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
21 三黑和土地
这是一首格律化诗歌,共15节,每节四句,偶句押韵,诗句均齐,很是严整。
文体:
农民以前是没有土地的,只是给地主种地,被地主剥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解放区进行了土地革命,农民重新获得了土地。这首诗讲的就是土地改革运动后,做了土地主人的农民大众那种翻身的喜悦和高涨的劳动热情。
创作背景
>>>>
苏金伞从小生活在农村,能深刻体会到农民对土地的挚爱,作为我国乡土诗派的代表人物,苏金伞晚年对乡土的回忆,几乎触处皆诗,新中国成立前夕解放区进行的土地改革,让劳动人民重新获得宝贵的土地,本诗再现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们重获土地后的喜悦心情。
本文选自《苏金伞诗选》。
走近作者:
明确任务
阅读提示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三黑是怎样看待土地的。读了这篇课文,你对脚下的土地有了什么新的感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说说三黑是怎样看待土地的。
你对脚下的土地有了什么新感受?
整体感知
同学们,请大家认真听课文朗读,边听边想象作者所描绘的景物画面。思考:这首诗可以分成哪两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
农民有了土地后的喜悦(1~3)
三黑有了土地后的喜悦心情(4~15)
第二部分写了三黑的哪几件事?圈画关键词句,试着分别用一句话来概括。
三黑把地耙得平平整整,准备播种(4~9)
三黑回忆逮蝈蝈儿的情景(10~12)
三黑展望未来(13~14)
三黑内心感到幸福(15)
比喻
口语化的语言,十分接地气
夸张
表现农民对土地的重视,以及拥有土地后的喜悦和激动。
三黑就是这样地翻着土地。
从东到西,从南到北,
每一寸土都给翻起,
每一块土疙瘩都给细细打碎。
精耕细作
每一寸土都给翻起,
每一块土疙瘩都给细细打碎
热爱
地翻好,又耙了几遍,
耙得又平又顺溜,
看起来
好像妇女们刚梳的头。
生动形象地说明地耙得平整顺溜,既体现出三黑是个种地能手,又体现出三黑对土地的热爱。
这么松散的地,
简直是一张软床,
叫人想在上面打滚,
想在上面躺一躺。
这句话运用______的修辞手法,既写出了土地的______,也写出了三黑重获土地的________心情。
比喻
松软
喜悦
三黑
从来没睡过这么好的床,
今天准备好了,
叫麦籽儿睡上。
这么好的床,
麦籽儿躺下去挺舒服,
就想发芽,
赶紧钻出来吸些雨露。
三黑耙过地,
坐下来歇一歇。
看见自己种的荞麦已经开花,白霎霎的像一片雪。
荞麦开花,预示着丰收,表现出三黑有了土地的幸福感。
比喻
从来没睡过这么好的床
叫麦籽儿睡上
呵护与重视
荞麦地里
还有两个蝈蝈在叫唤,
吱吱吱……
叫得人心里痒抓抓的好喜欢。
衬托出三黑喜悦的心情
痒抓抓
小时候因为逮蝈烟儿,
常常挨骂,
爹娘骂:不好好拾柴火。
地主骂:蹚坏了他的庄稼。
现在
蝈蝈儿就在自己地里叫,
他想招呼从地头路过的那个孩子:
“快去逮吧,你听,叫得多好!”
今昔对比(土改前后)
常常挨骂
不幸
幸福
满足
他又在打算:
明年要跟人合伙,
把地浇得肥肥的,
让庄稼长得更好,收得更多。
再买头小毛驴,
打完场赶着送公粮;
驮着老伴儿
看闺女,上东庄。
合伙种田
对未来充满信心
买毛驴交公粮
上东庄看闺女
三黑一遍耙地,一边想着:
翻身的人儿心里真甜。
他笑嘻嘻的,连嘴都合不上。
地里的蝈蝈儿也叫得更欢。
画线句子中“他”指的是 。这两句话用 来衬托 ,
表达了“翻身的人儿”的 心情,抒发了对 的无限热爱和对 的憧憬。
比喻从受压迫、受剥削的情况下解放出来。文中指三黑这样的农民们获得了土地,成了新中国的主人。
翻身
三黑
蝈蝈的叫声
三黑的心情
幸福、喜悦
土地
未来美好生活
读了这篇课文,你对脚下的土地有了什么新的感受?
土地是农民的全部,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支柱,我们要对土地存有敬畏之心。
在三黑心里,土地就是 。
三黑的心肝宝贝
三黑的生命
……
课堂小结
这首诗写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重新获得土地的事情,体现了农民对土地失而复得的喜悦心情,抒发了农民对土地的热爱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三黑和土地
有了土地,异常欢喜
展望未来,充满希望
翻地耙地,期望丰收
今昔对比,大不相同
翻身做主,心情甜蜜
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对土地的热爱
板书设计
边看“阅读链接”,边听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思考:你仿佛看到了哪些动人的画面?哪些词句具体写出了这种“梦想和希望” ?对照课文边听边勾画农民对土地情感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