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9世纪的西欧社会建立了一套特定的仪式,其誓词强调“我效忠我的主人,爱其所爱,仇其所仇,我的一举一动必将以他(主人)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这反映的是
A.封君封臣制度 B.庄园经济发展 C.基督教会束缚 D.王权得到加强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中世纪有句谚语说:“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反映了封君封臣制的从属关系:层层分封,依次互为主从。这种从属关系只存在于上下相邻的贵族等级之间,不能越级从属。因此材料是对封君封臣制的描述,A项正确;材料与庄园经济的发展、基督教会的束缚及王权的加强说法无关,排除BCD项。故选A项。
2.11—12世纪时英国95%的居民定居在乡村里,城镇市民仅有5%左右。这从本质上说明当时英国
A.封建庄园经济占主体 B.城市丧失了自治权
C.城市支配着广大农村 D.封建制度趋向解体
【答案】A
【解析】根据“11—12世纪时英国95%的居民定居在乡村里,城镇市民仅有5%左右。”可以看出,当时英国的封建庄园经济占主体,A项正确;当时的城市并没有自治权,排除B项;从材料可能看出,城市所占据的比重较小,不能支配农村,排除C项;材料看不出解体的趋势,排除D项。故选A项。
3.他们一年中有半年时间须为领主工作,还要向领主缴纳各种捐税,虽然和领主属于分隔很大的社会阶级,但都是基督徒。遇到基督盛会,特别是圣诞节和复活节,所有居民都要到教堂聚会。上述场景发生在
A.古希腊城邦 B.古罗马城邦 C.中古西欧庄园 D.中古日本庄园
【答案】C
【解析】根据“一年中有半年时间须为领主工作,还要向领主缴纳各种捐税”、“领主”等信息可知场景应该发生在中古西欧的庄园内,故选C项;古希腊城邦和古罗马城邦时期还没有诞生基督教,与题意不符,排除AB项;中古的日本并不信奉基督教,排除D项。故选C项。
4.《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一书中提到:科尔比修道院不仅有普通耕地,还有专门的菜园,葡萄园、鱼池。它种植各种蔬菜,水果,甚至还有专门种植药用植物的园子。科尔比还有大规模的畜牧业,饲养鹅和母鸡,为了加工制作各种食品及生活用品,……还有多种手工业工人。材料中描绘的经济形态属于
A.封建个体小农经济 B.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时期的经济
C.典型封建庄园经济 D.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商品经济
【答案】C
【解析】根据“不仅有普通耕地,还有专门的菜园,葡萄园、鱼池。它种植各种蔬菜,水果,甚至还有专门种植药用植物的园子。科尔比还有大规模的畜牧业,饲养鹅和母鸡,为了加工制作各种食品及生活用品,……还有多种手工业工人。”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典型封建庄园经济,9世纪开始,欧洲庄园流行开来,约到11世纪遍布欧洲,庄园是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包括农民和农奴,庄园的耕地分为领主自营地和农民份地两部分。自营地由依附于庄园的农民无偿耕种,其收获全归领主。农民的小块份地自己耕种,其收获以维持农民一家生活,C项正确;封建个体小农经济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手工工场,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商品经济,排除D项。故选C项。
5.德意志帝国政府从19世纪80年代起陆续通过了二系列社会保障立法,1911年又通过了《工人保险法典》,规定设立地方保险局、高等保险局、帝国保险局等三级监督机构,以严格监督各类社会保障组织履行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这反映了
A.德意志帝国中央集权趋势的不断加强 B.工人阶级斗争改变了德国的政治局面
C.社会福利保险制度在欧洲的普遍实行 D.代议制度的推行有利于实现社会平等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落实社会保障制度需要建立强大的政府统一管理机制,A项正确;德国的政治局面并未改变,依然是君主立宪体制,排除B项;C错在“普遍”,排除C项;材料主旨并非关于社会平等,排除D项。故选A项。
6.“最穷和最富的,在交税之前,可以相差17倍,纳完税之后,它可以小到3倍。就是说我这富人比你就多3倍的钱。”这种北欧福利制度的实质是
A.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 B.国家实行高税率政策
C.保障低收入阶层的利益 D.政府实行均贫富政策
【答案】A
【解析】根据“最穷和最富的,在交税之前,可以相差17倍,纳完税之后,它可以小到3倍。就是说我这富人比你就多3倍的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稳定社会秩序,一些工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实行社会保障制度,从社会弱势群体进行救济,扩展到全体国民,北欧福利制度的实质是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A项正确;国家实行高税率政策表述与福利制度不符,排除B项;保障低收入阶层的利益是福利制度的影响之一,排除C项;政府实行均贫富政策与福利制度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7.西方国家实行福利制度,强调社会公正:一是机会的平等,即制度的平等问题;二是国家保护人的转移支付,即再分配作用问题。其主要目的在于
