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7年级上册 第三章 综合能力测试(A卷)
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单选题(共20题;共60分)
1.(2021七上·萧山期中)下列说法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 )
A. 从远方驶来的帆船总是先看到船身,再看到桅杆 B. 地球仪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
C. 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D. 站得越高,看得越远
2.(2021七上·萧山期中)如图是甲、乙两点所处经纬度情况,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都处于北半球 B. 甲、乙都处于西半球
C. 甲所处纬度是15°N,乙处所处纬度是45°N D. 甲所处经度是45°W,乙处所处经度是15°W
3.(2021七上·金华期中)关于地图上的经度、经线、纬度、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经线表示东西方向纬线表示南北方向 B. 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处北纬30—40°之间,是中纬度地区
C. 经线又称本初子午线 D. 东经20°和西经160°的经线圈把地球分成东西两个半球
4.(2021七上·金华期中)考古人员在野外发现一块有植物化石的岩石,研究发现,该植物有根、茎、羽状复叶和孢子囊,则该岩石的类型和植物的种类分别是 ( )
A. 沉积岩、蕨类植物 B. 变质岩、蕨类植物 C. 沉积岩、裸子植物 D. 岩浆岩、裸子植物
5.(2021七上·杭州期中)2018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十个防灾减灾日, 主题是“行动起来,减轻身边的灾害风险”。以下关于防震减灾的做法,正确的是( )
①要牢记紧急逃生路线及附近安全疏散地
②准备家庭地震应急包,放在便于取到之处
③发生地震时不要慌乱,尽可能关闭电、火、煤气
④地震躲藏时要牢记“蹲下、藏身、抓牢”三要素
⑤避开高大建筑物、立交桥等,可迅速躲在广告牌、树等下面
⑥撤离时要保护好头部,不要翻窗、跳楼,可乘坐电梯迅速逃离
A. ①③④⑤ B. ①②⑤⑥ C. ①②③④ D. ③④⑤⑥
6.(2020七上·仙居期末)下列有关地球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B. 火山喷发的岩浆来自于地核
C. 地球的岩石圈好像一整块拼好的 “七巧板”,说明全球由七大板块组成
D. 地球由外到内分为地核、地幔、地壳三层
7.(2020七上·缙云期末)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人类不断探索了解地球。下列说法不符合人类对地球现有认知的是( )
A. 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 B.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C.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岩石圈由七大板块组成 D. 地球由外向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
8.(2020七上·杭州月考)如图是塑造溶洞内景观的地质作用和景区主要岩石类型分别是( )
A. 风力侵蚀 岩浆岩 B. 流水侵蚀 沉积岩 C. 冰川侵蚀 变质岩 D. 海浪侵蚀 沉积岩
9.(2020七上·柯桥月考)根据“地壳物质循环简略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B所属岩石常具有片状结构
B.图中B所属的岩石类型是岩浆岩
C.根据图中箭头的方向,属于变质作用的是①④
D.图中A所属岩石中可能存在化石
10.(2020七上·宁波月考)下列有关大陆漂移假说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大陆漂移假说的提出,使人类重新认识了地球
B. 大陆漂移假说仅仅是一种假说,永远不会被人类证实
C. 大陆漂移假说是科学家在掌握大量科学证据的前提下提出的
D. 我国东部海域发现古河流的遗迹可以支持大陆漂移假说
11.(2020七上·宁波月考)1∶1000000的比例尺改写成文字式应是( )
A.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1000千米
B.一百万分之一
C.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面积10万km2
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千米
12.A、B两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对图中A、B两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A图表示北半球 B. B图表示南半球 C. 图中最大的圆圈纬度是0度 D. ④点的经度是90°E
13.下列河岸中,冲刷严重的是(箭头表示水流方向)(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4.以下地貌形态的形成,主要是由风力侵蚀作用引起的是( )。
