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我的“长生果”》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7《我的“长生果”》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02 15:27: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7《我的“长生果”》
1. 教材分析:
《我的长生果》这篇略读课文是著名作家叶文玲的一篇叙事散文,文章情真意切,作者满含深情地回忆了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她的读物由叫做“香烟人”的小画片到连环画,到文艺书籍和中外名著,阅读的范围与深度在不断增加。在醉心的阅读中,由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到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不仅扩展想像力,锻炼记忆力,增强了理解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写作能力。作者在读写的实践中,逐渐悟出了读写间的关系和写作方法: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些“鲜味”才好;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二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认识12个生字。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
3.让学生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实际体会“长生果”的寓意,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故事分享。一位同学讲故事,其他同学谈从故事中悟出的道理。
(二)单元主题导入,引出课题
1.总览第八单元的内容。有精读课文《古人谈读书》和《忆读书》,略读课文《我的“长生果”》,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本单元都是围绕读书展开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的“长生果”》,齐读课题。
2.解题:“长生果”引号是什么作用?本文中是指什么?正如苏轼所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知深思子自知。”让我们带着对阅读的期待,进入今天的课堂学习。
3.你对本文的作者有了解吗?介绍作者。叶文玲,当代作家,浙江省玉环县楚门镇人。1958 年发表处女作《我和雪梅》,从此走上文坛,后以短篇小说《心香》闻名遐迩。她恪守“美是文学的生命”的宗旨,孜孜于真善美的追求,同时致力于散文的创作,收获颇丰。主要作品:长篇小说《无梦谷》、长篇历史小说《秋瑾》;散文集《不了情》《枕上诗篇》等。(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带拼音读词语,确准读音。
2.学习两个多音字,“差”和“奔”。
3.了解阅读提示,自读自悟。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说说作者读过哪些类型的书?作者从童年的读书、作文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可以一边读一边圈画出关键词句。幻灯片出示小画片、连环画,文艺书籍,中外名著。
4.这些类型的书籍又有哪些具体的内容呢?出示具体书目,并给个别书目配图。
5.作者是用了什么方法读了这么多书籍?为什么这些书籍会让他若干年
后还记忆犹新?你有过类似的阅读经历吗?
6.在阅读的时候也会遇到不求甚解的时候。你知道什么是不求甚解吗?
7.作者从读书作文中悟出了什么道理?小组合作学习。提示:带着问题读,找到相应的段落后仔细默读,圈出关键词句,从中感悟。阅读扩展了想象力,做读书笔记,锻炼了记忆力,增强了理解力。作文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要与众不同,要写真情实感,可以借鉴模仿,创造。
8.阅读和作文有什么关系呢?请将下面的句子排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把序号填在括号里。(1 )阅读是什么?是吸收。(4 )把脑子里的东西拿出来,让人家知道,或者用嘴说,或者用笔写。(2 )好像每天吃饭吸收营养一样,阅读就是吸收精神的营养。(5 )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
(3 )写作是什么?是表达。
9、关于读书的名言,文中提到莎士比亚的“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读书的名言吗?一起来读一读。
(三)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小练笔:简单地写一写你的阅读经历以及阅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