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6张PPT)
2
0
2
1
人教部编版语文
二年级上册
8 古诗二首
学习内容
1.识记生字。
2.写字。
返 回
第一阶:我爱识字
会认字
qióng
pù bù
yáo
yù
欲望 无穷 瀑布 遥望
1.识记生字。
会意:尽
象形:川
形声:依 黄 层 照 炉 烟 挂
2.写字。
识字提纲
我会认读
川:“川”是象形字。甲骨文的“川”字很像大河流水形,两边为岸,金文线条化,并使大水中连。“川”字的本义是河流,水道。引申为山原间平坦的陆地。
字理识字:川的演变
山川 名山大川
米粮川 一马平川
甲骨文
金文
楷体
一马平川
多音字
尽
尽头
尽管
辨析:表示“完毕”“全部用出”“副词,都,全”时,读jìn,如,尽头, 尽力;表示“极,最”“力求达到最大限度”“放在最先”时,读jǐn,如,尽量,尽里头。
jìn
jǐn
我会认读
形声字识记
挂
依
炉
与手有关。
用人
依靠
与火有关
依靠、依次、
相依、依从
读音为guà
读音为yī
挂上、挂钩、披挂、树挂
炉子、炉台、
火炉、电炉
读音为lú
形旁表意
声旁表音
易读错
“穷、黄”是三拼音节;
“依、欲”是整体认读音节;
“层”读céng,不读chéng;
“川”读chuān,不读cuān。
会写字
川
炉
烟
挂
黄
照
层
依
独体字
左右结构
半包围结构
尽
上下结构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结构
部首
书写
左右结构
左窄右宽,“亻”两笔在横中线上侧相接;“衣”的首笔点在竖中线右侧,长撇从横笔中部起笔,撇至“亻”侧。
亻
依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结构
部首
书写
上中下结构
上部扁、宽,中下部长、窄。第四笔横长,在横中线上侧;下部的撇、点上合下开,底部持平。
黄
黄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结构
部首
书写
半包围结构
左窄右宽,左低右高,左短右长;“母”先写竖折、横折钩,在从上到下写点、横、点。
层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结构
部首
书写
上下结构
“昭”窄、大,“灬”宽、 扁、“昭”,“日”窄“召”宽,“刀”在右上格,“口”上宽下窄,顶部在横中线上;“灬”上合下开。
灬
照
学习内容
1.理解词语。
2.理解内容:理解课文内容。
返 回
第二阶:我会阅读
词语听写
依靠 尽情 黄河 楼层 照办 炉子 烟花 挂心 山川
近义词
望-看
反义词
前-后
直-弯
理解词语
香炉峰
[白日]指傍晚落山时的太阳。
[依]挨着,靠着。
[尽]完。这里指太阳依着群山渐渐西沉,
最后都看不见了。
[入海流]是说黄河最终流入大海。
[欲]想要。
[穷]尽。
[香炉]指香炉峰。
[直下]直泻而下,形容速度非常快。
理解词语
[银河]晴天夜晚,天空呈现出一条明亮的
光带,夹杂着许多闪烁的小星,看
起来像一条银白色的河,叫作银河。
银河由许许多多的恒星构成。也叫
天河。
[九天]极高的天空。古诗中的“九”,往往表示“极多”的
意思,又引申指“高、深”。像这样的词还有“九
重”“九霄”等。
银河
王之涣(688~742):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性格豪放不羁,为人慷慨,常击剑悲歌,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其诗用词朴实,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主要作品:《登鹳雀楼》《凉州词》等。
登鹳雀楼
登上鹳雀楼举目远望,看见太阳靠着群山落下去了,黄河的水正滚滚流向大海。想要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就要再登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
鹳雀楼被誉为我国古代四大文化名楼(滕王阁、岳阳楼、黄鹤楼、鹳雀楼)之一。故址在山西省永济市。
景色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下沉,滔滔黄河水朝着大海的方向汹涌奔流。
感想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点明登高与望远的关系:若想看到更远的风景,需要登上更高的楼层。
望庐山瀑布
李白(701~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其诗风格豪放,想象丰富。
主要作品:《蜀道难》《行路难》《静夜思》《将进酒》等。
阳光的照射下,庐山的香炉峰升起紫色的云雾。远远望去,一条白练似的瀑布好像挂在山前。瀑布那么高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了人间。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美:云雾不断地慢慢地
向上升腾。
特点:高、直、陡。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太阳照在香炉峰上,峰顶云雾弥漫,蒙蒙的水汽透过阳光,呈现出一片紫色,好像燃起的紫烟,缭绕着香炉峰,远远望去,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丝带高挂于山川之间。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瀑布气势磅礴
“落”字好像写出了天上突然发生了变化,天裂了,银河从天上陡然掉到了人间。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瀑布从很高很高的山峰上直泻而下,使人以为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
思考:这两句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场景?
