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9课 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 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据新华社报道,“十三五”时期,我国基础研究经费增长近一倍,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同时,我国创新能力还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产业体系还存在短板和弱项。据此可知( )
A.创新网络全球化发展受阻 B.企业创新潜能尚未释放
C.科技开放合作仍十分必要 D.科教兴国战略有待开展
2.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取得了一系列震惊世界的重大科技成就。下列文件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关于追踪世界高科技发展的建议》 ②《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
③《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 ④《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④③① D.②④①③
3.很久以来,中国就有通过符号传递祝福的传统。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图案以汉字“世”为书法创意原型,并与数字“2010”巧妙组合,相得益彰,表现了家庭的和睦。在广义上又可代表包含了“你、我、他”的全人类和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这说明( )
A.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 B.中华文化呈现多国文化的丰富色彩
C.世界各国文化应该相互融合 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特有的包容性
4.济青高铁建成运营后,构成了连接济南、青岛间多个中心城市和通达沿海的烟台、威海、日照等中心城市的快速客运主通道,逐步形成省内的2小时交通圈。这表明( )
A.新型交通工具加快城市化进程 B.经济版图彻底突破了地域界限
C.人们的竞争意识正在逐步形成 D.区域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5.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材料体现的新一代领导集体的战略布局是( )
A.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B.实现共同富裕
C.实现科技的跨越式发 D.全面从严治党
6.下列关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表述正确的是( )
①面临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②总结了我国和国际社会主义事业的经验教训
③继承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④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落后国家建设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 ( )
A. 如何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问题 B. 如何提高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问题
C. 如何实现祖国统一问题 D.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8.1997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下列关于该次会议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 ②使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
③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概念 ④指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9.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列不属于邓小平理论内容的是( )
A.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 B.一国两制,和平统一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社会主义工业化和改造并举
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10.下图是1985年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对其呈现信息的合理解读是,它( )
A.忽视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B.否定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创新价值
C.展现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成果 D.肯定了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
11.德国历史学家马克斯·韦伯根据政治权力与威势的来源,提出政治权威三类型学说:一是传统型权威,二是超凡魅力型权威,三是法理型权威。20世纪末,中国“法理型权威”的具体表现是( )
A. 依法治国 B. 从严治党 C. 提倡人权 D. 执政为民
12.下列四张纪念邮票都以党的重要会议为主题,其中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
A. 主要矛盾——国企改革——计划经济——邓小平理论
B. 探索开端——改革开放——市场经济——邓小平理论
C. 经济建设——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一国两制”
D. 三大改造——经济特区——初级阶段——“一国两制
13.“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耶喂,带我们走进人间天堂。”这首歌曲描绘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历程最长的铁路。它就是2006年7月1日通车的( )
A. 兰新铁路 B. 宝成铁路 C. 青藏铁路 D. 京九铁路
14.“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文件,下表反映出我国( )
年份 文件
198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198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96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200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2017年 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A. 建国初期忽视环境保护 B. 日益完善民主管理机制
C.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D. 通过立法保护生态环境
15.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对社会进行新的、有效的动员和整合,在乡村体现为党的基层组织对社会的动员和整合,抑制不良社会势力对基层群众自治和利益的侵蚀。这说明新时期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是( )
A.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 培育基层社会组织
C.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 整合乡村政治资源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下列材料:
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10月,毛泽东率部队到达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引自人教版教材
材料二 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段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
材料三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这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人民日报》社论
(1)材料一、材料二反映的革命道路或主张分别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以党的哪一次重要会议为起点逐步开创的?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92年“南方谈话”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二中图示的内容补充完整。(注:E、F分别为福建省内的城市和地区)
