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式同步练习能力提升—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 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式同步练习能力提升—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2-01 23:13: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式同步练习能力提升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
练习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P+5O2P2O5
B.2KMnO4K2MnO4 + MnO2 + O2
C.2CO + O22CO2
D.H2SO4+NaOH=NaSO4+H2O
2.油中含有噻吩(用X表示),噻吩具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其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X+6O24CO2+SO2+2H2O,则噻吩的化学式为
A.CH4SO B.C4H4S C.C4H6S D.C4H8S
3.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
4.甲醇(CH3OH)制氢具有工艺简单、节能环保等优点。其中一种转化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生成2种分子 B.属于分解反应 C.丙为CO D.催化剂不断减少
5.2016年4月12日,张家口市一辆满载甲醇的罐车侧翻,甲醇大量外泄。已知可以用氨气处理含有甲醇的废水,X代表甲醇的化学式,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X+12O2+6NH3=3N2+5CO2+19H2O,则甲醇的化学式为
A.C2H6OH B.CH4 C.NO2 D.CH3OH
6.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在化学反应aA+bB= cC+dD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计量数a与b之和一定等于c与d之和
B.若取xg A和xg B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xg
C.反应物A和B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
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7.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
8.MnO2不仅可作催化剂,还可作重要的氧化剂,如用于实验室制取氯气,化学方程式为MnO2+4XMnCl2+2H2O+Cl2↑,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
A.ClO2 B.H2O2 C.HClO D.HCl
9.由化学方程式可以获得一些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KMnO4是反应物 B.MnO2是催化剂
C.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D.“”表示反应条件为加热
10.关于反应 2SO2+O22SO3,说法错误的是
A.V2O5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 B.二氧化硫加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
C.参加反应的 SO2与 O2的质量比为 4:1 D.反应中 SO2 作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1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4Fe+3O22Fe2O3 B.Cu+2HCl=CuCl2+H2
C.2H2O2H2+O2 D.4P+5O22P2O5
12.科学家发现,利用催化剂可有效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物都是单质 B.可解决甲醛带来的室内空气污染问题
C.其中甲醛属于氧化物 D.化学方程式为: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13.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数为1也要填入“□”内)
(1)____P +____O2____P2O5
(2)____Fe2O3 +____C____Fe +____CO2
(3)____KClO3____KCl +____O2↑
(4)____C2H4 +____O2____H2O+____CO2
14.利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燃烧匙中盛有足量红磷,左右管中盛有等量水。点燃红磷迅速放入左管中,并盖紧胶塞。
(1)该反应中红磷燃烧现象为_______。
(2)整个实验过程中,左管中的水面变化情况为先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后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装置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最终集气瓶中水半面大约上升至刻度_______处。
(3)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15.空气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在冰箱中拿出一个杯子,放在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
(2)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氮气,以下属于氮气用途的是______(填字母);
A.制氮肥 B.用于医疗手术
C.用作粮食、瓜果的保护气 D.用作灯泡填充气
(3)通过分离液态空气可以制取______(填字母);
A.氮气 B.氧气
(4)以下四个实验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请认真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①拉瓦锡用装置 A 定量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在密闭容器中,空气中的氧气与金属汞(元素符号为______)反应,生成固态物质。人们沿着科学家的足迹,对反应物进行了优化,分别用铜粉、红磷等进行实验,其原理都是采用化学方法,从混合气体中除去某种气体,从而达到物质的分离;
②实验过程中,需要不断推拉注射器活塞的装置是______(填写字母),利用此装置进行 实验,可能造成实验误差的因素是______(答一条);
③装置 C、D 的实验都用到了红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反应结束后,待装置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装置 C 中烧杯中的水倒吸入集气瓶的原因是______,装置 D 中(试 管容积为 40mL),注射器活塞从 10mL 刻度处缓慢移动至______mL 刻度处停止(误差忽略不计)。
16.大多数化工生产都有催化剂的参与。
(1)化工生产使用催化剂的目的是________。
(2)研究表明氧化铜可催化过氧化氢分解。
①过氧化氢中氧的化合价为_____。
②用如图1所示装置和药品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③图1中收集氧气的方法是向______排空气法。为了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将_____放在集气瓶口;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④反应结束后,弃去试管中的上层清液,再向试管中加入过量过氧化氢溶液,充分振荡,可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
