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了解科学探究的含义,以及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一般方法;
理解提出问题对科学探究的意义,理解猜想和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
理解科学探究需要收集、处理信息和相关的技术;
初步学会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解决生活生产中的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熟记、掌握科学探究的6个步骤;
了解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
初步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PPT播放传染病的图片,解说为了预防某些传染病,医生会在我们还是很小的时候给我们接种疫苗(可以询问学生是否知道疫苗的含义)。引导学生看自己的左手臂,询问是不是会发现有几朵花,待学生给出回应之后点明,其实那些“花”就是我们曾经接种过疫苗的证明。
提问学生:知不知道是谁最早发明了接种疫苗来预防传染病的方法呢?
PPT答案:“最早有可靠文献记载的预防接种,可追溯到我国宋真宗年代,峨眉山人为丞相王旦之子种痘以预防天花。在此之前,民间就有痘衣、痘浆、旱痘、水痘等种人痘的方法流传。国外最早是1796年爱德华·琴纳发明牛痘苗”。课本第28页和29页就是琴纳如何想出用种牛痘来预防天花的故事,其实琴纳的这个过程,就是一次非常成功的科学探究活动。今天我们以琴纳发明牛痘苗为例,来学学到底怎样进行一次完整的科学探究(引出课题)。给出科学探究的定义,直接课本上划出。
展开课题,对琴纳探究活动的过程进行探究
提问学生,琴纳首先做了什么?
往人的鼻孔里吹痘痂粉可以预防天花,但不安全;
养牛场挤奶女工中没有人患天花;
发现,已经得过天花的人不会再次感染天花。
然后琴纳医生发现和提出了一个问题——“已经得了天花的人不会再次感染天花”。其实,这样,琴纳已经踏出了科学探究的第一步。
接着,琴纳又想到了什么?(得过一次天花,人体会对天花产生免疫力)
这就是他建立的一个假设,也是科学探究的第二步,提问是哪一步。(建立猜想和假设)
接下来一步,他又做了什么呢?(点明:并不直接是去做实验,而是先必须经过制定计划——科学探究第三步),然后才是进行实验,收集事实与证据——科学探究第四步。
琴纳实验的结果是什么?他是不是需要对这个结果进行分析呢(这个过程就是科学探究的第五步——检验与评价),最后,他得到了这么一个结果,当然还需要和他的伙伴、同事们一起交流这个方法到底可不可行——也就是科学探究的最后一步。
强调:“提出问题——建立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收集事实与证据——检验与评价——交流与合作”这六个步骤一定要牢记。
具体运用,熟练掌握
现在老师有一个问题。暑假里一个下午,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乌云密布,突然打了一个响雷,接着老师原本在看的电视突然就黑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可能是电视机被雷打坏了;可能是家里的保险丝断了;可能是小区停电了……)
提问学生刚刚进行了科学探究的哪几步(发现问题与建立猜想与假设),接着又该做什么(制定实施计划,然后收集证据检验假设),具体可以做什么(开关家里的电器;询问邻居家有没有电;观察对面的楼有没有电……)这样进行下去,我们就可以得到我们需要的答案了。
深入探索
一起进行课本29页的探究。
猜盒子里有什么。
结合第2个探究活动,引出,初中的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类比法、科学猜想法、等效法、转换法、控制变量法、模型法、作图法、比值定义法。
说明解释控制变量法
若有时间多,进行适当的中考题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