(3)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是什么?今天的对外开放政策与旧中国的被迫开放有什么本质区别?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9课 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 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据新华社报道,“十三五”时期,我国基础研究经费增长近一倍,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同时,我国创新能力还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产业体系还存在短板和弱项。据此可知( )
A.创新网络全球化发展受阻 B.企业创新潜能尚未释放
C.科技开放合作仍十分必要 D.科教兴国战略有待开展
【答案】 C
【解析】十三五”时期,我国投入了巨大人力物力进行科研创新,取得了巨大成果,但仍存在不足,这表明单靠自身力量还难以适应高质量发展的需求,需要引进科技与世界合作,故选C项;材料“我国创新能力还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表明中国创新能力存在欠缺,并非“创新网络全球化发展受阻”,排除A项;材料“产业体系还存在短板和弱项”并非“创新潜能”,排除B项;科教兴国战略在1995年首次提出,“十三五”规划是在2016年提出的,排除D项。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新时期中国的综合国力的提升,侧重于考查的是新时期科技发展的特点。本题考查的是新时期科技发展的特点,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概括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2.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取得了一系列震惊世界的重大科技成就。下列文件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关于追踪世界高科技发展的建议》 ②《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
③《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 ④《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④③① D.②④①③
【答案】 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1986年3月中科院科学家们提出的《关于追踪世界高科技发展的建议》;1956年国务院编制《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1985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1986年11月下发《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即863计划;以上文件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是②④①③,选择D项符合题意。
【点睛】本题考查新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解答本题,考生需要熟知新中国科技发展历程和题干所给文件的具体时间。
3.很久以来,中国就有通过符号传递祝福的传统。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图案以汉字“世”为书法创意原型,并与数字“2010”巧妙组合,相得益彰,表现了家庭的和睦。在广义上又可代表包含了“你、我、他”的全人类和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这说明( )
A.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 B.中华文化呈现多国文化的丰富色彩
C.世界各国文化应该相互融合 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特有的包容性
【答案】 D
【解析】世博会会徽图案创意秉承了我国通过符号传递祝福的传统,具有包容性,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考生可结合材料“在广义上又可代表包含了‘你、 我、他’的全人类和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进行分析。主要是理解中华文明的内涵。
4.济青高铁建成运营后,构成了连接济南、青岛间多个中心城市和通达沿海的烟台、威海、日照等中心城市的快速客运主通道,逐步形成省内的2小时交通圈。这表明( )
A.新型交通工具加快城市化进程 B.经济版图彻底突破了地域界限
C.人们的竞争意识正在逐步形成 D.区域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答案】 D
【解析】高铁开通后,把众多的城市连接在了一起,形成了交通圈,表明新型交通工具使得区域间的经济联系更加密切,故选D项;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是指农业人口加快转变为非农业人口,与材料强调高铁使得区域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不符,排除A项;材料表明高铁使得区域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经济版图突破地域界限,但没有彻底突破,排除B项;材料表明高铁使得区域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人们的竞争意识正在逐步形成材料没有体现,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交通工具对生活的影响,考生可根据材料“连接济南、青岛间多个中心城市和通达沿海.的烟台、威海、日照等中心城市的快速客运主通道,逐步形成省内的2小时交通圈”分析。
5.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材料体现的新一代领导集体的战略布局是( )
A.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B.实现共同富裕
C.实现科技的跨越式发 D.全面从严治党
【答案】 D
【解析】根据材料中“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可以看出党反腐败的决心和勇气,故D符合题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与题干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最终达到丰衣足食的生活水平,也就是消除两极分化和贫穷基础上的普遍富裕。在材料中未涉及,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未涉及科技问题,故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新一代领导集体的战略布局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相关史实。主要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下列关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表述正确的是( )
①面临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②总结了我国和国际社会主义事业的经验教训
③继承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④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落后国家建设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20世纪80年代,面临着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邓小平总结了我们社会主义事业的经验教训,在继承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落后国家建设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形成了邓小平理论,①②③④说法正确,故答案为D项;其他三项说法不全面,排除ABC项;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注意与所学知识结合的能力,解题的前提是熟练掌握邓小平理论的相关知识,据此即可排除干扰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7.“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 ( )
A. 如何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问题 B. 如何提高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问题
C. 如何实现祖国统一问题 D.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答案】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和理解,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进入21世纪,党面临怎样完善自身和与时俱进的新问题,以江泽民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即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的强大思想武器。D符合题意;ABC均与三个代表思想无关。 故答案为: 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相关史实。考查了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需要求学生理解并识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相关史实。