⑤为了制取较大量氧气,并便于多次添加过氧化氢溶液,请从图2中选择合适的仪器或装置,重组一套制取装置,需要用到的是________(填标号)。
(3)下列设想有可能通过找到合适的催化剂来实现的是______(填标号)。
A.利用太阳光将水分解生产H2
B.将空气中的He分解生产H2
C.把水变成汽油
D.使一定质量CH4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变多
17.请用“守恒”的思想回答下列问题。
(1)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数为1也要填入横线内)
①__Mg+___N2__Mg3N2②__Fe2O3+__CO__Fe+__CO2
(2)2019年10月,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约翰 古迪纳夫等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锂离子电池研发领域作出的巨大贡献。制备某种锂电池材料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8X+2Li2CO34LiMn2O4+2CO2↑+O2↑,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
(3)将10gA和足量B混合加热至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8gC和4g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为_______。
(4)将蔗糖隔绝空气加热只得到黑色的炭和水,则可知蔗糖中含有的元素是_______(写符号),推断的依据是_______。
试卷第2页,共2页
试卷第1页,共1页
参考答案
1.C
【分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
【详解】
A.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是;
B.气体状态符号没有标注,正确的是;
C.化学方程式正确;
D.生成物硫酸钠的化学式错误,正确的是:。
故选C。
2.B
【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种类不变;反应后的碳、氧、硫、氢原子的个数分别为4,12,1,4,那反应前碳、氧、硫、氢原子的个数分别为4,12,1,4,则每个X分子中含有4个碳原子,1个硫原子,4个氢原子构成,所以X化学式为:C4H4S,故选B。
3.D
【详解】
A、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生成物化学式书写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22MgO,选项不符合题意;
B、铁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产物不符合客观事实,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选项不符合题意;
C、硫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反应物中氧气是气体,二氧化硫的后面不需要标注↑,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S+O2SO2,选项不符合题意;
D、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4.D
【详解】
该反应是甲醇在催化剂和250~300℃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
A、反应生成了一氧化碳和氢气两种物质,选项A正确;
B、该反应符合“一生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选项B正确;
C、丙为CO,选项C正确;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选项D错误。
故选D
5.D
【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C、H、N、O的个数分别是0、18、6、24,生成物中含C、H、N、O的个数分别是5、38、6、29,故反应物中还应含5个C、20个H、5个O,故X的化学式为:CH3OH。
故选D。
6.B
【详解】
A、参加反应的A、B的质量总和一定等于生成的C、D的质量总和,但化学计量数a与b之和不一定等于c与d之和,故A不正确;
B、物质参加化学反应按一定的质量比进行,由于参加反应的A、B的质量比不一定是1:1,若取xgA和xgB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xg,故B正确;
C、参加反应的A、B的质量总和一定等于生成的C、D的质量总和,但反应物A和B的质量比不一定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故C不正确;
D、该反应两种物质参与反应,不是分解反应,故D不正确。
故选B。
7.C
【详解】
A、磷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正确的反应方程式为,故错误;
B、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正确的反应方程式为,故错误;
C、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正确;
D、加热条件下,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正确的反应方程式为,故错误。
故选:C。
8.D
【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Mn、O、Cl、H的个数分别是1、2、0、0,生成物中含Mn、O、Cl、H的个数分别是1、2、4、4,故反应物中还应含4个Cl、4个H,故X的化学式为HCl。
故选D。
9.B
【详解】
A、反应是高锰酸钾加热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KMnO4是反应物,故A正确;
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MnO2是生成物,故B不正确;
C、反应符合一变多,反应为分解反应,故C正确;
D、“”是加热符号,则表示反应条件为加热,故D正确。
故选B。
10.B
【详解】
A:二氧化硫与氧气在五氧化二钒做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生成三氧化硫。由于五氧化二钒是催化剂,因此,五氧化二钒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A正确。
B:该化学反应读成:二氧化硫与氧气在五氧化二钒做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生成三氧化硫。所以,B错误。
C: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 SO2与 O2的质量比为2×(32+16×2):16×2=4:1 。所以,C正确。
D:二氧化硫与氧气在五氧化二钒做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生成三氧化硫。氧气是氧化剂,二氧化硫是还原剂。还原剂具有还原性。D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B。
11.D
【详解】
A、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A错误。
B、铜和盐酸不反应,B错误。
C、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C错误。
D、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正确。
故选:D。
12.B
【分析】
从微观示意图可知,发生的反应是。
【详解】
A、生成物是水和二氧化碳,都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错误。
B、可将甲醛转化成水和二氧化碳,可解决甲醛带来的室内空气污染问题。正确。
C、甲醛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错误。
D、化学方程式为:。错误。
故选B。
13.
