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第20课 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
统编版七上第六单元
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情感美。
目标一
感受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向往的思想感情。
目标二
学习目标
1.搜集资料,了解郭沫若及其作品。
2标注出诗歌的停顿和重音,把握朗读节奏。
3.反复朗读诗歌,想象诗歌的画面,把握作者要表达的感情。
【前置学习】
导学活动一
预习检测,初步感知诗歌
集体朗读整首诗歌
用朗读展示诗歌的停顿和重音
展示郭沫若的简介
小组内交流前置学习1、2,其他同学补充
4
3
2
1
活动步骤
作家风采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中国现代文学家、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1921年出版第一本诗集《女神》。后又发表诗集《星空》、《恢复》等。抗战期间写了《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历史剧及诗文。先后出版诗集《新华颂》、《潮汐集》、《东风集》等,历史剧《蔡文姬》、《武则天》等。
读诗歌,体味音乐美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朗读诗歌,请你做到:
1.轻松的语调
2.柔和的声音
3.舒缓的速度
4.注意停顿和重读
朗读小结
导学活动二:读诗歌,品析图画美
集体朗读整首诗歌,并尝试用一个词说说你眼前呈现了怎样的画面?
【活动步骤】
01
独立思考:结合具体的句子选择词语进行说明。要求:找到具体画面的诗句,读一读。
02
同学发言,其他同学补充、完善。
整首诗歌给我们描绘出一幅这样的画面:
美好 富饶 自由 美满
恬静 清晰 明亮 悠闲
略带忧郁
学习小结
导学活动二:读诗歌,品析图画美
诗歌中,作者给我们描绘了天上的街市描写了哪些景物 又是如何呈现画面美好的?
【活动步骤】
01
自读诗歌,找到诗人描写的景物。读一读,思考这是实写还是虚写。同学展示
02
思考这些实写和虚写
之间是如何联系起来的。
01展示总结
街灯(明)(实写)
明星(闪) (实写)
街市(美丽)(虚写)
物品(珍奇)(虚写)
天河(浅浅) (实写)
灯笼(明亮)(虚写)
景物
流星(明亮)(实写)
02展示总结
街灯
明星
街市
物品
牛郎织女
生活
联想
想象
自由 美好 幸福 快乐
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联想的双方要有类似的地方,有一定的联系,才能由此及彼,联想开去。
想象是指在头脑中对已知的事物形象进行加工,经过新的组合而创造出新的事物形象。想象的内容来源于客观现实,必须进行再创造。
学习小结
导学活动三:读诗歌,体会情感美
作者在诗歌中传达了怎样的感情?你从何得知?
【活动步骤】
01
回忆传说中牛郎织女故事的结局,自读文后李商隐的《七夕》,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02
结合《天上的街市》和写作背景比较李商隐《七夕》和本文所表达情感有何不同
01展示总结
民间传说中可恶的王母娘娘让牛郎织女夫妻分离,每年只有七夕才可以相见一次,是个悲剧的结局。
李商隐《七夕》先遥想牛郎织女在天上相会,再联想到自己爱妻早亡而渴望能每年与亡妻相会一次,表达对亡妻的怀念之情,情感也是伤感的。
02学习过程
结合《天上的街市》和写作背景,分析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和主旨。
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1921年,五四运动高潮已过,中国处于军阀混战时期。面对社会那“冷酷如铁!黑暗如漆!星秽如血!”的黑暗现实,诗人感到极大的愤怒,陷入了苦闷感伤中,但他并没有悲观失望,依然不倦地探索和追求。就在这一时期,诗人写下了《天上的街市》。
02展示总结
本诗通过由远远的街灯产生联想和想象,描绘了天上的街市及美好的生活,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对光明、自由、幸福、快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激发人们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
主旨归纳
传统神话牛郎织女的故事是被迫分离,痛苦不堪,每年的七夕才能相见。诗歌中牛郎织女却是过着幸福、自由、快乐的生活。具体的表现:“天河” 是“浅浅的”“ 不甚宽广”;“牛郎织女”“骑着牛儿来往”“ 在天街闲游”;“流星”“是他们提着”的“灯笼” 。
作者用大胆的想象,甚至是颠覆传统的创作,表达对美好、自由、幸福光明生活的向往追求。
杜牧的《秋夕》、李商隐的《七夕》、秦观的《鹊桥仙》都是与《天上的街市》内容有关联的古诗,请你背诵并选择其中一首来鉴赏。
【课后拓展】
感谢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