8.1997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下列关于该次会议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 ②使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
③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概念 ④指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 D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1997年中共十五大,明确提出了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1999年写入宪法,①错误,排除AB;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与题干不符,②错误,排除C;1997年中共十五大,明确把“邓小平理论”理论写入党章,作为党的指导思想,③正确;1997年中共十五大,明确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④正确;综上所述,③④正确,所以选D;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中共十五大,要求熟练掌握中共十五大的相关史实,运用所学知识逐一排除选项即可。
9.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列不属于邓小平理论内容的是( )
A.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 B.一国两制,和平统一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社会主义工业化和改造并举
【答案】 D
【解析】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符合材料“改革开放以来”,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80年代初邓小平首次提出“一国两制”,符合材料“改革开放以来”,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988年,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邓小平理论主要体现在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的各种讲话、报告与会议决议之中,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改造并举是1953年一五计划内容,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需要掌握邓小平理论的内容解题的关键是对邓小平理论内容的识记。
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10.下图是1985年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对其呈现信息的合理解读是,它( )
A.忽视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B.否定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创新价值
C.展现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成果 D.肯定了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
【答案】 A
【解析】《时代周刊》认为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应是“游行队伍高举马克思的画像,农民在田里插秧”僵化了马克思主义,认为改革开放后“上班族、高楼大厦、汉堡包、照相机等”,就是“正在远离马克思”,故A项正确;根据材料“上班族、高楼大厦、汉堡包、照相机等”,他看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故B项错误;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故C项错误;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故D项错误。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知识,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图片、文字及表达的主旨进行分析即可,考查了学生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
11.德国历史学家马克斯·韦伯根据政治权力与威势的来源,提出政治权威三类型学说:一是传统型权威,二是超凡魅力型权威,三是法理型权威。20世纪末,中国“法理型权威”的具体表现是( )
A. 依法治国 B. 从严治党 C. 提倡人权 D. 执政为民
【答案】 A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马克斯 韦伯的法理型权威指的是法理型统治建立在正式制定的规则和法令的正当性基础之上。被统治者不再是服从于统治者个人,而是服从于法规,他之所以服从,是因为他相信法律和规章制度是正当的和合理的。这表明法理型权威实质就是依法治国。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总任务;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将其写进了宪法,这说明20世纪末,中国“法理型权威”的具体表现就是依法治国,故A项正确;选项B,“从严治党”与题意不符,故B项错误;选项C,材料未体现“提倡人权”,故C项错误;选项D,“执政为民”与材料主旨不符,故D项错误;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注意回忆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正确判断。
12.下列四张纪念邮票都以党的重要会议为主题,其中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
A. 主要矛盾——国企改革——计划经济——邓小平理论
B. 探索开端——改革开放——市场经济——邓小平理论
C. 经济建设——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一国两制”
D. 三大改造——经济特区——初级阶段——“一国两制
【答案】 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召开的八大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始,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共十四大确立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成为党的指导思想,因此B正确;A错误,国企改革开始于1984年,而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C错误,中国特色理论是在十二大提出的,“一国两制”是在80年代提出的,与材料不相符;D错误,中共八大召开时三大改造已经完成,且初级阶段理论是在十三大提出的,“一国两制”是在80年代提出的;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要求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不同阶段的历史史实的准确把握,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八大形成正确的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施改革开放,十四大主张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十六大将三个代表写进党章。
13.“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耶喂,带我们走进人间天堂。”这首歌曲描绘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历程最长的铁路。它就是2006年7月1日通车的( )
A. 兰新铁路 B. 宝成铁路 C. 青藏铁路 D. 京九铁路
【答案】 C
【解析】 注意题干中“雪域高原”,“雪域高原”即指青藏高原,而所述各项只有青藏铁路通往青藏高原,故C符合题意;ABD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考查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的实质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人民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4.“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文件,下表反映出我国( )
年份 文件
198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198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96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200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2017年 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A. 建国初期忽视环境保护 B. 日益完善民主管理机制
