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 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辉煌
课程标准 省考要求 考点展示
课程标准 省考要求 考点展示
了解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1、了解伽利略、牛顿对经典力学建立的主要贡献。 2、认识经典力学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3、体会尊重事实、不迷信权威、勇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 伽利略、牛顿对经典力学建立所作的贡献;经典力学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简述进化论的主要观点, 1、简述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 2、通过进化论发展传播过程中出现的争论,认识到科学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但科学终将战胜愚昧和迷信。 拉马克和早期的生物进化思想;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
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1、列举工业革命时期瓦特改良蒸汽机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气技术应用的史实。 2、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3、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知道相对论、量子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意义。 知道爱因斯坦相对论、普朗克量子论的主要内容。 认识相对论、量子论的意义。3、学习爱因斯坦等科学家为科学而不断探索的进取精神。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量子论的诞生与发展。
以网络技术为例,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了解网络技术发明和发展的情况。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测试要求
了解伽利略、牛顿对建立经典力学所作的贡献。了解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普朗克提出量子论理解相对论、量子论提出的意义
了解《物种起源》理解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影响
了解工业革命时期瓦特改良蒸汽机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气技术的应用了解二战后计算机的诞生和互联网带来的积极影响
史论共享
1.经典力学在近代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地位:
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开始的科学研究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伟大成就之一,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牛顿力学体系是人类对自然规律第一次进行的理论性概括和总结,它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它是近代自然科学理论体系中最先成熟和完善的核心理论体系。
2.达尔文进化论提出的意义:
打破了造物主造人的神话,直刺神创说的要害,是对上帝造人说的颠覆。生物进化论把发展变化的思想引入生物世界,使人们不再把动物和植物之间、动物和人之间的区别看作是绝对和神圣的。
3.相对论和量子论提出的意义:
相对论是物理学思想的一次重大革命,它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论,从本质上修正了由狭隘经验建立起来的时空观,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同时,它也发展了牛顿力学,将牛顿力学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在量子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量子力学,极大地促进了原子物理、固体物理和原子核物理等科学的发展。同时,也标志着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
5.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它把人们带进了信息时代。网络拉进了世界各地的距离,使得地球变得“更小”了。互联网突破了空间的限制,使世界更紧密地连成一体,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大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交往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为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引起了一场学习的革命。
考点梳理
考点一、经典力学
1.伽利略——经典力学的奠基者
(1)意大利著名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近代 的先驱。(2)主要贡献:天文学方面:自制天文望远镜,证明了哥白尼“日心说”的正确性;物理学方面: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为 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2.牛顿——经典力学的建立者
1687年,牛顿出版了力学经典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力学体系,成为近代物理学的重要支柱,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第一次大飞跃。在这本书中,牛顿提出了物体机械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3.历史地位:
(1)牛顿的力学体系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 ,它以 为基础,以 为表达形式;(2)在生产和科学实验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和验证,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人们发现了 ;(3)标志着 的形成,牛顿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
考点二、进化论
1.创立过程
拉马克:19世纪初期,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提出了生物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的观点,肯定了 对物种变化的影响。为达尔文创立进化论奠定了重要基础。
达尔文:1859年,达尔文的巨著《 》出版,标志着 的诞生。
主要观点:
(1)一切生物都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2)物种不断变异,新物种不断产生,旧物种不断灭亡;
(3)物竞天择、 、自然选择是自然界的规律。
