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末综合能力测试】浙教版8年级上册 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 综合能力测试(A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章末综合能力测试】浙教版8年级上册 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 综合能力测试(A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2-02 09:10: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8年级上册 第一章 综合能力测试(A卷)
总分:16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单选题(共20题;共60分)
1.下表为硝酸钾和氢氧化钙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图所示,甲、乙试管分别盛有20℃时硝酸钾、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现向烧杯内的水中加人某物质后,甲试管中固体消失,乙试管中的固体增加,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
温度(℃) 10 20 40 60 80
氢氧化钙的质量(克) 0.173 0.165 0.121 0.120 0.095
硝酸钾的质量(克) 13.3 31.6 63.9 110 169
A.硝酸铵 B.氢氧化钠 C.蔗糖 D.氯化钠第
2.(2021八上·诸暨期中)水平桌面上放置足够高的柱形容器如图甲,容器底部放一个边长为10cm的均匀实心正方体M。现缓慢向容器中注入某液体,M对容器底部的压力随注入液体深度h的变化关系如图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M的密度是1.25×103kg/m3 B. 注入液体的密度是0.7×103kg/m3
C. 当h=10cm时,M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是2N D. 当h>10cm时,物体M漂浮
3.(2021八上·诸暨期中)如图是一个“天气瓶”,当外界温度改变时,瓶内会展现出不同形态的结晶。 “天气瓶”内液体主要成分是:①硝酸钾、氯化铵和水的混合溶液,②溶质质量分数为24%的樟脑的酒精溶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溶液中的溶质可以为多种
B. 樟脑的酒精溶液中酒精是溶剂
C. 溶质质量分数为24%的含义是指每100g的溶剂中,溶质质量是24g
D. “天气瓶”中晶体量变化的原因可能是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改变而变化
4.(2021八上·诸暨期中)如图所示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甲试管中产生的气体为氧气 B. a 连接的是电源的正极,b连接的是负极
C. 甲乙试管中产生的气体质量之比为 2:1 D. 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5.(2021八上·萧山期中)如图所示为三种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进行如图甲所示的过滤操作,可从食盐溶液中获得食盐固体
B. 进行如图乙所示的蒸发操作,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C. 进行如图丙所示的蒸馏操作,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是a进b出
D. 在粗盐提纯实验中,需要用到图示甲、乙、丙三种操作
6.(2021八上·萧山期中)如图,在甲、乙、丙三个相同容器中盛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将三个相同的铁球分别下沉到各容器底部,当铁球静止时,试比较三容器底部所受铁球的压力( )
A. 甲最小 B. 乙最小 C. 丙最小 D. 一样大
7.(2021八上·萧山期中)推理是常用的思维方法。根据溶液具有均一性的特点来推理,蔗糖溶液应该是( )
A. 无色透明 B. 上层溶液与下层溶液一样甜 C. 混合物 D. 水分、温度不变时,蔗糖与水不分离
8.(2021八上·萧山期中)用图中实验装置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当物块浸入溢水杯时,水会流入空桶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前溢水杯未装满水,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B. 通过计算可知实验所用物块的密度为1.5×103千克/米3
C. 物块浸入水中越深,左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大
D. 物块从接触液面至浸入水中任一位置,两侧弹簧秤变化量总相等
9.(2021八上·萧山期中)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分别加入到盛有100克水的烧杯中。图1为充分搅拌后的现象,图2为加热到50℃时的现象(不考虑水分蒸发),图3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3中N表示的是甲物质的溶解度 B. 图1中乙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 图2中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D. 图2中两溶液降温至30℃都会析出晶体
10.(2021八上·萧山期中)某次蔗糖溶解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不考虑水分蒸发,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②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同 B. ③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 ②中溶液是饱和溶液 D. 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大于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
