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凤城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凤城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12-03 16:57: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凤城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生物学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I卷 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金鱼系野生鲫鱼经长期人工选育而成,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现有形态多样、品种繁多的金鱼品系。自然状态下,金鱼能与野生鲫鱼杂交产生可育后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金鱼与野生鲫鱼不属于同一物种
B.人工选择使鲫鱼发生变异,产生多种形态
C.鲫鱼进化成金鱼的过程中,有基因频率的改变,已经进化成了新的物种
D.人类的喜好影响了金鱼的进化方向
2.关于高等植物细胞中染色体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二倍体植物的配子中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B. 每个染色体组中都含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C. 每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
D. 每个染色体组中各染色体DNA的碱基序列不同
3.高盐饮食后一段时间内,虽然通过调节饮水和泌尿可以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回归Na+摄入前的水平,但机体依旧处于正钠平衡(总Na+摄入多于排泄)状态。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外液渗透压主要来源于Na+和Cl-
B.细胞外液渗透压回归与主动饮水、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有关
C.细胞内液不参与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
D.细胞外液渗透压回归但机体处于正钠平衡时,细胞外液总量和体液总量均增多
4.运动时汗腺分泌大量汗液,汗液初始的渗透压与血浆相等,在流经汗腺导管排出体外过程中大部分Na+、Cl-被重吸收,而水很少被重吸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出汗可使血浆渗透压降低
B.出汗不利于体温维持稳定
C.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减弱
D. 汗腺导管重吸收Na+需消耗ATP
5.当人的一只脚踩到钉子时,会引起同侧腿屈曲和对侧腿伸展,使人避开损伤性刺激,又不会跌倒。其中的反射弧示意图如下,“+”表示突触前膜的信号使突触后膜兴奋,“-”表示突触前膜的信号使突触后膜受抑制。甲~丁是其中的突触,在上述反射过程中,甲~丁突触前膜信号对突触后膜的作用依次为(  )
A.+、+、+、+ B.+、-、+、+
C.-、+、-、+ D.+、-、+、-
6. 短期记忆与脑内海马区神经元的环状联系有关,如图表示相关结构。信息在环路中循环运行,使神经元活动的时间延长。下列有关此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兴奋在环路中的传递顺序是①→②→③→①
B. M处的膜电位为外负内正时,膜外的Na+浓度高于膜内
C. N处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
D. 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结合后,进入突触后膜内发挥作用
7. 图中①、②和③为三个精原细跑,①和②发生了染色体变异,③为正常细胞。②减数分裂时三条同源染色体中任意两条正常分离,另一条随机移向一极。不考虑其他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两对同源染色体联会
B. ②经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有一半正常
C. ①和②的变异类型理论上均可以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到
D. ③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最终产生4种基因组成的配子
8.如图所示为人体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气消耗速率的关系。下列不正确的是( )
A.运动强度较长时间超过c,内环境pH也可能变化不大
B. ab段为有氧呼吸,bc段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cd段为无氧呼吸
C.无论在何种运动强度下,肌肉细胞CO2的产生量始终等于O2的消耗量
D.有氧呼吸时,葡萄糖中的能量有两个去路: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其余用于合成ATP
9.在神经调节过程中,兴奋会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神经元之间传递。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突触前神经元兴奋可引起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
