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学大教育专修学校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测语文试题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学生姓名: _______
校区:_________ 授课教师: 学管老师:
注意事项:
请考生使用蓝色或黑色圆珠笔、签字笔或钢笔作答。
考核内容:
考试范围介绍 高二必修五
涉及知识及考点 语言文字运用、古诗文阅读、名句名篇默写、现代文阅读
成绩统计:
卷Ⅰ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总成绩
分数
一、语文基础知识(21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
A.粗糙(cāo) 红缯(zēng ) 乳酪 (lào ) 龟裂(guī)
B.掺和(huo) 譬如(pì) 铁砧(zhēn) 修葺(qì)
C.悲恸(dòng) 藏匿(nì) 恐吓(hè) 血泊(pō)
D.扃牖(jiōng) 栏楯(shǔn) 窥伺(sì) 呱呱而泣(guāguā)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
A.影牒 乳媪 铁砧 举岸齐眉 B.遗传 铁屑 逶迤 蜗角虚名
C.焦燥 浮躁 镶钳 推陈出新 D.老趼 打磨 膨涨 和霭可亲
3.下列各句中, 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
A.他平时教育学生极其严格,但对同事却非常温柔,色厉内荏的印象常使他在学生面前遭到误解。
B.西安大学生药家鑫开车撞人杀人案已令世人震惊,而事发后他的同门师妹李颖的一番言论更是石破天惊。
C.最近各级地方政府相继出台的房屋限价令几乎都把房价的增长限制在百分之十左右,媒体认为这一政策更使房价上涨合法化,反而让更多急于买房的人产生无所事事的危机感。
D.最近伦敦奥委会负责人在回应媒体对奥运比赛场馆进度的质疑时表示,多项工程已经开工,场馆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预计2012年4月可以全面完成并接受检验。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前一阶段,因为嘉宾言语过激或素质低下而引起网友广泛诋诟的江苏卫视黄金节目《非诚勿扰》经过整改后,无论在主旨的把握和嘉宾的选择上都有了很大改观。
B. 李玉刚的男女声同歌演唱的独特技巧和极具中国古典韵味的扮相,不仅在澳洲悉尼歌剧院引起轰动,蜚声海外,而且引起央视艺术人生栏目的关注,对他进行了独家专访。
C. 公开的预算信息只占全部预算信息的极小部分,至少有80%的预算信息遭到公众质疑,这是中国公共信息的现状,也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D.京沪高速铁路的开通,大大提高列车的运行速度、载货量和乘客人数,进一步缓解京沪间的交通运输压力。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形影相吊(安慰) 迨诸父异爨(等到)
B、乳二世(喂养) 夙遭闵凶(一向)
C、听臣微志(小) 除臣洗马(除去)
D、猥以微浅(卑微) 令人长号不自禁(禁止)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3分) ( )
A.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B.则刘病日笃
C.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D.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7.下列句式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判断句) B.州司临门,急于星火(状语后置)
C.余自束发读书轩中(省略句) D.且何谓阁子也 (宾语前置)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19分)
十六年,拜御史中丞,行御史台事。阿合马以子忽辛为中书右丞,行省江淮,恐不为所容,改陕西汉中道提刑按察使。未行,阿合马死,朝臣皆以罪去。拜参知政事。阿合马用事日久,卖官鬻狱,纪纲大坏,雄飞乃先自降一阶,于是侥幸超躐者皆降之。忽辛有罪,敕中贵人及中书杂问,忽辛历指宰执曰:“汝曾使我家钱物,何得问我!”雄飞曰:“我曾受汝家钱物否?”曰:“惟公独否。”雄飞曰:“如是,则我当问汝矣。”忽辛遂伏辜。二十一年春,上与朝臣议大赦天下,雄飞谏曰:“古人言:无赦之国,其刑必平。故赦者,不平之政也,圣明在上,岂宜数赦?”帝嘉纳之,语雄飞日:“大猎而后见善射,集议而后知能言,汝所言者是。朕今从汝。”遂降轻刑之诏。