A.刺激社会消费 B.改善政府形象
C.改善劳资关系 D.缓和社会矛盾
【答案】D
【解析】根据“强调社会公正”可知,福利制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社会公平,所以能够缓和社会矛盾,故选D项;福利制度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并不是为了刺激社会消费、改善政府形象和改善劳资关系,排除ABC项。故选D项。
8.10~13世纪,西欧新建了140多个城镇,其中一半是集市中心,另一半则建在农村。由此可知,西欧
A.庄园经济已经彻底解体 B.工业技术较发达
C.农村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D.基本实现城市化
【答案】C
【解析】城镇,通常指的是以非农牧业人口为主,具有一定规模工商业的居民点。西欧新建的城镇有一半在农村,表明农村地区商品经济发展较快,C项正确;A项太绝对,排除A;材料与工业无关,排除B;D项太绝对,排除D。
9.图1、图2所示分别为古代印度和中古时期的西欧社会等级结构。下列关于二者共同点的表述准确的是
A.都确立了神权至上的原则 B.都以农奴为主要剥削对象
C.都按照等级高低异地而居 D.都是农耕文明时代的产物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1体现了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种姓制度下第一等级是婆罗门、第二等级是刹帝利、第三等级是吠舍、第四等级是首陀罗,图2体现了西欧采取的采邑制,该制度下实行土地分封,国王将土地分封给臣下,臣下又将分得的土地分封给自己的下属,下属又将土地再分封,经过层层分封,形成了不同爵位的封建主等级,各封建主之间以主臣关系依次隶从,构成一座封建等级金字塔,说明二者的共同点是都按照等级高低异地而居,C项正确;古印度种姓制度下第一等级是婆罗门,没有建立神权至上的原则,A项错误;根据图片信息可知,种姓制度下最底层的人民是首陀罗,西欧采邑制下最底层的是农民,首陀罗和农民都属于主要剥削对象,B项错误;西欧的采邑制不是农耕文明的产物,D项错误。
10.1883年起,俾斯麦政府颁布了《疾病保险法》《老年人与伤残者保险法》等法令,为工人及弱势群体提供医疗保障和救济。同时又规定,凡是领取了救济金的工人,就失去投票选举的权利。这些做法
A.推动了国家的统一 B.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C.稳定了社会的秩序 D.说明政府政策的欺骗性
【答案】D
【解析】政府一方面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为工人及弱势群体提供医疗保障和救济,另一方面有通过保障体系来剥夺工人的基本政治权利,这说明政府的政策具有欺骗性,D正确;1871年德国统一,排除A;德国的做法不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完善,排除B;C是社会保障的意义,属于片面解读材料,排除。
11.克林顿在1992年竞选时许诺进行福利制度改革,因为许多美国人讨厌现行的福利制度,深信它的受益者大都是那些品质不足以享受福利待遇的穷人。这说明当时美国
A.经济发展进入“黄金”时代 B.福利制度左右总统选举
C.福利制度的弊端较为突出 D.福利制度改革面临阻碍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因为许多美国人讨厌现行的福利制度,深信它的受益者大都是那些品质不足以享受福利待遇的穷人,因而,1992年克林顿在竞选时许诺进行福利制度,这说明当时美国的福利制度存在弊端,故C项正确;20世纪50-7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进入“黄金”时代,这与材料主旨不符,故A项错误;“福利制度左右总统选举”说法错误,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福利制度改革面临阻碍”,故D项错误。
12.中世纪的欧洲,有封土的贵族一般都设有领主法庭。该法庭依据习惯法审理领地及周边地区农民、商人等提出的诉讼案件。同时,通过判处罚金等方式处理大多数违法行为,罚金和诉讼费往往流人领主手中。据此可知,领主法庭
A.旨在调和地方矛盾 B.属于领主权威的主要象征
C.是维护贵族利益的工具 D.便于法治精神的贯彻执行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领主法庭使用习惯法审理诉讼案件,并且罚金和诉讼费往往流入领主手中,说明贵族利用领主法庭来维护自身的利益,所以C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地方矛盾,所以A错误;仅凭材料内容无法得出领主法庭“属于领主权威的主要象征”,所以B错误;根据材料可知,领主法庭使用习惯法审理诉讼案件,不利于法治精神的贯彻执行,所以D错误。
13.史载,英国的贝克修道院庄园法庭在1246-1249年受理案件共122件,其中涉及领主利益和司法权利的有 92件,涉及佃户之间的暴力和侵权事件的诉讼有30件。1259-1261年阿尔里瓦庄园法庭受理案件共169件,其中涉及领 主权益的为104件。这说明庄园法庭
A.维护了法律的公平正义 B.使领主丧失司法独立权
C.是维护领主利益的工具 D.调解了各庄园间的关系
【答案】C
【解析】题干材料信息主要反映的是庄园法庭受理案件的涉事主体的问题,没有涉及 A项法庭审理案件是否公平正义的问题,故A项不符题意。B、D两项都与庄园法庭的事实不符。故正确答案为C,与题干信息一致。