B.乙酰胆碱是一种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经扩散到达突触后膜
C.兴奋从神经元的细胞体传导至突触前膜,会引起Na+外流
D.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
10.碘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重要原料。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膜上的钠-钾泵可维持细胞内外的Na+浓度梯度,钠-碘同向转运体借助Na+的浓度梯度将碘转运进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碘被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活化后,进入滤泡腔参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长期缺碘可导致机体的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B. 使用促甲状腺激素受体阻断剂可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C. 抑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可使甲状腺激素合成增加
D. 用钠-钾泵抑制剂处理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会使其摄碘能力减弱
11.分布有乙酰胆碱受体的神经元称为胆碱能敏感神经元,它普遍存在于神经系统中,参与学习与记忆等调节活动。乙酰胆碱酯酶催化乙酰胆碱的分解,药物阿托品能阻断乙酰胆碱与胆碱能敏感神经元的相应受体结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乙酰胆碱分泌量和受体数量改变会影响胆碱能敏感神经元发挥作用
B. 胆碱能敏感神经元的数量改变会影响学习与记忆等调节活动
C. 使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可抑制胆碱能敏感神经元受体发挥作用
D. 注射阿托品可影响胆碱能敏感神经元所引起的生理效应
12.鸡尾部的法氏囊是B淋巴细胞的发生场所。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感染雏鸡后,可导致法氏囊严重萎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法氏囊是鸡的免疫器官
B.传染性法氏囊病可能导致雏鸡出现免疫功能衰退
C.将孵出当日的雏鸡摘除法氏囊后,会影响该雏鸡B淋巴细胞的产生
D.雏鸡感染IBDV发病后,注射IBDV灭活疫苗能有效阻止其法氏囊萎缩
13.下图是食物促进胃上皮细胞分泌胃酸的过程。胃酸除了具有辅助消化功能之外,还能导致胃灼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食物和组织胺作为信号促进胃上皮细胞分泌胃酸
B.组织胺抑制物和H+/K+-ATP酶抑制物均可减轻胃灼热
C.H+/K+-ATP酶将H+泵到内环境中会增加胃液酸性
D.胃酸分泌时上皮细胞朝向胃腔的膜面积有所增大
14.将两个抗虫基因 A(完全显性)导入大豆(2n=40),筛选出两个A基因成功整合到染色体上的抗虫植株M(每个A基因都能正常表达),植株M自交,子代中抗虫植株所占比例为15/16,取植株M的某部位一个细胞在适宜条件下培养,连续正常分裂两次、产生 4个子细胞。用荧光分子检测A基因(只要是A基因,就能被荧光标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获得植株M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可为大豆的进化提供原材料
B.若每个子细胞都只含有一个荧光点,则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40
C.若每个子细胞都含有两个荧光点,则细胞分裂过程发生了交叉互换
D.若子细胞中有的不含荧光点,则是因为同时间发生的同源染色体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造成的
15.人类有一种隐性遗传病M,其致病基因a是由基因A编码序列部分缺失产生的。从人组织中提取DNA,经酶切、电泳得到条带图,再根据条带判断个体的基因型。如果只呈现一条带,说明只含有基因A或a;如果呈现两条带,说明同时含有基因A和a。对图一所示某家族成员1~7号分别进行遗传病M基因检测,得到的条带图如图二所示。已知7号是另一种遗传病苯丙酮尿症基因的携带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A的编码序列部分缺失产生基因a,这种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B.基因A、a位于X染色体上
C.图二条带中,基因1一定是A,基因2只能是a
D.若7号与一个仅患苯丙酮尿症的男性结婚,他们生出一个同时患苯丙酮尿症和M病孩子的概率是1/32
16. 人体成熟红细胞能够运输O2和CO2,其部分结构和功能如图,①~⑤表示相关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血液流经肌肉组织时,气体A和B分别是CO2和O2
B. ①和②是自由扩散,④和⑤是协助扩散
C. 成熟红细胞表面的糖蛋白仍处于不断流动和更新中
D. 成熟红细胞通过无氧呼吸分解葡萄糖产生ATP,为③提供能量
17. 血糖浓度升高时,机体启动三条调节途径:①血糖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②血糖作用于下丘脑,通过兴奋迷走神经(参与内脏活动的调节)支配胰岛B细胞;③兴奋的迷走神经促进相关胃肠激素释放,这些激素作用于胰岛B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和②均增强了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