A. 火山湖
B. 海岸边的怪石
C. 喜马拉雅山
D. 沙漠中的石蘑菇
15.下列有关内、外力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内力作用使地表的相对高度增大
B. 雅鲁藏布江的形成是因为只受流水的冲刷
C. 内力作用是主导作用,所以在任何地方都占有优势
D. 珠穆朗玛峰成为世界最高峰是因为该地区只受内力作用的影响
16.下图各等高线图所反映的地形为山谷的是(单位:米)( )。
A. B.
C. D.
17.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下列关于地震发生时的做法正确的是( )。
A. 室外的同学跑到教室内躲避 B. 在六楼的同学选择坐电梯尽快逃生
C. 在三楼教室的同学,马上到阳台大声呼救 D. 可用书包、枕头、靠垫等保护头部
18.“印尼大地震”“智利大地震”“日本大地震”……人们戏言“地球进入了地震模式”,下列关于地震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地带 B. 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带
C. 主要分布在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 D. 是板块相互运动的结果
19.如图是我国某地形区典型地段的地形剖面。造成该地区地形形态变化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 流水的沉积作用 B. 流水的侵蚀作用 C. 风力的沉积作用 D. 风力的侵蚀作用
20.(2020·西湖模拟)2020年3月30日,由济南开往广州的T19次列车途经京广铁路某村路段时撞上塌方体导致列车脱轨侧翻,而这一事故主要是泥石流造成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持续性的降水和暴雨会促进泥石流的形成 B. 泥石流通常发生在山区,特别是陡峭的地形
C. 泥石流发生时要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 D. 泥石流的爆发往往具有突发性和历时短的特点
二、填空题(共10题;共52分)
21.(2021七上·萧山期中)随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很多村庄建起的公路。这是某村的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图表示方向的方法是 , 若你位于林地,应朝 方向前往村庄。
(2)估算A到B两点实地的直线距离为 Km。
22.(2021七上·金华期中)近年,世界范围内发生了很多起强烈的地震,2008年5月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2009年4月意大利中部城市阿奎拉发生里氏6.3级地震,2010年1月海地发生了里氏7.3级地震,2010年4月我国青海省玉树县又发生了里氏7.1级地震,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海岸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这些地震都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
(1)从全球范围看,地震主要集中发生在环太平洋地区和 一带。
(2)当发生地震时,下列行为不合适的是( )
A. 如果在一楼,就快速离开房间,跑到空旷的地方
B. 如果在楼层很高的地方,就迅速躲到小房间的墙角
C. 家庭成员正在用火用电时,要立即灭火断电
D. 地震发生时,快速跑到窗台边,打开窗户大声呼救
23.(2020七上·诸暨期末)全球构造理论经历了著名的“三级跳”:①1915年,德国地理学家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②1960~ 1962年,美国地质学家赫斯和迪茨提出了“海底扩张说”;③随着海洋地质学、古地磁学、地球物理科学等的发展,人们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地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请回答:
(1)“海底扩张说”________ (选填“支持”或“不支持”)“大陆漂移说”,它能解释“大陆漂移说”中大陆漂移的________问题。
(2)“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的运动是引起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有人认为“板块构造学说”是解释地壳运动的完美理论,这种说法是________(选填“正确的”或“错误的”)。
24.(2020七上·诸暨期末)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④的地形部位名称依次是( )
A.山顶、山脊、峭壁、山谷 B.山顶、山脊、山谷、峭壁
C.山谷、峭壁、山顶、山脊 D.山顶、山谷、山脊、峭壁