14.1942年英国“福利国家之父”贝弗里奇向政府提交《社会保险与相关服务的报告》,提出要建立由国家统一管理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国民提供最低生活保障。该体系
A.体现了国家的宏观调控 B.加剧了贫富分化
C.实现了国民收入合理分配 D.保险了充分就业
【答案】A
【解析】建立由国家统一管理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即国家的宏观调控,故选A;社会保障体系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和贫富分化问题,排除B;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社会保障体系与保障充分就业关系不大,且“保险了充分就业”表述太绝对,故D项错误。
15.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英国颁布系法律,把医院管理、社区服务、社会治安和教育等都交给相关公司承担。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大量私有部门和志愿部门参与到地方自治中来,从而使得地方治理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了。材料反映了
A.西方福利国家政策的调整 B.西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C.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 D.西方政府行政能力的削弱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英国政府通过立法、市场竞争等方式,让相关公司承担医院管理等公益事业,吸引私有部门和志愿部门参与地方自治等,反映了西方福利国家政策的调整,A项正确;私有部门和志愿部门参与地方自治并非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表现,B项错误;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是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不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C项错误;西方政府行政能力的削弱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在13世纪之后的几个世纪时间……权力由封建城堡向城市的转移,是一个缓慢而逐渐的过程……城镇变得越来越富有,封建领主却越来越……城市不断地成长壮大……
——摘编自房龙(人类的故事》
(1)材料一图一、图二描绘了中世纪欧洲经济的发展状况,指出其各自特点及两种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
(2)根据材料二,指出在欧洲中世纪.“权力由封建城堡向城市的转移”所指的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实现的主要方式。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世纪“城市不断地成长壮大”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表现。
【答案】(1)庄园:自给自足(或农奴劳动、地租剥削、农奴与领主人身依附明显等);城市:商品经济发展(或手工业者和商人聚集、人身自由等)。关系:庄园是中世纪农村基本的经济和社会组织,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城市逐渐兴起;随着城市的兴起,庄园逐渐衰败。
(2)现象:中世纪城市的自治斗争。方式:主要通过与封建主谈判、金钱赎买和武装斗争来实现。
(3)政治上:城市中形成新兴的市民阶层,与封建贵族共同参政,分享权力,在等级代表会议中市民阶层的利益和要求受到重视。经济上:城市商品经济活跃,发展迅速。文化上:随着城市的复兴和商品经济的活跃,以及市民阶层出于经济活动的需要,在教会的支持下,大学兴起。
【解析】(1)根据材料一“图一西欧封建庄园”,并结合所学可知,西欧封建庄园具有自给自足(或农奴劳动、地租剥削、农奴与领主人身依附明显等)的特点;根据材料一“图二西欧封建城市”,并结合所学可知,西欧封建城市的特点是:商品经济发展(或手工业者和商人聚集、人身自由等)。结合所学可知,庄园是中世纪农村基本的经济和社会组织,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城市逐渐兴起;随着城市的兴起,庄园逐渐衰败。
(2)根据材料二“ 在13世纪之后的几个世纪时间……权力由封建城堡向城市的转移,是一个缓慢而逐渐的过程……城镇变得越来越富有,封建领主却越来越……城市不断地成长壮大……”,并结合所学可知,“权力由封建城堡向城市的转移”所指的现象是中世纪城市的自治斗争。结合所学可知,当时一些城市通过与封建主谈判、金钱赎买和武装斗争的方式赢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权。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谈中世纪“城市不断地成长壮大”的表现。如政治上:城市中形成新兴的市民阶层,与封建贵族共同参政,分享权力,在等级代表会议中市民阶层的利益和要求受到重视。经济上:城市商品经济活跃,发展迅速。文化上:随着城市的复兴和商品经济的活跃,以及市民阶层出于经济活动的需要,在教会的支持下,大学兴起。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传统英国乡村治理,其实质是以庄园为核心的生产活动的安排问题和庄园内部领主与农民,以及农民内部的社会关系调节问题。贵族阶级通过对国家权力的分割,将部分司法和行政权转移到庄园中,以庄园法庭为载体,有效地维护着贵族的政治、经济地位。……庄园制度对英国社会的历史演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为英国土地私有产权的形成,农业的资本主义经营和农民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使得英国政治变迁具有精英斗争的特征;庄园制度也衍生出了法治和地方自治的传统。
