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第3节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课后练习能力提升九年级化学上册(沪教版全国)
练习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根据化学方程式S+O2SO2,无法获得的信息是
A.化学反应的剧烈程度
B.参加反应的S和O2的质量比
C.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
D.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
2.抗击疫情,从我做起。84消毒液的制备原理是将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X。用稀释过的84消毒液拖地后,房间内会有淡淡的氯气的刺激性气味,氯气有毒,应注意通风。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X是H2O B.NaClO中Cl显+1价
C.NaClO是氧化物 D.氯气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3.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磷在空气中燃烧:
B.氧化汞加热分解:
C.硫在氧气中燃烧:
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4.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 分别代表碳原子、氧原子和氢原子,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反应物有两种,生成物有两种
B.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C.此变化过程中,原子的种类不变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H4+2O22H2O+CO2
5.将9.80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放在试管中加热,氯酸钾完全分解后,试管中固体的质量为6.92g,则生成氯化钾(KCl)多少g?
A.4.04 B.6.92 C.4.47 D.2.88
6.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4Fe+3O22Fe2O3 B.Cu+2HCl=CuCl2+H2
C.2H2O2H2+O2 D.4P+5O22P2O5
7.根据质量守恒定律,6g碳和32g氧气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A.38g B.22g C.26g D.14g
8.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反应中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等于生成的丙、丁中氢元素的质量和
9.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4)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燃料,因其中含有硫化氢气体,在燃烧过程中容易产生二氧化硫而产生污染。如图为天然气在酸性环境中脱硫的过程,发生的总反应2H2S+O22S↓+2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脱硫时发生反应H2S+Fe2(SO4)3═2FeSO4+H2SO4+S↓
B.理论上在整个过程中,无须补充硫酸铁
C.氧化时发生了化合反应
D.脱硫时硫化氢中的硫元素化合价升高了
10.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共有4种分子 B.反应前后两种化合物的质量比为1∶2
C.反应物中化合物与单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反应前后催化剂的物理性质保持不变
11.在反应A+2B=3C+2D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32:17,当6.4g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9.6gC,则D的质量为
A.0.2g B.1.8g
C.3.6g D.4.4g
12.在伦敦奥运会女子举重58公斤级别的比赛中,中国选手李雪英以246公斤打破奥运会纪录赢得金牌。举重运动员举重前用白色的“镁粉”搓手,是因为“镁粉”质轻、吸水性好,可做防滑剂。“镁粉”的有效成分是碱式碳酸镁,它不可燃,300℃即分解,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Mg5(OH)2(CO3)45MgO+X+4CO2↑,则X的化学式是
A.O2 B.H2O C.CO D.Mg(OH)2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13.2020年9月,中国向世界宣布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1)为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填字母代号);
A.植树造林,开发和利用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新能源
B.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2)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生成葡萄糖并放出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则葡萄糖的化学式为 。(填字母)
A.CH6O B.C6H12 C.C6H12O6
(3)近年我国科学家合成了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转化为清洁的液体燃料甲醇(CH3OH)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14.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1)图1为科学家研制出用新型催化剂合成甲醇(CH3OH)的新工艺,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
(2)图2是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和钙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钙原子的中子数是______,钙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
②钙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______,钙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填“失去”或“得到”)电子,形成的离子符号为______。
(3)以化合价为纵坐标,以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象叫价类图。如图3为铁的价类图,请分析该图后填写:
①A点表示的物质类别是______。
②B点表示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15.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
(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______。
(3)硫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
16.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
(1)请用合适的化学用语填空:
①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粒子______。
②2个硝酸根离子______。
③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
④氯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2)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______。
②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______。
17.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1)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有工业污染、______污染和生活污染。
(2)为区分软水和硬水,将等量的肥皂水分别滴加到盛有等量软水、硬水的试管中,振荡,试管中产生较多泡沫的为______。生活上常用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3)如图所示电解水的实验中,试管a、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_,该实验证明水是由______组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水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写出水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试卷第2页,共2页
试卷第1页,共1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
从化学方程式获得的信息主要有: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各物质间质量的关系。
A、由化学方程式,无法确定化学反应的剧烈程度,故选项符合题意;
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每32份质量的硫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恰好反应生成64份质量的二氧化硫,可以计算出参加反应硫和二氧化硫的质量比,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由化学方程式可以确定反应前后反应物(硫和氧气)和生成物(二氧化硫)的种类,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由化学方程式可以确定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是点燃,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C
【详解】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Cl、Na、O、H的个数分别是2、2、2、2,生成物中含Na、Cl、O、H的个数分别是2、2、1、0,故生成物中还应含1个O、2个H,故X的化学式为H2O,不符合题意;
B、NaClO中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1)+x+(-2)=0,x=+1,不符合题意;