B. ②和③均体现了神经细胞与内分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C. 血糖平衡的调节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
D. ①和③调节胰岛素水平的方式均为体液调节
18. 许多抗肿瘤药物通过干扰DNA合成及正常功能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下表为三种抗肿瘤药物的主要作用机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药物名称 作用机理
羟基脲 阻止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合成
放线菌素D 抑制DNA的模板功能
阿糖胞苷 抑制DNA聚合酶活性
A. 羟基脲处理后,肿瘤细胞中DNA复制和转录过程都出现原料匮乏
B. 放线菌素D处理后,肿瘤细胞中DNA复制和转录过程都受到抑制
C. 阿糖胞苷处理后,肿瘤细胞DNA复制过程中子链无法正常延伸
D. 将三种药物精准导入肿瘤细胞的技术可减弱它们对正常细胞的不利影响
19. 血浆中胆固醇与载脂蛋白apoB-100结合形成低密度脂蛋白(LDL),LDL通过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将胆固醇运输到细胞内,从而降低血浆中胆固醇含量。PCSK9基因可以发生多种类型的突变,当突变使PCSK9蛋白活性增强时,会增加LDL受体在溶酶体中的降解,导致细胞表面LDL受体减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引起LDL受体缺失的基因突变会导致血浆中胆固醇含量升高
B. PCSK9基因的有些突变可能不影响血浆中LDL的正常水平
C. 编码apoB-100的基因失活会导致血浆中胆固醇含量升高
D. 引起PCSK9蛋白活性降低的基因突变会导致血浆中胆固醇含量升高
20.当感知到危险时,线虫的神经元会释放大量酪胺,触发逃跑反应,使线虫能够逃脱“敌人”。酪胺的部分作用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酪胺作用于小肠细胞后,可以促进胰岛素样蛋白的释放
B.胰岛素样蛋白也是相关基因表达的结果,该基因在其他细胞中也存在
C.图中的调节过程会引起血糖浓度的变化
D.由图可知,胰岛素受体能与多种物质相结合
II卷 非选择题(共60分)
21.(14分)人体内激素分泌量过多或不足都对机体有害,体内有一系列机制维持激素在血液中含量的相对稳定。下图表示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请回答有关问题:
(1)激素B是______;激素C的作用是______。
(2)人在寒冷时血液中激素C的含量将会______,这是由激素A、B的含量______所致。
(3)体内缺乏______元素会导致激素C合成受阻;该元素进入甲状腺细胞的转运方式为______。
(4)激素C经______运输达全身细胞后才起相应作用。
(5)在激素的作用机理中,通常将激素的作用对象细胞称为靶细胞。
①激素A能识别并精确作用于垂体细胞,是因为垂体细胞膜上有______。
②垂体细胞的分泌物作用的靶细胞除本图所示的甲状腺细胞以外,还可以是其他内分泌腺的腺细胞,这些内分泌腺有______。
③如果分泌细胞为甲状腺细胞,那么靶细胞能否为垂体细胞?______。简要写出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5分)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有4亿多人患糖尿病,尤其是II型糖尿病人,呈爆发趋势。Ⅱ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浓度比正常人多,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较差,使体内血糖浓度升高,导致患者尿中出现葡萄糖。研究表明,运动可以促进鸢尾素(蛋白类激素)的分泌。该激素可加快脂肪细胞内葡萄糖和脂肪的氧化分解,还可以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动物激素调节的特点,除了微量和高效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靶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的原因可能是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_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3)糖尿病患者通常都会出现尿多的现象。分析原因可能是原尿中含有的葡萄糖过多,使原尿的________增大,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能力降低,从而使尿量增加。据此推测糖尿病患者体内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与正常人相比会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
(4)研究发现,青砖茶水提取物能够促进糖尿病患者分泌鸢尾素且能提高胰岛素的作用效果。科研人员通过实验验证了上述发现。
①请完善下面的实验步骤:
a.取糖尿病模型小鼠40只,随机均分为两组,标记为甲、乙,另取正常小鼠20只为丙组(对照),并测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甲组用适量的__________________灌喂,乙组、丙组分别用_________________灌喂,一段时间后再次测量两组小鼠的鸢尾素含量和PI3K的含量(PI3K含量高,胰岛素作用效果好)。
②结果如下表:
鸢尾素(相对值) PI3K(相对值)
甲 0.578 0.586
乙 0.396 0.343
丙 0.735 0.785
由上表可知,甲组的____________,则说明青砖茶水提取物能够促进糖尿病患者分泌鸢尾素,胰岛素作用效果较好且能降低血糖浓度。