——朱可心《庄园制传统与英国乡村治理》
材料二 英国圈地运动开始后,偷盜者、乞讨者等日益增多,社会不安定因素急剧增加。1601年,英国颁布济贫法。救济办法因类而异,凡年老及丧失劳动力者,在家接受救济;贫穷儿童则在指定的人家寄养,长到一定年龄时送去做学徒;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养院。1834年,新济贫法规定,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必须进“贫民习艺所”,才能得到救济,而那里的条件非常恶劣。
——摘编自陈晓律《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之初,社会保障尚属空白,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保障人民生活安定、社会发展的政策。2018年末,全国共有1008万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3520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455万人享受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全年临时救助1075万人次。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开始逐步健全,建立了以养老保险为重点的各类社会保险开始惠及全体城乡居民,传统意义上的劳动保险开始真正转变为普惠型的社会保险。据统计,截至2018年末,全国共有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3.3万个,其中养老服务机构3万个,儿童服务机构664个;设有社会服务床位782.4万张,其中养老服务床位746.3万张,儿童服务床位10.4万张;建有社区服务中心2.7万个、社区服务站14.5万个。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传统英国乡村治理的主要做法,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近代济贫制度相比,西方现代福利制度有哪些发展。
(3)据材料三分析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及作用。
【答案】(1)主要做法:处理好庄园内部领主与农民,以及农民内部的社会关系。
影响:推动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得英国近代政治具有精英政治的特征;使得英国形成法治和地方自治的传统;为近代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奠定了基础。
(2)发展: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通过立法和制度保证福利制度;福利种类众多;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3)特点: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健全;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重视对儿童、老人等弱势群体的保护。
作用: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保障作用。
【解析】(1)主要做法:根据“其实质是以庄园为核心的生产活动的安排问题和庄园内部领主与农民,以及农民内部的社会关系调节问题。”可得出处理好庄园内部领主与农民,以及农民内部的社会关系。影响:根据“它为英国土地私有产权的形成,农业的资本主义经营和农民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便利”可得出推动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根据“同时也使得英国政治变迁具有精英斗争的特征;”得出使得英国近代政治具有精英政治的特征;根据“庄园制度也衍生出了法治和地方自治的传统。”得出使得英国形成法治和地方自治的传统;结合所学可得出为近代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奠定了基础。