雄飞刚直廉慎,始终不易其节。尝坐省中,诏趣召之,见于便殿,谓雄飞日:“若卿可谓真廉者矣。闻卿贫甚,今特赐卿银二千五百两、钞二千五百贯。”雄飞拜谢,将出,又诏加赐金五十两及金酒器。雄飞受赐,封识藏于家。后阿合马之党以雄飞罢政,诣省乞追夺赐物,裕宗在东宫闻之,命参政温迪罕谕丞相安童曰:“上所以赐张雄飞者,旌其廉也,毋为小人所诈。”塔即古阿散请检核前省钱谷,复用阿合马之党,竞矫诏追夺之。塔即古阿散等俄以罪诛,帝虑校核失当,命近臣伯颜阅之。中书左丞耶律老哥劝雄飞诣伯颜自辨,雄飞曰:“上以老臣廉,故赐臣,然臣未尝敢轻用,而封识以俟者,正虞今日耳,又可自辨乎 ”
二十一年,卢世荣以言利进用,雄飞与诸执政同日皆罢。二十三年,起为燕南河北道宣慰使,决壅滞,黜奸贪,政化大行。卒于官。 (选自《元史 张雄飞传》,有删节)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忽辛遂伏辜。 辜:罪
B.阿合马用事日久,卖官鬻狱。 用事:掌权
C.十六年,拜御史中丞。 拜:拜见
D.雄飞受赐,封识藏于家。 识:作标记
9.下列四组中,能直接表现张雄飞清廉、能干的一组是(3分)( )
①搜挟蠹敝,悉除之 ②张雄飞真公辅器
③惟公独否 ④雄飞受赐,封识藏于家
⑤决壅滞,默奸贪 ⑥汝所言者是,朕今从汝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①③⑥ D.②④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张雄飞受廉希宪推荐,世祖召见他,他陈述了当时国家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世祖很高兴,授予他同知平阳路转运司的职务。
B.塔即古阿散等人因犯罪被杀后,皇帝考虑对阿合马的余党检查核实有误,命令温迪罕和丞相安童复查,张雄飞没有听从耶律老哥的建议去辨白。
C.忽辛犯罪,世祖令中贵人和中书省官员一起审问,忽辛说审问的官员都曾经收受过忽辛家的钱物,只有张雄飞没有收过。
D.阿合马让自己的儿子忽辛担任中书右丞,巡视管理江淮一带的事务,阿合马担心儿子不被张雄飞容纳,就让儿子改任陕西汉中道提刑按察使。
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3分)
(2)故赦者,不平之政也,圣明在上,岂宜数赦!(3分)
(3)上以老臣廉,故赐臣,然臣未尝敢轻用,而封识以俟者,正虞今日耳,又可自辨乎 (4分)
三、诗歌鉴赏。(10分)
1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1)除夕之夜,诗人不写大红灯笼而写“寒灯”,这一意象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5分)
(2)沈德潜评论第三句话“作故乡亲友思千里外人,愈有意味。”为什么说“愈有意味”?请作具体分析。(5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10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三首(之一)》)
(2)日啖荔枝三百颗, 。(苏轼《惠州一绝》)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4)凡在故老, ,况臣孤苦, 。(李密《陈情表》)
(5) ?总是离人泪。(王实甫《长亭送别》)
(6) ,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王实甫《长亭送别》)
(7)夕阳古道无人语, 。(王实甫《长亭送别》)
(8)遍人间烦恼填胸臆, 。(王实甫《长亭送别》)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4~17题。
秋祭 刘建超
“小贱妃”是红酒小说里的人物,红酒写小小说,故事都以相思镇为背景。
当年,相思古镇有个唱青衣的女演员,演皇妃爱由着自己的性子,她忘了自己是身穿日月龙凤衫的金枝玉叶,只要一出场,手端玉带侧身站定,就冲观众丢媚眼儿,师姐给她起了个绰号“小贱妃”。“小贱妃”的戏非常出彩,观众喜爱。县里的一个头头儿想对“小贱妃”非礼,岂料“小贱妃”戏里戏外两样人,义正词严地拒绝,全没了往日的妖媚。
我赞叹红酒笔下的人物形象,也很想见识一下“小贱妃”的原型。红酒认为我的想法可笑,那“小贱妃”是把舅舅讲的故事加工后虚拟出的人物,怎么能去现实中对号入座。
我和朋友相约去相思古镇寻访一座明末清初的古戏楼。时至晚秋,天已渐凉,道旁的白杨树在秋风中抖索着,枯黄的落叶萧瑟地飘零。垂暮泛黄的野草却显得精神饱满,摇曳着坚韧婀娜的身姿,不卑不亢地凄凉着。
村里人见有陌生的面孔来访,便三三两两地聚过来,好像也是第一次看到古戏楼子,与我们一起转悠着看。
这里唱过大戏吗?我觉得这不过是民间艺人的杂耍地方。
唱过!全本的《穆桂英挂帅》《西厢记》《铡美案》都唱过,你们不知道,听老人说原先这戏楼子对面是东大庙和昭帝寺,再往前两里地就是清代商铺一条街,繁华得很。每逢大集这儿都唱大戏,一唱就是七八天,热闹着哩。
噢,那你们听没听说过,当年剧团里有个绰号叫“小贱妃”的在这里唱过戏?