(2)乙河千流流向大致是( )
A.从西向东流 B.从东南向西北流 C.从北向西南流 D.从西南向东北流
25.(2020七上·临海期末) 2020年12月10日21时19分在台湾宜兰县海域(东经121.99度,北纬24.74 度)发生5.9级地震,震源深度80千米。
(1)宜兰在台州(东经121.43度,北纬28.68度)的 方向;
(2)台湾多发地震的原因是处于世界两大地震带之一的 地震带;
(3)假如你在五楼的教室里上课,突然发生地震,此时较好的避震措施是 。
A. 马上跳楼 B. 护住头部,就近躲在桌下 C. 躲在窗下 D. 坐在位子上不动,等着老师来救援26.(2020七上·椒江期中)读如图所示的“地壳物质循环简略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箭头的方向,将各数字所代表的地质作用填入空格内:属于变质作用的是________;
(2)A所属的岩石类型是________,B所属的岩石类型是________。
27.(2020七上·宁波月考)大南山位于蛇口半岛,海拔 336.15 m,面积 3.5 km2。它扼守珠江口,雄视伶仃洋,登高一望,香港、深圳尽收眼底。政府现已将其规划为森林公园。如图是根据等高线分布情况绘出的大南山地区地形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所示为山脊的是 (选填“A”“B”或“C”)。
(2)形成图中所示地形的主要原因是 。
A. 内力作用 B. 流水作用 C. 风沙作用 D. 海浪作用
(3)现在政府已经修建了一条可以到达山顶的公路。由图中可知,公路所处的北坡坡 度较缓,判断的理由是:此处 。
28.(2020七上·杭州期中)自然界的岩石很多,通常根据成因,把岩石分成 、沉积岩、变质岩三种类型。下图中属于沉积岩的是 。
29.(2019七上·秀洲期末)
(1)泥石流是一种多发的自然灾害。下图泥石流来袭时选择的4条逃生路线中,正确的是 。
(2)根据岩石的成因可以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 三类。下图是一块花岗岩标本,此岩石属于这三类中的 。
30.(2019七上·慈溪月考)某班同学在学习“板块的运动”时,用纸张和书本做了一个实验。
实验:课桌上有一本书和一张纸。如图甲用手挤压书本,观察书本发生了什么变化?如图乙用手向两侧撕拉纸张,观察纸张发生了什么变化?
实验中的纸张(书本)代表了地球上板块,图甲实验反映了板块的________运动(填写“挤压”或“张裂”)。图乙实验反映运动在地球上会产生________现象(填写“隆起形成山脉”或“形成新的海洋”)。
三、实验探究题(共6题;共38分)
31.(2020七上·温州月考)为了研究植被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 2 个一端开口的容器标为 A、B,用松散的泥土在容器内堆制成一个斜坡模型;
②在 B 容器的斜坡模型表面铺上一层草皮,A 组斜坡不做处理;
③另取一个空的容器置于装置下方(图中该容器已省略),用洒水壶在斜坡上方洒水;
④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1)这是一个模拟实验,实验中草皮模拟的变量是指自然界的________。
(2)为了排除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在用洒水壶洒水时,两组实验中有哪些量需要保持一致(写 2 项)_____ ___。
(3)实验中需要观察和记录的实验现象是_____ ___。
32.读“某地地质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该地理特征的叙述,可能的是( )
①地形崎岖 ②全年降水丰富,年际变化大 ③地表基岩广布 ④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2)该地防御此类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是( )
①提高植被覆盖率 ②修建水利工程 ③修建护坡工程 ④清除河道淤泥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3)能够增加滑坡灾害频率的人类活动是( )
A. 植树造林,恢复天然植被 B. 在陡坡上堆放大量废渣
C. 缓坡上修筑梯田 D. 长江三角洲地区挖渠引水
(4)下列关于泥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泥石流历时较长,容易预防
B. 泥石流是平原地区爆发的一种特殊洪流,破坏力极强
C. 泥石流并不多见,仅在我国少数地区发生
D. 保护地表植被和地表结构不受破坏,就可使泥石流明显减少
33.下图为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变化情况,石柱上横线代表曾经被火山灰覆盖,小点部分保留着海洋生物活动的痕迹。
(1)上图现象能作为 下列哪些观点的证据? (多选)。
A.地壳会做升降运动 B.地壳会做水平运动 C.地壳变动有时很激烈 D.地壳变动有时很缓慢
(2)请列举与此现象成因相同的一些现象,至少写出两点。
