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2021~2022年度高中教育发展联盟
高一11月份期中检测
地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必修第一册第一章至第三章。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1年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返回舱安全降落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媒体报道了相关事宜,有细心的网友发现,着陆的返回舱外表看起来“颜值”不是那么高。时隔一个月,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当日,多地网友在夜空中拍到我国空间站过境祖国上空,直呼美极了。读下面两幅图片,完成1~2题。
图1神舟十二号返回舱 图2在太空运行的空间站
1.图1中的神舟十二号返回舱表面有类似“烧焦”的痕迹,与其成因类似的是
A.流星 B.极光 C.彗星 D.磁暴
2.按照天体类型,在太空运行的空间站属于
A.恒星 B.行星 C.流星 D.卫星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会产生重要影响。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关于太阳概况和太阳辐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太阳的物质状态为熔融状态 B.太阳的能量来自其内部的核聚变
C.太阳辐射是风能、化石能源等的能量来源 D.太阳表面温度约为6000K
4.下列关于太阳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活动出现在太阳内部
B.耀斑常出现在日冕层
C.太阳活动增强时,无线电长波通讯信号不稳定甚至中断
D.太阳大气层中,光球层亮度最大
下图为地质历史时期划分示意图。据此完成5~7题。
图中数字表示距今年代
(单位:亿年)
5.③地质年代名称是
A.前寒武纪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6.关于古地理环境和生命历史的描述,发生在④阶段的是
A.铁、金、镍、铬等矿藏出现 B.联合古陆形成
C.爬行动物时代 D.被子植物高度繁盛
7.由于地壳运动剧烈,形成了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的地质历史时期是
A.② B.③ C.④ D.⑤
下图1示意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和地球内部结构(a~d为地球内部圈层)。图2为媒体报道截图。据此完成8~10题。
图1 图2
8.依据图1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变化可知
①地震发生时,震区的人先感受到水平晃动,后感受到上下颠簸②在地幔,地震波传播速度明显增加③在古登堡界面,横波完全消失,纵波速度突降④在地球内部,纵波传播速度最快的位置属于地核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9.关于图1中地球内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是岩石圈 B. b存在软流层
C. c是下地幔 D. d圈层压力、密度极小
10.下列关于图2火山喷发的说法,正确的是
A.火山喷出的烟雾会进入水圈、生物圈等 B.火山喷发和地震的能量来自于太阳辐射
C.火山喷出的岩浆一般认为来自于岩石圈 D.火山喷发只会对地理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我们生存的地球,因植被覆盖变得生机盎然,而土壤为植被提供了扎根立足的条件。与大气和水一样,植被和土壤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读地球四大圈层相互作用示意图,完成11~12题。
11.风、云、雨、雪等天气现象属于
A.①圈层 B.②圈层 C.③圈层 D.④圈层
12.植被和土壤分属不同圈层,植被属于
A.①圈层 B.②圈层 C.③圈层 D.④圈层
包围着地球的厚厚的大气层,是生物乃至地球的保护层,人类活动可能导致大气中某些成分含量发生变化,并影响自然环境和人类自身。据此完成13~14题。
13.关于大气的成分及其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O2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
B. CO2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能力强,使气温升高
C. O3吸收地面辐射能力强,对地球生物有保护作用
D.杂质含量很少,却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14.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A. CO2增多 B. O3增多 C. O2增多 D.水汽减少
大气受热的过程的本质就是能量在太阳、地面、大气之间热传递的过程,直接影响着地面和近地面大气的热状况。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15~16题。
15.下列关于该示意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①=④ B.②>④ C.②为短波辐射 D.③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16.大气受热原理和大气的保温作用可以解释很多自然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月球昼夜温差大于地球
B.晴天昼夜温差大于阴雨天
C.相同天气状况下,沿海昼夜温差大于内陆
D.同一日,相同天气状况下,拉萨昼夜温差通常大于成都
17.全球变暖作为全球性环境问题,引起世界各国关注,我国近日率先提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奋斗目标。下列关于全球变暖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CO2等温室气体增加,吸收了更多的太阳辐射
②CO2等温室气体增加,会使到达宇宙空间的地面辐射减少
③CO2等温室气体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大量生产和使用氯氟碳化物
④CO2等温室气体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毁林
⑤太阳能、风能、水能等能源的广泛使用有利于早日实现碳中和
⑥为了缓解全球变暖,我国不应再使用煤炭、石油等常规能源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⑥
右图示意某一等高面。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P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据此完成18~19题。
18.若此图表示南半球,PM>PN,则O点风向为
A.⑥或⑦ B.②或⑥ C.④或⑧ D.③或④
19.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
A.③或④ B.②或⑧ C.③或⑦ D.⑥或⑦