C.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D. 通过立法保护生态环境
【答案】 D
【解析】材料信息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断颁布法律文件,推动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由此可见中国通过立法手段保护生态环境,D正确;A错误,材料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更加重视环境保护,但不能说明建国初期忽视了环境保护;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民主管理机制的完善;C错误,材料只涉及环保方面的法律,不能以此得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侧重于考查改革开放以来的法制建设,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断颁布法律文件,推动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由此可见中国通过立法手段保护生态环境。
15.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对社会进行新的、有效的动员和整合,在乡村体现为党的基层组织对社会的动员和整合,抑制不良社会势力对基层群众自治和利益的侵蚀。这说明新时期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是( )
A.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 培育基层社会组织
C.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 整合乡村政治资源
【答案】 A
【解析】通过党的基层组织,动员、整合社会力量,抑制不良社会势力对群众自治和利益的侵蚀,服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说明新时期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A项正确;培育基层社会组织是新时期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容,而非前提,B项错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进行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任务而不是前提,排除C项;整合乡村政治资源属于建设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容而非前提,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现代民主与法制建设,解题的关键信息是“新时期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考查了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下列材料:
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10月,毛泽东率部队到达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引自人教版教材
材料二 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段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
材料三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这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人民日报》社论
(1)材料一、材料二反映的革命道路或主张分别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以党的哪一次重要会议为起点逐步开创的?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答案】 (1)道路或主张:毛泽东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或“工农武装割据”)。中共六大坚持“城市中心论”。
地位: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根源。
(2)会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解析】(1)道路或主张,根据材料“毛泽东率部队到达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可知,毛泽东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根据材料“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可知,材料强调城市的中心作用,即中共六大坚持“城市中心论”。地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根源,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毛泽东思想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会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实践是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提出改革开放的政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转折点。思想的核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理论是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的重要理论成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推动中国新时期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
故答案为:
(1)道路或主张:毛泽东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或“工农武装割据”)。中共六大坚持“城市中心论”。
地位: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根源。
(2)会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此类材料解析题在解题时要注意紧扣试题设问去阅读理解材料,然后获取材料中利于解题的有效信息并联系相关史实说明和分析问题,回答问题时特别需要注意表述的规范性。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92年“南方谈话”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二中图示的内容补充完整。(注:E、F分别为福建省内的城市和地区)
(3)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是什么?今天的对外开放政策与旧中国的被迫开放有什么本质区别?
【答案】 (1)核心:认为计划和市场不是判断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依据。
(2)A:深圳;B:汕头;C:珠海;D:厦门:E:福州;F:闽东南地区;G:海南;H:浦东。
(3)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区别:今天的对外开放政策与近代史上在西方列强逼迫下打开国门有本质区别,今天我国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开放是在独立自主的平等互利基础上的对外开放,而过去的开放是在被迫的、不平等条件下开放的,无独立自主可言。
【解析】(1)根据材料一“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分析可知:南方谈话的核心内容是论证市场和计划都是经济发展的手段,不能以此判断社会制度。
(2)根据对外开放的过程进行回答,1980年,设置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设置14个沿海开放城市,分别是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14个沿海城市。1988年,,设立海南经济特区,1990年开放浦东。
(3)根据材料二进行分析可知: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结合所学知识可从近代被动开放和中国现代主动开放角度进行论述。
故答案为:
(1)核心:认为计划和市场不是判断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依据。
(2)A:深圳;B:汕头;C:珠海;D:厦门:E:福州;F:闽东南地区;G:海南;H:浦东。
(3)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区别:今天的对外开放政策与近代史上在西方列强逼迫下打开国门有本质区别,今天我国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开放是在独立自主的平等互利基础上的对外开放,而过去的开放是在被迫的、不平等条件下开放的,无独立自主可言。
【点睛】本题侧重于考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国对外开放,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本题侧重于考查基础知识,难度较低。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