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忆读书》
【教学目标】
1.会认“舅、斩”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传、卷、着”,会写“津、舅”等14个生字。会写“舅父、津津有味”等15个词语。
2.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能梳理出作者的读书经历,说出作者对“好书”的看法。
3.能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交流对“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这句话的体会。
4.能对作者的读书方法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点】
1.把握重点词语的意思,掌握多音字。2.学会梳理读书的方法,说出作者对“好书”的看法
【教学难点】
通过梳理作者读书经历,感受作者所表达的“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的情感。理解读书的好处,明确应该多读书,培养读书的兴趣。
【教学过程】
1、 名句导入
师:同学们,苏轼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可见读书可以明智。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著名作家冰心的作品《忆读书》,去品读她的读书故事。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读词语师:课前同学们已经读了几遍课文,谁来挑战读?【预设1】堆砌,qi四声师:这几个蓝色的字别容易读错,因为他们是多音字。【预设2】着力,zhuo二声,用力,尽力的意思师:老师加大难度了,这些四字词语你还会读吗?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2.指导生字 师:同学们,“舅”这个字是本课的一个生字,笔画特别多,谁来给大家提个醒?是啊,这个字特别有意思,同学们来看,它的上面是个石臼的“臼”字,石臼很重,下面需要一个男人来支撑,就成了今天的“舅”。伸出你的手和老师一起写,注意“臼”的笔顺,同时注意上中下三部分都要写得扁一点,“臼”和“田”要对齐。请同学们端正坐姿和执笔姿势,赶紧在本子上写两个吧。
3.快速默读课文提问题师:字词同学们都读准了,接下来请同学们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同学们还记得第二单元中我们学习的阅读策略吗?是呀,连词成句的读,借助关键词读,带着问题读,那就用上这些方法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在读不懂的地方打个问号做个标记,待会提出来一块交流一下。师:大家读得可真投入,谁来交流你读懂的和读不懂的地方?【预设1】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预设2】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
【预设3】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预设4】没有人提问题。师:同学们真的读懂了吗?那我来考考大家。“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什么意思?《荡寇志》是本什么书?师:同学们要善于提出自己的疑问,在读书的过程中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思考才能增长知识,好吗?师:其实像这样的句子文中出现了好几次,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三、梳理品读读书经历
1.梳理读书经历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读课文,那些你读懂了的和提出的问题都是一种读书经历。接下来让我们走进文本,去品读作者冰心哪些读书经历?如果让你梳理,你将提取哪些内容进行整理?【预设1】读书时间、书目、感受、好书标准等等。
师:那你想用什么方式来梳理这些信息呢?预设:思维导图、圈画关键词
师:老师这里也有几种方式,同学们可以借鉴一下。选择其中一种你最喜欢的方式进行梳理,开始吧。小组交流,查漏补缺。投影展示,其他小组补充。
师:同学们,梳理信息让我们更快更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要点,原来在文中,作者回忆了自己7岁时读《三国演义》,十二三岁和中年读《红楼梦》,1980年后读各类书刊和现代文艺作品这几段经历。阅读时间阅读书目 对这些书的感受或评价七岁《三国演义》津津有味、无限期待、引起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尤其欣赏、人物描写生动。没有人物个性、索然无味。《水浒传》《荡寇志》十二三岁;中年以后《红楼梦》十二三岁时读,兴趣不大,人物使人厌烦;中年后再读,尝到其中滋味。 1980年《西游记》精彩《封神榜》烦琐
现代文艺作品 有的堆砌华丽词句,无病呻吟;有的满带真情实感、质朴浅显,使人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能让学生很好的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2.谈自己感触最深的一段经历
师:那么,对于冰心的这几段读书经历,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段,它带给你什么启发,在旁边做批注,写写你的想法和体会。学生交流。【预设1】七岁读《三国演义》(1)“一知半解地读”:师:你是否赞成作者这种读书方法?平时读书过程中,你还运用了哪些读书方法?(2)“哭了一场,又哭了一场”:
师:是呀,可见作者读得用心、投入,对这本书很喜爱。带着你的理解再读读这段话。
师:作者已经与书中人物同呼吸、共命运,让我们读出她当时的那种伤心。(3)“人物都有极其生动的性格”:在作者看来,这就是好书的标准。
师:孩子们,作者深陷书中,如痴如醉,这是一种读书的快乐!读——【预设2】十二三岁读《红楼梦》 中年读《红楼梦》
师:十二三岁读了中年又读,这是一种什么读书方法?(反复读)作者反复读《红楼梦》,感受是不同的,谁能对比着来读出作者情感的变化?请男生读出十二三岁时的厌烦,女生读出中年后尝到的滋味。
师:随着作者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对书的理解也更深刻了,这也是一种读书的快乐。(白板出示读)【预设3】1980年读万卷书(《西游记》,《封神榜》,现代文艺作品)(1)八十岁高龄的冰心奶奶唯一的消遣便是“读万卷书”,她告诉我们要——板书:多读书(2)冰心奶奶说——白板:“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冰心奶奶又告诉我们一种什么读书方法?(比较读),是的,要读一些——板书:读好书(3)在冰心看来,什么样的书是好书呢?是呀,那些——白板出示
师:原来在浩瀚的书海中,打动冰心的不是那些堆砌了华丽词句的文字,而是那些——
师:作者从七岁开始一知半解地读,到选择一些经典书目反复读,随着阅历的丰富会挑选书比较着读,这更是一种读书的快乐——(白板: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体会文中语言文字,对读书可以使人感到“快乐”有更开放的理解。
师:正是因为冰心多读书、读好书,才取得今天举世瞩目的成就。你来给大家读读吧。(冰心简介)
师:可见,读书真好——板书:读书好因此,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冰心奶奶给全国儿童只写了九个字的期望,那就是——
四、忆读书口语交际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所学的这些都是冰心奶奶的读书经历和读书故事,回忆自己的经历,读书是不是你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读书给你带了什么样的快乐或者简单介绍自己读过的好书,说一说书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形象。先同桌交流,再指名说。总结:同学们都是读书的有心人,这节课,我们从冰心奶奶的读书经历中知道了读书好,希望你也如老人一样多读书,读好书,学着冰心奶奶一知半解地读——多读那些——谨记冰心奶奶的这句话——白板出示: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做一个被书香萦绕的人。
五、布置作业1.推荐同学们阅读冰心的《寄小读者》;2.继续整理你最喜欢的人物形象的信息,完善口语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