(2)发展:根据“1601年,英国颁布济贫法。救济办法因类而异,凡年老及丧失劳动力者,在家接受救济”并结合材料一可得出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根据“1601年,英国颁布济贫法”可得出通过立法和制度保证福利制度;根据“救济办法因类而异,凡年老及丧失劳动力者,在家接受救济;贫穷儿童则在指定的人家寄养,长到一定年龄时送去做学徒;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养院”可得出福利种类众多,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3)特点:根据“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开始逐步健全,建立了以养老保险为重点的各类社会保险开始惠及全体城乡居民,传统意义上的劳动保险开始真正转变为普惠型的社会保险。”得出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健全;根据“据统计,截至2018年末,全国共有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3.3万个……”可得出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根据“设有社会服务床位782.4万张,其中养老服务床位746.3万张,儿童服务床位10.4万张;建有社区服务中心2.7万个、社区服务站14.5万个。”可得出重视对儿童、老人等弱势群体的保护。作用:结合材料和所学可得出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保障作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9世纪的西欧社会建立了一套特定的仪式,其誓词强调“我效忠我的主人,爱其所爱,仇其所仇,我的一举一动必将以他(主人)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这反映的是
A.封君封臣制度 B.庄园经济发展 C.基督教会束缚 D.王权得到加强
2.11—12世纪时英国95%的居民定居在乡村里,城镇市民仅有5%左右。这从本质上说明当时英国
A.封建庄园经济占主体 B.城市丧失了自治权
C.城市支配着广大农村 D.封建制度趋向解体
3.他们一年中有半年时间须为领主工作,还要向领主缴纳各种捐税,虽然和领主属于分隔很大的社会阶级,但都是基督徒。遇到基督盛会,特别是圣诞节和复活节,所有居民都要到教堂聚会。上述场景发生在
A.古希腊城邦 B.古罗马城邦 C.中古西欧庄园 D.中古日本庄园
4.《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一书中提到:科尔比修道院不仅有普通耕地,还有专门的菜园,葡萄园、鱼池。它种植各种蔬菜,水果,甚至还有专门种植药用植物的园子。科尔比还有大规模的畜牧业,饲养鹅和母鸡,为了加工制作各种食品及生活用品,……还有多种手工业工人。材料中描绘的经济形态属于
A.封建个体小农经济 B.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时期的经济
C.典型封建庄园经济 D.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商品经济
5.德意志帝国政府从19世纪80年代起陆续通过了二系列社会保障立法,1911年又通过了《工人保险法典》,规定设立地方保险局、高等保险局、帝国保险局等三级监督机构,以严格监督各类社会保障组织履行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这反映了
A.德意志帝国中央集权趋势的不断加强 B.工人阶级斗争改变了德国的政治局面
C.社会福利保险制度在欧洲的普遍实行 D.代议制度的推行有利于实现社会平等
6.“最穷和最富的,在交税之前,可以相差17倍,纳完税之后,它可以小到3倍。就是说我这富人比你就多3倍的钱。”这种北欧福利制度的实质是
A.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 B.国家实行高税率政策
C.保障低收入阶层的利益 D.政府实行均贫富政策
7.西方国家实行福利制度,强调社会公正:一是机会的平等,即制度的平等问题;二是国家保护人的转移支付,即再分配作用问题。其主要目的在于
A.刺激社会消费 B.改善政府形象
C.改善劳资关系 D.缓和社会矛盾
8.10~13世纪,西欧新建了140多个城镇,其中一半是集市中心,另一半则建在农村。由此可知,西欧
A.庄园经济已经彻底解体 B.工业技术较发达
C.农村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D.基本实现城市化
9.图1、图2所示分别为古代印度和中古时期的西欧社会等级结构。下列关于二者共同点的表述准确的是
A.都确立了神权至上的原则 B.都以农奴为主要剥削对象
C.都按照等级高低异地而居 D.都是农耕文明时代的产物
10.1883年起,俾斯麦政府颁布了《疾病保险法》《老年人与伤残者保险法》等法令,为工人及弱势群体提供医疗保障和救济。同时又规定,凡是领取了救济金的工人,就失去投票选举的权利。这些做法
A.推动了国家的统一 B.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C.稳定了社会的秩序 D.说明政府政策的欺骗性
11.克林顿在1992年竞选时许诺进行福利制度改革,因为许多美国人讨厌现行的福利制度,深信它的受益者大都是那些品质不足以享受福利待遇的穷人。这说明当时美国
A.经济发展进入“黄金”时代 B.福利制度左右总统选举
C.福利制度的弊端较为突出 D.福利制度改革面临阻碍
12.中世纪的欧洲,有封土的贵族一般都设有领主法庭。该法庭依据习惯法审理领地及周边地区农民、商人等提出的诉讼案件。同时,通过判处罚金等方式处理大多数违法行为,罚金和诉讼费往往流人领主手中。据此可知,领主法庭
A.旨在调和地方矛盾 B.属于领主权威的主要象征
C.是维护贵族利益的工具 D.便于法治精神的贯彻执行
13.史载,英国的贝克修道院庄园法庭在1246-1249年受理案件共122件,其中涉及领主利益和司法权利的有 92件,涉及佃户之间的暴力和侵权事件的诉讼有30件。1259-1261年阿尔里瓦庄园法庭受理案件共169件,其中涉及领 主权益的为104件。这说明庄园法庭
