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二中初中部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随堂练习
九年级数学
满分:150分 时间:120分钟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40分)
1.若方程(a﹣3)x2+x+a=0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则( )
A.a≠0 B.a≠3 C.a>0 D.a>3
2.下列四个图形中,可以看作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3.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长是方程x2﹣7x+12=0的两根,则这个直角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 )
A.7 B.2.5 C. D.5
4.用配方法解方程x2﹣8x+3=0时,原方程应变形为( )
A.(x﹣4)2=13 B.(x﹣4)2=3 C.(x+4)2=13 D.(x+4)2=3
5.将抛物线y=3x2向右平移两个单位,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所得抛物线是( )
A.y=3(x+2)2+4 B.y=3(x﹣2)2+4
C.y=3(x﹣2)2﹣4 D.y=3(x+2)2﹣4
6.制造某电器,原来每件的成本是300元,由于技术革新,连续两次降低成本,现在的成本是192元,设平均每次降低成本的百分率为x,根据题意列方程得( )
A.300(1﹣2x)=192 B.300(1﹣x)2=192
C.300(1+2x)=192 D.300(1+x)2=192
7.如图,点E是正方形ABCD的边DC上一点,把△ADE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到△ABF的位置,若四边形AECF的面积为25,DE=2,则AE的长为( )
A.5 B. C.7 D.
8.已知点A(a,1)与点A′(﹣5,b)是关于原点O的对称点,则a+b的值为( )
A.1 B.5 C.6 D.4
9.如图,BD是⊙O的直径,点A、C在圆上,且CD=OB,则∠BAC=( )
A.120° B.90° C.60° D.30°
10.如图,抛物线y=ax2+bx+c(a≠0)的对称轴为直线x=1,与x轴的一个交点坐标为(﹣1,0),其部分图象如图所示,下列结论:①b2﹣4ac>0;②方程ax2+bx+c=0的两个根是x1=﹣1,x2=3:③3a+c>0;④当y>0时,x的取值范围是﹣1≤x<3;⑤当x<0时,y随x增大而增大,其中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
A.4个 B.3个 C.2个 D.5个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1.在Rt△ABC中,∠C=90°,AC=2,BC=4,如果以点A为圆心,AC为半径作⊙A,那么斜边中点D与⊙A的位置关系是:点D在 .
12.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且四边形OABC是平行四边形,则∠D= .
13.已知一个圆锥底面圆的半径为6cm,高为8cm,则圆锥的侧面积为 .
14.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5、7、8,则其内切圆的半径为 .
三、(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5.解方程:(2x+1)2=3(2x+1).
16.已知:二次函数y=x2﹣2x﹣3.
将y=x2﹣2x﹣3用配方法化成y=a(x﹣h)2+k的形式,并求此函数图象与x轴、y轴的交点坐标.
四、(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7.如图,在△ABC中,∠ABC=90°,将△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得到△DEC,连接AD,BE,延长BE交AD于点F.求证:∠DEF=∠ABF;
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Rt△ABC的三个顶点分别是A(﹣3,2),B(0,4),C(0,2).
(1)将△ABC以点O为旋转中心旋转180°,画出旋转后对应的△A1B1C1;
(2)将△ABC以点C为旋转中心顺时针旋转90°可以得到△A2B2C2,画出△A2B2C2并直接写出弧AA2的长度.
(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9.如图在Rt△ABC中,∠C=90°,BD是△ABC的角平分线,点O在AB上,以点O为圆心,OB长为半径的圆经过点D,交BC于点E,交AB于点F.
(1)求证:AC是⊙O的切线;
(2)若CE=2,CD=4,求半径的长.
20.如图,隧道的截面由抛物线AED和矩形ABCD构成,矩形的长BC为8m,宽AB为2m,以BC所在的直线为x轴,线段BC的中垂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1),y轴是抛物线的对称轴,顶点E到坐标原点O的距离为6m.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现有一辆货运卡车,高4.4m,宽2.4m,它能通过该隧道吗?
六、(本题12分)
21.已知圆内接正十二边形的面积为S,求同圆的内接正六边形的面积.
七、(本题12分)
22.如图,AB是⊙O的直径,点C是⊙O上一点,连接BC,AC,点E是BC的中点,连结并延长OE交圆于点D.
(1)求证:OD∥AC.