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描绘出瀑布从高处喷涌而出,一泻千里的宏大景象。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夸张
白发三千丈。
危楼高百尺。
桃花潭水深千尺。
轻舟已过万重山。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后两句诗中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你还能找到李白诗中运用这种修辞方法的诗句吗?
仿写
夸张
《登鹳雀楼》写了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激励我们努力学习,积极向上,做生活的强者!
《望庐山瀑布》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方法描写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学完本课的收获是什么?
结构图示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实景)
黄河入海(想象)
登楼所见
登楼所感
欲穷千里目(博大胸怀)
更上一层楼(包含哲理)
结构图示
望庐山瀑布
生紫烟
挂前川
遥 看
联 想
三千尺
落九天
学习内容
1.课后作业。
2.内容拓展:
(1)描写大自然的古诗
(2)李白名字的由来
返 回
第三阶:我想试试
课后习题1
朗读课文。
老师来指导
《登鹳雀楼》具有音乐性,节奏鲜明,在朗读时,要字字清楚,有节奏感。《望庐山瀑布》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象。朗读基调是舒展奔放、神奇壮阔的。语气舒畅豪放,惊叹新奇,语调激昂。
课后习题1
朗读课文。
登鹳雀楼
望庐山瀑布
白日/依山/尽,黄河 /入海/流 。
欲穷 /千里/目,更上 /一层/楼 。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课后习题2
2.读诗句,想画面,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读诗句,想画面,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答案供参考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水朝着大海的方向汹涌奔流。
瀑布从很高很高的山峰上直泻而下,使人以为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
课后习题2
3.读一读,记一记。
老师指导
这四组词语的构词方式非常有趣。“穷尽、层叠、烟云、山川”都是由两个意思相近或相对的字组成的。 由它们构成的四字词语的格式也很相似,如“山穷水尽、烟消云散”,都是第1个字与第3个字相对,第2个字与第4个字相近或相对。
课后习题3
3.读一读,记一记。
课后习题3
穷尽 山穷水尽 层叠 层林叠翠
烟云 烟消云散 山川 名山大川
qióng jìn shān qióng shuǐ jìn
céng dié céng lín dié cuì
yān yún yān xiāo yún sàn
shān chuān míng shān dà chuān
课后习题3
巧练不可少。
照样子,将词语补充完整。
穷尽—( )穷( )尽 红绿—( )红( )绿
颜色—( )颜( )色 风月—风( )月( )
花草—( )花( )草
异
山
水
花
柳
五
六
清
白
奇
我想试试
描写大自然的古诗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我想试试
读读故事:李白名字的由来
李白七岁时,父亲要给儿子起个正式的名字。李白的父母酷爱读书,他们要培养儿子做个高雅脱俗的人。父亲平时喜欢教孩子 看书、作诗,在酝酿起名之时,同母亲商量好了,就在庭院散步时考考儿子作诗的能力。父亲看着春日院落中的葱翠树木,似锦繁花,开口吟诗道:“春风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它先来。”母亲接着道:“火烧叶林红霞落。”李白知道父母吟了诗句的前三句,故意留下最后一句,希望自己接续下去。他走到正在盛开的李花前,稍稍想了一下说:“李花怒放一树白。”“白”——不正说出了李花的圣洁高雅吗?父亲灵机一动,决定把妙句的头尾“李”“白”二字选作孩子的名字,便为七岁的儿子取名为“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