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人民英雄纪念碑武昌起义浮雕
孙中山
一、背景和条件
(一)背景
1、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 潮,中国民族危机严重
2、《辛丑条约》后,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3、清政府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的改革,客观上为民主革命准备了条件
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二)条件
1、思想基础
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2、组织基础
指导思想:
三民主义
革命团体的建立:
兴中会等
革命政党的建立:
中国同盟会
3、军事基础
革命党起义:
黄花岗起义
群众斗争:
保路运动(有利时机)
(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1、条件:
2、思想武器:
3、两个中心:
4、三个思想家:
新式学堂和留学教育的发展使革命知识分子队伍迅速壮大
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上海、东京
章炳麟、邹容、陈天华
(四)兴中会的创立:
时间:1894年
创立人:孙中山
地点:美国檀香山
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
入会誓词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目标: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A、时间:
B、地点:
C、成员组成:
D、政治纲领:
E、主要领导人:
F、机关刊物:
G、性质:
H、意义:
(五)同盟会的建立及意义
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905月年8月
日本东京
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成员
孙中山、黄兴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民报》
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墓
“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之役并寿。”
—孙中山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推翻封建专制制度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资产阶级的土地纲领
推翻清政府统治
取得民族独立
民生主义
(核心)
在20世纪初出现的资产阶级革命组织中,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因为它
A、成立时间最早
B、实现了所有革命团体的大联合
C、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
D、有明确的纲领、公认的领袖和全国性的
组织系统
二、过程
(一)爆发:
1911年武昌起义
1、主力:
湖北新军
2、结果:
武汉三镇光复,成立湖北军政府,改号中华民国,各省纷纷响应
3、胜利原因
①四川保路运动提供有利时机
②湖北革命党人的长期工作
③湖北新军的革命精神
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
北京
★武昌
武昌起义后全国
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二)高潮:
中华民国的成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1、中华民国的成立
概
况
时间:
总统:
国旗:
国都:
纪元:
1912年1月1日
孙中山
南 京
中华民国纪年
五色旗
性质:
资产阶级革命政权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五色即代表汉、满、蒙、回、藏五个民族,象征“五族共和”
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
变局
创举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
内容:
(4)意义:
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的民主宪法
(2)性质:
1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2 、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3、关于国民权利的规定
4、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5、实行责任内阁制
主权在民
自由平等
三权分立
(3)目的:
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
三权分立
行政权(总统)
立法权(国会)
司法权(法院)
制衡
有效地防止专制独裁
(三)失败: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原因
(1)外因
袁世凯掌握清政府大权
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
(2)内因:
立宪派和旧官僚的进攻,资产阶级革派的软弱妥协.
(3)根本原因:
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2、过程
清帝退位—孙中山辞职—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清政府
袁世凯
帝国主义列强
革命阵营
军事威胁
外交孤立
经济封锁
政治欺骗
军事进攻
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任命
支持
妥协
施压
革命派
立宪派旧官僚
三、评价
(一)性质:
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二)意义(功绩)
1. 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2、使人民获得一些民主和的自由权利.
3、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4、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材料1: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等项权利。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
——据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整理
政治民主化
材料2: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相当于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中国工厂使用的蒸汽动力,1913年为43 448马力,1918年为82 750马力,约增加1倍。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
辛亥革命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材料3: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就草草收场。
——据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整理
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三)局限性
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四)教训
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行不通.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课后小结:
一、背景和条件
思想基础
组织基础
军事基础
二、过程
1、爆发:
1911年武昌起义
2、高潮:
中华民国的成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3、失败: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三、评价:
性质、意义、局限性、教训
1、我国近代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兴中会 B、同盟会
C、国民党 D、华兴会
课堂练习
2、中华民国成立于
A、1910年 B、1911年
C、1913年 D、1912年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
A、总统 B、议会
C、内阁 D、国民全体
4、有人说辛亥革命是一次成功的革命,其充分理由是
A、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辛亥革命是人民获得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
C、辛亥革命深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
D、辛亥革命推动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
5、为建立民主共和制度,孙中山领导成立了中国同盟会,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新”主要指( )
A、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
B、积极发动人民参加革命
C、与保皇派展开激烈论战
D、革命有了统一的领导和纲领
6、小明问爷爷多大年龄了,爷爷回答说:“我是民国18年出生的”。请你帮助小明,算一算他爷爷的年龄是( )
A、五十多岁 B、六十多岁
C、七十多岁 D、八十多岁
D
C
7、《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其实际意义在于( )
A、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
B、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C、确立了民主共和国的制度
D、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8、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彻底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D、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B
A
9.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是
A.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B.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C.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D.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A
10.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中,哪一项是最根本的 A、革命派提不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
B、辛亥革命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C、同盟会组织涣散,内部派系复杂
D、革命派没有建立和掌握革命的武装
A
11.三民主义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A、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立宪派的矛盾
B、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 C、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D、民族资产阶级与满洲贵族的矛盾
12.辛亥革命对政治近代化的贡献最主要的是 A.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
B.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C.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D.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
C
13.1912年2月,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导致孙中山得出这一结论的直接原因是
A.武昌起义的胜利
B.中华民国的成立
C.清帝下诏退位 D.《临时约法》的颁布
14.在20世纪第二个十年间,堪称中国历史转折之里程碑的是
A.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 B.《新青年》创办、武昌起义
C.五四运动、《新青年》创办 D.中华民国成立、五四运动
C
D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武昌起义
《临时约法》颁布
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
辛亥革命形势发展
宣统帝颁诏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