(2)若DE=2,BE=2,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八、(本题14分)
23.如图,直线y=﹣x+2交y轴于点A,交x轴于点C,抛物线y=﹣x2+bx+c经过点A,点C,且交x轴于另一点B.
(1)点A的坐标为 ,点C的坐标为 ;
(2)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3)在直线AC上方的抛物线上有一点M,求四边形ABCM面积的最大值及此时点M的坐标.
巢湖二中初中部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随堂练习
九年级数学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40分)
1.若方程(a﹣3)x2+x+a=0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则( )
A.a≠0 B.a≠3 C.a>0 D.a>3
【分析】利用一元二次方程定义可得a﹣3≠0,再解不等式即可.
【解答】解: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中二次项系数不为0得,a﹣3≠0,即a≠3.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定义,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一元二次方程.
2.下列四个图形中,可以看作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A.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D.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判断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与原图重合.
3.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长是方程x2﹣7x+12=0的两根,则这个直角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 )
A.7 B.2.5 C. D.5
【分析】直角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等于斜边的一半,因此求出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是解题的关键,通过解方程可求得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进而由勾股定理求得斜边的长,由此得解.
【解答】解:x2﹣7x+12=0,
(x﹣3)(x﹣4)=0,
解得x=3,x=4;
所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为:3、4,
由勾股定理得:斜边长==5;
所以直角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长为2.5,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直角三角形外切圆半径的求法,涉及到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以及勾股定理的综合应用,难度不大.
4.用配方法解方程x2﹣8x+3=0时,原方程应变形为( )
A.(x﹣4)2=13 B.(x﹣4)2=3 C.(x+4)2=13 D.(x+4)2=3
【分析】移项后配方,再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变形,最后得出选项即可.
【解答】解:x2﹣8x+3=0,
移项,得x2﹣8x=﹣3,
配方,得x2﹣8x+16=﹣3+16,
即(x﹣4)2=13,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能正确配方是解此题的关键.
5.将抛物线y=3x2向右平移两个单位,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所得抛物线是( )
A.y=3(x+2)2+4 B.y=3(x﹣2)2+4
C.y=3(x﹣2)2﹣4 D.y=3(x+2)2﹣4
【分析】按照“左加右减,上加下减”的规律.
【解答】解:抛物线y=3x2向右平移两个单位,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得到y=3(x﹣2)2﹣4.
故选:C.
【点评】考查了抛物线的平移以及抛物线解析式的变化规律:左加右减,上加下减.
6.制造某电器,原来每件的成本是300元,由于技术革新,连续两次降低成本,现在的成本是192元,设平均每次降低成本的百分率为x,根据题意列方程得( )
A.300(1﹣2x)=192 B.300(1﹣x)2=192
C.300(1+2x)=192 D.300(1+x)2=192
【分析】等量关系为:原来的成本×(1﹣降低的百分率)2=192,把相关数值代入计算即可.
【解答】解:设平均每次降低成本的百分率为x,
300(1﹣x)2=192,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设出未知数,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方程.
7.如图,点E是正方形ABCD的边DC上一点,把△ADE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到△ABF的位置,若四边形AECF的面积为25,DE=2,则AE的长为( )
A.5 B. C.7 D.
【分析】利用旋转的性质得出四边形AECF的面积等于正方形ABCD的面积,进而可求出正方形的边长,再利用勾股定理得出答案.
【解答】解:∵把△ADE顺时针旋转△ABF的位置,
∴四边形AECF的面积等于正方形ABCD的面积等于25,
∴AD=DC=5,
∵DE=2,
∴Rt△ADE中,AE==.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旋转的性质以及正方形的性质,正确利用旋转的性质得出对应边关系是解题关键.
8.已知点A(a,1)与点A′(﹣5,b)是关于原点O的对称点,则a+b的值为( )
A.1 B.5 C.6 D.4
【分析】根据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时,它们的坐标符号相反可直接得到a、b的值,再算出a+b即可.
【解答】解:∵点A(a,1)与点A′(﹣5,b)是关于原点O的对称点,
∴a=5,b=﹣1,
∴a+b=4,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关键是掌握点的坐标的变化规律.
9.如图,BD是⊙O的直径,点A、C在圆上,且CD=OB,则∠BAC=( )
A.120° B.90° C.60° D.30°
【分析】如图,连接OC.证明△OCD是等边三角形,可得结论.
【解答】解:如图,连接OC.
