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方程式配平专项训练(最小公倍数、奇偶和设1法)
一、填空题
1.配平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1)________ C2H2+________O2________H2O+________CO2↑
(2)________Fe(OH)3+________H2SO4=________Fe2(SO4)3+________H2O
(3)________C2H2+________O2________CO2+________H2O
(4)________CuSO4+________NaOH=________Na2SO4+________Cu(OH)2↓
2.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______H2+______WO3=______W+______H2O
(2)______C+______CuO______Cu+______CO2↑
(3)______Zn+______HCl=______ZnCl2+______H2↑
(4)______CO+______Fe2O3______Fe+______CO2
3.配平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_______H2O2=_____H2O+_____O2
(2)_____Fe2O3+_____CO=_____Fe +_______CO2
(3)_____C6H6+_____O2=_____CO2+____H2O
(4)_____P+_____O2=______P2O5
4.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______P+______O2______P2O5;
(2)______C6H6+______O2______CO2+______H2O;
(3)______Fe2O3+______CO______Fe+______CO2;
(4)______CuSO4+______NaOH=______Cu(OH)2↓+______Na2SO4。
5.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答案只写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
(1)______ 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
6.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每个小题一分)
(1)_____Cu+_____O2_____CuO
(2)_____C3H8+_____O2_____CO2+_____H2O
(3)_____FeS2+_____O2_____Fe2O3+_____SO2
7.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数为1的省略不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
8.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数为1也要填入“___”内)
(1) ______Fe2O3 +______C ______Fe + ______CO2
(2) ______KClO3 ______KCl + ______O2↑
(3) ______C2H4 + ______O2______H2O + ______CO2
9.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_______)C2H2+(_______)O2 (_______)CO2 +(_______)H2O
(2)(_______)Fe2O3+(_______)H2 (_______)Fe+(_______)H2O
(3)(_______)Al2O3+(_______)H2SO4=(_______) Al2(SO4)3+(_______)H2O
10.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 KClO3KCl+O2↑________
(2) Cu+O2CuO________
(3) NaOH+CuSO4=Na2SO4+Cu(OH)2↓________
11.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数为1也要填入“横线”内)
(1)_______Fe2O3+_______C_____Fe+_______CO2↑
(2)_______C2H4+________O2______H2O+________CO2
(3)________Al+________O2________Al2O3
12.实验室制取氯化氢气体采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干燥的氯化氢不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说明干燥的氯化氢气体中_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H+。
13.请从Fe、KMnO4、O2、H2、P中选择适当物质,按要求写出化学方程式。
(1)化合反应(产物常温下呈液态)_______;
(2)分解反应(产物有三种)_______;
(3)放出大量白烟的反应_______;
(4)火星四射的反应_______。
(配平以下化学方程式)
(5)_______CH4+_______O2_______CO2+_______H2O
(6)_______C2H5OH+_______O2_______CO2+_______H2O
(7)_______CO+_______Fe2O3_______Fe+_______CO2
(8)_______NaOH+_______CO2=_______Na2CO3+_______H2O
14.饮食中和形成二氧化碳有关的几个问题。
(1)馒头:面团经发酵后显酸性,向其中加入的适量碳酸钠会转化为碳酸氢钠,面团蒸熟过程中,碳酸氢钠分解释放的二氧化碳形成气孔,所以馒头松软可口。请配平碳酸氢钠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_____NaHCO3=_____Na2CO3+_____CO2+_____H2O。
(2)油饼(油条):向发酵的面团中加入碳酸钠的同时,加入适量明矾[K2SO4·Al2(SO4)3·24H2O],成型后放入热油中,炸制过程中会生成较多气体,使油饼松脆可口。请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_____K2SO4·Al2(SO4)3·24H2O+_____NaHCO3=_____K2SO4+_____Na2SO4+_____Al(OH)3+_____CO2+_____H2O。
(3)食用这种油饼会摄入少量氢氧化铝,对人体健康不利。为避免摄入氢氧化铝,市售不含铝的膨松剂的主要成分是:NaHCO3和Ca(H2PO4)2,请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_____Ca(H2PO4)2+_____NaHCO3=_____CaHPO4+_____Na2HPO4+_____CO2+_____H2O。
试卷第2页,共2页
试卷第1页,共1页
参考答案
1.2 5 2 4 2 3 1 6
【详解】
(1)可采用设“1”法来配平,设乙炔的化学计量数为1,则二氧化碳的化学计量数为2,根据氢原子守恒可知水的化学计量数1,根据氧原子守恒可知氧气的化学计量数为,由于化学计量数不能出现分数,将各化学计量数均乘以2化成整数,故乙炔的化学计量数为2,氧气的化学计量数为5,水的化学计量数为2,二氧化碳的化学计量数为4,故方程式为 ;
(2)可利用观察法配平,硫酸铁中硫酸根的数目为3,故硫酸的化学计量数为3,硫酸铁中铁原子的数目为2,故氢氧化铁的化学计量数为2,根据氢原子守恒可知水的化学计量数为6,硫酸铁的化学计量数为1,故方程式为。
(3)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在式子左、右两边的化学式前面要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得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这个过程就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故化学方程式配平后为:
;
。
2.
