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六单元课内知识专练卷2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六单元课内知识专练卷2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01 19:41: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单元课内知识专练卷
姓名:_______________
一、文化知识积累。
(1)我国古代道家理论认为天地万物可以分为五大类,谓之“五行”,相生相克,这“五行”是指 、 木 、 、 、 。
(2)人们常用“五谷丰登”代表丰收,“五谷”是指 、 、黍 、 、 。
(3)“五音不全”通常是指不会唱歌或唱歌跑调,其实“五音”是我国古老的五声音阶,指的是 、 、 、 徵、 。
(4)人们常说“五彩缤纷”,“五彩”是指黄、 、 、 、 。
二、口语交际。
现在科技飞速发展,家家户户电脑、手机都普及了,遇到什么问题上网查一查就行。于是,有许多同学认为:背诵课文、古诗没有必要。如果让你去说服他们,改变他们的看法,你会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内阅读。
看完树,我们在村口道别。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漾的小院。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1)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领会——( ) 告别——( )
(2)选文主要写了作者的 ,联系全文来看,它起到了_____的作用。
(3)选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递进C.表示转折 D.表示省略
(4)“另一种东西”表面指的是 ,
事实上指老人 。
四、课内阅读。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产资源来说,它( )谁的恩赐,( )经过几百万年,( )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溉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 )使它们不能再生,( )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有人会说,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1.在文中的括号中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选段中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说明方法来说明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3.结合本课及你课外收集到的资料,你想对我们人类说点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品读语段,完成练习。
只有一个地球(节选)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短文中提到的可再生资源有 、 和生物资源。
2.根据选段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1)从文中“ ”一词可以看出这段文字的两句话是转折关系。
(2)地球上自然资源遭到破坏的原因:一是 ,二是 。
3.文中加点的“本来”一词可以去掉吗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 金 、 木 、 水 、 火 、 土
(2)稻 、 麦 、 黍 、 菽 、 稷
(3)宫 、 商 、角 、 徵、 羽
(4)黄、 青 、 赤 、 白 、 黒
二、同学们,相信大家都看过《中国诗词大会》这个节目吧,是不是觉得“腹
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诗形容主持人董卿最恰当不过。多读多背,不仅能使你
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提高,而且会从内到外散发出别样的气质。
三、1.领悟 道别
2.感悟 点明主题/点明中心3.A
4.老人创造的这片绿洲 开辟山林、绿化家园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
四、1.不是……而是…… 甚至 不但……还……
2.举例子 作假设 列数字3.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地球的公民们,快醒悟过来吧!保护身边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做起,行动起来,让我们一起保护我们生活的大家园——地球!
五、1.水资源 土地资源
2.(1)但是 (2)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 滥用化学品
3.不能去掉。“本来”强调了这些资源原先的可再生性,突出了现在的不可再生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严谨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