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西门豹治邺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6.西门豹治邺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02 08:40: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6-西门豹治邺
一.教学目标:
1.认识“豹、娶”等11个生字,会写“豹、魏”等7个字,会写“管理、人烟”等3个词语。
2.能根据提示梳理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3.能借助第10——14自然段中描写西门豹言行的句子,说出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的办法好在哪里,感受他的智慧。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抓住描写西门豹言行的句子,说出他惩治巫婆和官绅的办法好在哪里,感受他的智慧。
教学难点:理清故事情节,能够简要复述课文。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师:今天,咱们学习一个历史故事,名字叫《西门豹治邺》。教师板书课题,提示“豹”的写法。齐读课题。
师:关于西门豹,你有哪些了解? 教师总结:西门豹,复姓“西门”,名“豹”。他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3.理解课题。师:“治”,在字典中有三种解释,你认为选择哪个意思?所以题目的意思是? 过渡:题目也能提示文章的主要内容,再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概括故事大意
1.检查词语。出示词语,指名领读,学生齐读。
2.梳理文章主要内容。
师:同学们,词语也会讲故事。谁能用上刚才的词语,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魏国的国君派西门豹去管理漳河边上的邺县。那里( ),( )西门豹一调查,才知道是巫婆和官绅搞的鬼。他惩治了( )和( ),官绅吓得面如土色,( )。西门豹发动百姓( ),( ),邺县得到了治理。3.理清段落。师:说的不错。你能根据故事情节对照相应的段落,用简洁的词语来理清文章脉络吗? 教师相机指导学生用最简洁的语言理清文章脉络。(三)细读“惩治巫婆和官绅”,体会西门豹办法之妙。
过渡:这三个情节,你们觉得哪个情节写得最精彩?
师:好,我们就读最精彩的惩治巫婆和官绅这个情节。
细读第11段惩治巫婆
1.拿出自主学习单,同桌交流,他惩治巫婆和官绅的办法好在哪里。
2.全班交流。
3.通过交流,老师发现大家对这一段很感兴趣,出示11段,指名读。
(1)他用什么办法惩治了巫婆?说姑娘不漂亮,河神不会满意,就能把巫婆投进漳河吗?(2)联系上文,体会将计就计。出示第二段,小声读一读,这话是谁说的?师:西门豹用巫婆的话堵住了巫婆的嘴。这就叫做将计就计。(板贴:将计就计)指名读。师总结:话不多,理由很充分。既惩治了巫婆,又救下姑娘,指名读。师:将计就计不仅惩治了巫婆?还——救下了姑娘。
(3)看插图,充分体会西门豹的智慧。
师:仔细观察,西门豹什么神情?他会想什么?学生说想法。引导学生读出西门豹的威严。教师点评:如此睿智、严肃的西门豹展现在我们眼前。
师:再看此时的巫婆,她什么样子?学生体会到巫婆的害怕。教师追问:为什么这么害怕?教师引导:孩子们,巫婆作恶多端,害了多少家姑娘,西门豹为什么不直接杀了她?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引导:这就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板贴: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总结:瞧,我们看插图,观察人物的神态、动作,也能揣摩人物心理,更能帮我们理解课文。如此智慧的西门豹,谁来读?
惩治官绅头子
过渡:以其人之道还之其人之身不仅是对付了巫婆,还有谁?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是啊,巫婆和官绅头子狼狈为奸,草菅人命,被投河淹死,这是他们应得的下场,真是大快人心。指名读第12段。
抓住人物言行,体会假戏真做,震慑官绅
1. 师:孩子们,你有没有关注到这些词,惩治这些作恶多端的恶人,还用这么客气?还用等这么长时间吗?仔细读读,你又体会到什么?引导学生抓住“麻烦”“请”体会西门豹故意这么客气,想让老百姓明白巫婆和官绅都是骗人的。师相机评价:表面客气,实则威严,原来他这是——假戏真做。
2.抓住人物的行为,体会西门豹等待是为了吓唬其他官绅,让他们不敢再做坏事。引导学生找到官绅害怕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官绅们为什么如此害怕? 总结:原来啊,西门豹这么客气,又这样等待,是在——板贴:假戏真做,震慑官绅。刚才我们抓住西门豹的言行,体会了他过人的智慧。下面找两位同学把这个精彩的情节读给大家听。出示11—14段。教师评价:听了你们的朗读,西门豹惩治恶人的画面又一次浮现在我们眼前。
(四)破除迷信,体会西门豹的智慧
1.在这个故事中,还有一群人,谁?他们看到这一切,又会想些什么呢?学生自由谈想法:原来我们一直被骗了。原来世界上根本没有河神......