11.(2021八上·诸暨期中)选择优良种子,是农业丰收的基本保证,盐水选种是我国农民常采用的选种方法:将待选的种子放入浓度适当的盐水中后,良种沉入水底,次种则漂浮于水面,很快就能完成选种工作,如图所示。但盐水浓度的把握是关键,如果盐水的浓度太低,则可能( )
A. 所有种子都漂浮在水面 B. 所有种子都不受浮力
C. 只有少量次种漂浮 D. 良种漂浮,而次种下沉
12.(2020八上·青田期末)如图是水电解的过程示意图。分析该图,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
B. 水分子中含有更小的粒子
C. 氧原子在通电条件下组合为氧分子
D. 氢原子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
13.(2021八上·临安期中)氯化钠和碳酸钠晶体的溶解度(0°C~ 30℃ )如表中所示:
0℃ 10℃ 20℃ 30℃
氯化钠 35.7 g 35.8g 36.0 g 36.3g
碳酸钠晶体 7.0g 12.5g 21.5g 38.8g
分析表中数据,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0℃~30℃之间,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
B. 在0℃~30℃之间,同温度下,氯化钠和碳酸钠晶体的溶解度都是不相等的
C. 将含水各100g的氯化钠与碳酸钠的饱和溶液,从30℃降至0℃,析出晶体的质量相等
D. 欲从含少量氯化钠杂质的碳酸钠浓溶液中分离出碳酸钠晶体,可采取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
14.(2021八上·临安期中)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澳门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大桥在水下施工时,要向水中沉放大量的施工构件。现将边长2m的正方体沉入水中,在下沉过程中,其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为h(如图甲),钢绳拉力、物体所受浮力随着h的增大而变化(如图乙)。下列选项说法正确的是( ) (ρ海水= 1.0×103kg/m3 , g=10N/kg)
A. 表示正方体构件所受浮力变化的图像是① B. 该构件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为4×104N
C. 该正方体构件的质量为16吨 D. 该构件的密度是1.5×103Kg/m3
15.(2021八上·临安期中)已知:(1)20°C时,溶解度在10克以上的物质称为易溶物质:溶解度在1~10克的物质为可溶物质;溶解度在0.01~1克为微溶物质;溶解度小于0.01克的物质为难溶物质。(2)20°C时几种物质的溶解度如下:
物质名称 氯化钠 氢氧化钙 氯酸钾 硝酸钾
溶解度(克) 36.0 0.165 7.4 31.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0℃时氢氧化钙是难溶物质 B. 20°C时可以配制出20%的硝酸钾溶液
C. 20°C时氯酸钾是易溶物质 D. 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比氯化钠大
16.(2021八上·临安期中)如图是我们学过的蒸馏装置,关于蒸馏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蒸馏是我们所学的净化水的最彻底方式 B. 图中冷凝水的流动方向是A→B
C. 温度计应该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测气体温度 D. 烧瓶中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液体爆沸
17.(2021八上·温州期中)2020年冬季,水麝楠溪江发生断流现象,主要是由图中水循环中哪些环节不足引起的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18.(2021八上·温州期中)下表是某同学做溶液实验时形成的实验记录,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固体 碘
液体 水 汽油 酒精
现象 不溶 能溶 能溶
A. 将碘放入酒精中,形成的液体久置会分层 B. 碘放入水中后形成悬浊液
C. 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D. 衣服上不慎沾上碘,可用汽油擦洗
19.(2021八上·温州期中)浮标主要是由坚硬壳体和可伸缩油囊构成,具体结构如下图所示。塞泵可将先体内的油注入油囊,油囊排开水的体积等于注入油的体积。某次,塞泵将油不断的匀速注入油囊直至注完(刚开始油囊里面没有油且不计油囊的体积),则此过程中该浮标的壳体受到的浮力与时间的关系图是( )
A. B. C. D.
20.(2021八上·义乌月考)如图所示,将一个小球先后放入甲、乙两个盛满不同液体的溢水杯中,小球在甲杯中漂浮,在乙杯中沉底,甲、乙两杯中溢出液体的重力分别为 0.5 牛和 0.4 牛,则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A. 小球在甲杯中受到浮力作用,在乙杯中不受浮力作用
B. 小球在甲杯中受到浮力为 0.5 牛,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小于 0.4 牛
C. 小球质量为 50 克
D. 甲杯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杯液体密度
二、填空题(共6题;共30分)
21.(2021八上·临安期中)小阳利用一根吸管制作一个简易密度计,他用石蜡将下端封闭,并放入适量的细沙,它的长度为L,外直径为d,总质量为m。
(1)简易密度计中放入适量细沙的目的是 。
(2)如图甲当把该简易密度计放入某液体中时,浸入液体中的长度为h, 试推导该液体的密度ρ的表达式 (用字母表示)。
(3)小阳通过正确计算,在吸管上标出对应的刻度线,便制成了一个简易的吸管密度计。如图乙四种刻度的标示合理的是 。 (填字母)