2.意义
(1)进化论从根本上推翻了长期统治生物学界的“ ”,是生物学的一次伟大综合,使生物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
(2)把“变化”“发展”的观念引入科学领域,对欧洲思想界、科学界和宗教界产生了巨大影响。严复借用进化论思想宣传维新变法,推动变法高潮的到来。
考点三、相对论和量子论
1.量子论
(1)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 概念,认为物质的辐射能不是连续的,而是以最小的、不可再分的能量单位即能量量子的整数倍跳跃式的变化。标志着量子理论的诞生。
(2)1905年,爱因斯坦利用量子论成功的解释了 ,进一步推动了量子论的发展。
(3)20世纪30年代,建立了量子力学。标志着人类对 的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2.相对论
(1)1905年,爱因斯坦创立狭义相对论。
(2)1916年,建立广义相对论。
3.相对论和量子论提出的意义
(1)相对论的建立,是对近代物理学理论框架的重大突破,形成全新的时空观、运动观和物质观,是人类思想史上一次根本性变革,对整个自然科学和哲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相对论和量子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量子理论也标志着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
◆牛顿力学和相对论的关系
1.牛顿力学体系概括了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但前提是物体在低速运动的情况下才适用。
2.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注意:不是否定牛顿力学),指出时间和空间不是绝对不变的,而是随着物质的运动而变化,并提出质能转化原理,奠定了开发利用原子能的理论基础。
3.相对论发展了牛顿力学,牛顿力学只是在低速运动状态下的一个特例。牛顿力学是整个力学的基础,它所提出的力学概念至今仍是物理学的重要思想。
考点四、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1.蒸汽机的发明与应用
(1)背景: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和实验科学的发展孕育了蒸汽动力技术。工业革命开始后,迫切需要解决动力不足的问题。
(2)过程:英国人 对纽克门蒸汽机进行了重大改进,使蒸汽机的动力形式从直线往复运动变为旋转运动。1785年首先用于纺织业,从此,蒸汽机得到广泛应用(如:汽船、蒸汽机车的发明)。
2.电力的广泛应用
(1)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
(2)1866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发明 ,不久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电动机。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发明,使电力成为蒸汽动力之后的一种新能源。
(3)1882年,美国人爱迪生在纽约创建第一个发电站,把输电线连接成网络。他发明了电灯,改进了电话等,对电力的广泛应用作出了巨大贡献。
(4)内燃机的发明促进了交通工具的改进,汽车、飞机相继问世;也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石油化工的发展。
3.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1)经济: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
(2)政治:确立和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3)世界格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4)社会生活:城市兴起,人们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考点五、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影响
1.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明与发展
(1)电子计算机的发明
①1946年,美国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 ,至今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并研制出具有“人工智能”的计算机系统。
②影响:为自动化和 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电子计算机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2)网络技术
1969年,美国出于“冷战”需要,建成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网络。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发展成为全球信息网(WORLD WIDE WEB)。1993年,中国第一条互联网专线正式开通。
2.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1)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进入 ,促进了 的形成和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活、社会交往和思维方式,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为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引起了一场学习的革命;
(2)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带来很多问题:信息泛滥、垃圾信息、网络安全和网络犯罪等现象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和健康发展;虚拟社会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交往都有消极影响;特别是一些腐朽落后的文化和有害信息腐蚀了青少年的心灵,使他们痴迷网络甚至走向犯罪。
重点难点突破
★近代科技的发展历程及西方领先的原因
1.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
(1)17世纪: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反映了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规律,是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
(2)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科学技术长足发展,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相对论是这一时期的突出成就。
(3)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的使用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4)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特征,把人类推进到“电气时代”。
