山”能喷发出泥浆,说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断层构造;泥浆中可点燃的气泡应为天然气(或类似气体),其存储于背斜构造中,推测可能是背斜产生断裂,导致气体逸出。该地地处地壳活跃地带,可能是地壳运动导致油气层压力过大,油气推动泥浆喷洒而出,泥浆喷发的主要能量来源是地球内能。
14 (1)
台地被流水侵蚀、切割,起伏加大,面积变小。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和地貌形成的相关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识,抓住“形成玄武岩的岩浆流动性好,喷出冷凝后,形成平坦的地形单元”这句话是解题的关键,考查学生通过阅读地质剖面图,获取所在地经历的地质事件信息的能力,进而重建当地在内、外力作用下的环境演变过程。
由材料可知,玄武岩形成平坦的地形单元,但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500 米左右的玄武岩台地上,有较多海拔 700 米左右的玄武岩平顶山,及少量海拔 900 米左右的玄武岩尖顶山,说明最初的平坦台地被流水侵蚀、切割,起伏加大,且由台地变成平顶山变成了尖顶山,说明面积变小。
(2)
形成的先后次序:构成尖顶山的玄武岩,构成平顶山的玄武岩、构成台地的玄武岩。
理由:地貌侵蚀程度越严重,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明岩石暴露时间越长,形成时间越早。台地受侵蚀轻,构成台地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晚;平顶山保留台地的部分特征,构成平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较晚;尖顶山已经没有台地的特征,构成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早。
【解析】
由材料可知,玄武岩最初形成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平坦的地形单元,后经流水的侵蚀、切割,形成尖顶山、平顶山和台地,地貌侵蚀程度越严重,说明岩石暴露时间越长,形成时间越早,尖顶山已经没有台地的特征,构成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早;台地受侵蚀轻,构成台地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晚;平顶山保留台地的部分特征,构成平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较晚。
(3)
早中期喷出的岩浆冷凝成玄武岩台地后,大部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被侵蚀,残留的部分为山体。最新(晚)一期喷出的岩浆未能完全覆盖残留山体,冷凝成玄武岩台地,其上仍保留了原有山体。
【解析】
据以上分析可知,通过保留的部分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判断台地、平顶山、尖顶山形成的早晚,平顶山、尖顶山是较早形成的,早中期喷出的岩浆冷凝成玄武岩台地后,大部分被侵蚀,残留的部分为山体。台地形成的时间较晚,也就是最新(晚)一期喷出的岩浆未能完全覆盖残留山体,冷凝成玄武岩台地,故其上仍保留了原有山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