村人摇摇头,这是明清的戏楼,几十年前被当作学校,后来成了危房,学校早搬走了。
我走到二层的戏台前,凭栏眺望,想象着当年的繁茂风华,怂恿我的朋友唱了一段《梅妃》:下亭来只觉得清香阵阵,整衣襟我这厢按节徐行……
婆婆,一看就知道您懂戏啊。我这位朋友唱得怎么样?
婆婆说,程派,唱得还中,就是神态不像。
哈,真遇到行家了。婆婆,您给指点指点。
婆婆环顾四周,犹豫着。
婆婆,我们从城里来,专门来访古戏楼。看这戏楼子多年没有琴鼓声了,它寂寞着哪。我看您老懂戏,也来一段吧,也不枉这戏楼子在咱村口矗立了几百年。
婆婆让我说动了心,放下柴草,掸掸褂子上的浮尘,伸手捋了捋头发,蹒跚着走上戏楼。就在她往台中央一站的那个瞬间,我们都惊呆了,只见她全没了不安和拘谨,一个亮相,开口唱的是《西厢记》里的红娘:
怨只怨你一念差,乱猜诗谜学偷花。
若打官司当贼拿,板子打、夹棍夹、游街示众还带枷。
姑念无知初犯法,看奴的薄面就饶恕了他。
一曲唱罢,竟然往台下丢了个飞眼。我们大声叫好。
村民说,还不知道怡萍她娘会唱戏哩。她闺女怡萍在剧团唱戏,多少年也没唱出个啥样法。听说傍了个大款,立马就出名了。在城里买了房子买了车,要接她娘进城享福,她娘死活不去还把闺女给骂走了。
婆婆走下台,朝我笑笑,又佝偻着身子,背起柴草郁郁而去。
品咖啡时,我把经过告诉了红酒,我说她肯定就是当年的“小贱妃”,假如她当初能灵活些,别去得罪权贵,现在也不至于落到这种地步,没准还在舞台上风光呢。
人,总要活个气节吧。说完,红酒不再搭话,凝神望着窗外,轻轻地唱了两句。什么词没听清,只是觉得那曲调除了低回婉转外还有些许惆怅忧伤……
14.结合小说品味下列加点词语。(4分)
⑴垂暮泛黄的野草却显得精神饱满,摇曳着坚韧婀娜的身姿,不卑不亢地凄凉着。
⑵婆婆走下台,朝我笑笑,又佝偻着身子,背起柴草郁郁而去。
15.简要分析红酒和朋友这两个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 (4分)
答:⑴红酒:
⑵朋友:
16.本文以“秋祭”为题,“祭”的是什么?请结合全文分析。(6分)
17.婆婆是不是红酒小说中“小贱妃”的原型?请加以探究。(6分)
六、作文(2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20分)
“喧嚣”的常用义为“声音杂乱,不清净”。放眼社会,股市、网络、娱乐圈以及青春、人生……,呈现出越来越热闹纷乱和骚动不安的迹象。面对喧嚣,人们的态度也是多种多样,耐人寻味:有人选择淡然,有人选择逃避,也有人选择融入甚或是享受……
请以“面对喧嚣”为标题,自定立意,写出你的构思思路。不少于200字。
试卷配套答案
1.B.2. B(A牒—碟 岸—案 C燥—躁 钳—嵌 D涨—胀 霭—蔼)
4、答案:C(A“无论”应该与“还是”搭配;B“不仅”“而且”前后应该调换,递进关系应该先说国内再到国外;D搭配不当)
5.A 6.C 7.D
8. C (“拜”,授予官职。)
11. (1)略
(2)所以赦免的行为,是不公平的政策啊.圣明的君主执政,怎么能多次赦免犯人?(不平、圣明、判断句式,每点1分)
(3)皇帝因为我廉洁,所以才赏赐我,但是,我没敢随便使用这些东西并封存做好标记来等待的原因,正是料到有今天,又何必自己去说呢 (俟、封识、虞、判断句式,每点1分)