23.(20分)流行性感冒(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严重时可致人死亡。
(1)流感病毒必须在________内增殖,当侵染人呼吸道上皮细胞时,会经过________、穿入、脱壳、生物合成和成熟释放等几个阶段。
(2)流感病毒的抗原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使B细胞增殖分化为________细胞,后者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3)HA和NA是流感病毒表面的两种糖蛋白,甲型流感病毒的HA、NA氨基酸序列的变异频率非常高,导致每年流行的病毒毒株可能不同。每年要根据流行预测进行预防接种,其免疫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者通过实验观察NA抗体对病毒侵染细胞的抑制作用。主要实验材料包括:感染流感病毒后63天、21天的两位康复者的NA抗体(分别为D63、D21)、对照抗体、流感病毒和易感细胞。
①实验的主要步骤依次是:培养易感细胞、________(在以下a--f中选择并排序)等。
a.将抗体分别与流感病毒混合
b.将各混合物加入同一细胞培养瓶
c.将各混合物分别加入不同的细胞培养瓶
d.检测NA抗体与易感细胞的结合率
e.检测培养物中病毒的增殖量
f.检测细胞对病毒的损伤程度
②图中实验结果表明,这两位康复者均产生了抗NA的抗体,其中对流感病毒抑制效果较好的抗体是________。选用的对照抗体应不能与________特异性结合。
③依据本实验结果提出疫苗研制的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你已被确诊为流感患者,请列举两条具体的应对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1分)我国有2亿亩供水和温度条件适宜种植水稻的盐碱地,培育耐盐水稻新品种对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和提高产量非常重要。
(1)脯氨酸是植物细胞内凝固点低、水溶性最大的氨基酸,是研究植物逆境胁迫的重要指示物。下列关于脯氨酸性质和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多选)。
A.脯氨酸可能是合成植物蛋白的原料之一
B.细胞内脯氨酸含量升高,可以提高渗透压以应对盐碱胁迫
C.细胞内脯氨酸含量升高,有利于应对低温胁迫
(2)水稻是一种对盐碱中度敏感的农作物。研究人员选择A、B、C三个新品种水稻同时栽培于含0.15mol/L的NaCl且pH不同的溶液中,以分别培养在蒸馏水(pH6.5)中的三个品种水稻作为对照,检测水稻体内脯氨酸量的变化。
①该实验的自变量除了是否有0.15mol/L NaCl外,还有_____________。
②由此可以初步筛选出适合在盐碱地生长的水稻品种是_____________,做出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
(3)对于脯氨酸提高植物细胞渗透压从而应对盐碱胁迫的机理,有的学者提出新的推测:脯氨酸通过提高液泡内Na+浓度增强植物吸水能力。研究者对这一推测进行了实验探究,其中实验组的材料选择、处理及检测指标应包括________(选择a—g中的字母填写)。
a.脯氨酸基因敲除突变体
b.液泡Na+通道基因敲除突变体
c.野生型植株
d.正常供水环境
e.模拟盐碱胁迫环境
f.测定液泡内Na+浓度
g.植株吸水能力
高二生物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20 DBCDB BDBCD CDCDB CDADD
二、非选择题(共4大题,60分)
21、(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4分)
(1)促甲状腺激素 ;提高细胞代谢速率,使机体产生更多的热量(或:促进体内有机物氧化分解、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2分)
(2)增加; 增加 (3)碘; 主动运输 (4)体液
(5)能与激素A特异性结合的受体; 性腺、肾上腺(皮质)(2分); 能 ;
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会抑制垂体细胞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的活动(2分)
22、(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5分)
(1)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作为信使传递信息(3分)
(2)被破坏/ 数量少/空间结构改变 (与胰岛素结合受阻)
(3)渗透压; 增加 ; 糖尿病患者因大量失水(多答血糖过高不扣分)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最终促使垂体释放更多的抗利尿激素 (3分)
(4)鸢尾素含量和PI3K的初始浓度(2分); 青砖茶水提取物; 等量的蒸馏水; 鸢尾素含量和PI3K含量明显高于乙组 (2分)
23、(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20分)
(1)活细胞; 吸附 (2)浆/效应B
(3)当HA、NA出现变异的流感病毒入侵机体时,已有的特异性免疫功能难以发挥有效的保护作用,故需每年接种疫苗(或:过去接种流感疫苗所产生的抗体与记忆细胞不能识别变异后的流感病毒)。(3分)
(4)①a、c、e(3分) ②D63; 流感病毒 ③可选用NA糖蛋白制备流感疫苗。
(5)戴口罩以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隔离治疗等(合理即可)
24、(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1分)
(1)ABC
(2)①不同pH、水稻品种
②B; 有NaCl处理下,在各种pH条件下,B品种的脯氨酸含量都比AC品种高
(3)aefg(3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