(1) 3 1 1 3
(2) 1 2 2 1
(3) 1 2 1 1
(4) 3 1 2 3
【分析】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
(1)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有3个氧原子,反应后有1个氧原子,则H2O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3,WO3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1,W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1,H2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3,故化学方程式为:3H2+1WO3=1W+3H2O。
(2)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有1个氧原子,反应后有2个氧原子,则CuO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2,Cu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2,CO2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1,C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1,故化学方程式为:1C+2CuO2Cu+1CO2↑.
(3)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有1个氯原子,反应后有2个氯原子,则HCl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2,ZnCl2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1,Zn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1,H2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1,故化学方程式为:1Zn+2HCl=1ZnCl2+1H2↑。
(4)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有2个铁原子,反应后有1个铁原子,则Fe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2,Fe2O3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1,反应前有4个氧原子,反应后有2个氧原子,CO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3,CO2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3,故化学方程式为:3CO+1Fe2O32Fe+3CO2。
3.
(1) 2 2 1
(2) 1 3 2 3
(3) 2 15 12 6
(4) 4 5 2
【分析】
(1)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要使两边氧原子数目相同,可分别在过氧化氢和水的化学式前面加2,故填:2、2、1;
(2)
利用“定一法”进行配平,把氧化铁的化学计量数定为1,则铁的化学计量数为2,要使两边氧原子的数目相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计量数均为3,即1、3、2、3;
(3)
利用“定一法”进行配平,把C6H6的化学计量数定为1,则二氧化碳的化学计量数为6,水的化学计量数为3,则氧气的化学计量数为15/2,然后化为整数,故填:2、15、12、6;
(4)
在该反应中,氧原子的最小公倍数为10,则氧气的化学计量数为5,五氧化二磷的化学计量数为2,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磷的化学计量数为4,故填:4、5、2。
4.
(1) 4 5 2
(2) 2 15 12 6
(3) 1 3 2 3
(4) 1 2 1 1
【分析】
(1)
红磷燃烧化学方程式为 。
(2)
C6H6与CO2个数比为1:6,与H2O个数比为1:3,配平化学方程式。
(3)
通过观察一个一氧化碳与一个氧原子结合生成一个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数目相等,氧化铁与一氧化碳数目比为1:3,配平化学方程式为。
(4)
根据钠原子反应前后不变反应前后氢氧化钠与硫酸钠个数比为2:1,氢氧根数目不变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铜个数比为2:1,配平化学方程式为。
5.
(1)
(2)
(3)
【分析】
(1)
利用最小公倍数法进行配平,以氧原子作为配平的起点,氧化汞、氧气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1,最后调整汞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gO2Hg+O2↑;
(2)
本题可利用“定一法”进行配平,把C2H4的化学计量数定为1,则O2、CO2、H2O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3、2、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4+3O22H2O+2CO2;
(3)
利用最小公倍数法进行配平,以钾原子作为配平的起点,KMnO4、K2MnO4、MnO2、O2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1、1、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
6.