C、NaClO由Na、Cl、O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符合题意;
D、氯气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故用稀释过的84消毒液拖地后,房间内会有淡淡的氯气的刺激性气味,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D
【详解】
A、该化学方程式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书写错误,且配平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故选项错误;
B、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缺少反应条件,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故选项错误;
C、该化学方程式反应物中氧气是气体,二氧化硫后面不需要标注↑,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故选项错误;
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选项正确。
故选:D。
4.B
【详解】
A、由图可知,该反应中,反应物为甲烷和氧气,生成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均有两种,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有两种,不属于分解反应,符合题意;
C、由图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该反应为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C
【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产生氧气质量为9.80g-6.92g=2.88g
设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x。
x=4.47g。
故选:C。
6.D
【详解】
A、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A错误。
B、铜和盐酸不反应,B错误。
C、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C错误。
D、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正确。
故选:D。
7.B
【分析】
这个题的解题关键是判断碳和氧气能否完全反应,哪种物质有剩余,哪种物质全部参加反应。
【详解】
假如碳全部参加反应,则需要氧气的质量是x
x=16g
因为16g<32g,说明氧气剩余,而碳全部参加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得出生成的CO2的质量为6g+16g=22g。
故选:B。
8.D
【分析】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了甲醇和水,反应的方程式是:
【详解】
A、该反应生成物有2种,不符合化合反应的多变一原则,A说法错误;
B、由上述方程式可知,氢气转化为甲醇和水,氢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1价,B说法错误;
C、由上述方程式可知,反应中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3,C说法错误;
D、反应前后氢元素的质量不变,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等于生成的丙、丁中氢元素的质量和,D说法正确。
故选:D。
【点睛】
9.C
【详解】
A、通过流程图可知,硫酸铁参与脱硫反应中与硫化氢反应生成稀硫酸、硫酸亚铁以及单质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Fe2(SO4)3═2FeSO4+H2SO4+S↓,选项正确;
B、通过流程图可知,硫酸铁参与脱硫反应后生产的硫酸亚铁经过氧化又生成硫酸铁,继续参与反应,所以理论上在整个过程中无需补充硫酸铁,选项正确;
C、硫酸亚铁发生氧化反应时,共有稀硫酸、空气中的氧气以及硫酸亚铁参与反应,生成物为硫酸铁,通过配平发现反应物中的硫酸的氢离子以及氧气剩余,所以氧化反应方程式为:2H2SO4+4FeSO4+O2=2Fe2(SO4)3+2H2O,化合反应为两种或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该反应不符合化合反应的定义,选项错误;
D、脱硫时,硫化氢中的硫元素转化为硫单质,化合价由负二价升高为零价态,即脱硫时硫化氢中的硫元素化合价升高了,选项正确;
故选C。
10.B
【分析】
由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详解】
A、根据图示,反应物是CH4、O2,生成物是CH3OH,反应前后共有3种分子,选项A不正确;
B、根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前后两种化合物CH4和CH3OH的质量比为:2×(12+1×4) ∶2×(12+1×4+16)=1∶2,选项B正确;
C、根据化学方程式,反应物中化合物CH4与单质O2的分子个数比为:2∶1,选项C不正确;
D、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保持不变,选项D不正确。
故选B。
11.C
【详解】
设反应消耗B的质量为x,A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n,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n,
x=6.8g
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D物质的质量为6.4g+6.8g-9.6g=3.6g。
故选C。
12.B
【详解】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物中镁、氧、氢、碳原子个数分别为5、14、2、4,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镁、氧、氢、碳原子个数分别为5、13、0、4,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H2O。
故选:B。
13.
(1)A
(2)C
(3)
【解析】
(1)
A. 植树造林,开发和利用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新能源,可减少化石燃料的燃,措施可行;
B. 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会影响生产生活,不可行。
故选A。
(2)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反应前碳、氧、氢原子数目分别为6、18、12,反应后碳、氧、氢原子数目分别为0、12、0,则葡萄糖化学式为C6H12O6,故选C。
(3)
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甲醇(CH3OH)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4.
(1) 化合反应
(2) 20 40.08 20 失去 Ca2+
(3) 单质 FeO
【解析】
(1)
由图可知,反应为甲烷和氧气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甲醇,;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特点,属于化合反应。
(2)
元素周期表信息图中,元素名称的左上角的数字为元素的原子序数,右上角为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下边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①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则钙原子的中子数是40.08-20≈20,钙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
②由图可知,钙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20;钙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离子符号为Ca2+。
(3)
①A点表示的物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则属于单质。
②氧化物含有2种元素一种为氧元素;B点表示的为+2铁的氧化物,化学式为FeO。
15.
(1)3Fe+2O2Fe3O4
(2)2KClO32KCl+3O2↑
(3)S+O2SO2
【解析】
(1)
铁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3Fe+2O2Fe3O4。
(2)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2KClO32KCl+3O2↑。
(3)
硫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S+O2SO2。
16.
(1) N2 2 Al
(2)
【分析】
(1)
①氮气由氮分子构成,氮分子是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分子用化学式表示,表示为:N2;
②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通常省略,多个离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硝酸根离子:;
③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表示为:Al;
④氯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是在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标在数字前面。故氯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
(2)
①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7.
(1)农业
(2) 软水 煮沸
(3) 2:1 氢、氧元素
(4)
【分析】
(1)
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
(2)
为区分软水和硬水,将等量的肥皂水分别滴加到盛有等量软水、硬水的试管中,振荡,试管中产生较多泡沫的为软水,浮渣较多的为硬水。
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在加热煮沸的过程中会转化成难溶性的钙镁化合物,生活上常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3)
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氢二氧一”,试管a、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该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水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