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忆读书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将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情境中,感受读书的重要性。
2.积累语言,像作者那样留心观察自己周围的事情。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受到语言美的熏陶。
3.指导学生梳理信息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将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情境中,感受读书的重要性。
2.指导学生梳理信息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出示目标
1.让学生说说自己都读过哪些书?(生自由说师总结:同学们可真是博览群书呀!)
2.出示读书名言,生齐读。
3.过渡语:书是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读书可以使我们的灵魂变得丰富而充实,读书可以使我们的目光变得深邃而明亮,可以使我们的行为变得文雅而理智。对于读书,作家冰心也有她自己的理解,这一节课让我们走进她的书中去看看吧?(板书:忆读书)
4.出示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2)体会读书的好处,明确应该多读书、读好书。学会梳理信息的方法。(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研读课文,理解内容,品味语言。
1.找出冰心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出示语句: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齐读)
☆第一次先学后教
1.出示自学指导一: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按照时间顺序,梳理作者自己的读书经历,并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梳理信息的?
2.生按要求自学,师巡视指导。
3.班内交流(1)按时间顺序疏理作者的读书经历。(2)总结所使用的梳理方法:图表法(3)让学生说说自己习惯使用的梳理方法:如:用不同符号标注法;分条列出信息;制作思维导图等等。过渡语:作者是如何给我们讲述她 80多年的读书经验的呢?
☆第二次先学后教
1.出示自学指导二:请同学们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2——10自然段,思考: (1)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作者爱读书?
(2)作者 80多年里都读了哪些书?读书经验是什么?(3)作者教给我们如何选择好书?2.生按要求自学,师巡视指导。
3.班内交流:(1)师: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作者爱读书?生自由说找到的句子并谈体会,师相机出示预设的句子,引导学生感悟作者为什么喜欢读书?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①书中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人的各种感情,让人获得多种美的享受;②读书能扩大知识面;③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2)从课文中找到“总而言之”“统而言之”这两个词语,体会它们的意思和在文章中的作用。(强调)(3)文中还有一句能表达作者读书情感的句子?(我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结合课文内容或自己的读书经历、感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4)小结:读书有这么多好处,所以作者“一谈到读书,话就多了!” 朗读第 1段,思考文中关联词“一......就......”的表达效果。(5)找文中哪些话是写“多读书”的?指生说说作者在文中提到的这些书目,她喜欢读哪些?不喜欢读哪些?并说明原因。(6)师:作者关于“读好书”的体会是什么?
师加以明确:书看多了,就会挑选、比较。关键在比较:要选那些故事情节精彩、人物形象生动、有真情实感、语言质朴浅显的作品来读。
(三)升华情感
1.总结语:作者用他一生的读书经验就是想告诉我们一定要(生齐读)多读书,读好书。“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而人生中从亲身经历获得的经验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其他途径,用别人的、间接的经验来弥补缺失,丰富心灵,完善自我。所以,我们要:(生齐读)“多读书,读好书。”只有:(生齐读)“多读书,读好书”,我们才能感受到(生齐读)“读书好”。
2.研讨这三个层面先后顺序不可以改变的原因。
(四)训练达标:
1.用古诗句或名言来证明这九个字的道理。读书好如:腹有诗书气自华多读书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好书如: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五)课后阅读和练笔。
1.推荐阅读《三国演义》2.从作者的读书的经历和感受中,你获得了哪些启发?写写你和书的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