(1) 2 1 2
(2) 1 5 3 4
(3) 4 11 2 8
【分析】
(1)
用观察法,观察Cu+O2CuO,显然,CuO里的铜原子来自反应物里的铜,而CuO里的氧原子又来自反应物O2的氧原子,因此,CuO化学式前必须配上化学计量数2,而铜原子前必须配上化学计量数2,至此化学方程式各原子个数相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22CuO,故填:2;1;2;
(2)
本题可利用“定一法”进行配平,把C3H8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定为1,则O2、H2O、CO2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5、4、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3H8+5O23CO2+4H2O,故填:1;5;3;4;
(3)
本题可利用“定一法”进行配平,把Fe2O3的化学计量数定为1,则FeS2、O2、SO2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4,同时扩大2倍,则化学计量数分别是4、11、2、8,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S2+11O22Fe2O3+8SO2,故填:4;11;2;8。
7.
(1)
(2)
(3)
(4)
【分析】
(1)
观察法配平:反应前镁原子的数目为1,反应后镁原子的数目为3,则反应物中镁的化学式前面填写3,氮气的化学计量数为1,生成的氮化镁的化学计量数为1,故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写为:3Mg+N2Mg3N2。
(2)
观察法配平:反应物水中氧原子的数目为1,生成物四氧化三铁中铁原子的数目为4,则反应物中水的化学计量数为4,铁的化学计量数为3,生成物四氧化三铁的化学计量数为1,氢气的化学计量数为4,故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写为:3Fe+4H2OFe3O4+4H2↑。
(3)
定1法配平:将最复杂的C6H6的化学计量数假定为1,其中铁原子的数目为6,氢原子的数目为6,则二氧化碳的化学计量数为6,水的化学计量数为3,压强的化学计量数为,化学计量数为整数,去分母,则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依次为2、15、12、6,故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写为:2C6H6+15O212CO2+6H2O。
(4)
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反应物氧化铁中氧原子的数目为3,生成物二氧化碳中氧原子的数目为2,则反应前后氧原子数目的最小公倍数为6,则反应物氧化铁的化学计量数为2,生成物二氧化碳的化学计量数为3,反应物碳的化学计量数为3,生成物铁的化学计量数为4,故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写为:2Fe2O3+3C4Fe+3CO2↑。
8.2 3 4 3 2 2 3 1 3 2 2
【详解】
(1)利用最小公倍数法进行配平,以氧原子作为配平的起点,Fe2O3、CO2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3,最后调整碳、铁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3、4。
(2)利用最小公倍数法进行配平,以氧原子作为配平的起点,氯酸钾、氧气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3,最后调整氯化钾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2。
(3)本题可利用“定一法”进行配平,把C2H4的化学计量数定为1,则O2、H2O、CO2。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3、2、2。
9.2 5 4 2 1 3 2 3 1 3 1 3
【详解】
(1)由C、H原子守恒可知反应为C2H2+( )O2 2CO2 +H2O,再由O原子守恒可知反应为,且化学计量数为正整数,配平后的化学反应为。
(2)本题可利用“定一法”进行配平,把的化学计量数定为1,则、Fe、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3、2、3,配平后的化学反应为。
(3)氧化铝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本题可利用“定一法”进行配平,把 的化学计量数定为1,则、、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1、3、3,
配平后的化学反应为。
10.
