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美术实验教材八册第17课
《虎头装饰》教学设计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虎头装饰》
学科 美术 学段 第二学段 年级 四年级
相关领域 设计·应用
教材 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八册第17课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1、《美术新课标》提出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与交流,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相连。的教育理念。因此,本课着重用纸、废弃物等多种材料进行虎头装饰,贴近生活,培养学生的大胆创新的意识,提高动手及设计能力,增强审美情趣,又可以培养他们集成与发扬民间传统艺术。引导学生观察、反思生活现象,以正确的设计理念介入生活。提高学生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2、创新与设计是一种发现和探求新知识的心理需求,也是美术教学的基本任务,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设计意识,将会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本课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注重艺术的施教过程。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用最短的时间,设法为学生提供时间与机会,放手让他们自己分析、自己发现、自己领悟,最终让学生大胆创新设计,领悟艺术设计的真谛。
二、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虎头装饰》一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八册第17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的内容。与本册第16课《走访民间艺人》同属以民间美术为题材的内容。本课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凸显了“设计.应用”领域课程的知识性、目的性、实用性及组织合理性的特点。学生在《走访民间艺人》一课学习的基础上,对于民间美术的特点有了一定的认知。对于民间老虎工艺品,他们并不感到陌生、但是,作品中所蕴藏的深厚文化内涵却了解很少。通过本科的学习,能巩固曾经学习过的设计知识,探索更多的设计方法,培养“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学情分析本课出现在四年级的第二学期,学生处于第二学段。通过以往的学习,学生对设计应用已有了一些简单的、基础的了解,80%的学生对待新知识有好奇、新鲜感,有初步的美术技能,有强烈的表现欲望,有较丰富的想象力,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制作能力。16%的学生缺少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4%的学生为学困生,造型能力较弱,教师应采取多种形式的自主学习,小组探究讨论教学活动,使其全面认识、提高。可能遇到问题是想的好但不会表现或表现的不充分,缺少设计制作的激发和技巧。
三、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一)教学目标1.了解民间艺术中的虎头装饰是对现实生活中的老虎进行创造性的夸张、变形的结果。2.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美化生活环境的意识和热爱生活情感, 培养学生热爱民间传统文化的情感,激发学生创作民间艺术形象的兴趣。(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了解民间艺术中虎头装饰的相关知识,学习利用多种材料设计制作虎头装饰烦人方法。难点:巧妙运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制作出新颖实用、做工精致、富有创意的虎头装饰作品。
4、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时 教师活动(主导) 学生活动(主体) 教学意图
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2 检查学生用具的摆放、坐姿。听这是谁的叫声?出示图片(生活中的老虎)你知道哪些可以描绘老虎的词语?生活中的老虎和民间的老虎有什么区别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虎头装饰》一起去研究研究。 准备好学具课下按所找资料内容分好小组 学生听声音欣赏图片 从学生的生活入手
讲授新课艺术实践评价作品课堂拓展 3133121221 快看(出示民间虎头图片)这是民间的虎头给你什么样的感受?2、民间美术中的虎头装饰和自然界中的虎头有什么不同?引导小组讨论。3.除了这些,你们还见过哪些用老虎形象做的装饰品?4.看书上35页下面的虎头装饰都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材料在颜色和形状上有什么特点?如何巧妙运用这些材料的特点进行虎头装饰的。小组讨论。5、教师示范:用废旧材料制作的虎头装饰。如何巧妙运用这些材料的特点进行虎头装饰的。6、欣赏同龄学生的作品。7、欣赏了这么多作品,谁能说说你想用你准备的材料怎样设计。1.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意见富有情趣的虎头装饰品或试用品。 2.巡视指导。展示作品你能介绍一下你设计的虎头装饰作品吗?谁能说说你喜欢哪件作品,为什么?展示虎头的艺术品。 培养学生敏锐细致的观察能力。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感悟,便于加深理解。运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制作,倡导低碳环保的生活习惯,感悟色彩对比与和谐的形式原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帮助学生掌握设计制作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大胆想象。丰富表象,寻找设计灵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明确作业要求培养血红色呢过的表达能力,在评价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及自信心,通过互评发现他人的闪光点。开拓学生视野
板书设计 17、 虎头装饰 教师示范 学生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