∵CD=OB,OB=OC=OD,
∴OC=OD=CD,
∴△OCD是等边三角形,
∴∠BDC=60°,
∴∠BAC=∠BDC=60°,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圆周角定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判断出△OCD是等边三角形.
10.如图,抛物线y=ax2+bx+c(a≠0)的对称轴为直线x=1,与x轴的一个交点坐标为(﹣1,0),其部分图象如图所示,下列结论:①b2﹣4ac>0;②方程ax2+bx+c=0的两个根是x1=﹣1,x2=3:③3a+c>0;④当y>0时,x的取值范围是﹣1≤x<3;⑤当x<0时,y随x增大而增大,其中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
A.4个 B.3个 C.2个 D.5个
【分析】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即可求出答案.
【解答】解:①由图象可知: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
∴Δ=b2﹣4ac>0,故①正确;
②(﹣1,0)关于直线x=1的对称点为(3,0),
∴ax2+bx+c=0的两个根是x1=﹣1,x2=3,故②正确;
③对称轴为x=1,
故﹣=1,
∴b=﹣2a,
∵x=﹣1时,y=0,
∴a﹣b+c=0,即3a+c=0,故③错误;
④当y>0时,由图象可知:﹣1<x<3,故④错误;
⑤当x<1时,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故⑤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图象,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本题属于基础题型.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1.在Rt△ABC中,∠C=90°,AC=2,BC=4,如果以点A为圆心,AC为半径作⊙A,那么斜边中点D与⊙A的位置关系是:点D在 .
12.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且四边形OABC是平行四边形,则∠D= 60° .
【分析】直接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AOC=∠ABC,再利用圆周角定理、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得出,∠D=∠AOC=∠ABC,进而得出答案.
【解答】解:∵四边形OABC是平行四边形,
∴∠AOC=∠ABC,
∵∠D+∠ABC=180°,∠D=∠AOC=∠ABC,
∴设∠D=x,则∠ABC=2x,
∴x+2x=180°,
解得:x=60°,
故∠D=60°.
故答案为:60°.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以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正确得出∠D=∠AOC=∠ABC是解题关键.
13.已知一个圆锥底面圆的半径为6cm,高为8cm,则圆锥的侧面积为60π cm2 .
【分析】先根据圆锥的底面半径和高求出母线长,圆锥的侧面积是展开后扇形的面积,计算可得.
【解答】解:根据题意得,圆锥的母线==10cm,
∴圆锥的底面周长2πr=12πcm,
∴圆锥的侧面积=lR=×12π×10=60πcm2.
故答案为60π.
【点评】本题考查了圆锥的计算,圆锥的高和圆锥的底面半径圆锥的母线组成直角三角形,扇形的面积公式为lR.
14.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5、7、8,则其内切圆的半径为 .
【分析】如图,AB=7,BC=5,AC=8,内切圆的半径为r,切点为G、E、F,作AD⊥BC于D,设BD=x,则CD=5﹣x.由AD2=AB2﹣BD2=AC2﹣CD2,可得72﹣x2=82﹣(5﹣x)2,解得x=1,推出AD=4,由 BC AD=(AB+BC+AC) r,列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解:如图,AB=7,BC=5,AC=8,内切圆的半径为r,切点为G、E、F,作AD⊥BC于D,设BD=x,则CD=5﹣x.
由勾股定理可知:AD2=AB2﹣BD2=AC2﹣CD2,
即72﹣x2=82﹣(5﹣x)2,解得x=1,
∴AD=4,
∵ BC AD=(AB+BC+AC) r,
×5×4=×20×r,
∴r=.
【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的内切圆与内心、勾股定理、三角形的面积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学会利用面积法求内切圆的半径,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三、(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5.解方程:(2x+1)2=3(2x+1).
【分析】利用因式分解法求解即可.
【解答】解:将方程变形为:(2x+1)(2x+1﹣3)=0,
∴(2x+1)(x﹣1)=0,
则2x+1=0或x﹣1=0,
∴,x2=1.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能力,熟练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几种常用方法:直接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结合方程的特点选择合适、简便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6.已知:二次函数y=x2﹣2x﹣3.
将y=x2﹣2x﹣3用配方法化成y=a(x﹣h)2+k的形式,并求此函数图象与x轴、y轴的交点坐标.
