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同步训练(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同步训练(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2-02 16:42:4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晋书》记载:“魏文帝罢五铢钱,使百姓以谷帛为市。至明帝世,钱废谷用既久,人间巧伪渐多,兑湿谷以要利,作薄绢以为市,虽处以严刑而不能禁也。”这表明
A.商品经济发展受到抑制 B.三国时存在大宗商品交易
C.商品交换遭到官府禁绝 D.江南地区得到更多的开发
2.据弘治四年(1491年)大同右俭都御史称“(大同)街市买卖行使银两多系茴香花银,止有六七成色……因循已久……非但大同一城如此,外卫城市皆然。”当时流通的铜钱仍是唐宋旧钱,历经几个世纪损耗所存有限,同时私铸钱大量投人市场……在京城,民间交易“纷竞铜钱,不复以钞为事”说明当时
A.铜钱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B.白银广泛使用
C.宝钞贬值退出流通 D.没有建立有效的货币制度
3.明初法定的流通货币是铜钱和宝钞,后来民间交易多用白银。明中叶以后,以票据结算代替现金清算的会票应运而生且流通日广。会票的产生和流通缘于
A.一条鞭法政策的推行 B.长途与大宗贸易发展
C.新的经济形态的出现 D.世界市场的逐渐形成
4.图5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
商周贝币 春秋战国布币 汉五铢钱
图5
A.铸铁技术的进步 B.商品交易的需要
C.审美观念的不同 D.国家统一的推动
5.明清时期,国家只有“钱法”、“钞法”而无“银法”,白银的熔铸、发行及管理权利多属民间势力,供应来源主要是海外的日本、美洲等地。政府对于白银的开采也是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据此可知,明清时期
A.货币主导权逐渐下移 B.政府放弃了抑商政策
C.白银货币价值被忽视 D.外商控制了中国市场
6.秦半两钱重十二铢,币值也很高。在经历了秦末农民起义和惨烈的楚汉之争后,若仍以秦半两钱为基础货币,则小件物品无法交易,财货难以流畅,故汉初改铸为小钱。这一变化表明
A.秦半两钱的货币价值消失 B.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C.货币改革要适应经济发展 D.楚汉战争导致了货币混乱
7.纸币最早在民间使用,后由政府发行,准许与金属货币同时使用。但直到明清时期纸币也未能取代金银而成为主要货币。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明清时期( )
A.新航路开辟后西方金银大量流入中国市场
B.纸币的发行和使用容易因通货膨胀而贬值
C.中国的商品市场发展的程度仍然不够充分
D.民众因缺乏对纸币价值的信任而拒绝使用
8.1944年,美、英、中等国召开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战后新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该体系
A.确立了美元的中心地位 B.有利于英国经济扩张
C.有助于“一战”的结束 D.加速了两极格局解体
9.1971年美国宣布停止履行美元兑换黄金的义务,同时增加10%的进口税,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1973年美元再次贬值10%。这表明( )
A.国际贸易体系陷入混乱 B.美元丧失了国际货币地位
C.美国实行通货紧缩政策 D.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受冲击
10.某同学探究“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时,将英美设计的战后货币秩序与经济运动蓝图绘制成如下图示:
这场英美之间“布雷顿森林的较量”旨在
A.建立战后国际货币体系 B.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
C.争夺世界经济霸权地位 D.促进世界贸易自由化
11.19世纪70年代,英磅、法郎、美元和马克可以随时去兑换黄金,一个黄金持有者亦可以把它兑换成任何一种货币,这些通货就像许许多多不同的语言,都在表示着毫无区别的东西。这表明
A.以英镑为中心的货币体系形成 B.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强大
C.第二次工业革命密切了世界联系 D.金本位制得到人们广泛接受
12.19世纪,世界上形成了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间流通为主的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这反映出当时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B.美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C.金属货币成为主要货币 D.英国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13.二战前,许多资本主义国家都放弃了本国货币与黄金保持固定汇率的机制,并逐渐形成英镑区、美元区和法郎区。这反映
A.区域集团化的雏形出现 B.多国加大对经济的干预
C.国际经济需要秩序规范 D.经济危机得以缓解
14.以稳定国际汇率或给国际收支出现暂时困难的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为主要宗旨的国际组织是
A.世界贸易组织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世界银行 D.关贸总协定