(5)第三次工业革命:20世纪四五十年代,计算机的应用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2.西方近代科技领先世界的原因:
(1)14、15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步确立,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2)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科技发展提供了思想武器。
(3)资本主义制度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4)工业革命促进了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
(5)科学家献身科学的勇气、严谨求实的态度、锲而不舍的精神为科技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
考点达标演练
一、选择题
1.近代科学始于14—16世纪,随着大国的兴衰变迁,世界舞台上先后出现过五个科学中心,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⑤③②④① B.③⑤④②① C.⑤②④③① D.⑤③④①②
2.2009年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150周年,也是达尔文诞辰200周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后,引起了宗教势力的强烈反对,他们叫嚣“打倒进化论”和“粉碎达尔文”,而支持者称达尔文是“生物学领域里的牛顿”。这说明了( )
①达尔文的进化论实际上否定了上帝创世说 ②达尔文的进化论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潮流③达尔文的进化论反映了早期资产阶级的要求④达尔文的进化论成为欧洲宗教改革的指导思想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3.“成功—只需一个点击”简要而准确地说明了网络信息化工具的最大特点与优点,高度地概括了它对人类社会生活及人类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活动的重大作用和影响。这本质反映了( )
A.在当前要想取得事业成功相对来说比过去更加容易
B.在现代社会中,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影响深远
C.电子计算机技术由个人电脑时代进入整个网络时代
D.数字网络技术已经普及到千家万户,深入生活领域
4.电视剧《神话》是国内首部“穿越”题材电视剧,让历史人物蒙毅大将军和公主穿越古今。目前,人类实现“穿越时空”梦想的科学依据主要是( )
A.相对论 B.量子论 C.牛顿力学 D.太阳中心论
5.牛顿临终遗言:“我好像是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孩子,不时为拾到比通常更光滑的石子或更美丽的贝壳而欢欣鼓舞,而展现在我面前的是完全未探明的真理之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子”“贝壳”是量子理论和电磁学说
B.其理论深刻揭示了时间、空间的本质属性
C.牛顿的理论开辟了工业革命时代
D.牛顿尚未踏入自然科学的“真理之海”
6.《大国崛起》解说词:“三百年前,人类的思想还充斥着迷信和恐惧,水为什么会往低处流?太阳为什么会升起落下?这些今天看来简单至极的问题,在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这些“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把握”的问题,终于被人类破解的标志性科学成就是( )
A.牛顿的经典力学 B.达尔文进化论 C.爱因斯坦相对论 D.李四光地质力学
7.下列学术观点与科学家相匹配的是( )
①“人的结构和其他动物一样,尤其和猿更接近” ②“科学的真理不应该在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去找,而应该在实验中和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中去找。” ③“可以有这样一个地方,过去的事尚未发生;也可以有这样一个地方,未来的事已经发生。” ④“一切物体皆有引力,而且与各自所含的质量成正比。”
A.①拉马克 ②法拉第 ③普朗克 ④牛顿
B.①达尔文 ②伽利略 ③爱因斯坦 ④牛顿
C.①达尔文 ②牛顿 ③爱因斯坦 ④法拉第
D.①拉马克 ②牛顿 ③普朗 ④伽利略
8.1889年,第四届世界博览会在法国首都巴黎举行。为迎接这次经济盛会,巴黎修建了300米高的埃菲尔铁塔作为新的标志性建筑。下列关于这次盛会与埃菲尔铁塔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铁塔上有可能会采用电灯照明技术 ②展品中可能会有以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
③看到巴黎上空有飞机在飞行 ④人们可以采用电话这种快捷方便的方式进行联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1859年以后,信仰再次产生严重的危机。宗教真理之金同那个盛装它的古老破旧的钱袋一起丢弃了,而且再也找不回来了。这主要是由于( )
A.马丁·路德提出信仰得救,与“上帝直接对话”
B.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否定生物“神创说”
C.牛顿创立经典力学理论,摆脱神学对科学的束缚
D.赫胥黎创立人猿同祖论,否定“上帝造人说”
10.电视政论片《大国崛起·工业先声》的解说词说:“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这表明( )
A.牛顿是工业革命的倡导者 B.科技为生产发展提供了条件
C.改良蒸汽机问世标志着工业革命开始 D.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推动生产力进步
11.在某一科学家的讣告中是这样评价他的发明:“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有助并报偿后代的劳动。”这位科学家是( )
12.《新全球史》在评论某一项科学成果时写道:一个清楚明白的宇宙已经消失,代之而来的是一个全新的宇宙。在这个宇宙中,现实或真实仅仅是一系列精神概念。这个“科学成果”是( )
A.亚里士多德有关物体运动的观念 B.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C.牛顿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13.世博会关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通过完整展现事物发展的过程,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给人民以深刻的启迪。据此判断,1958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的“二战”后第一个世博会的主题及用意应是( )
A.“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揭示人类已经进入城市化时代
B.“人类、自然、科技——蓬勃发展的全新世界”:倡导可持续发展和再利用理念
C.“交通与通讯——人类的发展和未来”:提醒人类已经步入信息时代
D.“科学主导的文明与人道主义”:用科学进步促进人类的和平环境
14.斯塔夫里阿诺斯写道:“工业所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他所描述的现象反映了( )
A.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 B.垄断促进科学技术进步