近年来,到某某城市来看“海”成为时髦的网红语言,尊重水循环规律,减少人类活动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已经成为大众的科学共识。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小流域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20~21题。
20.由于人类长期的某种活动,使蒸腾作用显著增强时,在同样的降水(降水总量、降水强度、频次等不变)情况下,该流域水循环环节发生变化。下列关于该“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该流域地面径流增加 B.该流域水汽输送量明显增加
C.该流域地下径流增加 D.该流域蒸发量不会变化
21.以下措施值得提倡的是
A.华北大量开采地下水解决缺水问题 B.多建公园,增加绿地,保留水域
C.城市建设中大面积对道路拓宽、硬化 D. “向河湖要地”,增加耕地,引水灌溉
海水的温度、盐度、密度是海水重要的理化性质,都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有重要影响。下图为海水表层温度、盐度、密度水平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22~23题。
22.图中表示海洋表层温度、盐度、密度的曲线依次是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23.下列有关海水性质的规律和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海水表层海洋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比深层海水少
B.暖水性鱼类石斑鱼主要生活在中高纬度海域
C.近岸地区的海水盐度受入海径流影响大
D.海水密度大小与盐度大小呈负相关
读北半球太平洋海域洋流简图,完成24~25题。
24.下列关于图中洋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为寒流 B.②为暖流
C.③洋流水温高于②洋流 D.同纬度海区,④洋流水温低于③
25.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洋流导致沿岸地区的降水增加
B.①处泄露的石油污染物可能出现在②海域
C.②③之间洋流交汇,形成大型渔场
D.④洋流从北极携带南下的冰山,会威胁海上航运安全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
26.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地理模式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若模式图示意太阳系一部分,曲线①②③④为行星轨道,阴影部分为小行星带,那么地球的公转轨道为曲线 (填序号),②是 的公转轨道,按太阳系行星分类,轨道①的天体属于 。(3分)
(2)若模式图示意地层结构,阴影表示的地层中含有恐龙化石,该地层的地质年代是 代。若阴影表示的地层中含有三叶虫化石,该地层的地质年代是 代。(2分)
(3)若模式图示意太阳大气层的结构,阴影部分表示色球层,则该层的太阳活动有 、 ,发生在曲线①②之间的太阳活动有 。(3分)
(4)若模式图示意地球的内部三大圈层,阴影部分表示地幔,则曲线①②之间为 (填内部圈层名称),曲线 (填序号)代表的是莫霍界面。(2分)
27.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水循环运动的能量来源主要有 、 。(2分)
(2)写出图中部分箭头序号表示的水循环环节的名称。(3分)
③: ;⑥: ;⑦: 。
(3)按照水循环发生的领域:被称为大循环的水循环类型是 ,能使陆地水体得到不断补充的最主要的水循环类型是 ,未登陆的台风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 。(3分)
(4)人类修建水库主要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填图中序号),我国东南季风主要参与的环节水循环是 (填图中序号)。(2分)
28.下图的等压面弯曲是由于热力环流存在引起的。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5分)
(1)A、B两地中,气温高的是 地,下沉运动的是 地,近地面气压低的是 地。(3分)
(2)若此图表示城市热岛环流,位于郊区的是 (填字母)地;若此图代表白天,按滨海地区海陆风形成原理,海洋是 (填字母)地,海陆风形成的原因是 ;若此图代表夜晚,按山谷风形成原理,山坡吹 (填“山”或“谷”)风。(4分)
(3)图中,①②③④⑤五处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A、B、④、⑤四处气压由低到高的排序是 。(此题用>=<符号按顺序表达)。(4分)
(4)只考虑天气状况,A、B两地大气逆辐射作用强的是 (填字母)地,若此图为北半球,A位于B的正西,则近地面的风向为 风。(4分)
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下图1为某大洋沿170°W经线三个观测站水温随深度的变化图,图2为某大洋表层海水盐度分布图。
图1 图2
(1)据图1分析,①②③三个观测站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其中0—1千米随深度增加水温变化较小的是 (填序号)。海洋的热量收入主要来自于 。(3分)
(2)据图2分析,该大洋表层海水盐度的水平分布规律是 。外海和大洋盐度最高的海域位于
海域。(4分)
(3)分析图2中A海域盐度较低的主要原因。(4分)
(4)地中海盐度西低东高,试分析其主要原因。(4分)
山西2021~2022年度高中教育发展联盟高一11月份期中检测 地理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A 2.D 3.A 4.D 5.B 6.C 7.D 8.B 9.B 10.A
11.B 12.C 13.D 14.A 15.D 16.C 17.B 18.D 19.C 20.C
21.B 22.A 23.C 24.D 25.C
26.(10分)
(1)④ 木星 巨行星(每空1分,共3分)
(2)中生代 (早)古生代(每空1分,共2分)
(3)耀斑 日珥 日冕物质抛射(或太阳风)(每空1分,共3分,第一、二空答案可互换)
(4)地壳 ②(每空1分,共2分)
27.(10分)
(1)太阳能 重力能(每空1分,共2分,答案位置可互换)
(2)水汽输送 地下径流 (植物)蒸腾(每空1分,共3分)
(3)海陆间循环 海陆间循环 海上内循环(每空1分,共3分)
(4)⑤ ③(每空1分,共2分)
28.(15分)
(1)B A B(每空1分,共3分)
(2)A A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或海陆间昼夜温度差异) 山(每空1分,共4分)
(3)④>①=②=③>⑤ ⑤<④(4)B西北(每空2分,共4分)
29.(15分)
(1)③、①、② ③太阳辐射(每空1分,共3分)
(2)由副热带海域向赤道和两极递减 副热带(每空2分,共4分)
(3)地处赤道附近,热带雨林气候,降水量大;入海径流量大,淡水注入量大,对该海域盐度起稀释作用。(每点2分,答对两点得4分)
(4)大西洋盐度低,地中海盐度高;大西洋表层海水沿直布罗陀海峡流入地中海,距大西洋越近,盐度越低。(每点2分,共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