22.(2021八上·温州期中)咸鸭蛋是中国特色食品,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其腌制过程如下:
(1)第一步:挑选鸭蛋。将鸭蛋放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通过观察鸭蛋的浮沉情况进行挑选。现有四种食盐溶液供选择,其溶质质量分数与密度关系如表一、鸭蛋的新鲜情况与其密度变化如图一、分析图一和表一信息,应选用表一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的食盐溶液才能挑选出新鲜鸭蛋。
表一食盐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与密度对照表
溶质质量分数 溶液密度(g/cm3)
2% 1.01
6% 1.03
10% 1.07
15% 1.10
(2)第二步:配制溶液。使用溶质质量分数过大的食盐溶液,鸭蛋的水分流失快、味咸且口感不鲜;使用溶质质量分数过小的食盐溶液,防腐能力较差、营养价值会降低。人们常选用质量分数为10%~20%的食盐溶液。现配制2000毫升质量分数为15%食盐溶液,需要食盐多少克
(3)第三步:浸泡腌制。将鸭蛋放入容器再倒入15%食盐溶液将其浸没,加盖保存,如图二所示。图中鸭蛋A的体积为80厘米3 , 计算鸭蛋A所受的浮力大小
23.(2021八上·兰溪月考)小明同学将一只苹果放入水中,苹果在水里处于悬浮状态,则此苹果的密度为 kg/m3 。小明从水中取出苹果,分成一个大块和一个小片(如图所示),再将小片放入水中,发现小片河入水中,据此现象可以推断:若将大块浸没水中,松手后大块将会 (选填“上浮”、“悬浮”或“下沉”)。

24.(2021八上·乐清月考)下表是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与其质量分数对照表(20℃)。回答下列问题:
质量分数(%) 10 20 30 40 50
密度(克/厘米3) 1.11 1.22 1.33 1.43 1.53
(1)20℃时,随着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逐渐 。
(2)配制100克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氢氧化钠固体 。
(3)20℃、10%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为100毫升时的质量为 。
25.(2021八上·浙江月考)下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溶解度/克 氯化钠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37.8
硝酸钾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在50℃时,100g水中加入100g硝酸钾,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质量为 克
(2)T℃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5克,则T℃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可能是__________克(选填下列选项)
A. 40 B. 50 C. 60 D. 70
26.(2021八上·柯桥月考)如图所示,体积为 1×10-3m3、材料相同的两个金属球,分别连接在弹簧的上端,弹簧的下端固定在容器的底部。(g取 10 N/kg)
(1)图甲装置内是水,静止时弹簧对球向上的弹力为 70 N,则该球的重力为 N。
(2)图乙装置内装的是另外一种液体,静止时弹簧对球向上的弹力为72N,则该种液体的密度为 kg/m3。
三、实验探究题(共6题;共37分)
27.(2020八上·吴兴期末) 2020年7月11日中国航海日”活动拉开帷幕,明星舰船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轮停靠在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码头供市民参观。“雪龙2”号是中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吃水7.85米,排水量13996吨,填补了中国在极地科考重大装备领域的空白。为了探知轮船的奥秘,了解轮船各项参数背后的意义,STEAM小组的同学自己动手,设计并制作了“雪龙2”模型,如图甲所示。。
(1)设计制作船模的过程中,同学们应该重点考虑船的哪些因素?___ _____(至少答3点)
(2)根据船的相关知识,小明同学已经在船舷上绘制了一条载重线。请你根据载重线测出这艘船模的最大载重量,测量的方法是________(简述实验步骤)
(3)你觉得在轮船上勘绘载重线标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A.最大限度地利用船舶的装载能力
B.保证船舶的航行安全
C.保证船舶行驶过程中保持稳定
D.判断船舶是否超载
(4)现实中,船舶上往往不止一条载重线。如图乙所示为“雪龙2”轮船船舷上漆着的5条载重线。其中的S表示“印度洋载重线”,W表示“北大西洋载重线”。请说明“S”在上, “W”在下的原因?____ ____
28.某化学探究小组的同学在学习《溶液》这一单元时,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并进行相关归纳,请你作其中一员,参与他们的探究.
(1)【活动一】小红对“物质溶于水是否都能形成溶液?”进行探究.选取如下生活用品.
生活用品有:①氯化钠;②植物油;③蒸馏水;④冰块;⑤蔗糖;仪器任选.
通过该探究活动,小红得出结论:有的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如上述物质中 ________ 放入水中就能形成溶液(填“序号”)
(2)【活动二】小明以“物质溶于水后液体的温度是否改变?”为课题进行探究,其用品和操作示意图如图:
实验目的 探究下列物质溶解前后体温变化变化情况
实验用品 药匙、烧杯、玻璃棒、温度计、水、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铵
操作过程
图示③中的操作存在一处错误,应改正为 _ _______.
(3)经老师指出原因后,小明同学又重新做了三次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的实验,三次实验得出相同的结果,该结论为__ ______ .