【分析】利用配方法把函数从一般式转化为顶点式,然后令x=0,求出图象与y轴的交点坐标,令y=0,求出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
【解答】解:y=x2﹣2x﹣3=x2﹣2x+1﹣1﹣3=(x﹣1)2﹣4;
当x=0时,y=﹣3,所以图象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0,﹣3),
当y=0时,x=3或x=﹣1,即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3,0)或(﹣1,0).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的三种形式,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并且会把二次函数一般式转化为顶点式.
四、(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7.如图,在△ABC中,∠ABC=90°,将△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得到△DEC,连接AD,BE,延长BE交AD于点F.求证:∠DEF=∠ABF;
【分析】根据等角的余角相等证明即可.
【解答】证明:如图1中,
∵CB=CE,
∴∠CBE=∠CEB,
∵∠ABC=∠CED=90°,
∴∠DEF+∠CEB=90°,∠ABF+∠CBE=90°,
∴∠DEF=∠ABF.
【点评】本题考查旋转变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
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Rt△ABC的三个顶点分别是A(﹣3,2),B(0,4),C(0,2).
(1)将△ABC以点O为旋转中心旋转180°,画出旋转后对应的△A1B1C1;
(2)将△ABC以点C为旋转中心顺时针旋转90°可以得到△A2B2C2,画出△A2B2C2并直接写出弧AA2的长度.
【分析】(1)按照旋转的性质找出点A、B、C的对应点即可;
(2)根据旋转的性质找出点A、B的对应点,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A1A2的长度.
【解答】解:(1)如图所示,△A1B1C1即为所求,
(2)如图所示,△A2B2C即为所求,
由弧长公式得孤AA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作图﹣旋转变换,坐标与图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利用旋转的性质正确画出图形是解题的关键.
(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9.如图在Rt△ABC中,∠C=90°,BD是△ABC的角平分线,点O在AB上,以点O为圆心,OB长为半径的圆经过点D,交BC于点E,交AB于点F.
(1)求证:AC是⊙O的切线;
(2)若CE=2,CD=4,求半径的长.
【分析】(1)连接OD,证明OD∥BC,则∠ODA=∠C=90°,再根据圆的切线的判定定理证明AC是⊙O的切线;
(2)设⊙O的半径为r,则OB=OG=r,作OG⊥BE于点G,证明四边形ODCG是矩形,在Rt△OBG中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即可求出r的值.
【解答】(1)证明:如图,连接OD,
∵OD=OB,
∴∠ODB=∠OBD,
∵BD是△ABC的角平分线,
∴∠OBD=∠DBC,
∴∠ODB=∠DBC,
∴OD∥BC,
∴∠ODA=∠C=90°,
∵AC经过⊙为的半径OD的端点D,且AC⊥OD,
∴AC是⊙O的切线.
(2)如图,设⊙O的半径为r,则OB=OG=r,
作OG⊥BE于点G,则BG=EG,∠OGB=90°,
∵∠ODC=∠C=∠OGC=90°,
∴四边形ODCG是矩形,
∵CE=2,CD=4,
∴OG=CD=4,CG=OD=r,
∴BG=EG=r﹣2,
∵OB2=OG2+BG2,
∴r2=42+(r﹣2)2,
解得r=5,
∴⊙O的半径长为5.
【点评】此题重点考查圆的切线的判定、矩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的作出所需要的辅助线,再利用平行线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垂径定理等知识解题.
20.如图,隧道的截面由抛物线AED和矩形ABCD构成,矩形的长BC为8m,宽AB为2m,以BC所在的直线为x轴,线段BC的中垂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1),y轴是抛物线的对称轴,顶点E到坐标原点O的距离为6m.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现有一辆货运卡车,高4.4m,宽2.4m,它能通过该隧道吗?
【分析】(1)根据题意可以设出抛物线的顶点式,然后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可以求得抛物线的解析式;
(2)根据题意可以求得当x=1.2时的y的值然后与4.4比较,即可解答本题.
【解答】解:(1)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2+6,
由已知可得,点D的坐标为(4,2)在此抛物线上,
∴2=a×42+6,得a=﹣,
即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6;
(2)当x=±1.2时,y=﹣x2+6=5.64,
∵5.64>4.4,
∴这辆货运卡车能通过隧道;
由上可得,这辆货运卡车能通过隧道.
【点评】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
六、(本题12分)
21.已知圆内接正十二边形的面积为S,求同圆的内接正六边形的面积.