(1) 4 5 2
(2) 2 3 4 3
(3) 2 2 3
(4) 1 3 2 2
【分析】
(1)
利用最小公倍数法进行配平,以氧原子作为配平的起点,氧气、五氧化二磷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5、2,最后调整磷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4;
(2)
利用最小公倍数法进行配平,以氧原子作为配平的起点,氧化铁、二氧化碳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3,最后调整碳、铁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3、4;
(3)
利用最小公倍数法进行配平,以氧原子作为配平的起点,氯酸钾、氧气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3,最后调整氯化钾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2;
(4)
本题可利用“定一法”进行配平,把C2H4的化学计量数定为1,则O2、H2O、CO2,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3、2、2。
14.
(1)剧烈燃烧、产生白烟、放热
(2) 下降 上升
1
(3)或
【解析】
(1)
该反应中红磷燃烧现象为剧烈燃烧、产生白烟、放热
(2)
整个实验过程中,红磷燃烧放热,气体膨胀,完全反应后温度降低,氧气消耗,体积缩小,因此左管中的水面变化情况为先下降,后上升。因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氧气被消耗,水进入氧气的体积,因此大约进入试管体积的水,因此最终集气瓶中水半面大约上升至刻度1处。
(3)
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其文字表达式为,化学方程式为
15.
(1)水蒸气
(2)ABCD
(3)AB
(4) Hg B 铜粉量少(合理即可) 红磷燃烧消耗了集气瓶中的氧气,生成了固体,使得集气瓶中压强减小 2
【分析】
(1)
在冰箱中拿出一个杯子,放在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
(2)
A、氮气含氮元素,可用作氮肥,符合题意;
B、液氮汽化吸热,可用于医疗手术,符合题意;
C、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且无毒,可用作粮食、瓜果的保护气,符合题意;
D、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灯泡填充气,符合题意。
故选ABCD;
(3)
分离液态空气是利用液氮和液氧沸点的不同,将其分离,可以制取氮气和氧气。
故选AB;
(4)
①金属汞的元素符号为:Hg;
②实验过程中,需要不断推拉注射器活塞的装置是B,可使铜与氧气充分反应;
如果铜粉的量太少,会造成实验结果偏小,产生误差,如果装置漏气,也会产生误差;
③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结束后,待装置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装置 C 中烧杯中的水倒吸入集气瓶的原因是红磷燃烧消耗了集气瓶中的氧气,生成了固体,使得集气瓶中压强减小;
装置 D 中消耗氧气的体积为:40mL×1/5=8mL,故注射器活塞从 10mL 刻度处缓慢移动至2mL 刻度处停止。
16.
(1)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2) -1
上 带火星的木条
产生大量气泡 ACFG
(3)A
【分析】
(1)
化工生产使用催化剂的目的是: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2)
①过氧化氢中氢元素显+1价,设氧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1)×2+2x=0,x=-1;
②过氧化氢在氧化铜的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图1中收集氧气的方法是向上排空气法;
氧气具有助燃性,为了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已经集满;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④反应结束后,弃去试管中的上层清液,再向试管中加入过量过氧化氢溶液,在该反应中,氧化铜是催化剂,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充分振荡,可观察到的现象:产生大量气泡;
⑤为了制取较大量氧气,应选择锥形瓶做反应容器,便于多次添加过氧化氢溶液,需要长颈漏斗,故选择双孔塞,根据图中仪器,选择排水法收集氧气,故选择C,故需要用到的是ACFG;
(3)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水中含氢元素,可能利用太阳光和合适的催化剂分解产生氢气,符合题意;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He中不含氢元素,不可能分解生产H2,不符合题意;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水中不含碳元素,不能把水变成汽油,不符合题意;
D、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和燃烧产生的热量,故使用催化剂不能使一定质量CH4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变多,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7.
(1) 3 1 1 1 3 2 3
(2)MnO2
(3)5:6
(4) C、H、O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分析】
(1)
①根据“定一法”,把Mg3N2的化学计量数定为1,则Mg的化学计量数为3,N2的化学计量数为1;
②根据观察法,设Fe2O3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1,则Fe的化学计量数为2,最后调整CO、CO2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3、3;
(2)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Li、Mn、O、C的个数分别是4、0、6、2,生成物中含Li、Mn、O、C的个数分别是4、8、22、2,故反应物中还应含8个Mn、16个O,故X的化学式为MnO2;
(3)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18g+4g-10g=12g,故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为:10g:12g=5:6;
(4)
将蔗糖隔绝空气加热只得到黑色的炭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生成物中含C、H、O,故反应物中也应含C、H、O。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