C.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剧 D.国家全面干预科学研究
15.在生物科学中,首次把“造物主”从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的是( )
A.神创造世界万物 B.植物学和生物学
C.细胞学说 D.生物进化论
16.下列自然科学成就中,其影响远远超越其学科范围,扩展到社会思想领域,并对中国近代救亡运动产生重要影响的是( )
A.经典力学 B.进化论 C.相对论 D.量子论
17.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汤姆生在展望20世纪物理学前景时,讲道:“动力理论肯定了热和光是运动的两种方式,现在,它的美丽而晴朗的天空却被两朵乌云笼罩了。”其中第二朵“乌云”,尤以黑体辐射理论出现的“紫外灾难”最为突出。下列哪一理论驱散了这一“乌云”( )
A.伽利略提出自由落体定律 B.牛顿导出万有引力定律
C.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D.普朗克创立量子理论
18.为了纪念伽利略,国际天文联合会(IAU)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共同发起了2009年“国际天文年”活动。伽利略的主要贡献有( )
①发现落体定律,为经典力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②发明天文望远镜并发现许多星体
③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④其显著特征是数学化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9.从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带来的影响来看,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 )
①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 ②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因此改变
③人类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出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0.诺贝尔奖获得者道格拉斯 诺斯写道:“假设一位古希腊人能被奇迹般地送到1750年的英国,他或她会发现许多熟悉的事物。不过,如果希腊人再晚两个世纪被送来,就会发现,自己宛如置身于一个‘幻想’的世界,什么都不认识,甚至什么都不理解。”作者提出后一种假设的主要历史依据是 ( )
A.工业社会形成与发展 B.人口爆炸性增长
C.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 D.各国间交往密切
1.(2010江苏高考题)“把能量的变化看成是跳跃式的进行,成功地解释了经典理论无法解释的某些现象,打破了经典物理学中一切过程都是连续变化的观念。"这一理论的诞生主要由下列哪一问题引发 ( )
A.研究热辐射 B.揭示时空本质属性
C.解释光电效应 D.预测未知行星方位
二、非选择题
2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一 牛顿 图二 爱因斯坦 图三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材料二、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在创造新的物质价值的同时,由于科学技术还能够开发新的能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治理环境,保护生态,为保障人类的健康提供知识和技术支撑,提高国家和社会的安全防护能力,使科学技术价值的内涵不断扩大。科学技术除了是对客观世界的系统认识、是正确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之外,同时也是技术与管理创新的基础和源泉,是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基础和技术支撑,是国家安全能力的保障,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大决策和立法的重要依据,是创造就业和解决贫困的手段,是科学教育和终身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石,是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路甬祥《全面认识科学的价值及其时代特征》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牛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了从未有过的自信。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请论证该观点。
(2)概述图二与图一历史人物的物理学理论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3)“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这个东西。”分析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原因。
(4)据材料二,指出如何正确评价科学创新的价值?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51年英国举办首次世界博览会时,维多利亚女王就通过外交途径邀请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参展,但清政府并无兴趣,而在上海英商洋行任买办的徐荣村得知此事,立刻行动,将自己经营的“荣记湖丝”打包装船,紧急运往伦敦参展,并荣获优质奖牌。
——戴鞍钢《世博会与晚清江浙经济》
【材料二】、英国经济学家史丹莱·杰温斯描述英国19世纪中期成为“世界工厂”时写道:北美和俄罗斯的平原是我们的粮田;芝加哥和敖得萨是我们的粮仓;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沿岸是我们的林木生产者;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放牧着我们的羊群;在阿根廷和北美的西部大草原放牧着我们的牛群;秘鲁运给我们白银,黄金则从南美和澳大利亚流到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替我们种植茶叶,在东西印度扩大了我们的咖啡园、甘蔗和香料园;西班牙和法国是我们的葡萄园,地中海沿岸各国是我们的菜园主。我们的棉田,长期以来都是分布在美国南方,而现在差不多扩展到地球上各个热带地区去了。
——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材料三】、我要求你们问问你们的父母,请他们描述一下他们记事里的国家是什么模样;他们会告诉你们那时的贫穷程度已超出了他们的想像;住的是茅屋,土地贫瘠……连人畜糊口都不能保证。
将这幅图画与我们国家现在的模样比较一下:工人的工资翻了一番;住的是舒适的新房;土地、道路和其他环境都有了令人满意的快速提高。这种令人愉悦的改变源于何时?缘于何故?你们首先得和我一样承认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工业是这一大好变化的源头。人不分贵贱,通过大家长期持续的辛勤奋斗,我国的面貌焕然一新;建筑物、土地、道路,甚至居民的行为举止(个别不雅的例外),这一切都引起了以前未听说过我国的国家的注意和惊羡。
——[美]托马斯·K·麦格劳《现代资本主义—三次工业革命中的成功者》
【材料四】、随着工业革命的起步,以乡村为中心的传统农业社会逐渐解体,传统价值也开始被打破。无情的市场竞争和无穷的欲望,打破了悠闲和“社会照顾个人”的传统观念。到17、18世纪之交,经济繁荣所滋长的享乐主义,使无论国教或者清教都无法维持社会的伦理秩序,甚至宗教信仰本身也被怀疑。