15.学者汪华指出:凯恩斯意义上的中央调控,只能在一个财政与金融管控主权完整、边界清晰的国家内部发生。跨国资本的高流动性以及金融国际化,削弱了国家通过利率来调控就业与投资的作用。据此可知,凯恩斯主义失败的原因是
①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②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
③联合国的成立 ④经济“滞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说明图1为三晋通行的由青铜农具镈演变而来的铲形币。
图2为齐国、燕国通行的刀类青铜铸币,由农具、手エエ具和日常用具——刀演变来。
图3为楚国流通的铜贝——蚁鼻钱。
图4为半两钱,形制为圆形方孔,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图5为南宋行在会子库钞版(即南宋印会子的铜版)。
(1)从史料类型、艺术价值、技术价值方面概括材料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中国古代货币演变”为主题,撰写一篇解说词。(要求:观点明确,内容详实,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19世纪下半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国际支付以英镑进行,而印度等国的中央银行则直接持有英镑而不是黄金,“英镑等同于黄金几乎是天经地义的事”。
——摘编自钟伟《国际货币体系的百年变迁和远瞻》
材料二 1943年,美国提出怀特计划,建议设立总额为50亿美元的国际货币基金,由各国根据自己的黄金外汇储备和民收入来决定自己的投票权,而英国提出的凯恩斯计划,根据国际进出口贸易来决定各国的份额。双方谈判后,同意根据怀特计划来组建战后国际经济体系。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下半叶英镑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两大计划”本质上的共同点,并分析怀特计划最终胜出的影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晋书》记载:“魏文帝罢五铢钱,使百姓以谷帛为市。至明帝世,钱废谷用既久,人间巧伪渐多,兑湿谷以要利,作薄绢以为市,虽处以严刑而不能禁也。”这表明
A.商品经济发展受到抑制 B.三国时存在大宗商品交易
C.商品交换遭到官府禁绝 D.江南地区得到更多的开发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魏文帝用实物来代替五铢钱交换,明帝时,人们投机逐利,严刑处罚却不能禁止,说明当时的商品经济发展受到抑制,A项正确;材料内容没有涉及大宗商品交易,排除B项;“官府禁绝”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受到抑制,没有体现江南地区的开发,排除D项。故选A项。
2.据弘治四年(1491年)大同右俭都御史称“(大同)街市买卖行使银两多系茴香花银,止有六七成色……因循已久……非但大同一城如此,外卫城市皆然。”当时流通的铜钱仍是唐宋旧钱,历经几个世纪损耗所存有限,同时私铸钱大量投人市场……在京城,民间交易“纷竞铜钱,不复以钞为事”说明当时
A.铜钱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B.白银广泛使用
C.宝钞贬值退出流通 D.没有建立有效的货币制度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当时市场流通中的货币包括银、铜钱和宝钞,但银含量不足,铜钱私铸严重,宝钞信用降低,反映了当时没有建立有效的货币制度,导致货币发展紊乱,故D正确;材料未显示铜钱是主要流通货币,故A错误;题干未体现白银广泛使用,故B错误;通过材料无法判断宝钞退出流通,故C错误。
3.明初法定的流通货币是铜钱和宝钞,后来民间交易多用白银。明中叶以后,以票据结算代替现金清算的会票应运而生且流通日广。会票的产生和流通缘于
A.一条鞭法政策的推行 B.长途与大宗贸易发展
C.新的经济形态的出现 D.世界市场的逐渐形成
【答案】B
【解析】会票代替现金结算,对于商业活动而言,规避了携带大量货币不便,有助于长途与大宗贸易的发展,B正确;A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这一时期依然是封建式的经济形态,排除C;会票主要是在国内使用,与世界市场的形成无直接关联,而且世界市场形成时间晚于会票出现时间,排除D。
4.图5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
商周贝币 春秋战国布币 汉五铢钱
图5
A.铸铁技术的进步 B.商品交易的需要
C.审美观念的不同 D.国家统一的推动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可知货币由自然货币(贝币)向人工货币(布币)转变,由杂乱形态(春秋战国布币)向统一形态(圆形方孔)转变,自然货币无法满足商品交易扩大的需要,杂乱货币不利于贸易的开展,因此随着商品交易的需要,货币形制发生变化,故选B项;据所学春秋战国布币是铜币,而商周是贝币,与铸铁技术进步无关,排除A项;材料中货币形制的变化主要是因为商品交易发展的需要,与审美观念不同无关,排除C项;春秋战国社会战乱不断,国家并没有统一,排除D项。
5.明清时期,国家只有“钱法”、“钞法”而无“银法”,白银的熔铸、发行及管理权利多属民间势力,供应来源主要是海外的日本、美洲等地。政府对于白银的开采也是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据此可知,明清时期
A.货币主导权逐渐下移 B.政府放弃了抑商政策
C.白银货币价值被忽视 D.外商控制了中国市场