29.(2021八上·浙江月考)兴趣小组需配制 50g 质量分数为 12%的氯化钠溶液,如图是某同学配制溶液的操作示意图:
(1)配制该溶液需要食盐 克。
(2)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 。
(3)若步骤 B 称量时出现了指针偏左, 应进行的操作是 。
(4)如果配制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 12%, 其原因可能有_______( 填序号)。
A. 所用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杂质 B. 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C. 将水倒入烧杯时, 有少量水溅出 D. 将配制好的溶液转移进试剂瓶时, 有溶液洒落
E. 将氯化钠固体倒入烧杯时, 还有部分氯化钠固体粘在纸上
30.(2021八上·温州期中)电解水的实验中,往往加入一定盘的硫酸溶液增加水的导电性(硫酸本身不会减少) ,小科利用如图装置进行研究影响电解水的速度的因素,实验中记录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蒸馏水体积/毫升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加入10mL硫酸的质量分数 0 10% 15% 20% 25% 30% 35%
收集到氢气体积/ mL 20 20 20 20 20 20 20
收集到氢气时间/秒 2648 1236 885 423 262 216 205
(1)小科进行以上实验是研究 会影响水的电解速度。
(2)本实验通过比较 来判断电解水的速度。
(3)小科在200mL的蒸馏水中,加入10mL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后,发现产生的氢气的速度越来越快,请结合以上探究结果分析其中的原因: 。
31.(2021八上·浙江月考)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同一物体分别逐渐浸入到水和酒精中,为了便于操作和准确收集数据,用升降台调节溢水杯的高度来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他们观察并记录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及排开液体的体积,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液体种类 实验 序号 物体重力G物(N)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N) 排开液体体积V排(cm3)
水 ρ水=1.0g/cm3 1 2 1.5 0.5 50
2 1.0 1.0 100
3 0.5 1.5 150
酒精 ρ酒精=0.8g/cm3 4 2 1.6 0.4 50
5 1.2 0.8 100
6 0.8 1.2 150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和3(或4、5和6)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3)实验中小明同学观察到将同一个物体浸没在密度越大的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小。于是他灵机一动,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了一个重1.5N的物块,如图甲所示,当他把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0.5N,他就在0.5N刻度线处标上1.0g/cm3;当他把物块浸没在酒精中时,如图丙所示,应该在弹簧测力计刻度盘 N处对应标上0.8g/cm3字样,聪明的他就将图甲所示装置改装成了一个能测液体密度的密度秤。
32.(2021八上·浙江月考)小明想测一块密度小于水的泡沫(泡沫不吸水)的密度,现在手中测量工具只有刻度尺,他借助手中一大一小两个圆柱形玻璃容器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在大桶中装入适量水,将小桶放入其中,处于漂浮状态,测得小桶露出水面高度为 h1 , 大桶中水面高度为 H1 , 如图甲所示。
②将泡沫放在小桶上,整体仍处于漂浮,测得小桶漏出水面高度为 h2 , 大桶中水面高度为 H2 , 如图乙所示。
③将小桶放在泡沫上,整体仍处于漂浮,测得小桶漏出水面高度为 h3 , 大桶中水面高度为 H3 , 如图丙。求:
(1)图丙中泡沫受到的重力和它的浮力 (“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
(2)乙图中大桶中水面高度 H2 丙图中大桶中水面高度 H3(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泡沫密度表达式为ρ泡= (用 h1 , h2 , h3 和ρ水表示)。
四、解答题(共5题;共33分)
33.(2021八上·绍兴月考)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8%的葡萄糖溶液,需要固体葡萄糖的质量是多少?若用溶质质量分数20%的葡萄糖溶液多少克加水也可稀释成50g溶质质量分数8%的溶液?