【分析】设DE是正六边形的边,EG是正十二边形的边,则ED⊥OG,设圆的半径是r,根据△OEG的面积是正十二边形面积的,即可列方程求得半径r的值,然后根据△OED是等边三角形,求得△OED的面积,进而求得正六边形的面积.
【解答】解:设ED是正六边形的边,EG是正十二边形的边,则ED⊥OG.
∵∠EOG==30°,
∴设圆的半径是r,S△EOG=OE OG sin30°=r2=S,
∴r2=S.
∴S△OED=r2=.
则正六边形的面积是:6×=.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正多边形的概念掌握和计算的能力.解答这类题往往一些学生因对正多边形的基本知识不明确,将多边形的半径与内切圆的半径相混淆而造成错误计算.
七、(本题12分)
22.如图,AB是⊙O的直径,点C是⊙O上一点,连接BC,AC,点E是BC的中点,连结并延长OE交圆于点D.
(1)求证:OD∥AC.
(2)若DE=2,BE=2,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分析】(1)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C=90°,根据垂径定理得到OD⊥BC,由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到结论;
(2)连接OC,设OB=OD=r,根据勾股定理得到OB=OD=4,推出∠B=30°,得到∠AOC=60°,根据扇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1)证明:∵AB是⊙O的直径,
∴∠C=90°,
∵点E是BC的中点,
∴BE=CE,
∴OD⊥BC,
∴∠BEO=90°,
∴∠C=∠BEO,
∴OD∥AC;
(2)解:连接OC,
设OB=OD=r,
∵DE=2,
∴OE=r﹣2,
∵BE2+OE2=BO2,
∴(2)2+(r﹣2)2=r2,
解得:r=4,
∴OB=OD=4,
∴OE=2,
∴OE=OB,
∴∠B=30°,
∴∠AOC=60°,
∴阴影部分的面积=S扇形AOC﹣S△AOC=﹣×4×2=π﹣4.
【点评】本题考查了扇形的面积,平行线的判定,勾股定理,垂径定理,正确的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
八、(本题14分)
23.如图,直线y=﹣x+2交y轴于点A,交x轴于点C,抛物线y=﹣x2+bx+c经过点A,点C,且交x轴于另一点B.
(1)点A的坐标为 ,点C的坐标为 ;
(2)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3)在直线AC上方的抛物线上有一点M,求四边形ABCM面积的最大值及此时点M的坐标.
【分析】(1)在直线y=﹣x+2中分别令x=0和y=0,可得A和C的坐标;
(2)将A、C的坐标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便可求得抛物线的解析式;
(3)方法一:过M点作MH⊥x轴,与AC交于点N,设M(a,﹣a2+a+2),则N(a,﹣a+2),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表示出四边形的面积关于a的函数关系式,再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求得最大值,并求得a的值,便可得M点的坐标;
方法二:连接OM,根据面积和表示关于a的函数关系式,再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求得最大值,并求得a的值,便可得M点的坐标;
【解答】解:(1)令x=0,得y=﹣x+2=2,
∴A(0,2),
令y=0,得y=﹣x+2=0,解得,x=4,
∴C(4,0),
故答案为:(0,2),(4,0);
(2)把A、C两点代入y=﹣x2+bx+c得:,
解得:,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
(3)方法一:过M点作MH⊥x轴于H,与AC交于点N,如图1,
当y=0时,﹣+x+2=0,
解得:x1=4,x2=﹣2,
∴B(﹣2,0),
设M(a,﹣a2+a+2),则N(a,﹣a+2),
∵S△ACM=MN OC=[(﹣a2+a+2)﹣(﹣a+2)]×4=﹣a2+2a,
∴S四边形ABCM=S△ACM+S△ABC=﹣a2+2a+×(2+4)×2=﹣a2+2a+6=﹣(a﹣2)2+8,
∵﹣<0,
∴当a=2时,四边形ABCM面积最大,其最大值为8,
此时M的坐标为(2,2);
方法二:连接OM,如图2,
设M(a,﹣a2+a+2),
S四边形ABCM=S△ABO+S△AOM+S△OCM
=×2×2+×2a+(﹣a2+a+2)
=2+a+2(﹣a2+a+2)
=﹣a2+2a+6
=﹣(a﹣2)2+8,
∵﹣<0,
∴当a=2时,四边形ABCM面积最大,其最大值为8,
此时M的坐标为(2,2);
【点评】本题是一个二次函数的综合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旋转的性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求函数的最大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第(3)题关键在求函数的解析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