【答案】A
【解析】白银是明清时期的主要货币,白银的熔铸、发行及管理权利多属民间势力,政府对于白银的开采也放任自流,说明明清时期货币主导权逐渐下移,故选A;B不符合史实,排除;白银是明清时期的主要货币,C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外商控制了中国市场,排除D。
6.秦半两钱重十二铢,币值也很高。在经历了秦末农民起义和惨烈的楚汉之争后,若仍以秦半两钱为基础货币,则小件物品无法交易,财货难以流畅,故汉初改铸为小钱。这一变化表明
A.秦半两钱的货币价值消失 B.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C.货币改革要适应经济发展 D.楚汉战争导致了货币混乱
【答案】C
【解析】为适应小件物品交易,汉初将币值高、质重沉的秦半两钱,改铸为小钱,表明货币改革要适应经济发展,C项正确;汉代用小钱代替秦半两钱,秦半两钱不再是基础货币而非货币价值消失,A项错误;秦汉政府并未“放弃”重农抑商政策,B项错误;楚汉战争导致了货币混乱与材料内容不符,D项错误。
7.纸币最早在民间使用,后由政府发行,准许与金属货币同时使用。但直到明清时期纸币也未能取代金银而成为主要货币。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明清时期( )
A.新航路开辟后西方金银大量流入中国市场
B.纸币的发行和使用容易因通货膨胀而贬值
C.中国的商品市场发展的程度仍然不够充分
D.民众因缺乏对纸币价值的信任而拒绝使用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但直到明清时期纸币也未能取代金银而成为主要货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主要是因为明清时期严厉执行重农抑商政策,导致商品经济发展缓慢,C选项符合题意;新航路开辟后西方金银大量流入中国市场是明中叶后白银成为主要货币的原因,A选项排除;纸币的贬值主要和政府滥发货币有关,B选项排除;民众因为缺乏对纸币价值的信任而拒绝使用主要和政府信誉有关,D选项排除。故选C。
8.1944年,美、英、中等国召开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战后新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该体系
A.确立了美元的中心地位 B.有利于英国经济扩张
C.有助于“一战”的结束 D.加速了两极格局解体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4年7月,美苏等44个国家代表在美国布雷顿森林举行国际货币金融会议,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该体系下美元获得了等同于黄金的特殊地位,美元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金融领域的霸主地位得以确立,A项正确;布雷顿森林体系有利于美国经济的扩张,B项错误;一战在1918年已经结束,不符合题意,C项错误;两极格局解体于1991年,不符合题意,D项错误。
9.1971年美国宣布停止履行美元兑换黄金的义务,同时增加10%的进口税,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1973年美元再次贬值10%。这表明( )
A.国际贸易体系陷入混乱 B.美元丧失了国际货币地位
C.美国实行通货紧缩政策 D.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受冲击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受经济滞胀等因素困扰的美国宣布放弃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的“双挂钩”原则,推行美元贬值等做法,说明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受到了冲击,D项正确;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不能说明国际“贸易体系”陷入混乱,排除A项;美元至今仍然是重要的国际货币,排除B项;美元贬值属于通货膨胀而非通货紧缩,排除C项。故选D项。
10.某同学探究“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时,将英美设计的战后货币秩序与经济运动蓝图绘制成如下图示:
这场英美之间“布雷顿森林的较量”旨在
A.建立战后国际货币体系 B.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
C.争夺世界经济霸权地位 D.促进世界贸易自由化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有广阔的殖民地,海外市场广阔,因此其主张根据国际进出口贸易来决定各国额份额,而美国是当时世界上综合国力最强的国家,因此其主张根据黄金外汇储备和国民收入来决定投票权。两国对国际货币秩序主导权的争夺在本质上体现了英美两国争夺世界经济霸权的地位,C正确;A只是现象而非本质;B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关贸总协定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排除D。
11.19世纪70年代,英磅、法郎、美元和马克可以随时去兑换黄金,一个黄金持有者亦可以把它兑换成任何一种货币,这些通货就像许许多多不同的语言,都在表示着毫无区别的东西。这表明
A.以英镑为中心的货币体系形成 B.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强大
C.第二次工业革命密切了世界联系 D.金本位制得到人们广泛接受
【答案】D