2. 师:故事发生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科学技术非常落后,封建迷信盛行,人们特别相信神灵鬼怪,把美好的愿望都寄托在神灵身上。而今天,西门豹演了这场戏,不仅惩治了巫婆和官绅,更——生:教育了老百姓。总结:是的,这正是——板贴:用有力的事实,破除迷信。齐读
3.接下来,西门豹治邺也就有序开展。齐读最后一段。
4.补充资料,感受人物形象。师:你们知道这个故事出自哪本书吗?这个故事出自《史记滑稽列传》,滑稽你们都知道什么意思,但是这个词在古代不读滑稽,读谷稽,就是说话很有水平。所以《滑稽列传》里搜集的都是能言善辩,思维很缜密的人。这个故事流传两千多年,可见,西门豹真的是有大智慧的人。难怪《史记》中这样评价西门豹,出示: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泽流后世,无绝已时,几可谓非贤大夫哉!西门豹治邺,民不敢欺。学生齐读。
(五)学习简要复述
过渡:可见,他的形象,他的故事故事流传至今,依然鲜活。我们也可以继续把他的故事讲给许多人听。这就叫复述故事。
回顾复述方法
1.关于复述,你有什么好方法吗?学生自由说。
2.教师总结。师:其实复述,我们并不陌生。早在二三年级时就接触过,二年级上册,按提示,讲故事。二年级下册,借助插图,借助表格,说过程,讲故事。三年级,多是借助词语提示说故事,或者用自己的话说故事。
学习简要复述
过渡: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简要复述故事。让我们走进课文的第一部分。老师给大家两个小妙招。
1.第一招:学会长话短说。师:比如课文第一段,我们可以提取“时间”“谁”“地方”“什么事”等信息,进行简要复述。(1)请同学们在书上圈画出这些信息,用自己的话连起来说一说。(2)谁来试一试?教师相机评价:你抓住了关键信息,就把这一段简要复述出来了,这就是长话短说。
2.第二招:简化人物对话。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个微课,出示微课。(1)学生认真看微课,并根据微课要求在书上圈画关键信息。学生交流画出的信息。(2)继续观看微课。同桌练习简要复述,指名说。教师提示:人物语言我们可以用转述的方式来说。(3)学生再次说。评价:不仅提炼了关键信息,而且人物语言用了转述的方式,更加简洁明了。
3. 师:通过上面的学习,谁能把摸清底细这个情节简要复述一下?出示提示,学生尝试简要复述。师评价:能够做到长话短说,简化人物语言,真棒!
4.学习了方法,我们一起来练习简要复述惩治巫婆和官绅这个情节。
(1)默读10-15段,在书上圈画关键信息,人物语言可以尝试用转述的方式。谁来读一读你画出的句子?(2)师:刚才我们把几段话简化成了一段话。现在我们再来看如何把一句话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出示: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师:读一读,怎样用最简练的语言把它的意思说明白。学生概括。师评价总结:说的真棒,孩子们,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短句子更加简洁明了,我们在复述时,可以像这样长话短说。学会了吗 (3)师:做到这一点不容易,下面我们在小组内继续练习用简要的语言复述。先读复述要求。出示复述要求: 一人复述,其他人随机提建议,小组合作,让复述更简洁明了。吐字清晰,语言通顺。(4)复述展示请一名同学展示,其他同学认真听,准备点评。师评价:你做到了长话短说,复述简洁明了,并且人物语言多采用转述,特别棒。5.出示最后一段:这一段怎样简要复述?谁来试试?
(六)升华拓展
同学们的复述越来越精彩了,看来不仅因为学会了简要复述这个本事,主要还是西门豹惩治恶人造福百姓的形象已经深入同学们的心灵深处了。出示故事图片,像这样的人物故事,在史记中比比皆是。例如大江东去,楚王流芳《项羽本纪》,文武双雄,英风伟概《廉颇蔺相如列传》,戎马一生,终难封侯《李将军列传》......这些故事都在《史记故事》这本书中。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读一读。
(七)布置作业推荐两个作业:1.把《西门豹治邺》的故事复述给爸爸妈妈听。2.读《史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