12.(1)除夕之夜不写大红灯笼,而写寒灯,是为了渲染旅馆的清冷(2分),表达诗人内心的凄凉孤寂(2分)。
(2)诗句写故乡的亲人在这除夕之夜想念着千里之外的“我”,其实是写诗人思念自己的故乡和亲人。这样写,把深挚的情思抒发得更为委婉含蓄,因而“愈有意味”。(或:写出虚实结合,沟通作者和对方的情感,扩大作品意境。或:运用“曲笔”的表现手法,从对方着笔,更显情真意切。)
评分标准:能说出“亲人思念我”、“想象”、“从对方着笔”或“虚实结合”等给2分,能说出这种写法的好处作用给2分
15.⑴红酒:①引出“小贱妃”这个人物;②借红酒之口评价人物;③以红酒的情绪感染读者。(3分。各1分) ⑵朋友:推动情节发展,引出老婆婆。(1分)(4分。意思对即可)
16.一祭古戏楼的衰败,二祭传统的戏剧文化的衰落,三祭像婆婆一样有气节的人命运的凄凉。(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7.可以有两种答案。
是。理由:两人演戏特点相同,如演戏都很出彩,都喜爱丢媚眼;性格相近,婆婆痛恨女儿丧失气节的行为,“小贱妃”拒绝权贵的非礼;命运相似,两人都湮没无闻;生活环境相同,都在相思古镇。(6分。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不是。理由:红洒认为“小贱妃”是虚拟的人物,不能去现实中对号入座;小说中的人物富有典型性,在现实生活中总能找到小说人物的影子,但未必是原型;村民们从来没有听说过婆婆会唱戏。(6分。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18. 审题
(1)在题目的提示语中,命题者已经说的非常明确。“喧嚣”本义就是声音杂乱,不清静。我们可以引申为“越来越热闹纷乱和骚动不安的股市、网络、娱乐圈以及青春、人生……”,很多人认为用它来概括当今世界和当前生活的特点十分恰当。
(2)而“面对喧嚣”是动宾式的短语,也就是我们面对喧嚣的态度是怎样的。题目的提示语当中也有——有人选择淡然,有人选择逃避,也有人选择融入甚或是享受,还有人……
(3)审题误区:很多同学只看到了“喧嚣”,整篇文章都是谈及“喧嚣是什么,喧嚣怎么样……”,而没有我们面对“喧嚣”怎么做。
关于构思行文
写情:以一份洒脱的宁静的心态来面对喧嚣的生活,以淡定从容的态度面对自己的人生。
叙事:通过某些事情的记叙,表明自己(或者文章)面对喧嚣的态度。
辨理:透过现象看本质,是积极应对尘世的喧嚣,还是洒脱从容面对,亦或是其他……
试卷配套属性表
考查点 涉及该考查点的题号 总分 优秀 良好 有较大提高空间
语言文字运用 1-7 21 18-21 9-17 1-8
古文阅读 8-11 19 14-19 10-13 1-8
诗歌鉴赏 12 10 9-10 7-8 1-6
默写题 13 10 8-10 6-7 1-5
现代文阅读 14-17 20 15-20 10-14 1-10
语言运用题 18 20 15-20 9-14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