【解析】19世纪70年代,黄金可以兑换成任何一种货币,和欧美主要国家的货币一样都是通货,表明金本位制得到人们广泛接受,D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以“英镑”为中心的货币体系形成,A项错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强大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项错误;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刚刚开始,还没有产生重大影响,C项错误。
12.19世纪,世界上形成了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间流通为主的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这反映出当时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B.美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C.金属货币成为主要货币 D.英国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答案】D
【解析】19世纪的英国逐渐成为世界工厂,因此世界上形成了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间流通为主的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这体现了英国在国际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D正确;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排除A;当时英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排除B;当时各国国内使用的是纸币而非金属货币,排除C。
13.二战前,许多资本主义国家都放弃了本国货币与黄金保持固定汇率的机制,并逐渐形成英镑区、美元区和法郎区。这反映
A.区域集团化的雏形出现 B.多国加大对经济的干预
C.国际经济需要秩序规范 D.经济危机得以缓解
【答案】C
【解析】英镑区、美元区和法郎区的形成是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而出现的,说明当时国际货币体系没有统一的秩序规范,容易形成贸易保护,这样不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由此可知,国际经济需要秩序规范,C正确;区域集团化和不同的货币区并不完全重合,排除A;不同货币区涉及的范围不仅仅是货币所属国本身,因此不能证明这些不同货币区的存在是国家干预的表现,排除B;不同货币区的出现是货币战的表现,激化了经济危机的危害,排除D。
14.以稳定国际汇率或给国际收支出现暂时困难的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为主要宗旨的国际组织是
A.世界贸易组织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世界银行 D.关贸总协定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于1945年,其宗旨是稳定国际汇兑,协助建立多边支付制度,加强国际货币合作,通过提供短期贷款缓解成员国国际收支平衡,因此材料内容体现的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项正确;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是通过市场开放、非歧视性和公平贸易等原则的实施,达到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不符合题意,A项错误;世界银行的主要使命是与贫困作斗争,提高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不符合题意,C项错误;关贸总协定宗旨是缔约方通过相互削减关税和消除关税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以促进自由贸易,不符合题意,D项错误。
15.学者汪华指出:凯恩斯意义上的中央调控,只能在一个财政与金融管控主权完整、边界清晰的国家内部发生。跨国资本的高流动性以及金融国际化,削弱了国家通过利率来调控就业与投资的作用。据此可知,凯恩斯主义失败的原因是
①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②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
③联合国的成立 ④经济“滞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以及国际贸易的发展使得跨国资本的高流动性以及金融国际化,削弱了国家通过利率来调控就业与投资的作用,凯恩斯主义不适用于此种环境,A正确;联合国主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凯恩斯主义无关。经济“滞胀”并未破坏国家主权,因此③④不构成凯恩斯主义失败的原因,排除B、C、D。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说明图1为三晋通行的由青铜农具镈演变而来的铲形币。
图2为齐国、燕国通行的刀类青铜铸币,由农具、手エエ具和日常用具——刀演变来。
图3为楚国流通的铜贝——蚁鼻钱。
图4为半两钱,形制为圆形方孔,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图5为南宋行在会子库钞版(即南宋印会子的铜版)。