【详解】
(1)前边氧原子有3个,后边氧原子有2个,最小公倍数是6,所以在KClO3前配2,在O2前配3,再根据观察法即可配平,故答案为:。
(2)利用最小公倍数法进行配平,以氧原子作为配平的起点,氧气、氧化铜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1、2,最后调整铜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2,故答案为:。
(3)本题可利用“定一法”进行配平,把Cu(OH)2的化学计量数定为1,则NaOH、CuSO4、Na2SO4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1、1,故答案为:。
11.2 3 4 3 1 3 2 2 4 3 2
【详解】
(1)利用最小公倍数法进行配平,以氧原子作为配平的起点,Fe2O3、CO2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3,最后调整C、Fe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3、4;即。
(2)本题可利用“定一法”进行配平,把C2H4的化学计量数定为1,则O2、H2O、CO2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3、2、2;即。
(3)利用最小公倍数法进行配平,以氧原子作为配平的起点,O2、Al2O3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3、2,最后调整铝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4;即。
12. 没有
【详解】
实验室制取氯化氢气体采用:,则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干燥的氯化氢不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说明干燥的氯化氢气体中没有H+。
13.2H2+O2 2H2O 2KMnO4 K2MnO4+MnO2+O2↑
4P+5O22P2O5 3Fe+2O2Fe3O4 1 2 1 2 1 3 2 3 3 1
2 3 2 1 1 1
【详解】
(1) 因为产物常温下呈液态,则为水,故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H2+O2 2H2O;
(2)产物有三种的分解反应,则为KMnO4分解:2KMnO4 K2MnO4+MnO2+O2↑;
(3)放出大量白烟的反应,则为红磷燃烧的反应:4P+5O22P2O5;
(4)火星四射的反应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3Fe+2O2Fe3O4;
(5)选择定1法配平:先选取最复杂的化学式CH4将其化学计量数定位1,其中C原子的数目为1,H原子的数目为4,所以化学式CO2的化学计量数为1,化学式H2O的化学计量数为2,此时双横线后O原子的数目为4,则化学式O2的化学计量数为2,所以四种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从前向后依次为1、2、1、2,故填1、2、1、2;
(6)选择定1法配平:先选取最复杂的化学式C2H5OH将其化学计量数定位1,其中C原子的数目为2,H原子的数目为6,O原子的数目为1,所以化学式CO2的化学计量数为2,化学式H2O的化学计量数为3,此时双横线后O原子的数目为7,双横线前化学式C2H5OH含有1个氧原子,则化学式O2的化学计量数为3,所以四种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从前向后依次为1、3、2、3,故填1、3、2、3;
(7)本题可从得失氧的角度配平,一个CO分子反,应中获得一个氧原子变为二氧化碳分子,由于一个Fe2O3分子中氧原子的数目为3个,所以CO与CO2前面的化学计量数都为3,最后配平其它元素的原子,Fe2O3、Fe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1、2,故填3、1、2、3;
(8)本题可利用“定一 法”进行配平,把Na2CO3的化学计量数定为1,则CO2、NaOH、H2O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1、 1、1
14.2 1 1 1 1 6 1 3 2 6 27 1 2 1 1 2 2
【分析】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遵循两个原则:①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②遵循客观事实。
常用的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有:
(1)最小公倍数法:在配平化学方程式时,观察反应前后出现”个数”较复杂的元素,先进行配平。先计算出反应前后该元素原子的最小公倍数,用填化学式前面化学计量数的方法,对该原子进行配平,然后观察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个数,致使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元素种类与原子个数都相等。
(2)奇数变偶数法:选择反应前后化学式中原子个数为一奇一偶的元素作配平起点,将奇数变成偶数,然后再配平其他元素原子的方法称为奇数变偶数法。
(3)观察法:通过对某物质的化学式分析来判断配平时化学计量数的方法。
配平以后注意物质状态符号的使用和反应条件的检查。
【详解】
(1)运用最小公倍数法,从钠原子着手进行配平;
2NaHCO3Na2CO3+CO2↑+H2O。
(2)该方程式较为复杂,注意将原子团作为一个整体结合最小公倍数法进行配平处理;
K2SO4·Al2(SO4)3·24H2O+6NaHCO3K2SO4+3Na2SO4+2Al(OH)3+6CO2↑+27H2O。
(3)可以按部就班从钙原子结合酸根原子团进行配平处理;
Ca(H2PO4)2+2NaHCO3CaHPO4+Na2HPO4+2CO2↑+2H2O。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