A.维护了法律的公平正义 B.使领主丧失司法独立权
C.是维护领主利益的工具 D.调解了各庄园间的关系
14.1942年英国“福利国家之父”贝弗里奇向政府提交《社会保险与相关服务的报告》,提出要建立由国家统一管理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国民提供最低生活保障。该体系
A.体现了国家的宏观调控 B.加剧了贫富分化
C.实现了国民收入合理分配 D.保险了充分就业
15.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英国颁布系法律,把医院管理、社区服务、社会治安和教育等都交给相关公司承担。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大量私有部门和志愿部门参与到地方自治中来,从而使得地方治理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了。材料反映了
A.西方福利国家政策的调整 B.西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C.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 D.西方政府行政能力的削弱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在13世纪之后的几个世纪时间……权力由封建城堡向城市的转移,是一个缓慢而逐渐的过程……城镇变得越来越富有,封建领主却越来越……城市不断地成长壮大……
——摘编自房龙(人类的故事》
(1)材料一图一、图二描绘了中世纪欧洲经济的发展状况,指出其各自特点及两种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
(2)根据材料二,指出在欧洲中世纪.“权力由封建城堡向城市的转移”所指的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实现的主要方式。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世纪“城市不断地成长壮大”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表现。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传统英国乡村治理,其实质是以庄园为核心的生产活动的安排问题和庄园内部领主与农民,以及农民内部的社会关系调节问题。贵族阶级通过对国家权力的分割,将部分司法和行政权转移到庄园中,以庄园法庭为载体,有效地维护着贵族的政治、经济地位。……庄园制度对英国社会的历史演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为英国土地私有产权的形成,农业的资本主义经营和农民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使得英国政治变迁具有精英斗争的特征;庄园制度也衍生出了法治和地方自治的传统。
——朱可心《庄园制传统与英国乡村治理》
材料二 英国圈地运动开始后,偷盜者、乞讨者等日益增多,社会不安定因素急剧增加。1601年,英国颁布济贫法。救济办法因类而异,凡年老及丧失劳动力者,在家接受救济;贫穷儿童则在指定的人家寄养,长到一定年龄时送去做学徒;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养院。1834年,新济贫法规定,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必须进“贫民习艺所”,才能得到救济,而那里的条件非常恶劣。
——摘编自陈晓律《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之初,社会保障尚属空白,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保障人民生活安定、社会发展的政策。2018年末,全国共有1008万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3520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455万人享受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全年临时救助1075万人次。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开始逐步健全,建立了以养老保险为重点的各类社会保险开始惠及全体城乡居民,传统意义上的劳动保险开始真正转变为普惠型的社会保险。据统计,截至2018年末,全国共有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3.3万个,其中养老服务机构3万个,儿童服务机构664个;设有社会服务床位782.4万张,其中养老服务床位746.3万张,儿童服务床位10.4万张;建有社区服务中心2.7万个、社区服务站14.5万个。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传统英国乡村治理的主要做法,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近代济贫制度相比,西方现代福利制度有哪些发展。
(3)据材料三分析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及作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