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古人谈读书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5 古人谈读书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02 15:32: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5 古人谈读书
一.教学目标:
1、认识“耻、矣”等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识”,指导书写“缺”。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借助注释、工具书,联系上下文推测等方法,理解课文大意。
3、掌握梳理信息的常用方法,能联系读书体会,说出课文带来的启发。
二.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在阅读时注意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掌握基本梳理信息的方法和方式。
2、能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出课文内容带来的启发。
三.教学设计
(一)谈话激趣
师:同学们,谁能说一说你知道的有关读书的名言诗文?指生说。
师:课下,老师也搜集了几句关于读书的名言,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件ppt展示)。师:中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古代文化是人类历史上最悠久、最灿烂的文化之一,许多名句佳篇为后人广为传颂,以上的名言,大家并不陌生,他们都摘自文言文,也就是古文,古人很重视读书,留下了不少关于读书的佳作,今天,就让我们一同去学习古人留下的至理名言,品味、感受古人的读书方法吧!
(二)检查预习、初读正音
1、本篇文章分为两部分,谁能起来读一读第一部分?指生读。
2、正音。强调文中易错读音“知、识、好”。师讲解:(1)多音字:Hǎo(好事多磨) shí(认识)好 识Hǎo(敏而好学) zhì(默而识之) (2)通假字:“知”同“智”,智慧。
3、有节奏读文。师指导断句读: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三)学《论语》、释文意
1、学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1)这几个“知” 的意思一样吗?指生说。师讲解:前四个知是“知道”,最后一个是通假字,同“智”,是智慧的意思,读四声。(2)翻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2、学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1)出示注释:敏:勤勉,耻:以......为耻。(2)指生翻译。
(3)师指导,“下问”,联系上下文说出意思。(4)翻译:勤勉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5)找一找这句话中包含的一个成语。(不耻下问)
3、学习“默而识(zhì)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1)(ppt出示注释):默:默默 识:记住 厌:满足(2)师:是“讨厌”的意思吗?(生:不是)(3)师:古今异义词: 古汉语中有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4) 古义:满足 师讲解: 今义:讨厌 所以,“厌”是古今异义词。翻译成“满足”。(5)翻译: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人而不倦怠。
4、以上三句话,我们通过注释、联系上下文的方式说出了译文,接下来,还有三句话,请同学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下面三句话的翻译: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5、学习“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1)指生说,师指导。(2)比较两个句子中的“敏”,“敏以求之者也”和“敏而好学”。(3)翻译:我并不是生来就知道很多知识,喜欢古代文献,通过勤奋学习来追求它的。
6、后两句,依次指生翻译。 (1)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翻译:学习就像追赶什么一样,生怕赶不上,赶上了还怕失去他。(3)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翻译: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来思考,没有益处,不如学习。7、 师:这几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生:告诉我们应有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学习方法。
8:拓展:师:《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
9、视频范读,学生跟读。
10、配乐诵读(《渔舟唱晚》)
(四)学朱熹,释文义
1、师: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世称朱文公。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儒学集大成者,被世人尊称为“朱子”。接下来让我们再去看看他的读书思想。
2、指生读文。
3、小组合作探究:(ppt显示)(1)说一说这则文言文的大意。(2)这“三到”的关系是怎样的?(3)“三到”中哪一“到”最重要?为什么
4、本文共四句话,分别找四个同学读一读,说一说意思。
5、小组合作探究2:“三到”的关系是怎样的?指生说: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6、合作探究3:“三到”中哪一“到”最重要?为什么?(1)指生说:三到之中,心到最急。(2)讲“急”:古义:要紧、重要。 (ppt:古今异义词) 今义:着急。(3)“三到”中为什么“心到”最急? 指生说: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4)师总结:这便是用心读书和不用心读书的结果,如果想要得到高效的学习,就需要我们用心读,用心学。这样,不管做什么事,我们才有可能成功。
(五)配乐读文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两则有关读书的文言文,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一定掌握了不少的读书方法,接下来让我们再读课文,在音乐与朗朗书声中结束今天的课程。
(六)作业设计
1、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写写课文中的哪些读书方法对你有启发。2、背诵这篇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