34.(2021八上·诸暨期中)2019年12月17日,由我国自主建造的第一艘国产航母——山东舰(如图甲),正式交付海军。该舰标准排水量为5万吨,可同时停放36架歼-15舰载机,若每架舰载机质量为25吨。(海水的密度取1.03×103千克/立方米)
(1)舰载机起飞时(如图乙),航母所受的浮力 (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2)在标准排水量时,航母所受的浮力为 N。
(3)当36架舰载机全部飞离航母后,航母排开海水的体积变化了多少立方米?(保留一位小数)
35.(2020八上·苍南期中)盐场经过长时间日晒会长出形状各异的“盐花”(主要成分为食盐)。盐花属于粗盐,下图是粗盐提纯的部分实验操作。
(1)一定质量粗盐提纯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___。(填字母)
(2)盐池中食盐的质量分数始终保持在25%左右不再升高,试分析原因________。
(3)提纯的精盐可用于一定质量分数食盐溶液的配置。现需要配置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100克,理论上需要25%的盐池溶液多少克?__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
36.(2021八上·萧山期中)氯化钠俗名食盐,是工业生产和生活的一种重要原料,也是实验室里常见的一种药品。表中是20℃时,氯化钠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请你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序号 水的质量(g) 加入氯化钠的质量(g) 溶液的质量(g)
① 10 2 12
② 10 3 13
③ 10 4 13.2
④ 10 5 m
(1)m= 。
(2)在这4次实验中,得到的氯化钠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 (填实验序号)。
(3)计算第3次实验得到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37.(2021八上·金华期中)如表为硫酸密度与硫酸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对照表(20℃)。
密度(g/mL) 1.01 1.07 1.14 1.22 1.30 1.40 1.50 1.61 1.73 1.81 1.84
质量分数(%) 1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98
有一物块A,其体积为500cm3 , 密度为1.30g/cm3。一只容器中盛有某硫酸溶液5kg,将物块A放入该溶液中静止后如图所示,此时物块A有 的体积露出液面。
(1)求这种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2)往该溶液中加入1kg水后,该硫酸溶液密度为多少?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B 2.【答案】 C 3.【答案】 C 4.【答案】 B 5.【答案】 B 6.【答案】 B
7.【答案】 B 8.【答案】 D 9.【答案】 C 10.【答案】 B 11.【答案】 C 12.【答案】 C
13.【答案】 D 14.【答案】 C 15.【答案】 B 16.【答案】 B 17.【答案】 B
18.【答案】 A 19.【答案】 B 20.【答案】 C
二、填空题
21.【答案】 (1)使简易密度计能竖直立在液体中(2)4m/πd h(3)C
22.【答案】 (1)15%(2)330(3)0.88N
23.【答案】 1×103;上浮
24.【答案】 (1)增大(2)10g(3)111g
25.【答案】 (1)185.5(2)C
26.【答案】 (1)80(2)0.8×103
三、实验探究题
27.【答案】 (1)材料、稳定性、载重量、形状等(合理即可)
(2)方法一:船模放在水面上,逐渐往船中装物体(如细沙等合适的物质)直到水面恰好到载重线,称出往船模中所装物体的总质量即为船模的载重量。 方法二:利用一个大的溢水杯能放下船模,在溢水杯中放满水,将船模放入杯中,用手将船模下按到水面刚好到达载重线,测出排出水的体积,利用公式计算出溢出水的质量就为船模的载重量。(3)A,B,D
(4)船满载时漂浮在海面上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且不变,在不同的海域,海水的密度不同,根据公式F浮=G物=ρ液gV排可知,海水密度越大,排开水的体积越小,北大西洋海水密度大于印度洋海水的密度,所以S在上,W在下。
28.【答案】 (1)①⑤(2)用玻璃棒搅拌(3)氢氧化钠溶于水温度升高
29.【答案】 (1)6(2)④②①⑤③(3)减少氯化钠的质量(4)A,B,E
30.【答案】 (1)硫酸浓度(2)收集20毫升氢气的时间 (相同体积所需时间)
(3)水被电解导致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所以电解水的速度加快
31.【答案】 (1)当液体密度相同时,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受到浮力越大(2)1、4或2、5或3、6(3)0.7
32.【答案】 (1)不是(2)等于(3)
四、解答题
33.【答案】 (1)需要固体葡萄糖的质量为:50g×8%=4g;
(2)质量分数为20%的葡萄糖溶液质量为:;
需要加水的质量为:50g-20g=30g。
34.【答案】 (1)变小
(2)5×108
(3)36架舰载机全部飞离航母后,
航母所受浮力的减小值:△F浮力=△G排=△m排g=36×2.5×104kg×10N/kg=9.0×106N,
航母排开海水的体积减少:。
35.【答案】 (1)ABCD
(2)盐池中的食盐水已经达到饱和状态,因此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3)根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保持不变可知: m1×A%=m2×B% 100g×10%=m2×25% 解得: m2=40g
36.【答案】 (1)13.2
(2)①②
(3)解: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P%= 100%
= ×100% 24.2%
答:第3次实验得到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24.2%。
37.【答案】 (1)解: 物体A在液体表面漂浮,
则F浮力=G;
ρ液gV排=ρVg;
ρ液V排=ρV;
ρ液×V=1.3g/cm3×V;
解得:ρ液=1.5g/cm3;
根据表格可知,此时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0%。
(2)解:原来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5kg×60%=3kg;
则加水后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根据表格可知,此时溶液的密度为1.4g/mL。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