34.阅读“台湾海峡的变迁”,回答问题。
地质工作者研究认为:台湾海峡经历了多次海陆变迁。2亿多年以前为海洋,在距今约4000万年左右,台湾海峡受挤压第一次抬升为陆地。以后海峡地壳时升时沉,使台湾地区与大陆之间时分时连。尤其是第四纪冰期时,每当冰期,气候寒冷,海面下降,海峡地区便成了陆桥;每当间冰期,气候变暖,冰雪消融,海面升高,陆桥又被淹没成海峡了……
(1)以上资料进一步说明了板块构造学说的正确性,台湾岛位于_______板块与________板块之间。
(2)资料中提到的“台湾地区与大陆时分时连”,请解释:
“时连”是因为________;
“时分”是因为________。
(3)煤是由陆地上森林转化而来的,科学家们在台湾海峡的海底发现了丰富的煤层,你能解释这一奇怪现象吗?________。
35.(2020七上·吴兴期末)吴兴区某学校的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在各种博物馆、纪念馆中通常会有专门的沙盘帮助我们了解和认识该建筑的构造和各区域的功能。
(1)小组同学决定一起制作一个自己校园的沙盘,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校园环境,你认为还能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小组通过讨论制定了计划,并打算分工合作进行制作。请帮助他们排排工作的流程________(请用序号排列)
①制作校园主体建筑与环境;②绘制校园平面图;③选取卡纸、橡皮泥等制作模型的相关材料;④进行校园的实地测量;⑤优化和修饰沙盘细节。
(2)小组同学在制定测量教学楼之间的实际距离方案时,下列方法合理的是( )
A.利用自行车滚动圈数及车轮周长测定 B.通过步数及每步距离测定
C.利用激光测距仪来准确测定 D.使用自己的直尺多次累计测
(3)下表为小组测定的部分数据及绘制的平面图初稿,请根据表中数据和对试卷上平面图的测量结果,通过计算在平面图右下角标注相应的比例尺(写出计算过程)。
测量对象 距离(米)
校园西侧围墙长度 280
足球场草地长度 105
足球场草地宽度 68
…… ……
36.读“世界板块构造分布图”和“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联系板块构造学说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1)印度尼西亚是个著名的“火山国”
(2)日本是个著名的地震国
(3)红海面积不断扩张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D 2.【答案】 D 3.【答案】 B 4.【答案】 A 5.【答案】 C 6.【答案】 A
7.【答案】 C 8.【答案】 B 9.【答案】 C 10.【答案】 C 11.【答案】 D 12.【答案】 D
13.【答案】 C 14.【答案】 D 15.【答案】 A 16.【答案】 B 17.【答案】 D
18.【答案】 B 19.【答案】 A 20.【答案】 C
二、填空题
21.【答案】 (1)指向标定向法;西北(2)5
22.【答案】 (1)地中海-喜马拉雅山(2)D
23.【答案】 (1)支持;动力(2)错误的
24.【答案】 (1)B(2)C
25.【答案】 (1)东南(或南偏东)(2)环太平洋陆地和周围海区或环太平洋(3)B
26.【答案】 (1)①④(2)岩浆岩;沉积岩
27.【答案】 (1)B(2)A(3)等高线比较稀疏
28.【答案】 岩浆岩;B
29.【答案】 (1)A(2)变质岩;岩浆岩
30.【答案】 挤压;形成新的海洋
三、实验探究题
31.【答案】 (1)植被
(2)水壶洒水的总质量、水壶所处的高度(水壶倾斜的角度、洒水的时间等)合理即可
(3)分别观察并记录 A、B 两容器下方空容器中被冲刷下来的泥土的量
32.【答案】 (1)C(2)D(3)B(4)D
33.【答案】 (1)A,D(2)悬崖峭壁上岩层断裂的痕迹,采石场上弯曲的岩层,高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等
34.【答案】 (1)亚欧;太平洋
(2)第四纪冰期时,每当冰期,气候寒冷,海面下降,海峡地区便成了陆桥;第四纪冰期时,每当间冰期,气候变暖,冰雪消融,海面升高,陆桥被淹没成海峡
(3)台湾海峡在很久以前是陆地,地面长有森林,后来由于地壳下沉,森林被埋藏于地下,便形成现在的煤
35.【答案】 (1)向他人介绍校园;④②③①⑤(2)A,B,C(3)具体以印刷出来的尺寸为准,可为线段式、文字式或比例式
36.【答案】 (1)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三大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因此多火山
(2)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大平洋板块的界地常,地壳活跃,因此多地震。
(3)红海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之间,这两个板块在不断张裂,因此,红海的面积不断扩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