(1)从史料类型、艺术价值、技术价值方面概括材料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中国古代货币演变”为主题,撰写一篇解说词。(要求:观点明确,内容详实,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答案】(1)史料价值:实物史料,既有金属货币、也有纸币,而且属于不同时期,可以用来研究古代货币演变历史;艺术价值:货币形制不同,可以用来研究对应时代的审美情趣;货币材质不同,可以用来研究当时的铸币技术、印刷技术。
(2)(2)主题:中国古代货币经历了由多种货币到统一货币,由金属货币到纸币的演进过程。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众多,货币形式多样,都为金属货币,其产生多与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秦统一后,为巩固统治,发展经济,将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这种样式在此后被长期沿用。“圆形方孔”钱币成为古代中国货币的基本形式,贯穿中国封建社会,沿用了两千多年(或对周边地区后世影响深远)。由于铜钱本身价值低下,流通量不足,无法满足商业贸易发展的需要,出现钱荒,北宋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到南宋时,出现纸币——会子。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同时又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解析】(1)史料价值:根据材料中所列的货币,从是史料类型看,都是实物史料,既有金属货币、也有纸币,而且属于不同时期,可以用来研究古代货币演变历史;从材料中货币的形制差异看,不同时期的货币代表不同的艺术价值,可以用来研究对应时代的审美情趣;材料所列货币的材质不同,金属货币可以研究铸币技术,而纸币可以研究印刷技术。
(2)本题要求以“中国古代货币演变”为主题,撰写一篇解说词,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对于中国古代货币的解说可以从货币的形制变化、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等方面展开论述。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19世纪下半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国际支付以英镑进行,而印度等国的中央银行则直接持有英镑而不是黄金,“英镑等同于黄金几乎是天经地义的事”。
——摘编自钟伟《国际货币体系的百年变迁和远瞻》
材料二 1943年,美国提出怀特计划,建议设立总额为50亿美元的国际货币基金,由各国根据自己的黄金外汇储备和民收入来决定自己的投票权,而英国提出的凯恩斯计划,根据国际进出口贸易来决定各国的份额。双方谈判后,同意根据怀特计划来组建战后国际经济体系。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下半叶英镑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两大计划”本质上的共同点,并分析怀特计划最终胜出的影响。
【答案】(1)地位:主导地位(或中心地位;英镑等同于黄金)。
原因:英国是最大的殖民国家,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工业革命后成为“世界工厂”;实施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开展全球贸易;伦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2)共同点:争夺世界经济霸权,维护各自的国家利益。
影响:促使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确立了美国的世界经济霸权;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扩大了世界贸易;适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体现了世界经济体系化和制度化的发展方向。
【解析】(1)一问根据材料一“19世纪下半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国际支付以英镑进行”可知英镑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二问结合材料一的时代背景及所学知识可从英国海外市场、工业革命影响、经济政策、伦敦的金融中心地位进行分析阐述。
(2)一问根据材料二“美国提出怀特计划……由各国根据自己的黄金外汇储备和民收入来决定自己的投票权……英国提出的凯恩斯计划,根据国际进出口贸易来决定各国的份额”可知双方均在争夺世界经济霸权,维护各自的国家利益;二问根据材料二“同意根据怀特计划来组建战后国际经济体系”并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确立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并确立了美国的世界经济霸权;同时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确立一定程度上稳定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适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使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方向发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