工人的处境最糟:工业革命中心曼彻斯特浓烟滚滚,污水横流,方圆几英里草木不生。纺织厂女工每天干活12-16小时,平均寿命17岁。……工人居住在肮脏的棚户区和墙上流着水的地下室里,热病蔓延,贫困和缺乏教育使他们变得自暴自弃,愚昧粗野,酗酒成了唯一的精神安慰。在不到100万人口的伦敦,有小偷1万,妓女5万,白天乞丐成群,晚上则明火执仗地抢劫。
——黄正华《世界现代化进程十五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推测英国在这次博览会上有可能极力展示的产品主要有哪些?(至少举两例)若清政府也派团参展,提供的展品除丝织品外,还可能有哪些
(至少举两例)说明当时中英两国在政治制度和经济结构上的巨大差异。
(2)据材料二,指出当时国际经济分工的特点,说明英国取得优势地位的原因。
(3)对于工业化有人认为是福,有人认为是祸,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工业化(工业革命影响)的认识?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牛顿证明了地上的力学也能应用于天上的星球,从而昭示了一种简单而统一的自然规律的存在,整个思想界不禁为之亢奋。人们因此发现,原来整个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自然界,不过是按某种法则运转的巨大的机械装置,而其中并没有上帝的地盘。于是传统的宗教信仰被动摇了,唯物主义思潮开始盛行。到18世纪后半期,欧洲的知识精英大多已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此情况在法国尤其突出。极富玄想天分的法国人还自然地由自然界联想到人类社会。既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决不会例外。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科学对工业的影响的最惊人的例子之一可见于煤衍生物方面。煤除了提供焦炭和供照明用的宝贵的煤气外,还给予一种液体即煤焦油。化学家在这种物质中发现了真正的宝物——种种衍生物,其中包括数百种染料和大量的其他副产品如阿司匹林、冬青油、糖精、消毒剂、轻泻剂、香水、摄影用的化学制品、烈性炸药及香橙花精等。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从世界史的观点来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由于《独立宣言》已经宣布:“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因而美国人民就在革命期间和革命之后,通过了旨在使这一宣言不仅在纸面上而且在实践中得到实现的种种法律。……然而这一革命在当时却具有深远的影响。欧洲人普遍认为:一个独立的共和国在美洲的建立,意味着启蒙运动思想是切实可行的——一个民族有可能建立一个国家,有可能创造出一种建立在个人权利基础上的可行的政体。于是美国也就成了自由和机会的一个象征,并作为一块没有历史负担和枷锁的新大陆而备受羡慕。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2) 依据材料三分析指出,为什么说美国革命“在当时却具有深远的影响”?
(3)有人指出,近代西方发生的三大革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是互相依赖,相互作用的,从而使西方能够领先于世界其他地区。试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史实为例,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专题六
考点梳理
实验科学、经典力学、理论大综合、试验、数学、海王星、近代科学、环境、物种起源、生物进化论、适者生存、神创说、量子、光电效应、微观世界、瓦特、发电机、电子计算机、控制论、信息时代、知识经济
答案:1—20 AABAC ABBBB BDDAD BDABA 1A
21. 答案:
(1)牛顿创立的力学体系是近代自然科学形成的标志,为近代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发展奠定基础。牛顿力学体系对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有决定意义,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人们发现了海王星。
(2)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发展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牛顿力学反映的是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而狭义相对论反映的是物体高速运动的客观规律)
(3)党和政府的重视;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充分吸收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4)评价科学创新的价值,不能仅仅看其科学的理论意义及其在科学史上的地位,而更应该看其对人类经济、社会进步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22.答案:
(1)蒸汽机、水压机、工作母机、铁路设备、纺织品等;茶叶、瓷器、家具等。英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中国仍然是封建专制国家;英国是工业经济,中国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2)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提供工业品,广大亚、非、拉美殖民地提供原料和廉价劳动力。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最强大殖民帝国。
(3)认识:工业革命带来了社会巨大进步,但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社会进步:进入蒸汽时代;工厂制度建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动城市化进程;世界各地联系密切。负面影响:打破传统价值观和信仰危机;享乐主义盛行;环境污染严重;贫富极度悬殊,工人相对贫困;引发众多社会问题。
23.答案:
(1)促进了思想解放,为冲破封建神学的束缚提供了有力武器;促进了工业生产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生活。
(2)建立了新类型的国家——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证明启蒙思想是切实可行的;促进了民主、平等、自由等思想的传播;
(3)这一观点是正确的。科学技术的突破性成果和创新,直接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或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为人类利用电力打开了大门);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后出现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前提;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为西方领先于世界奠定了物质基础;第二次工业革命又促进了科学的发展和资产阶级革命在全世界的扩展。
因此,正是由于这三大革命的相互作用,西方的现代化进程领先于世界其他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