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古人谈读书
一.教学目标:
1、认识“耻、矣”等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识”,指导书写“缺”。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借助注释、工具书,联系上下文推测等方法,理解课文大意。
3、掌握梳理信息的常用方法,能联系读书体会,说出课文带来的启发。
二.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在阅读时注意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掌握基本梳理信息的方法和方式。
2、能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出课文内容带来的启发。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进入第八单元的学习。本单元提出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那么古人是如何对待读书的?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古人谈读书》。请大家齐读课题。
交流资料
1、本课由两则文言文组成,课前预习你们搜集了哪些关资料?谁来交流一下?
2、今天要学习的这两则文言文片段介绍的就是孔子和朱熹对待读书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二)学习第一则
1、《论语》我们比较熟悉,这些句子我们也耳熟能详,哪位同学来读一读?
2、出示第一句。前面四个读“知”,后面一个为什么读“知”。对,在这里通“智慧的智”。你是怎么知道的?关注课文注释是学习文言文最常用的方法。
3、第二句中有个多音字,在这里读四声,因为在此处是“喜好”的意思。
4、第三句中有个新多音字,大家已经关注到了:识,它有两个读音,“shí”的读音我们已经很熟悉了,那什么时候读“zhì”呢,是的,如果是“记住”的意思时就读“zhi”,所以文中读“默而知之”,请看这个词语“博闻强识”应该怎么读呢?请看这个词语的意思是——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所以,应该读“zhì”。齐读两遍。
5、齐读这六句话,注意读准字音。
6、给长句子划节奏线。师引导画第一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7、哪些句子还可以划节奏线?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对课文的初步理解试着画一画。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把节奏线在文中标注出来,然后按照节奏线自由朗读第一则短文,注意读好停顿。
8、这六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你能读出自己的理解吗?结合课文下面的注释,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和同位交流一下你的理解。
9、全班交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说得真好!这句话我们要以诚实的态度对待学习,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就是——求实。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谦虚默而知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勤奋“默”字可以组成什么词?“默读、默写、沉默、默默。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哪个词语放在句子中最合适?联系上下文也是我们学习文言文经常用到的方法。“默而知之,学而不厌”讲的是学习,“诲人不倦”讲的却是教育,孔子为什么从学习上讲到了教育上?(孔子无时无刻都在学习,这种勤奋的精神令后人敬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也——勤勉学如不及,恐有失之——进取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实践“尝”在字典中有“吃、体验、曾经”三种解释。这里应该选择——曾经。我们可以借助工具书来解决字义。
10、我们利用概括关键词的方式梳理出这六句话中孔子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这些学习态度和方法对你有什么启发,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谈一谈。
11、带着理解和感悟再读一读这六个句子,相信同学们能读得更有韵味。请一位同学来读。齐读,尝试背诵。
12、回顾学习第一则文言的方法:首先是读,读正确、读流利;其次是关注注释、联系上下文、借助工具书等理解文章;然后是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最后联系生活实际谈感悟、说启发。简单地说,就是读、译、理、悟。
(三)学习第二则文言文
1、朱熹是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读书的见解也非常独特。下面我们就用“读、
译、理、悟”四步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第二则古文。
2、出示学习要求:(1)读正确、读流利,注意读好长句子,画出停顿,恰当断句;(2)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方式说出课文的大意;(3)梳理内容要点,找出课文的表达主旨;(4)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课文对你的启发。
3、小组合作学习
4、交流汇报第一小组:读课文。长句子划分节奏线: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第二小组;译课文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这里的“尝”和第一则里的一样都是“曾经”的意思。前面我们是利用工具书解决的,这里还用再查工具书吗?我们迁移运用已有知识就行了,这也是一种学习方法。这句话里还有两个“谓”字,第一个“谓”注释里已经有了是“说”的意思,那第二个呢?联系上下文我们可以推测出是“即,便是”的意思。第三小组:理信息朱熹的观点是读书要做到三到:心到,眼到,口到本文是总分结构,第一句是中心句,抓住中心句也可以快速梳理出文章内容要点。第四小组:谈感悟通过自己读书的经历进一步说明了读书要做到“三到”,尤其是要做到“心到”。为了说明心动的重要,朱熹用了什么反问的句式,你觉得有什么好处?请你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大家齐读。
(四)指导书写是啊!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我们来看这个“岂”字,上面是“山”,下面是“己”,非常简单,可是老师从预习单中看到有的同学却写错了,看看错在哪里?“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啊!所以写字时也要做“心到,眼到,手到” 。我们不但要把字写正确,还要写美观!请大家认认真真看书法张老师的视频指导,此时,大家要做到“眼到、心到,耳朵到”!请大家在预习单上,再写一个字,同桌互评。
(五)总结拓展
这节课我们通过概括词语、抓中心句的方式归纳了古人读书的态度和方法,我们还用用画结构图的方式对信息进行了梳理,其实梳理信息的方式还有很多,比如填表格、列提纲等。(六)布置作业古人谈读书的文言文还有很多,课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梳理方式,阅读《邴原泣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